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中BK病毒(BKV)脑炎的发病率、病死率、中位发病时间、临床表现、诊治及转归等,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709例儿童患者,其中14例诊断为BKV脑炎,分析其临床特征、治疗过程及转归。结果BKV脑炎发生率为1.97%(14例)。患儿多为男性(12例),中位年龄为11岁,中位发病时间为移植后第55天。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抽搐发作(7例)。14例患儿予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单用,或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9例患儿痊愈,1例患儿死于病毒性脑炎,4例患儿死于其他疾病,病死率为35.7%。结论BKV脑炎主要表现为脑炎或脑膜炎。虽然确诊BKV脑炎后积极予药物治疗,但许多患者仍死于多器官衰竭或其他并发症。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出血性膀胱炎时,必须高度警惕BKV脑炎,尽早施救,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 标签: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BK病毒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力对不同根吸收时期乳牙和恒牙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PDLSC)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探索乳牙生理性根吸收的相关机制。方法收集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儿童口腔科因乳牙滞留拔除的健康乳切牙12颗和口腔颌面外科因正畸需要拔除的健康第一前磨牙6颗,根据牙齿类型及牙根吸收程度分为:乳牙牙根未吸收组(the unresorbed group,UN组)、乳牙牙根吸收组(the resorbed group,R组)和恒牙组(the permanent teeth group,P组),每组各6颗。从各组牙周膜分离原代PDLSC并进行传代培养,对各组PDLSC分别加载0~45、0~90、0~135、0~180、0~225、0~270 kPa的流体动态压力,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分别检测加载压力后1~7 d的细胞增殖能力;对各组PDLSC分别加载0~45、0~90、0~135、0~180、0~225 kPa的流体动态压力,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各时间各组均以未加载压力作为对照。加载0~90 kPa的流体动态压力作用于细胞骨架,纤维型肌动蛋白(fibrous actin,F-actin)染色方法观察细胞微丝的改变。结果不同流体动态压力下,各组PDLSC均具有一定自我增殖能力。UN组和R组在0~180 kPa及以下动态压力作用3~7 d的A值均显著高于P组(P<0.05),但在0~270 kPa压力作用下1~7 d,UN组、R组和P组A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UN组和R组PDLSC在0~180 kPa及以下动态压力作用下的A值与各自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0~225及0~270 kPa压力作用下,3~7 d的A值与各自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PDLSC在0~225 kPa及以下压力作用下1~7 d的A值与其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0~270 kPa压力作用下,仅3 d(1.386±0.131)和5~7 d的A值(分别为:1.728±0.226、2.029±0.168、2.263±0.210)分别与各自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凋亡结果显示,相比各组对照组,UN组、R组和P组PDLSC分别在0~90 kPa及以上、0~135 kPa及以上和0~180 kPa及以上流体动态压力作用下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细胞凋亡显著升高(P<0.05)。F-actin染色结果显示,在0~90 kPa压力下,各组细胞微丝均呈绿色丝状,R组和P组细胞微丝沿细胞长轴排列,UN组细胞微丝部分纤维结构改变,排列更紧密。结论不同根吸收时期PDLSC受到力学刺激后的生物学特性均发生改变,牙根未吸收期乳牙PDLSC对力学刺激更敏感。

  • 标签: 牙,乳 牙根吸收 牙周膜干细胞 机械应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范可尼贫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

  • 标签:
  • 简介:摘要重症哮喘是哮喘防治的难点和重点。全球范围内,重症哮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负担愈发沉重。目前糖皮质激素仍然是治疗重症哮喘的主要手段,但长期口服或全身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可引发各种严重的不良事件。因此寻找新的治疗措施,对于重症哮喘治疗而言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间充质干细胞因其免疫调节能力而成为治疗各种疾病的一种新方式。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在治疗呼吸道疾病中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机制以及其在重症哮喘的应用前景展开重点讨论,为间充质干细胞下一步在重症哮喘中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 自从循环血液中发现造血细胞,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就成为研究热点。血液成分单采技术的实现,使得外周血干细胞(PBSC)广泛运用于自体和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目前,血液成分单采技术[1]不仅用于外周血干细胞或血液制品的采集,而且用于治疗或预防几种移植相关并发症,亦为某些疾病提供了治疗选择。本文从外周血干细胞和血液成分单采技术的发展、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作用、并发症、治疗和预防并发症以及展望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单采技术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实施营养支持护理和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20年12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营养支持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与护理18d后焦虑(SAS)抑郁(SDS)情况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结果:观察组经护理后其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营养支持 心理护理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脂肪干细胞胶(SVF-gel)填充矫治面部凹陷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拟实施自体脂肪移植治疗的面部凹陷患者50例,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分别注射SVF-gel和Coleman脂肪治疗面部凹陷,术后随访,对比两组术后肿胀时间、二次填充率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面部肿胀时间(8.64±1.18)d明显短于对照组(10.26±1.12)d,且术后二次填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oleman脂肪移植比较,SVF-gel填充治疗面部凹陷,术后肿胀时间短、满意度高、治疗效果较好。 

  • 标签: 双燕医疗美容门诊部 150000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干细胞治疗产品实行“双轨制”监管,即,作为医疗技术向国家卫健委申报医疗机构/项目备案,作为药品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申报注册。本文将综述两种管理模式下干细胞治疗产品如何进行注册与备案。

  • 标签: 干细胞治疗产品 临床研究 临床试验 双轨制 备案 注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问题跟踪护理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期患者的效果。方法:从近两年于我院收治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期患者中,选取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均等双盲划分法,一组作为观察组(20例)予以接受问题跟踪护理,另外一组作为对照组(20例)予以常规临床护理,将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两组研究对象的评价指标。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更高,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低,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问题跟踪护理,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期患者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不仅可以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而且还可以使患者护理满意度得到提升。

  • 标签: 造血干细胞 问题跟踪护理 移植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11例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0例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包括术前准备、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心理护理等。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11例患者均顺利度过移植极期;出现口腔黏膜溃疡患者1例;无一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对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加强洁净病房环境的无菌保护,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同时予以心理护理,可降低自体外周干细胞移植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人气道上皮细胞激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通过卵清白蛋白(OVA)/脂多糖(LPS)在BEAS-2B细胞上构建激素抵抗模型,将人骨髓MSC与BEAS-2B细胞进行共培养。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激素组、间充质干细胞组(MSC组)、间充质干细胞+激素组(MSC+bud组)。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IL-8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DAC2)、糖皮质激素受体α(GRα)蛋白表达;RT-PCR检测GRα、HDAC2 mRNA表达。结果MSC组IL-8的表达水平(31.7±0.7)明显低于激素组(49.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SC组ROS的表达水平(2754±154)明显低于激素组(4624±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组HDAC2 mRNA的表达水平(1.749±0.005)明显高于激素组(1.283±0.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组GRα mRNA的表达水平(1.623±0.079)明显高于激素组(1.047±0.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SC组HDAC2蛋白的表达水平(1.067±0.100)明显高于激素组(0.620±0.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SC组GRα蛋白的表达水平(0.834±0.053)明显高于激素组(0.579±0.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S与IL-8表达呈正相关(r=0.796,P<0.01),与HDAC2和GRα mRNA表达呈负相关(r=-0.893 3,P<0.01;r=0.931 4,P<0.01);与HDAC2和GRα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929 5,P<0.01;r=-0.864 3,P<0.01)。结论人骨髓MSC可通过外分泌的方式改善BEAS-2B细胞的激素抵抗,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内ROS表达,提高HDAC2表达,进而提高GRα表达有关;MSC还可通过降低IL-8表达,从而改善激素抵抗。

  • 标签: 哮喘 间充质干细胞 受体,糖皮质激素 组蛋白去乙酰基酶2
  • 简介:摘要勃起功能障碍(ED)作为一种最常见的男性性功能障碍,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着男性患者的身心健康。现阶段的治疗方法效果欠佳,临床应用受限。近年来,干细胞移植治疗在ED领域受到广泛肯定。干细胞通过复杂的旁分泌机制产生的外泌体,作为干细胞移植的替代性治疗载体也备受关注。本文就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以及其在ED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肾移植 免疫,细胞 肾机能不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亲属活体角膜缘移植治疗严重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自身对照研究。纳入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眼科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因热及化学烧伤造成的严重角膜缘干细胞缺乏13例(17眼),获取适量其直系血亲或亲兄弟姐妹的角膜缘组织移植至受眼,术后随访22~26(24.12±1.31)个月。结果17眼中14眼(82.35%)手术成功。末次随访视力(logMAR,BCVA)为0.7(0.6,1.1),优于术前视力1.8(1.6,2.0)(Z=-3.636,P<0.001),末次随访眼表评分为3(2,4)分,优于术前6(5.5,11.5)分(Z=-3.638,P<0.001)。供眼及受眼均未出现严重的眼部并发症。结论亲属活体角膜缘移植治疗严重角膜缘干细胞缺乏安全、有效。

  • 标签: 缺乏,干细胞,角膜缘,严重 移植,角膜缘 供体,活体,亲属 评分,眼表
  • 作者: 李强 雒扬 李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0-10
  • 出处:《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21年第10期
  • 机构: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730000,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730000 甘肃省生物治疗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兰州 730000,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730000 甘肃省生物治疗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兰州 730000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 730013
  • 简介:摘要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HCC中包含一类具有干细胞特性的功能性细胞亚群,称为肝癌干细胞(LCSCs),在HCC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新的基因调控因子,在肿瘤等病理过程和生理过程中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某些lncRNA在LCSCs中异常表达,并在不同分子水平调节其干性特征。本文就lncRNA在调节LCSCs的各种生物学功能中的潜在作用作一综述。

  • 标签: 长链非编码RNA 肝细胞癌 肝癌干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人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SC)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ALI)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性研究。24只雄性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ALI组和干预组。在气管滴注LPS(5 mg/kg)造模后2 d取小鼠肺组织,HE染色观察肺损伤的病理改变,并进行肺损伤评分;收集小鼠肺泡灌洗液(BALF),瑞氏-吉姆萨染色法计数白细胞和分类,测定总蛋白和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测定肺组织湿干比(W/D);RT-PCR检测半胱天冬酶3(Caspase 3)、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KGF-2)、表面活性蛋白C(SPC)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mRNA表达情况;TUNNEL方法检测肺内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肺内PCNA;Masson方法检测肺内胶原纤维沉积;小动物活体成像示踪MSC在肺内的定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由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模型中肺损伤明显严重(11.75±1.71)分比(2.75±0.96)分,(P<0.01),W/D明显升高(5.23±0.15)比(4.36±0.29),P<0.01),总蛋白水平升高(1 181.80±297.11) mg/L比(196.81±58.54) mg/L,(P<0.01)。BALF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增多(184.00±20.40) ×104/L比(45.00±12.09) ×104/L;(152.00±48.50) ×104/L比(1.00±0.58) ×104/L,(20.00±5.03) ×104/L比(2.00±1.15) ×104/L,(P值均<0.01);MSC干预后肺损伤明显减轻(4.50±1.29)分,W/D(4.53±0.15)和总蛋白水平(588.27±72.57)mg/L明显下降;BALF中的白细胞(84.00±28.53)×104/L、中性粒细胞(59.00±20.43)×104/L和巨噬细胞(8.00±3.64)×104/L明显减少。BALF和血浆中的IL-1β,IL-6和TNF-α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加入MSC的干预组则可明显降低;ALI组KGF-2 mRNA和SPC mRNA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KGF-2 mRNA和SPC mRNA明显高于ALI组;ALI组caspase-3 mRNA和PCNA mRNA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caspase-3 mRNA和PCNAmRNA明显低于AL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检查结果显示ALI组肺内胶原纤维沉积和凋亡增多,而干预组肺内胶原纤维沉积和凋亡减少。小动物活体成像提示MSC 2 h时已到达肺内血管。MSC只定居在肺内,未出现在肝脏,骨骼,脾脏等器官。结论人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可改善小鼠ALI。

  • 标签: 急性肺损伤 间质干细胞 模型,动物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将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儿发生口腔黏膜炎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应用循证护理方法获取最佳证据,制订证据质量审查指标并进行障碍因素分析,构建行动策略。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HSCT病房收治的60例患儿及在HSCT病房工作的14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8月—2020年2月收治的患儿纳入对照组,2020年3—10月收治的患儿纳入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口腔黏膜炎预防措施,试验组患儿接受基于最佳证据构建的口腔黏膜炎预防措施。证据应用前后,通过自行编制的试卷对护士预防HSCT患儿口腔黏膜炎知识的掌握度进行调查。比较两组患儿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家长对口腔黏膜炎预防措施的满意度。结果循证护理实践应用了10条证据。试验组患儿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为50%(15/30),低于对照组患儿的83%(2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0,P<0.05)。试验组家长对口腔黏膜炎预防措施的满意度得分为(4.96±0.05)分,高于对照组的(3.65±1.6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9,P<0.01)。证据应用后,护士预防口腔黏膜炎相关知识掌握的得分为(98.22±6.65)分,高于证据应用前的(78.72±12.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0,P<0.01)。结论通过循证护理实践对HSCT患儿进行口腔黏膜炎的管理,可有效降低患儿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提高家长对口腔黏膜炎预防措施的满意度及护士对预防口腔黏膜炎知识的掌握水平。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儿童 预防 口腔黏膜炎 循证护理实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人多潜能干细胞移植成为最有前景的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手段之一,多项研究表明,人多潜能干细胞移植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各项功能,但其作用机制和安全性仍不明确。本文通过对近年来人多潜能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行分析和总结,旨在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转化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人多潜能干细胞 缺血性脑卒中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对行自体外周围干细胞移植的恶性血液病病人采取护理措施产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时段,选取该时段内我院就诊的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研究,均符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指征。分析治疗期间采取护理措施产生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1例消化道出血,2例发热,4例胃肠道反应。出院后均恢复良好,有1例半年后复发。结论对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采取护理措施,能保障移植顺利,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 标签: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恶性血液病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大面积创伤或难治性创面的临床治疗十分棘手,寻找合适的伤口敷料对伤口愈合十分重要。干细胞可分泌表达伤口愈合所必需的多种细胞因子,并能在三维(3D)支架材料中较长时间地生长增殖,维持其应有的结构和功能。将干细胞-3D支架复合物以湿润的敷料形式移植于皮肤创面,可显著提高干细胞移植效率,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并能减轻瘢痕形成。干细胞-支架复合物或许可成为良好的伤口敷料。该文主要就伤口敷料的选择及干细胞-3D支架复合物作为伤口敷料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干细胞-3D支架复合物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 标签: 创伤和损伤 生物敷料 干细胞 3D 细胞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