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通过故事评定法分析了3~6岁幼儿对攻击性行为的认知评价,结果表明:①此年龄段的幼儿对攻击性行为的认知已经达到一定的成熟度,开始考虑攻击性行为的条件与方式;②幼儿对攻击性行为的认知评价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受到言语侵犯时的攻击性行为;③对攻击性行为的认知评价的年龄差异突出表现在5岁与6岁之间.④采用蒙特梭利教育法的实验班幼儿,对攻击性行为比非实验班幼儿评价得更消极.

  • 标签: 幼儿 攻击性行为 认知评价 性别 年龄 攻击条件
  • 简介:采用实验室观察和问卷法考察3~5岁儿童气质活动性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3~5岁儿童气质活动性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存在相互关系。不同活动性儿童的父母在溺爱性和放任性上有显著差异。(2)父母对3.5岁不同活动性儿童的教养方式存在性别差异。3-5岁不同活动性的男孩其父母的教养方式没有差异。而3.5岁不同活动性女孩其父母教养方式在溺爱性和放任性上差异显著。

  • 标签: 活动性 父母教养方式 儿童气质
  • 简介:母亲的教养行为是家庭影响儿童社会化的主要途径。本研究采用母亲教养行为问卷对408名-6岁儿童母亲的日常教养行为的结构进行了考察;并对其中142名母亲施测了儿童消极行为特征问卷,以进一步探讨儿童年龄、性别、消极行为特征与母亲教养行为特点的关系。研究发现:(-6岁儿童母亲的教养行为包括敏感性、接触与参与、交往指导、认知发展指导、积极情感的表达与消极情感的表达等6个主要成分;(2)儿童的年龄对母亲教养行为的参与程度、促进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表达等方面具有显著影响,儿童性别仅在母亲的敏感性方面具有显著影响;()儿童的消极行为特征与母亲教养行为的不同方面具有不同的关系。

  • 标签: 幼儿 母亲教养行为 儿童特征
  • 简介:本研究采用Tobii1750眼动仪,记录3~9个月中国婴儿对亚洲、高加索和非洲女性动态面孔的眼动扫描。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儿逐步表现出对本族鼻子的注视时间比例高于他族。3个月婴儿对鼻子的注视不存在种族差异,6个月婴儿对本族鼻子的注视显著高于他族,对非洲鼻子的注视显著高于高加索,9个月婴儿对本族鼻子的注视显著高于他族,而对非洲和高加索鼻子的注视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面孔种族接触经验影响了婴儿对本族和他族面孔的眼动扫描。

  • 标签: 婴儿 面孔种族效应 眼动扫描
  • 简介:为考察儿童对说服行为的理解及其与自身作出的说服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心理理论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研究采用情境故事法,考察72名3-6岁儿童(M=4岁10个月,SD=9.72月)对说服行为的理解、自身做出的选择性简单说服行为、互动性复杂说服行为和心理理论(包括错误信念理解、情绪心理理论等)。在控制了年龄、性别和言语能力后,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只有心理理论能直接预测儿童的简单说服行为;而说服理解对儿童复杂说服中采用正面说服策略次数的影响则受到了心理理论的调节。结果表明,儿童对说服行为的理解和心理理论能力共同决定了其主动作出的说服行为。

  • 标签: 学龄前儿童 说服 说服行为 说服理解 心理理论
  • 简介:选取3-6年级数学学习困难和数学学习正常的儿童共458名,比较了两类儿童空间能力的发展特点.结果表明:(1)正常儿童的空间能力优于数困儿童,二者空间视觉化能力均优于空间定向能力;(2)正常儿童与数困儿童的空间能力均随年龄增长而提高,但二者不同空间能力快速发展的时间点不同;(3)单纯数困儿童的空间能力优于混合数困儿童,后者空间定向能力发展滞后;(4)正常儿童的空间能力在发展过程中对数学成绩的作用量为26.17%,数困儿童为28.43%.

  • 标签: 儿童 数学学习困难 空间能力
  • 简介:以165名3~4岁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情境故事法考察谎言概念理解的年龄特点,并进一步探讨幼儿心理理论、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谎言概念理解的作用。结果表明:(1)幼儿对说真话行为与说谎行为的概念理解不是同步发展的,对说谎的概念理解要早于对说真话的理解,4岁幼儿的谎言概念理解水平高于3岁;(2)控制幼儿的年龄和言语能力后,心理理论与谎言概念理解显著正相关,专制教养方式与谎言概念理解显著负相关;(3)幼儿心理理论在专制教养方式与谎言概念理解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 标签: 幼儿 谎言概念理解 心理理论 专制教养方式
  • 简介:编制了“小学1~4年级学生思维能力测验”,该测验有文字、数字、图形三种测试材料,包括比较分类、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空间认知、类比推理、抽象概括6个分测验。793名1~4年级小学生参加了测试,结果表明该测验难度适中、区分度较好、信度和效度较高。

  • 标签: 小学生 思维能力 测验编制
  • 简介:本实验以吉林市一所小学~5年级的251名儿童为被试,通过自行编制的投射测验和个别随访等多种方法探索了小学同性别儿童间互助动机的发展状况。结果表明:①与非互助动机相比,互助动机占有绝对优势;②在每一年级的各种互助动机中,均有一种动机是居于主导地位的;③随着年级的增高,互惠性动机逐渐降低而互助利他动机逐渐提高;④男女儿童在各种动机的发展中差异不显著。

  • 标签: 互助动机 主导地位 发展
  • 简介: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测量──《中国-9岁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课题总报告陈会昌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中国-9岁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系由中国儿童发展中心主持和组织、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资助、国内六省市十三个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参加、于19...

  • 标签: 儿童社会性发展 儿童气质 弱智儿童 影响因素 心理发展 攻击性行为
  • 简介:以28名母语为韩语的汉语学习者和28名汉语母语者为被试,运用眼动技术,阐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句子加工机制。研究发现:在句法歧义结构加工过程中,语义和语境在早期加工阶段即时起作用,符合句子加工理论中的相互作用模型和基于制约的模型。在本实验中,母语为韩语的汉语学习者汉语水平接近汉语母语者水平,其L2句子晚期加工也与汉语母语者趋于一致,符合L2句子加工的会聚假设。母语为韩语的学习者汉语句子加工是限制性并行的,符合相互作用模型和基于制约的模型。

  • 标签: L2句子加工 眼动研究 句法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