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薄荷不同提取方法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的体外抑制作用及有效部位的抗病毒机制。方法采用细胞体外病毒感染模型,通过观察细胞病变效应法检测薄荷的体外抗RSV作用。以体外抗RSV的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 TI)为指标,对薄荷提取方法及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筛选,从而确定最佳的提取方法,并以最佳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分离纯化,用不同浓度的洗脱液进行洗脱,确定薄荷抗RSV的有效部位。以不同给药方式进行干预,探讨其抗病毒作用机制。结果薄荷水提醇沉后的上清液对RSV的抑制作用最强,TI值为37.58;HPD100树脂对上清液的分离纯化效果最佳,其中25%乙醇洗脱部位效果最佳,TI值为57.8。理化鉴别反应确定其有效物质为多酚类物质;有效部位与病毒混合后,再进行抗病毒实验效果最佳。结论薄荷水提醇沉上清液经HPD100吸附后,25%乙醇洗脱液的抗RSV作用最佳,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 标签: 薄荷 抗病毒药(中药) 提取法 大孔吸附树脂 治疗指数
  • 简介:摘要:活性炭的应用主要是利用其吸附性当作吸附剂,具有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双重特性和优势,其在化学制药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西药生产中应用有着良好的优势。通过利用活性炭的物理以及化学特性能,有效解决化学制药中处理制药废水、去除制药的化学反应中的热原以及净化制药用等问题,为今后的研究奠定基础,才能进一步促进我国化学制药业发展。中的活性炭技术。

  • 标签: 活性炭 吸附 化学制药 应用
  • 简介:摘要:活性炭是一种具有大比表面积和较多的微孔的非极性吸附剂,具有极好的吸附性能和回收再利用的特点。广泛的应用在水质净化厂污水中污染的去除和厂区除臭。本文主要介绍了活性炭的性质、吸附机理、污水中污染的去除和厂区除臭,帮助人们深入了解活性炭吸附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机理。

  • 标签: 活性炭,水质净化厂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磁共振评估大肝癌介入治疗对肿瘤活性的判定效果。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 46 例大肝癌患者的档案进行全面梳理。治疗过程采用的主要设备为 DSA 平板大型 C 臂数字化剪影血管造影机,行 TACE 经肝动脉灌注栓塞介入治疗;采用磁共振设备型号为 GE Singna 3.1T 磁共振,呈 32 通道体线,分别对患者进行平扫及增强性检查。 结果: 46 例患者检测出 46 个大肝癌病灶,共获得 578 个 ROI 结果,活性组( 105 )平均 ADC 测量值为( 0.98±0.29 ) ×10 -3 mm 2 /s ;

  • 标签: 磁共振 大肝癌 介入治疗 肿瘤活性
  • 简介:摘要:随着核电技术的发展,随之产生的放射性废物处理问题也愈加重要。放射性废物中,来自一回路冷却剂的含氢废气,放射性水平高,必须尽可能降低放射性,经过严格处理才能排放。本文对放射性废气处理工艺进行了简要介绍,并针对常温活性炭延滞处理工艺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 标签: 放射性废气 活性炭延滞处理 非能动 核电
  • 简介:摘要脓毒症性心肌病是脓毒症导致的急性心功能障碍综合征,与冠状动脉阻塞所致缺血无明显关联,其以心室扩张、心肌收缩减弱、心功能损害具有可逆性为特征,诊断和治疗措施尚不明确。一般认为脓毒症性心肌病的治疗策略与未合并心肌病的脓毒症并无明显不同,血管活性药物的选择可参照脓毒症、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研究及指南推荐意见实施,个体化治疗策略还有待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数据提供。

  • 标签: 脓毒症 心肌疾病 血管活性药物 儿茶酚胺类 血管升压素类 β受体阻滞剂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血管活性药物静疗管理的问题,并提出对应的解决对策,提高其药物使用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268例实施血管活性药物静疗的患者为本次研究资料来源,以2019年8月为分界线,此前时间里收治的134例患者(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实施静疗管理,此后的时间里收治的134例患者(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实施静疗管理。观察对比患者在实施管理前后发生的不良医疗事件,以此总结管理存在的问题。结果 实施静疗管理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医疗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静疗管理前,数据统计对比(P<0.05)。结论 血管活性药物静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未设置相应的奖惩制度,对相应的医疗人员管理松散等,必须要统一规范的管理制度,以奖惩条例来提高医护人员的责任感,定期安排培训和考核,使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丰富和提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HBV感染对NK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外周血标本来源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经体外扩增培养NK细胞后回输的49例患者。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30例,女19例;年龄27~87岁,中位年龄60岁。根据患者有无HBV感染,将血标本分为HBV(+)组和HBV(-)组。体外扩增、培养CD3-CD56+的NK细胞和CD3+CD56+的NKT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K、NKT细胞百分率。两组细胞活性率和细胞凋亡等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HBV(-)组细胞活性率为(94.4±1.2)%,明显高于HBV(+)组的(85.1±4.6)%(t=2.146,P<0.05);而HBV(-)组细胞凋亡率为(3.2±0.9)%,明显低于HBV(+)组的(11.6±4.1)%(t=-2.220,P<0.05)。HBV(-)组NK细胞百分率为(55.8±4.4)%,明显高于HBV(+)组的(34.7±5.9)%(t=2.889,P<0.05)。结论HBV(-)患者来源的细胞体外扩增诱导可获得较多NK细胞。

  • 标签: 自然杀伤细胞 肝炎病毒,乙型 细胞培养技术
  • 简介:摘要: 烟草属管状花科目,分布广泛,烟草化学成分相对复杂,其生物活性涉及的方面较多。本文将围绕烟草化学成分进行阐述,详细分析生物活性,注重对烟草中的非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了解化学成分中的生物活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旨在为日后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 标签: 烟草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盐酸氢吗啡酮对人胃癌MGC-803、SGC-7901和AGS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2019年1月至8月,将人胃癌MGC-803、SGC-7901或AGS细胞(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研究所)接种于96孔板中,随机分为6组(n=6):对照组(C组)、50 μmol/L氢吗啡酮组(H1组)、100 μmol/L氢吗啡酮组(H2组)、200 μmol/L氢吗啡酮组(H3组)、400 μmol/L氢吗啡酮组(H4组)、800 μmol/L氢吗啡酮组(H5组)。应用SPSS 24.0统计软件分别于孵育24、48、72 h时测定细胞活力,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和细胞存活率。结果与C组比较,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孵育时间的延长,氢吗啡酮明显抑制MGC-803、SGC-7901和AGS 3种胃癌细胞的增殖(P<0.05);H4组MGC-803、SGC-7901和AGS细胞孵育72 h时的吸光度值分别为0.45±0.01、0.98±0.08、2.13±0.16,均小于C组(0.78±0.02、1.36±0.01、2.51±0.23,F=13.129、15.761、17.458,P<0.05)。孵育72 h时显示,随着氢吗啡酮浓度的增加,胃癌MGC-803、SGC-7901和AGS细胞的生存率明显降低(P<0.05),H4组MGC-803、SGC-7901和AGS细胞的生存率分别为(57.43±4.76)%、(71.92±6.76)%、(85.73±1.65)%,明显低于C组的100%(F=8.854、7.872、12.531,P<0.05);根据72 h生存率计算半抑制浓度(IC50),氢吗啡酮对MGC-803、SGC-7901或AGS细胞的IC50分别为439.38、517.41、644.49 μmol/L。结论盐酸氢吗啡酮可以抑制胃癌MGC-803、SGC-7901或AGS细胞的生长增殖。

  • 标签: 氢吗啡酮 胃癌 细胞增殖
  • 简介:【摘要】 本文针对 高等级公路改扩建的灵活性设计,结合理论实践,在简要阐述 高等级公路改扩建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改扩建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灵活性设计的思路。分析结果表明, 高等级公路改扩建规模比较小,并且需要进行交通组织设计,施工环境复杂多变,基于灵活性设计,可有效提升设计效果,降低后期施工难度,而且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也比较小,值得设计单位高度重视。

  • 标签: 高等级公路 改扩建 灵活性设计 互通立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大麻二酚是汉麻中最丰富的植物大麻素之一,不具有精神活性,其在体内具有多样化的药理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大麻二酚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作用受体分布及激活机制的多样性使其可通过影响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侵袭和转移、抗血管生成和调节免疫反应等多个途径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进一步了解大麻二酚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有望为开发新型抗肿瘤药物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肿瘤 大麻二酚 抗肿瘤药
  • 简介:摘要概述深部脑刺激技术在医学中的运用机制,列举深部脑刺激治疗精神活性物质所致成瘾的动物实验结果及临床实例,阐明其可行性和有效性,讨论推广此技术应用于治疗精神活性物质所致成瘾的前景及困境。

  • 标签: 深部脑刺激法 物质相关性障碍 伏隔核
  • 简介:【摘要】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生物这门学科和生活紧密相连,和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为了让学生掌握生物科学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探索、去发现,要求学生将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带到课堂上来,并且依据科学原理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境界。理论联系实际并将所学应用于生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学以致用自然就成为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

  • 标签: 教学内容 自身体验 生活应用 社会热点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逐渐被社会淘汰,需要班主任们转变思维方法和管理理念,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潮流与趋势,为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合作的班级管理氛围,让出权力,搭建平台,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发挥主体作用,构建起信任、合作、尊重和关爱的新型师生关系,促使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小组管理 小组合作 班级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术后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将选择我院 2015 年 7 月 ~2017 年 7 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50 例为对象,按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25 例、观察组 25 例,分别采取不同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68.00%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2.00% ,两组数据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综合护理应用到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可提高临床护理干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 术后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化工工程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提高。 我国天然气的刚性需求,推动了煤制天然气产业的发展,煤制天然气中的甲烷化合成工艺通过使用镍基催化剂将 CO、 CO2与 H2反应生成甲烷。甲烷化合成的原料气为低温甲醇洗脱硫脱碳后的净煤气,原料气中任何形式的硫都会使镍基催化剂中毒失活。原料气经低温甲醇洗净化后,仍含有体积分数约 1×10-7的硫分,在低温甲醇洗脱硫净化后应串联其他精脱硫工艺,对进入甲烷化反应器前的原料气进行深度脱硫,从而保护甲烷化合成镍基催化剂。国内运行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多采用戴维和托普索甲烷化工艺,其精脱硫装置的稳定运行是保证甲烷化合成镍基催化剂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现结合我国煤制天然气装置的运行情况,对甲烷化合成原料气深度脱硫工艺进行介绍和对比,并提出脱硫剂在生产运行中的保护措施,以期为同类生产装置提供借鉴经验。

  • 标签: 煤制天然气 甲烷化合成原料气 深度脱硫工艺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营养不良患者的肠道菌群组成及特点,从而为从肠道菌群角度干预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断面研究,收集72例肝硬化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16 s rRNA测序方法,对健康对照者和肝硬化患者的肠道菌群特点进行分析,根据主观全面评估法(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来检测肝硬化患者的营养状况。营养良好的肝硬化患者分为SGA-A组,营养不良的肝硬化患者分为SGA-B/C组。结果肝硬化组Shannon指数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32),SGA-A组Shannon指数明显低于SGA-B/C组(P=0.009)。在门水平,相对于SGA-A组相比,SGA-B/C组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明显降低(P=0.022),变形菌门明显增高(P=0.011)。在属水平,SGA-B/C组中相对丰度降低最明显的3个菌属均为生产短链脂肪酸菌属,分别是Odoribacter(目前没有正式的中文名)、厌氧棍状菌属(Anaerotruncus)、粪球菌属(Coprococcus),均为P<0.05;明显增加的是埃希氏菌-志贺氏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P=0.045。结论肝硬化患者的营养不良和肠道菌群结构改变相关,表现为生产短链脂肪酸的菌属减少,条件致病菌增加。该研究结果为从肠道菌群角度进一步改善肝硬化患者营养状况的干预措施提供了依据。

  • 标签: 肝硬化 营养不良 肠道菌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形式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 84例于我院接受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治疗的患者,纳入时间为 2016年 10月至 2017年 10月,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 42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行全面护理形式,对比 2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止血时长、住院时长均短于参照组,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较高,实验组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护理总有效率( 92.86%)高于参照组( 71.43%),组间差异较大( P< 0.05)。结论: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治疗期间实施全面护理效果显著,应予以临床推广。

  • 标签: 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 全面护理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