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急性胰腺炎(AP)的鉴别诊断中应用血清淀粉、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在我院诊疗的AP患者188例,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将这些患者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前组132例,后组56例。对2组分别进行血清淀粉、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检测,比较2组血清学指标差异及检测准确度、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与轻症组相比,重症患者的CRP、WBC均较高,P<0.05;2组血清淀粉比较,P>0.05;3项联合检测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血清淀粉、CRP、WBC联合应用在AP患者的诊断中,可反映AP严重程度,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C反应蛋白 血清淀粉酶 白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减少ERCP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性。方法:随机筛选110例ERCP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将55例纳入干预组,55例纳入基础组,前者行护理干预,后者行基础护理,RECP手术在2020年6月-2021年6月实施,统计并发症,评估满意度。结果:胰腺炎在干预组(3.64%)比基础组(14.55%)低,高淀粉血症在干预组(1.82%)比基础组(12.73%)低,P

  • 标签: ERCP 有效性 临床评价 护理干预
  • 作者: 董丛 刘佳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2-18
  • 出处:《中国临床研究》2023年第10期
  • 机构: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  宁夏石嘴山市  753000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尿淀粉检验指标在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准确性。方法:2021年1月-2023年6月,筛选40例胰腺炎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其进行血尿淀粉检验,观察其检测结果,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血尿淀粉检测结果高于对照组(P<0.05);血尿淀粉检测:灵敏度95.00%,特异度97.50%,准确度96.25%。结论:血尿淀粉检验指标在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值得推广。

  • 标签: 血尿淀粉酶 胰腺炎 准确性
  • 简介:的传统概念受到挑战,有确凿的试验证据证实能作为催化剂的还有RNA和DNA。

  • 标签: RNA催化剂 DNA催化剂
  • 简介:一谭方一听说吃饭就开始发憷。前两天,他和一名同事跟随支队长刘成岭到青县公安局指导案件侦破。有刘成岭坐镇和统筹,案件很快就破了。县局摆宴庆功,抒发众将士心中高兴。当晚,县公安局马局长当仁不让在主陪落座,亲热地把刘成岭拉到身边,然后招呼谭方他们就位。马局长催促服务员赶快打开酒瓶,亲自为刘成岭倒上满满一玻璃杯。等马局长的酒瓶移过来,谭方忙用手虚掩酒杯,说马局我不会喝酒。

  • 标签: 轻微伤 派出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60例,其中30例患者采用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患者采用奥曲肽+常规治疗(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治疗后血脂肪、C反应蛋白(CRP)、尿淀粉、血淀粉的水平。结果较治疗前,治疗后,血脂肪、CRP、尿淀粉、血淀粉水平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的治疗效果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能显著的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血尿淀粉水平、提高临床效果。

  • 标签: 乌司他丁 奥曲肽 急性重症胰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拓扑异构I抑制剂喜树碱对AP小鼠胰腺腺泡细胞和肺组织的保护机制。方法18只Balb/C雄性小鼠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AP组和喜树碱干预组(喜树碱组)。AP组采用腹腔注射雨蛙肽和脂多糖的方法制备AP模型,喜树碱组于制模前腹腔注射50 mg/kg喜树碱,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常规行胰腺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分别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淀粉和脂肪水平;荧光定量聚合链式反应(RT-PCR)检测胰腺组织炎症因子IL-1、IL-6 mRNA表达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胰腺和肺组织CD45+炎症细胞浸润以及胰腺组织程序性坏死标志蛋白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MLKL)磷酸化水平;TUNEL法检测胰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结果喜树碱组的胰腺组织病理评分、肺组织病理评分、血清淀粉和脂肪含量分别为(2.30±0.31)分、(2.29±0.34)分、(1742.33±183.51)U/L和(46.90±2.17)U/L,均显著低于AP组的(5.06±0.88)分、(3.40±0.09)分、(2385.33±383.10)U/L和(69.13±9.76)U/L;胰腺组织IL-1、IL-6 mRNA表达量分别为95.79±48.11、255.50±213.32,均显著低于AP组的212.35±80.61、1006.80±509.06;胰腺和肺组织CD45+细胞数分别为(14.25±5.32)、(29.20±4.44)个/高倍视野,均显著低于AP组的(59.83±13.67)、(58.25±5.91)个/高倍视野。与AP组比较,喜树碱组胰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升高[(3.64±1.16)%比(1.92±0.29)%],磷酸化MLKL蛋白免疫组织化学评分显著降低[(1.75±0.20)分比(4.53±1.2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拓扑异构I抑制剂喜树碱可能通过诱导胰腺腺泡细胞凋亡并抑制腺泡细胞坏死重塑AP小鼠腺泡细胞死亡方式,进而减轻胰腺局部损伤及急性胰腺炎相关肺损伤。

  • 标签: 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 胰腺炎 细胞凋亡 细胞死亡 小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巨噬细胞胱天蛋白募集域蛋白9(card9)在胰腺腺泡细胞导管组织转化中的作用。方法构建3条靶向card9的小分子干扰RNA(siRNA-card9),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巨噬细胞的荧光强度,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巨噬细胞card9 mRNA表达量,筛选巨噬细胞的最佳转染效率。将5×105巨噬细胞和100 μg/ml β葡聚糖体外常规培养12、24 h后,分成阳性细胞组(巨噬细胞)、β葡聚糖刺激阳性细胞组、阴性细胞组(card9-/-巨噬细胞)、β葡聚糖刺激阴性细胞组,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巨噬细胞card9蛋白表达水平。取1×105巨噬细胞、1×105胰腺腺泡细胞加入Transwell小室上下层共培养120 h后,分为阳性细胞组(巨噬细胞+腺泡细胞)、100和500 μg/ml β葡聚糖刺激阳性细胞组、阴性细胞组(card9-/-巨噬细胞+腺泡细胞)、100和500 μg/ml β葡聚糖刺激阴性细胞组,取下室的胰腺腺泡细胞,采用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法检测腺泡细胞导管组织转化标志物CK19蛋白表达。结果siRNA-card9转染巨噬细胞24 h荧光强度最强,浓度为200 nmol/L时抑制效率最高。阳性细胞组、β葡聚糖刺激阳性细胞组、阴性细胞组、β葡聚糖刺激阴性细胞组培养24 h后,巨噬细胞card9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81±0.05、1.46±0.05、0.42±0.06、0.46±0.06,β葡聚糖刺激阳性细胞组较阳性细胞组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和500 μg/ml β葡聚糖刺激阳性细胞组腺泡细胞内CK19绿色荧光较阳性细胞组明显增强,且呈β葡聚糖剂量依赖性;而阴性细胞组、100和500 μg/ml β葡聚糖刺激阴性细胞组腺泡细胞内CK19绿色荧光强度均较阳性细胞组显著降低。结论巨噬细胞card9表达水平升高可诱导腺泡细胞导管组织转化,提示可能存在card9介导的胰腺癌发病机制。

  • 标签: 巨噬细胞 胱天蛋白酶募集域蛋白9 胰腺 腺泡细胞 导管组织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脒/精胺N1-乙酰转移2(SSAT2)对胰腺癌细胞吉西他滨化疗耐药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利用梯度浓度法构建耐药细胞株MiaPaCa-2 GR和PANC-1 GR,蛋白印迹法检测耐药前后细胞中SSAT2及铁死亡标志物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的表达变化;慢病毒载体构建稳定过表达SSAT2的耐药细胞株;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各组细胞对吉西他滨敏感性的变化;丙二醛(MDA)检测细胞内脂质过氧化水平变化。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两种耐药细胞株中SSAT2表达高于野生型细胞株[(0.692±0.026)倍比(0.953±0.132)倍,t=3.360,P<0.05;(0.581±0.036)倍比(0.751±0.080)倍,t=3.356,P<0.05],而铁死亡负调控标志物GPX4在两种耐药细胞株中均显著升高[(2.295±0.753)、(52.794±1.680)倍,t=4.013、10.701,P<0.05]。上调SSAT2后耐药细胞胰腺癌株对吉西他滨的敏感性高于对照组[(0.047±0.017) μmol/L比(1.507±0.283) μmol/L,t=8.920,P<0.01;(0.216±0.063) μmol/L比(2.238±0.582) μmol/L,t=5.983,P<0.01],且铁死亡抑制剂ferr-1处理过表达SSAT2组细胞对吉西他滨的耐药性提高[(1.019±0.193)、(1.633±0.482) μmol/L,t=8.689、5.049,P<0.05],同时MDA水平低于过表达SSAT2组[(2.298±0.099)、(1.986±0.269)倍,t=3.908、6.430,P<0.05]。过表达SSAT2组GPX4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0.453±0.040)倍比(1.086±0.094)倍,t=10.732,P<0.01;(0.236±0.045)倍比(1.337±0.479)倍,t=3.964,P<0.05]。结论SSAT2通过抑制GPX4蛋白水平促进铁死亡,增强胰腺癌细胞化疗敏感性。

  • 标签: 精脒/精胺N1-乙酰转移酶2 胰腺癌 铁死亡 吉西他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实施ERCP术者,使用吲哚美辛栓剂预防高淀粉血症及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实施ERCP术患者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手术后使用安慰剂,观察组术后使用吲哚美辛栓剂,探究效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术后3h和24h的血清淀粉显著较低,P<0.05.就胰腺炎以及高淀粉血症发生来看,观察组上述两种疾病的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对于实施ERCP术患者,术后经直肠使用吲哚美辛栓,可显著降低术后血清淀粉量,降低术后胰腺炎以及高淀粉血症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吲哚美辛栓剂 ERCP术 高淀粉酶血症 胰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大承气汤对ERCP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血症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00例需行ERCP的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于术前加用大承气汤。ERCP术后3h及24h检测血淀粉水平,观察腹痛的情况;比较组间ERCP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血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3h和24h高淀粉血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中24h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腹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有2例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均为轻症胰腺炎。结论大承气汤能降低ERCP术后高淀粉血症的发生率,减轻腹痛的发生及其程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奥曲肽对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血症的预防作用。方法287名拟行ERCP患者,随机分为3组,大剂量组97例,术前1小时静脉滴注奥曲肽0.6mg+0.9%生理盐水500ml,微量泵24小时持续静脉泵入;小剂量组105例,奥曲肽0.4mg+0.9%生理盐水500ml静脉泵入;对照组85例用相同剂量生理盐水静脉泵入。分别于术后4小时及24小时检测血清淀粉,同时观察胰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ERCP术后大剂量组、小剂量组4小时及24小时血清淀粉水平低于及对照组(P<0.05);大剂量组血清淀粉水平与小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急性胰腺炎总的发生率为4.2%(12/287),其中大规剂量组2.1%(2/97)、小剂量组2.9%(3/105)、对照组8.2%(7/85)。结论小剂量使用奥曲肽既可以预防ERCP后高淀粉血症及胰腺炎,又能达到降低治疗费用的目的。

  • 标签: 奥曲肽 ERCP后胰腺炎 高淀粉酶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环氧合-2抑制剂能否有效调控细胞因子的产生,防止SIRS的发生或减轻其严重程度,从而提高SAP的治疗效果并降低死亡率。方法将72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及环氧合-2抑制剂(塞来昔布)预处理组(SC组)。3h,6h,12h三个时间点,用5%Tc-Na(1ml/kg)胆胰管逆行注射建立模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IL-6、IL-10等细胞因子。结果血清细胞因子SO组血清TNF-α、IL-6和IL-10浓度显著低于SAP组和SC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SC组TNF-α、IL-6和IL-10浓度低于SAP组,TNF-α、IL-10各时间点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在6h、12h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氧合-2抑制剂可以下调TNF-α、IL-6及IL-10的表达水平,降低了炎症因子的表达,改善了胰腺损伤,但环氧合-2抑制剂的应用在SAP起病的2小时前使用,其预防胰腺炎的作用强于其治疗意义。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环氧合酶-2抑制剂 细胞因子
  • 简介: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独特的DNA-蛋白质结构,其主要作用为保护染色体的完整性和维持细胞的复制能力.端粒是由RNA和蛋白质亚基构成的,能够延长端粒的一种特殊反转录.端粒激活见于大多数的人类恶性肿瘤组织中,而正常组织细胞中无端粒活性.因此认为端粒激活对于维持多数肿瘤组织细胞增殖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同时,端粒也成为肿瘤化学治疗的新靶点.抑制端粒的策略不少,用反义寡核苷酸阻断端粒RNA的模板作用就是一个切入点;抑制端粒催化蛋白亚单位则可能是抑制其活性的另一手段.另外,一些可能的端粒抑制剂亦已见报道,例如,核苷类似物,蛋白激酶C抑制剂,细胞分化诱导剂等.尽管不少机制尚待明确,但前景依然光明.

  • 标签: 端粒 端粒酶 端粒酶活性 端粒酶抑制剂 恶性肿瘤
  • 作者: 李渊 王欣鑫 阎于珂 杜雪芹 杨晓军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2年第16期
  • 机构:宁夏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肝胆外科,银川 750004,甘肃省人民医院普外二科,兰州 730000,甘肃省人民医院普外二科 兰州大学人民临床医院 甘肃省外科肿瘤分子诊断与精准治疗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消化道恶性肿瘤防控工程研究中心,兰州 730000
  • 简介:摘要结核病(TB)发病率很高,但原发性胰腺TB却极其罕见,且对其诊断极具挑战性。本文报道了1例误诊为胰腺肿瘤并施行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胰腺TB青年男性患者,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进行分析讨论,以求进一步加深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知。

  • 标签: 结核 胰腺结核 胰腺肿瘤 误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别利用胃蛋白、胰蛋白、胰凝乳蛋白、弹性蛋白对蜈蚣粉进行解并选取最佳用来制备抗肿瘤多肽。方法利用4种对蜈蚣粉进行解,采用MTT体外抗肿瘤实验方法,以蛋白质的水解度及解提取液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抑制率为指标,同时以蜈蚣粉的水溶性蛋白质含量为标准,评价4种对蜈蚣粉的解效果并筛选出最佳用。结果胃蛋白对蜈蚣粉的水解度为10.44%;胰蛋白对蜈蚣粉的水解度为28.29%,在0.125mg·mL~(-1)及0.25mg·mL~(-1)的较小浓度下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抑制率低于对照组,但随浓度的增大抑制率逐渐增大,在0.5~2mg·mL~(-1)浓度时,胰蛋白在4种中达到最大抑瘤效果;胰凝乳蛋白和弹性蛋白的水解度分别为50.45%、44.16%,当浓度〉0.5mg·mL~(-1)时其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抑制率高于对照组,在浓度为0.5mg·mL~(-1)时抑制率分别为2.86%、36.37%,且随浓度增大抑制率增大。结论蜈蚣粉解工艺最佳用为胰蛋白,其次是胰凝乳蛋白和弹性蛋白,而胃蛋白活性较低可以去除。

  • 标签: 蜈蚣粉 蛋白酶 水解度 乳腺癌MCF-7细胞株 细胞抑制率
  • 简介:对45个离褶伞属真菌菌株进行酯同工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分析,分析其谱多态性,并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菌株间的亲缘关系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在45个离褶伞属菌株酯同工谱中,共检测到了10条相对迁移率不同的带,多态性较高,并且在相似系数为0.75时,可将供试菌株分为4类,第一类包括17个菌株,第二类包括16个菌株,第三类包括11个菌株,第四类包括1个菌株。

  • 标签: 离褶伞 酯酶同工酶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