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探讨眼外伤后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病原因以及其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眼外伤后继发性青光眼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选取自2010年02月到2014年0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76例眼外伤后继发性青光眼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不同致病原因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方案治疗后,176例患者眼压控制率为90.9%,视力提高率为90.9%,下降率为9.1%,没有任何一例患者丧失视力,治疗效果令人满意。结论目前,眼外伤后继发性青光眼患者有着复杂的发病原因,临床对于该类患者应该根据病因采取不同的措施,及时控制患者的眼压,努力提高患者视力。

  • 标签: 眼外伤 继发性青光眼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外伤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及司法精神医学对本组疾病的鉴定作简要的讨论。方法对我院79例颅脑外伤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表现、疾病的鉴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9例患者中发现颅脑外伤致精神障碍在急性期以意识障碍为主。个性改变、智能障碍半年内发生较多。3—6个月出现痴呆症状,脑电图、颅脑CT异常率较高,脑外伤综合症、心因性反因出现较早。拖延鉴定和处理将给被鉴定人造成极大的心理、精神和躯体痛苦,增加义务主体经济负担。结论及时正确鉴定和处理案件对于维护受害者的权利、减少心理障碍、维护社会安定、减少受害者反复就医及经济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颅脑损伤 精神障碍 司法精神医学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脊柱外伤的平片、CT和MRI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70例脊柱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X线、CT和MRI三种技术对患者进行检测。结果70例患者的634个受检椎体中,三种方法检测出压缩椎体数目均相同,都为66个,其中有54例压缩为前缘变窄的楔形改变,6例椎体压缩为椎体后缘变扁。54个骨折椎体的骨折线在三种方法中均清晰显现。45例有椎体压缩骨折的脊椎在三种检测方法中均有脊柱曲度改变,其中26例为椎体滑脱导致,19例为椎体压缩变形导致,脊柱曲度改变程度因人而异。CT和MRI对脊髓损伤和神经根损伤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对脊椎损伤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结论临床实践应该综合考虑,达到检测效果和费用的最优组合。

  • 标签: 脊柱外伤 平片 CT MRI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护理的50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采用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痊愈的有15例,有效的有8例,总有效率为92%,明显比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76%的总有效率要好,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8%,对照组仅为74%,观察组要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颅脑外伤的治疗护理中,优质护理的护理效果良好,并且能得到患者的一致认可和满意,值得在临床会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颅脑外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后颅窝血肿的手术方法、指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外伤性后颅窝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与治疗效果。结果恢复良好14例,中残2例,重残2例,死亡3例。结论对后颅窝血肿患者要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并注意针对不同患者情况及时处理方能取得较好疗效。

  • 标签: 外伤 后颅窝 血肿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由于外伤造成脾破裂并采用手术方式治疗的患者展开临床研究,旨在了解术后观察要点与护理方向,为辅助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采用对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方式,对我院在2012年9月-2013年9月这一年时间内收治的此类患者临床资料展开研究。从观察角度与护理方式两方面了解在干预作用下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多数患者术后并未出现并发症等不良反应,研究对象中仅两例出现发热等并发症,但在后续护理与治疗下很快痊愈。结论手术治疗加上完善的术后观察与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手术救治有效性,相关医护人员须注意观察与护理两方面的落实,切实提升我院治疗效力。

  • 标签: 脾破裂 手术治疗 观察要点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5例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本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前的平均眼压为(39.81±5.34)mmHg,治疗后为平均眼压为(15.97±2.21)mmHg,治疗前后的平均眼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治疗后视力≥0.25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视力0.06-0.25、≤0.05者所占比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无光感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首先应认真分析病因,然后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保证治疗效果。

  • 标签: 继发性青光眼 眼外伤 治疗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亚低温对重度颅脑外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4年10月重度颅脑外伤患者26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3例,观察组进行亚低温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性治疗,分别对两组的治愈率、残废率和死亡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死亡分别为1、3例,死亡率分别为7.7%、23.1%。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残废率分别为76.9%、16.4%,对照组治愈率和残废率分别为23.1、15.4%%。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残废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临床上在治疗重度颅内损伤时,可以采用亚低温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增加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亚低温 治疗 重度颅脑外伤 临床
  • 简介:目的:探讨延迟性脾破裂的诊断延迟原因和治疗方式。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4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37例延迟性脾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37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增强对延迟性脾破裂的认识,掌握其临床特点,做到早期诊断和及时的外科手术治疗对提高延迟性脾破裂的治愈率,减少误诊、误治十分重要。

  • 标签: 延迟性脾破裂 脾切除术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外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方法和护理措施,进一步提高急救水平和护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腹部外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休克程度(轻、中、重)指标进行评估,正确制定科学的急救方法和护理计划,在第一时间内采取迅速、果断、正确、有效的急救措施及护理对策。结果40例病例均行开腹探查术,治愈39例,占97.5%,死亡1例,占2.5%。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40例患者均由腹部外伤所致,伤后第一时间内进行规范、有效、有序的急救及护理是提高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腹部外伤 失血性休克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是重要的抢救措施,人工气道湿化的效果直接影响人工气道的护理质量。本文阐明今年来国内气管切开术后雾化吸入的方式,雾化液的选择,雾化时间,雾化前后的护理干预,阐明良好的雾化吸入护理是保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的重要措施。

  • 标签: 颅脑外伤 气管切开 雾化吸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外伤患者预防肺不张的护理要点。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胸外伤患者,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加强系统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肺不张发生率、护理满意率的差异性。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肺不张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外伤患者的临床处理过程中加强系统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肺不张,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胸外伤 预防 肺不张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早期诊断工作中对颅脑外伤患者实施CT探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1~2013年间我院收治的58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CT探查,同时与其相关临床资料相结合,进行综合性回顾与分析。结果本组58例病例中,经CT诊断,发现有26例(44.8%)颅脑骨折,41例(70.7%)存在颅内血肿,17例(29.3%)为蛛网膜下腔出血,23例(39.7%)为脑挫裂伤,以及外伤性气颅、脑栓塞各9例,占15.5%。结论为颅脑外伤患者行CT早期诊断,对于临床准确诊断本病和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建议临床认真落实和普及使用。

  • 标签: 颅脑外伤 CT 早期诊断
  • 简介:在船员劳务合同中,船东投保的船员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纠纷时有发生.从保险单的约定事项以及保险条款入手,对船东投保的船员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性质进行分析,并将之与船东责任保险进行分析比较;在分析了海事法院的受案范围和海上保险合同的界定标准后,对此类案件在司法审判中所涉及到的管辖和法律适用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阐述.

  • 标签: 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船东责任保险 管辖 法律适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外伤后手部功能锻炼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10月52例严重手外伤患者,经运动疗法及辅助疗法实施合理术后手部功能锻炼,随访6个月分析患者术后一般情况变化及手功能恢复程度。结果经运动疗法及辅助疗法实施手部功能锻炼,手部触觉缓慢恢复,临床症状如水肿、疼痛等均消除,无肌肉萎缩症状;手外伤手术前及术后各时间段间一般情况及手部功能恢复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充分调动患者积极性,选取各种合理措施主动进行功能锻炼,6个月左右患者手部往往会得到明显恢复效果。

  • 标签: 手外伤术后 运动疗法 辅助疗法 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外伤性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救治的149例急性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提出观察时的注意事项及护理措施。结果救治成功恢复良好116例,中度致残16例,重度致残7例,死亡10例。结论近年来随着交通工具及高空作业的不断增加,急性颅脑损伤的发生率也随着上升,在收治此类患者后,我们通过加强对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等的临床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及给予手术治疗处理,同时做好呼吸道护理、饮食护理、皮肤及併发症护理及各种管道的护理后,提高了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降低了死亡率和致残率,现将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收住的149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外伤性 颅脑损伤 临床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手术之后的ICU护理方法,总结些许经验,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60例,对其施行ICU护理,即采用多功能监护仪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从基础护理、中心静脉置管护理、病情观察和呼吸道护理、康复期护理等加强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发现情况及时处理等。结果60例患者中痊愈者43例,10例好转,5例为植物生存,2例因为脏器衰竭医治无效死亡。监护期间出现感染3例。结论重视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ICU护理是降低死亡率的重要保障,对其预后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重型颅脑外伤,术后,ICU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