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药伤痛膏治疗软组织损伤的部分药效。方法:采取小鼠扭体法研究重要伤痛膏对小鼠扭体反应及镇痛效果;采取小鼠耳肿胀法研究伤痛膏的抗炎作用;采取涂抹及注射用药探讨伤痛膏对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结果:相较于镇江膏,伤痛膏对小鼠镇痛、抗炎及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的改善更显著,且大剂量用药效果更佳。结论:伤痛膏具有良好镇痛、抗炎作用,可用于软组织损伤治疗。

  • 标签: 中药 伤痛膏 软组织损伤 药效学
  • 简介:摘要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属于急诊科和创伤外科常见疾病,发生率很高,与年龄及行为方式有关,可引起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目前,临床上仍普遍遵循经验对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进行诊断和治疗,对其急性期疼痛管理缺乏共识。为推动各地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对该类疾病诊疗水平的同质化、标准化、规范化,积极响应国家卫健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工作要求,国家创伤医学中心等组织国内专家经多次研讨,在参考借鉴国外最新指南、广泛收集临床证据的同时,结合临床经验和我国国情制定了本共识,以期规范、促进国内对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诊疗及疼痛管理工作。

  • 标签: 急性创伤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诊断与治疗 疼痛管理 专家共识
  • 简介:软组织损伤是外科常见疾病之一,损伤多发生于四肢,常有局部疼痛、肿胀、皮下l淤血、青紫、功能障碍等表现。通过采用止血镇痛化淤散加70%乙醇,搅拌成糊状,外敷于损伤部位,进行换药。现介绍如下。

  • 标签: 软组织损伤 外敷治疗 止血镇痛 化淤散 乙醇 常见疾病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运动性软组织损伤治疗中推拿按摩运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本中医诊所于2021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100例运动性软组织损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比较外敷中药与推拿+按摩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者的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推拿按摩 运动性软组织损伤 效果
  • 简介:摘要:水乌钙是一种中药提取物,在牛软组织损伤性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潜在的疗效。根据目前的研究,水乌钙可能通过抗炎作用、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以及调节疼痛感受等机制发挥作用。然而,对于水乌钙在牛软组织损伤性疾病中的确切疗效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和验证。

  • 标签: 水乌钙 软组织损伤 疗效 抗炎作用 组织修复 疼痛感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讨论采用超声波诊断应用于软组织训练伤中期其临床效果及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20年3月-2023年11月共187例患者,采用超声波诊断进行观察,观察其超声图像特征。结果:高频超声能满意显示病变软组织的细微解剖情况其与临床的诊断总符合率达77.5%。结论:经过研究观察发现采用超声波在软组织训练损伤诊断中应用其准确率高且方法简便,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 标签: 超声波 软组织损伤 诊断
  • 简介:皮肤是宿主和环境之间的一道屏障。它由数层结构组成。最表面不含血管的薄层是表皮,覆于真皮之上,真皮层则较厚,包含毛囊、皮脂腺和汗腺。皮下脂肪位于真皮之下,与肌肉层之间相隔一层坚硬的筋膜。感染可以侵犯其中一层或几层结构。

  • 标签: 皮肤软组织感染 深脓疱 抗生素 毛囊炎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采用肌骨超声进行诊断的效果。方法 选取75例疑似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采用CT技术与肌骨超声进行检查,全部患者在接受检查后均接受手术治疗,将获取的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对比,确认对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 肌骨超声的诊断符合率高于CT诊断(P<0.05)。结论 对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采用肌骨超声进行诊断,能够获取对患者确切的诊断结果。

  • 标签: 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 肌骨超声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采用 银质针来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对患者加强疼痛护理支持,提升治疗满意度。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7 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均诊断为慢性软组织损伤,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 158 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均采用银质针为治疗方案,分析患者疼痛度改善情况。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 患者中有 12 例出现了不适感,其主要原因为疼痛难忍, VAS 评分为( 33.2±3.7 )分。其次,也有 7 例患者有晕针反馈,从而终止了治疗。最后,有 4 例因为加热温度高而出现了轻微的银针烫伤问题,但得到了及时的纠正治疗。患者对本次实验的满意度为 94.3% ( 149/158 )。 结论: 采用银质针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性 具有不错的成效,但是要加强对患者的疼痛护理,优化护理策略,以患者感受为主要认知方面,提升护理满意率。

  • 标签: 银质针 慢性软组织损伤 疼痛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皮肤软组织损伤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相关诊疗信息。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下称笔者单位)2014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皮肤软组织损伤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如下指标:性别、年龄、创面病程、基础性疾病,创面类型、部位和创面微生物培养结果,治疗方式和结局,医疗费用支付类型、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对数据行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χ2检验。结果(1)笔者单位5年间共收治2 997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男1 803例(60.16%)、女1 194例(39.84%),本组患者5年间性别分布差异明显(χ2=13.203,P<0.05),女性患者年龄明显高于男性患者(Z=-6.387,P<0.01)。急性创面患者882例(29.43%),慢性创面患者2 115例(70.57%),本组患者5年间急慢性创面分布差异明显(χ2=66.806,P<0.01)。慢性创面患者的年龄明显高于急性创面患者(Z=-12.582,P<0.01)。共计1 910例患者合并基础性疾病,共3 847例次,常见基础性疾病依次为糖尿病1 151例次(29.92%)、高血压884例次(22.98%)、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414例次(10.76%)、陈旧性脑梗死258例次(6.71%)、截瘫258例次(6.71%)。慢性创面患者合并基础性疾病例数明显多于急性创面患者(χ2=130.649,P<0.01)。(2)本组患者常见创面类型依次为术后难愈性创面、烧伤创面、糖尿病足溃疡、压疮、皮肤软组织感染。本组患者5年间创面类型分布差异明显(χ2=342.265,P<0.01)。本组患者共3 957处创面。常见创面部位依次为足部、腿部、胸部等。976例患者行创面微生物培养,719例(73.67%)患者结果为阳性,257例(26.33%)患者结果为阴性。慢性创面患者的创面微生物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急性创面患者(χ2=33.981,P<0.01)。急性创面患者中单纯感染111例(72.08%)、混合感染43例(27.92%),慢性创面患者中单纯感染364例(64.42%)、混合感染201例(35.58%)。719例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 01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447株(44.26%)、革兰阴性菌548株(54.26%)、真菌15株(1.48%)。急性和慢性创面患者的病原微生物分布差异明显(χ2=12.215,P<0.01)。本组患者创面常见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急性创面患者常见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等,慢性创面患者常见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等。(3)本组患者主要行手术治疗。最终痊愈1 330例、好转1 393例、未愈257例、死亡17例。慢性和急性创面患者治疗结局分布差异明显(Z=-7.622,P<0.01)。(4)本组患者医疗费用支付类型主要为地方医疗保险、异地医疗保险、自费。本组患者总体住院费用为169 268 523.65元,以材料费用与药物费用为主。本组患者住院天数为21.00(11.00,36.00)d,住院费用为30 016.34(14 439.41,63 685.60)元。不同医疗费用支付类型患者的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均差异明显(χ2=285.986、327.436,P<0.01)。不同创面类型患者的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均差异明显(χ2=125.912、131.485,P<0.01)。结论皮肤软组织损伤住院患者以中老年为主,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慢性创面患者多于急性创面;皮肤软组织损伤好发生于骨性突出、皮下脂肪菲薄、血供差的部位;创面微生物培养结果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慢性创面患者的阳性率高于急性创面患者;急性创面患者中革兰阳性菌占比最高,慢性创面患者中革兰阴性菌占比最高;慢性创面患者多伴有各类基础性疾病且病程长,其痊愈患者比例低于急性创面;皮肤软组织损伤患者住院天数长、材料费用占比高,与慢性创面愈合能力差、治疗周期长的临床特点直接相关,建议医疗保险管理部门针对老年慢性创面类住院病例的临床实际需求调节耗占比等管理指标。

  • 标签: 软组织损伤 感染 伤口愈合 住院患者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腰部急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采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 2015年 5月 -2020年 5月收治的腰部急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 9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针灸治疗措施,观察组采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收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JOA评分和中医症候积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 JOA评分、中医症候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 JOA评分、中医症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针对急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临床应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腰部疼痛,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针灸 推拿 腰部急慢性软组织损伤 治疗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口腔颌面软组织损伤清创缝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2018年3月~2019年3月间我院收治口腔颌面软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清创缝合术治疗。记录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实施的清创缝合术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效率,控制了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完全可以满足临床上的治疗需求,值得在实际中进行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口腔颌面部 软组织损伤 清创缝合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整形美容技术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损伤技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应用整形美容技术进行面部皮肤软组织损伤修复的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精细清创法彻底清创,修整伤口,用整形技术修复错位损伤及深部组织断裂,无张力精细缝合。观察修复效果。结果180例,所有患者伤口均为Ⅰ期甲级愈合。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显示,瘢痕纤细,呈暗红色线形,术后1年随访结果显示,全部患者瘢痕基本消褪,和正常皮肤无异。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满意度为100%。结论整形美容技术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损伤,可以获得良好的愈合,美学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整形美容技术 软组织损伤 面部皮肤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采用 银质针来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对患者加强疼痛护理支持,提升治疗满意度。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7 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均诊断为慢性软组织损伤,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 158 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均采用银质针为治疗方案,分析患者疼痛度改善情况。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 患者中有 12 例出现了不适感,其主要原因为疼痛难忍, VAS 评分为( 33.2±3.7 )分。其次,也有 7 例患者有晕针反馈,从而终止了治疗。最后,有 4 例因为加热温度高而出现了轻微的银针烫伤问题,但得到了及时的纠正治疗。患者对本次实验的满意度为 94.3% ( 149/158 )。 结论: 采用银质针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性 具有不错的成效,但是要加强对患者的疼痛护理,优化护理策略,以患者感受为主要认知方面,提升护理满意率。

  • 标签: 银质针 慢性软组织损伤 疼痛护理
  • 简介:摘要生物学因素是军事训练伤病问题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对于软组织损伤及预防,从生物学角度进行思考可以找到有效的预防措施。本文首先对人体基本运动功能进行分析,进而从生物学角度研究军事训练软组织损伤的有效预防策略,包括准确认识原动肌工作方式和负荷特点、通过对抗肌训练提高协调性和力量、关注于固定肌群的灵活性和稳定性训练等。

  • 标签: 军事训练 软组织损伤预防 生物学思考
  • 简介:外周神经、关节囊、皮下组织等均属于人体软组织,现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劳损、创伤等因素,导致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易出现运动功能障碍等,将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功能[1]。目前,物理检查在判断损伤深度、病变范围方面的准确性相对较差,而影像学检查以及相关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其可有效显示、分辨正常组织结构与病理改变等[2,3]。基于此,本研究进一步采用骨肌超声诊断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患者,以期为临床提供有效资料,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软组织损伤 浅表软组织 临床价值 超声诊断 创伤性 运动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