学科分类
/ 21
4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程序化护理措施对年轻恒牙断冠再接术预后的研究。方法 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 80 例年轻恒牙外伤断冠的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程序化护理,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 标签: 牙外伤 程序化护理 断冠再接 口腔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院前急救护理程序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某院于2019年6月至2020年9月间抽取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展开研究,将这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研究Y组和研究X组,各32例,研究X组接受常规院前急救。研究X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Y组则在研究X组基础上加入院前急救护理程序,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再住院率及急救抢救效果(具体指标包括院前急救时间、球囊扩张时间、急诊抢救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Y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研究X组(P<0.05);研究Y组病死率和再住院率低于研究X组(P<0.05);研究Y组患者院前急救时间、球囊扩张时间、急诊抢救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研究X组(P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护理 护理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作用。方法: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在我院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中,择取90例进行试验,时间在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对其进行盲选法分组,每组各有45例。其中,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预见性护理程序护理的患者作为观察组。统计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状况,且就其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加以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偏低,P<0.05;在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生活质量比较,无差异(P>0.05)。在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痴呆患者护理中,遵循预见性护理程序,可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可能,优化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预见性护理程序 老年痴呆护理 作用
  • 简介:摘要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抑制剂通过阻断PD-1/PD-L1通路进而使被抑制的T细胞激活,进而发挥强力的抗肿瘤的免疫反应,已彻底改变了包括食管癌在内的多种局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模式。目前研究结果提示PD-1/PD-L1抑制剂单药治疗不足以激发强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反应,PD-1/PD-L1抑制剂需联合化疗、放疗、抗血管生成药物等联合治疗才能具有更好的抗肿瘤疗效。然而目前PD-1/PD-L1抑制剂联合用药方案在食管癌中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尚未阐明,且联合治疗方案在提高抗肿瘤效果的同时也给患者带来相关药物不良反应。因此,运用PD-1/PD-L1抑制剂联合方案治疗食管癌患者时,即要寻求抗肿瘤效应较强的免疫联合方案,又要注意联合方案带来的不良反应。从这个角度,我们讨论了基于PD-1/PD-L1抑制剂联合其他药物的协同抗肿瘤机制,总结了近期PD-1/PD-L1抑制剂联合方案治疗食管癌的临床试验最新进展,以指导我们寻找更高效、毒性更小的治疗食管癌的免疫联合方案。

  • 标签: 胸外科 食管癌 程序性死亡因子-1/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抑制剂 临床试验
  • 简介:摘要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其典型症状为社交障碍、刻板行为和限制性兴趣。此外,感知觉障碍也是ASD个体的常见症状。前注意加工是发生在注意之前,无需意识参与的自动化加工过程,反映大脑对环境变化的自动探测能力。研究表明,ASD患者的感觉异常及社会能力障碍可能与前注意加工缺陷有关。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MMN)是测量前注意加工能力最常用的指标。ASD个体对非社会性和社会性刺激的前注意加工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异常,其中,对非社会性刺激的前注意加工缺陷表现为由单音、语音和视觉刺激诱发的MMN波幅或潜伏期异于正常人。对社会性刺激的前注意加工缺陷表现为由情绪性语音、情绪性面孔诱发的MMN波幅或潜伏期异于正常人。这为寻找ASD个体感知觉障碍和社交障碍的生理机制提供了帮助,也为MMN作为ASD的一项辅助诊断指标提供了理论支持。未来,可通过丰富MMN测量范式、采用更多样的社会性刺激来研究ASD个体的前注意加工能力。同时,ASD遗传因素对MMN的影响也可作为关注点之一。

  • 标签: 孤独症谱系障碍 前注意加工 失匹配负波 感觉异常 社会性刺激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某布料加工作坊2020年8月1例职业性化学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开展职业卫生学调查与检测。患者因双眼无痛性渐进性视力下降就诊,临床诊断双眼甲醇中毒性视神经病变;取车间现场使用的胶水、溶剂、洗机水、固化剂进行挥发性有机组分定性分析,均检出乙酸甲酯,相对百分比分别为42.56%、66.67%、46.43%、41.63%。判断患者为职业性急性乙酸甲酯中毒,企业应加强安全生产意识,增加工人职业卫生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 标签: 中毒 乙酸甲酯 职业暴露 加工作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在不同食品和加工材料表面存活规律,为制定预防病毒通过食品和加工材料传播的防控措施和风险评估提供参考。方法将病毒培养物接种至常见进口食品和加工材料表面,使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在不同温度和时间条件下样本表面病毒核酸载量;使用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实验测定病毒滴度,观察病毒存活时间。使用线性回归模型计算病毒半衰期。结果食品和加工材料表面病毒核酸载量随时间下降,且温度越高病毒核酸载量下降越快。不同种类食品和加工材料表面病毒存活时间不同,室温条件下,猪肉和车厘子表面病毒存活24 h;其次为带鱼和鲜橙表面。加工材料表面病毒存活时间均较短,小于24 h。4 ℃条件下,病毒在猪肉表面至少存活1周,其次为车厘子和带鱼。-20 ℃条件下,病毒在猪肉和塑料包装表面的活性下降缓慢,8周后病毒滴度仍然较高,而在带鱼和纸板表面的活性下降明显。结论不同食品和加工材料表面的病毒核酸存续时间和存活规律不同,且温度越低病毒存活时间越长,应根据食品、加工材料类型,以及生产环境条件制定针对性预防和消毒措施。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食品 加工材料 表面 病毒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不同加工方式、存储方式对紫苏挥发油含量的影响。方法:(1)研究四种不同的干燥方法(阴干、晒干、40~50℃烘干、60~70℃烘干)对紫苏挥发油含量的影响;(2)研究四种不同的存储方法(常温保存(重庆市涪陵区夏秋季节温度20-35℃)、阴凉保存(温度10~20℃)、冷藏保存(温度0~-4℃)、冷冻保存(-10~-20℃))对紫苏挥发油含量的影响。结果:(1)研究四种不同的干燥方法(阴干、晒干、40~50℃烘干、60~70℃烘干)的紫苏挥发油含量分别为0.98%、0.81%、0.97%和0.83%;(2)研究四种不同的存储方法(常温保存(重庆市涪陵区夏秋季节温度20-35℃)、阴凉保存(温度10~20℃)、冷藏保存(温度0~-4℃)、冷冻保存(-10~-20℃))的紫苏挥发油含量分别为0.62%、0.69%、0.76%和0.78%;。结论:兼顾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采用烘干加工方式(40~50℃)和冷藏保存(温度0~-4℃)存储方式既能确保紫苏挥发油含量达到最优,又能最大实现紫苏产品经济效益。

  • 标签: 紫苏 加工方式 存储方式 挥发油含量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医疗观念的不断更新与进步,中医在临床上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对中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中药饮片是一种中药理论为指导,以中药为基础,采用一套独特的炮制工艺,经中药加工而成的中药制剂。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对中药饮片加工、炮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的对策,以期对我国中药饮片生产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 标签: 加工炮制 中药饮片 对策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动防范风险护理程序在消化内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行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为对照组(n=75),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行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为观察组(n=75)。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主动防范风险护理程序,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防范风险护理程序可降低消化内镜检查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消化系统疾病 内镜检查 主动防范风险护理程序 不良反应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程序化脱机策略在重症肌无力危象(MC)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62例重症M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对患者实施以往常规脱机护理,观察组采用程序化脱机策略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脱机成功率、患者的不良情绪、睡眠质量及生存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脱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情绪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MC患者采用程序化脱机策略,可有效改善患者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并显著提高脱机成功率及患者生存质量,该脱机策略值得临床推广并应用。

  • 标签: 程序化脱机 重症肌无力危象 不良情绪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对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于2020年1月到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88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44例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结合老年痴呆护理经验对观察组患者展开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ADL与MMSF评分更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预见性护理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应用价值 预见性护理程序 老年痴呆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脑出血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本院在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74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7例。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Fugl-Meyer和Barthel评分护理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各组均有上升趋势,研究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11%,低于对照组的29.73%(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针对脑出血患者效果明显,可显著提高患者肢体功能和独立生活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脑出血 Fugl-Meyer评分 Barthel评分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心肺复苏程序对院前急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在临近医院急诊科和我科室2020年2月~2021年2月实施院前抢救心脏骤停的患者70例,根据使用的不同心肺复苏程序进行分组,将其分为A组(n=35)和B组(n=35),A组采取气管插管法,B组采取气囊面罩通气法,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进行心肺复苏后复苏情况、复苏时间。结果:B组35人成功抢救12人,抢救成功率为34.29%(12/35)高于A组14.26%(5/35),差异较大P<0.05。B组患者通气建立时间、心跳恢复时间比A组更短,差异较大P<0.05。结论:对我科室实施心肺复苏治疗的患者中,气囊面罩通气方法能够大幅度的缩短患者建立通气的时间,患者的心跳恢复时间缩短,将抢救的成功率大幅度提升,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肺复苏 院前急救 心脏骤停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通过程序化健康教育,验查其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入院治疗高血压的82例患者,按照一年时段划为两组,2020年3月就诊高血压患者设为对照组(C组)41例,2020年3月后就诊高血压患者设为研究组(S组)41例。C组采用基础护理等常规护理手段,S组在C组的情况上使用程序化健康教育,最终对两组血压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对和分析,探得结果。结果:S组在护理后血压改善情况明显,护理满意度整体高于C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程序化健康教育,能够在高血压的护理工作中有较高的辅助作用,改善患者血压情况,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程序化健康教育 护理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实验重点围绕患有脑卒中后癫痫的患者展开探究,对其实施个性程序化护理并分析该护理模式的作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之间接收的脑卒中后癫痫的患者中进行实验对象的抽选,共计选取80位研究对象。依照实验对象护理情况的不同进行具体分组。此次实验过程中主要涉及两种护理模式,一种是一般性护理方案,一种是个性化程序化护理方案,依照患者的意愿为其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其中有40位患者接受一般性护理服务,称之为对照组;另外40位患者接受个性化程序化护理服务,称之为实验组。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从两组患者的癫痫发作等情况入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观察对比可知,在接受一个月的护理之后,实验组的癫痫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等情况要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相关患者进行医治时,可以优先采取个性化程序化护理方案,不仅能够有效控制癫痫发作频率,并且对于提高治疗依从性等也有不错的帮助。

  • 标签: 个性化程序化护理 脑卒中后癫痫 护理效果
  • 简介:【摘 要】  目的 : 探讨分析在体检人群优质护理服务中使用程序化和谐护理的影响。方法 :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进行体检的5340例体检者,用数字法进行随机的抽取,各抽2670例,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用程序化和谐护理,对照组用常规护理,分析两组的护理服务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 研究组护理服务质量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体检人群 优质护理服务 门诊护理 护理服务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护理干预中程序化健康教育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8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40例采用程序化健康教育,对照组40例选择常规教育,进行分别护理后对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BP和DBP血压水平下降显著,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后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护理干预中程序化健康教育可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

  • 标签: 高血压 程序化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免疫程序在脊髓灰质炎免疫策略调整的接种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在预防接种门诊采取脊灰不同序贯免疫程序接种的幼儿248例,按照幼儿家长选择的脊髓灰质炎疫苗类型进行归类分组,每组 124例。开展现有2种序贯免疫程序对照分析。结果:对照组转阳率97.96%与基础组91.13%相比,无差异性,(P>0.05)。结论:针对脊髓灰质炎免疫策略调整方案中,对照组序贯免疫程序与常规接种基础组序贯免疫程序都有良好的接种效果,其中对照序贯免疫程序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免疫程序 脊髓灰质炎免疫 接种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术后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至我院接受脑出血手术的患者共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电脑盲选的方式,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比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的疼痛阈值、镇静评分以及患者颅内压指标。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在疼痛阈值、镇静评分以及患者颅内压指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手术后的脑出血患者采用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阈值、镇静评分以及患者颅内压指标,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优良的效果,值得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 脑出血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