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活动抗体介导排斥反应(cABMR)远期预后及影响预后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17年7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东部战区总医院)行移植肾活检明确诊断为cABMR且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15 ml/(min·1.73m2)受者临床和病理资料。根据Banff 2017标准对移植肾活检病理进行评分。随访终点定义为eGFR<15 ml/(min·1.73m2)或再次接受肾脏替代治疗。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研究临床和病理学参数对预后影响。结果149例cABMR受者纳入研究,随访时间为28个月(15~51)个月,109例(73.2 %)达到随访终点。Kaplan-Meier方法得到cABMR诊断后移植肾1年和5年存活率分别为83 % [95 %置信区间(CI),81 % ~ 86 %]和32 %(95 %CI,27 % ~ 38 %)。在多因素生存分析中,Banff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管萎缩(ci + ct)评分[风险比(HR)3.0;95 % CI 1.9~4.7]、Banff移植肾肾小球病(cg)评分(HR 1.9;95 % CI 1.1~3.1)、eGFR(HR 2.0;95 % CI 1.3~3.2)、蛋白尿(HR 2.0;95 % CI 1.3~3.2)是影响cABMR预后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GFR、蛋白尿水平和Banff ci + ct和Banff cg是影响cABMR预后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肾移植 移植物排斥 预后
  • 简介:摘要:防护用品是控制疫情肆意流行重要装备,也是保证医务人员安全重要手段。因此,医院防护用品管理工作开展十分重要,直接影响到医务人员从事医疗活动安全。基于此,医院应根据卫健委相关规定、防护用品类型及自身情况,合理调配、使用、管理防护自愿,以此提升防护用品管理质量,为疫情抗击助力。本文简要分析了防护用品管理意义,重点论述了抗击疫情给防护用品管理带来启示,以期为相关防护用品管理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防护用品 管理 疫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回顾研究分析近4年浙江省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微创外科23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行腹腔镜解剖右肝后叶切除临床资料,探讨腹腔镜解剖右肝后叶切除手术操作流程。23例解剖右肝后叶切除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无中转开腹。中位手术时间215 min;中位术中出血量350 ml;无围手术期死亡。并发症3例,予以保守治疗后痊愈。平均住院时间(9.4±2.7)d。中位随访时间27个月,复发9例,死亡4例,3年累积生存率76.1%。我们认为依靠术前3D重建、术中超声联合吲哚菁绿(ICG)荧光导航等技术,采用标准流程行腹腔镜下解剖右肝后叶切除是安全可行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麻风结节红斑反应临床效果。方法:收集 2018 年 5月 -2020年 5月来我县麻风病治疗定点医院 治疗 3 例 麻风结节红斑反应患者进行研究,患者以选择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即为单独西医治疗组( 1例)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2例),对比不同治疗方式下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就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来看,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2例患者疗效佳,分别有 1例显效与 1例有效,单独西医治疗组 1例患者判定为治疗有效。就两组患者治疗见效时间与症状消退时间来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平均治疗见效时间与症状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单独西医治疗组,两组数据差异对比显著,统计学有对比价值 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麻风结节红斑反应能帮助患者改善其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 麻风结节性红斑反应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莫西沙星在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及用药安全。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160例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80例,参照组为常规治疗者,研究组在常规治疗上增加莫西沙星进行治疗。采用回顾分析方式,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

  • 标签: 莫西沙星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用药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歇性气压对心源性休克患者液体反应临床治疗及评估效果。方法:随机抽取 50 例、 2018 年 4 月 -2020 年 4 月于本院接受诊疗心源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受试患者均采用 间歇性气压和补液试验原则进行容量负荷试验,观察并统计患者心率(

  • 标签: 间歇性气压 心源性休克 液体反应性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脑功能区手术需要在保护神经功能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切除病灶,因此明确各个脑区功能至关重要。负运动区或抑制运动区是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大脑皮质区域,但其定位、分布及机制还不明确。负运动反应或抑制运动反应理解可进一步完善皮质运动网络理论,并为功能区病灶个体化手术提供可靠依据。本文对负运动区概念、定位、分布、机制、负运动网络以及切除后临床表现作一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反应影响。方法:选取 2019年 4月 -2020年 4月 126例医院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后血小板聚集抑制程度分为单纯阿司匹林抵抗组、单纯氯吡格雷抵抗组、双药物抵抗组和双药物敏感组。比较不同组别在心脏缺血发生率差异。结果:通过观察发现 126例患者中单纯阿司匹林抵抗有 16例,单纯氯吡格雷抵抗有 13例,双药物抵抗有 6例,双药物敏感有 91例;单纯阿司匹林抵抗组、单纯氯吡格雷抵抗组、双药物抵抗组心脏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双药物敏感组( P< 0.05),且双药物抵抗组心脏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阿司匹林抵抗组、单纯氯吡格雷抵抗组( P< 0.05),而单纯阿司匹林抵抗组、单纯氯吡格雷抵抗组在心脏缺血事件发生率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缺血事件发生与抗血小板药物抵抗存在密切相关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抗血小板药物 治疗反应性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麻风结节红斑反应临床效果。方法:收集 2018 年 5月 -2020年 5月来我县麻风病治疗定点医院 治疗 3 例 麻风结节红斑反应患者进行研究,患者以选择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即为单独西医治疗组( 1例)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2例),对比不同治疗方式下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就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来看,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2例患者疗效佳,分别有 1例显效与 1例有效,单独西医治疗组 1例患者判定为治疗有效。就两组患者治疗见效时间与症状消退时间来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平均治疗见效时间与症状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单独西医治疗组,两组数据差异对比显著,统计学有对比价值 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麻风结节红斑反应能帮助患者改善其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 麻风结节性红斑反应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营养不良直接影响患者治愈率、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1]。在我国,有 30%~ 50%住院患者存在营养不良,需要临床营养支持。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 (ESPEN)和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 (ASPEN)在临床营养指南中,推荐对于营养需求不能经口满足患者使用肠内营养 (enteralnutrition, EN)[ 2- 3]。 EN可以更好地维持胃肠粘膜结构和功能,维持肠道完整,促进肠道蠕动,满足了患者生理需求,阻断了营养不良与免疫功能低下恶性循环,更有利于患者恢复。然而, EN使用不当可能引起腹泻、胃潴留、误吸等并发症,肠内营养泵 (enteralfeedingpump, EFP)在一定程度可降低 EN患者并发症病发率。

  • 标签: 营养物联网 膳食新体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型抗风湿病药物艾拉莫德降低肾移植受者群体反应抗体(PRA)水平有效和安全。方法回顾分析35例因PRA阳性服用艾拉莫德肾移植受者临床资料,观察治疗前后PRA水平变化以及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结果35例中4例因肺部感染停药未达随访时间,2例观察期间自行停药,3例失访,共纳入26例受者。服用艾拉莫德至9个月时复查PRA,207个位点中有71.5 %呈下降趋势,其中107个Ⅰ类位点中有69.9 %、41个Ⅱ类位点中有75.9 %呈下降趋势,治疗前后肾功能及免疫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常规、肝功能、血脂、空腹血糖等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艾拉莫德可有效降低肾移植受者PRA水平,不良反应少,安全高。

  • 标签: 肾移植 群体反应性抗体 排斥反应
  • 简介:摘要高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多种自身免疫风湿病病情活动参考价值已广泛认可,但CRP升高对判定部分系统自身免疫风湿病(SARDs)如系统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皮肌炎等合并感染参考意义还远未受到重视。由于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长期使用,感染成为SARDs首位死亡原因。临床常用感染指标降钙素原在系统红斑狼疮等疾病活动时亦会增高,因而对病情活动抑或感染判断存有争议。CRP在SARDs疾病活动或复发时多处于无应答或低应答状态,而红细胞沉降率(ESR)较少受到影响。借助这种分离现象对长期不明原因发热或有SARDs提示作用,对确诊SARDs发热原因有鉴别诊断作用,连续动态监测CRP水平对治疗高CRP相关自身免疫风湿病是否继发感染参考价值更大。

  • 标签: C反应蛋白质 血沉 风湿性疾病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听脑干反应(ABR)、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用于婴儿分泌中耳炎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在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确诊为患有分泌中耳炎婴儿65例(120耳),均采取ABR波检测和DPOAE测试机器方式进行病情诊断,观察并比较不同诊断方式诊断结果。结果在65例(120耳)患儿中,气导ABR波V反应阈轻度异常60耳(50.00%),中度异常43耳(35.83%),正常17耳(14.17%);气导ABR波V反应阈中轻度异常组与正常组Ⅰ~Ⅴ波间期相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反应阈中度异常组Ⅰ~Ⅴ波间期与其他两组相比显著缩短[中度异常组为(4.27±0.27)ms,正常组为(4.75±0.31)ms,轻度异常组为(4.73±0.21)ms],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正常组相比较,t=5.949,P<0.05;与轻度异常组相比较,t=9.722,P<0.05)。骨导ABR波V反应阈正常108耳,占90.00%(108/120),其骨导波V潜伏期为(8.16±0.22)ms;异常12耳,占10.00%(12/120);气导反应升高同时骨导ABR反应阈也随之上升,但明显程度不如气导。且骨导正常组波V潜伏期与异常组相比较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轻度异常组相比,t=17.400,P<0.05;与中度异常组相比,t=130.015,P<0.05)。DPOAE测试未通过86耳(71.67%,86/120),通过34耳(28.33%,34/120)。结论ABR波I潜伏期对婴儿分泌中耳炎诊断较为敏感,DPOAE和ABR联合应用有助于对疾病早期诊断。且ABR和DPOAE测试具有较高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中耳炎 诱发电位,听觉,脑干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气导ABR波 骨导ABR波 波I潜伏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