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氟斑牙发生风险与骨代谢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于2017年4 - 5月选取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4所小学作为调查地点,整群抽样法抽取学校7 ~ 12岁儿童共502名,采集晨尿和空腹静脉血,利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尿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AL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OC)、降钙素(CT)、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Dean法评估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并根据结果分为氟斑牙组(n = 173)和对照组(n = 329)。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氟斑牙发生风险与骨代谢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氟斑牙组儿童血清磷、O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mmol/L:1.54 ± 0.19比1.58 ± 0.21;ng/ml:11.59 ± 5.22比12.78 ± 5.88,P均<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OC水平对氟斑牙发生风险有影响[比值比(OR) = 0.96,95%置信区间(CI):0.92 ~ 0.99,P < 0.05]。骨代谢相关指标对氟斑牙发生风险的贡献度由大到小分别为血清OC(36.34%)、磷(25.89%)、BALP(13.16%)、PTH(9.73%)、钙(9.44%)、CT(3.72%)和ALP水平(1.72%)。结论儿童氟斑牙的发生与骨代谢指标变化有关,OC在氟斑牙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氟中毒,牙 儿童 骨钙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共病与口腔健康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入选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科住院的患者852例,男性380例,女性472例,年龄60~74岁274例,75~89岁519例,≥90岁59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汉化版简明口腔健康检查量表(BOHSE)评分,计算疾病累计评分(CIRS),比较共病组(808例,94.8%)和非共病组(44例)患者汉化版BOHSE量表中口腔健康指标分布,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共病组患者CIRS得分与口腔健康的关系。结果808例共病组患者中,每例病种个数为(4.13±1.62)个,CIRS为(10.96±4.37)分;60~74岁、75~89岁、≥90岁患者病种个数(3.63±1.33)个/例、(4.26±1.64)个/例、(5.14±1.90)个/例(F=35.555,P<0.01),CIRS得分(8.88±3.59)分、(11.67±4.32)分、(13.64±4.42)分(F=51.532,P<0.01)。住院老年患者口腔问题发生率为92.72%(790/852),口腔健康的BOHSE得分为(4.58士2.88)分,60~74岁、75~89、≥90岁患者口腔健康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370,P<0.05)。共病组与非共病组患者牙齿周围和(或)义齿覆盖的牙龈、天然牙和义齿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共病组患者CIRS得分与天然牙状况得分、咀嚼位牙齿咬合状况(包括天然牙及人工牙)得分相关(t值分别为2.565、2.495,均P<0.05)。结论住院老年患者共病率高,口腔健康问题普遍,随增龄共病的病种个数增多、口腔健康状况越差,天然牙状况、咀嚼位牙齿咬合状况(包括天然牙及人工牙)与老年共病的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 标签: 口腔疾病 慢性病
  • 简介:摘要缺血性卒中是引起人类死亡和成人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肥胖是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预防肥胖可减少患者发生首次卒中的概率。然而,对于已经发生缺血性卒中的患者,较高的体质指数(BMI)可能与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死亡率降低、卒中复发减少、功能预后改善相关,这种现象称为肥胖悖论。肥胖悖论的现象让我们看到了肥胖对缺血性卒中可能具有有益的一面。因此,本文将以肥胖与缺血性卒中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关系,特别是肥胖悖论进行综述。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肥胖 脂肪类
  • 简介:摘要各种原因引起的早产使早产儿肠道菌群发育不良。在生命早期,肠道微生物群和神经系统有平行的发育窗口。早产儿是一类特殊的人群,早期的微生物定植和微生物群的优化会影响大脑发育并改善神经系统发育的结果。本文就早产儿肠道菌群的因素、早产儿肠道菌群失调对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以及早期添加益生菌对早产儿发育的影响进行综述。了解微生物群的早期优化在早产儿大脑发育中的作用,对于开发特定的针对肠道微生物群的疗法,保护婴儿免受因早产而产生的一系列神经发育障碍至关重要。

  • 标签: 婴儿,早产 神经发育 肠道菌群
  • 简介:摘要微小RNA(miRNAs)广泛参与了基因表达和转录、表观遗传调节、细胞周期控制、分化和免疫反应等生物学过程,其异常表达与癌症、心血管、神经病学及代谢性疾病等多种疾病相关,其中也包括了足细胞损伤。本文就miRNAs的结构和功能、足细胞损伤在肾脏疾病中的作用、miRNAs在各种疾病导致的足细胞损伤等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作为相关肾脏疾病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足细胞 微小RNA 蛋白尿
  • 简介:摘要术后胰瘘是胰腺切除术后危及患者生命的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3%~45%。尽管近几十年来胰腺手术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围手术期死亡率持续下降,但术后胰瘘的发生率仍然很高。胰腺切除术后临床相关的术后胰瘘常伴有腹腔感染,腹腔感染不仅仅与术后胰瘘相关,还可能是术后胰瘘发生发展重要的诱发与加重因素,但两者之间的确切相关性并不清楚。本文主要就目前术后胰瘘与腹腔感染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术后胰瘘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野外采气作业人员睡眠质量及其与职业应激的关系。方法于2018年10月,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某采气油田1 726名野外作业人员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职业应激测量工具、工作内容问卷等,评价作业人员的个体特征、职业应激因素、应激调节因素、应激反应及其睡眠质量、社会支持和应对策略情况。两组睡眠质量评分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睡眠质量评分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睡眠质量与职业应激的相关分析采用Sperman秩相关,多因素分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不同岗位、性别、婚姻状况、年龄、工龄、吸烟与饮酒情况的作业人员睡眠质量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工作班制的作业人员睡眠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睡眠质量评分与工作满意感、回报、工作稳定性、提升机会、正性情感、尊重、自尊感、控制策略、支持策略和自我效能评分均呈负相关(rs=-0.361、-0.311、-0.238、-0.261、-0.248、-0.212、-0.139、-0.188、-0.152、-0.226,P<0.01),与社会支持、付出、每日紧张感、负性情感、工作单调性和抑郁症状的评分均呈正相关(rs=0.312、0.279、0.547、0.493、0.429、0.599,P<0.01)。与睡眠质量评分高组比较,睡眠质量评分中、低组的付出、工作单调性、每日紧张感、社会支持、抑郁症状、负性情感评分均较低,尊重、回报、工作满意感、正性情感、自我效能、工作稳定性、提升机会、控制策略和支持策略评分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抑郁症状多发、每日紧张感高、高负性情感、工作单调性高是发生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OR=3.417、2.659、2.913、1.543)。结论野外采气作业人员的抑郁症状、每日紧张感和负性情感对睡眠质量有较大影响。

  • 标签: 睡眠 质量 职业应激 野外作业 个体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菌群移植(FMT)受体与供体选择的关系,以及不同有效率供体间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的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肠道微生态诊疗中心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治疗病例数≥30例的粪便捐献者(供体)的资料。收集每位供体对应受体(患者)的FMT治疗后随访8周的疗效,依据每位供体的疗效,将供体分为高效组(有效率>60%,10例)、中效组(有效率30%~60%,6例)和低效组(有效率<30%,4例)3组,检测并比较每组供体菌群结构及粪便短链脂肪酸的含量,分析每组供体疗效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供体与受体疗效的关系。FMT疗效的评价指标包括客观临床有效和(或)主观有效,客观有效=临床治愈+临床改善,主观有效指通过问卷随访为显效+中等疗效。结果全组20名供体,共治疗病例总数为1 387例,治疗病种包括慢性便秘749例,慢性腹泻141例,炎性肠病(IBD)107例,肠易激综合征(IBS)121例,自闭症83例,其他疾病包括放射性肠损伤、假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功能性腹胀和过敏性疾病等共186例。高效组、中效组及低效组分别治疗829例、403例及155例患者,3组治疗患者基线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有效率供体组间菌群丰度(OTU)的比较,高效组最高(330.68±57.28),中效组次之(237.79±41.89),低效组OTU最低(160.60±4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910,P<0.001)。菌群多样性(Shannon指数)的比较,高效组和中效组最高(分别为2.96±0.36和2.67±0.54),低效组较低(2.09±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55,P=0.017)。3组间丁酸含量的比较,高效组最高[(59.20±9.00)μmol/g],中效组次之[(46.92±9.48)μmol/g],低效组OTU最低[(37.23±5.03)μmol/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383,P=0.001)。而乙酸和丙酸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全组1 387例患者行FMT治疗,总体不良反应事件418例(30.1%)。低效组、中效组及高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6%(63/155)、30.0%(121/403)及28.2%(243/8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568,P=0.008)。低效组、中效组及高效组腹泻发生率分别为7.1%(11/155)、4.0%(16/403)及2.8%(23/8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239,P=0.027)。其余各类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FMT治疗结束8周后进行随访,总随访率为83.6%(1 160/1 387),总有效率为58.3%(676/1 160)。各类疾病的有效率分别:慢性便秘54.3%(328/604),慢性腹泻88.5%(115/130),IBD 56.1%(55/98),IBS 55.1%(59/107),自闭症61.6%(45/73),其他疾病50.0%(74/148)。3组间在治疗慢性腹泻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IBD、IBS和自闭症有效率与供体疗效存在正相关趋势,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治疗慢性便秘和其他疾病上,高效组的治疗有效率最高[分别为65.0%(243/374)和63.2%(55/87)],中效组次之[分别为49.4%(86/174)和38.1%(16/42)],而低效组最差[16.1%(9/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不同供体对不同疾病有效率存在差异,慢性便秘、放射性肠损伤等需要选择供体疗效较高的供体,IBD、IBS和自闭症的疗效也可能与供体有效性有关,而慢性腹泻症疗效与供体无关。供体有效率与并发症的发生率成负相关,肠道菌群丰度和多样性及丁酸含量可能影响供体的疗效。

  • 标签: 菌群移植 肠道菌群 供体 受体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作为一种新型疾病,呼吸系统症状往往是其最突出的表现,但随着对COVID-19的认识不断提高,消化系统症状等肺外表现逐渐受到关注与重视。本文重点介绍COVID-19的消化道临床表现、相关的消化系统损伤及其对消化病诊治的影响,从症状、与疾病进程的关系、发病机制等方面加以分析,以加深对COVID-19消化系统表现的理解。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消化系统 关系 综述
  • 作者: 李冠彤 韩涛 张钰 邵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6-15
  • 出处:《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1年第05期
  • 机构:天津医科大学三中心临床学院 300170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消化(肝病)科 300170,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消化(肝病)科 300170 南开大学附属第三中心医院 300170 天津市肝胆研究所 天津市重症疾病体外生命支持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人工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00170,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消化(肝病)科 300170
  • 简介:摘要在肝大部分切除或肝损伤后,处于增殖静止状态的肝细胞被激活并扩增以修复受损的肝脏,近年研究发现以微小RNA(mi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为代表的非编码RNA可以通过调控肝细胞的增殖、凋亡、自噬以及肝脏祖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等来参与肝再生。现就miRNA和lncRNA与肝再生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肝脏疾病及肝再生领域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 标签: 长链非编码RNA 肝再生 微小RNA
  • 作者: 高晶 赵丽军 高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2020年第03期
  • 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地氟病防治研究所 国家卫生健康委病因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微量元素与人类健康重点实验室 150081 ,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 150081
  • 简介:摘要砷是一种环境毒物,慢性砷暴露与心血管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脂联素作为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糖尿病、抗炎症等多种作用的激素蛋白,在多种疾病,尤其是糖脂代谢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调节作用。砷暴露致机体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可能是砷致健康损害,尤其是糖脂代谢相关疾病的一个重要环节。

  • 标签: 砷暴露 脂联素 糖脂代谢 心血管病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睡眠是一项重要的生理活动,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平均睡眠时间不断减少,睡眠障碍或失眠率日益升高。睡眠时间过少、睡眠障碍或失眠可导致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和血脂异常等主要慢性病患病/发病率升高。目前,慢性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和疾病负担,《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中明确指出:慢性病防控要"关口前移",将"失眠现患率上升趋势减缓"作为预期指标和"成人睡眠7~8小时"作为倡导性指标。本期重点号文章为我国和不同区域居民的睡眠状况提供了基础数据,为睡眠与主要慢性病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慢性病防控"关口前移"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睡眠时间 失眠 睡眠障碍 高血压 糖尿病 肥胖
  • 简介:摘要癫痫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属于慢性疾病的一种,是因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的短暂大脑功能障碍。目前,临床对于癫痫的病因仍存在一定争议。随着临床对癫痫研究的不断深入,有遗传学与生物学研究表明,神经元细胞核中编码离子通道的基因突变导致膜通道蛋白改变引起通道性质与结构的变化与癫痫发病密切相关,而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蛋白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通过打开与关闭能控制细胞电流的变化,实现对大脑神经元放电的调节。本文主要探讨编码钠离子通道Nav1.7的SCN9A基因与癫痫发病的相关性,旨在为临床癫痫的诊治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癫痫 发病机制 基因突变 遗传因素 钠离子通道 SCN9A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月经是女性性周期的标志,中医根据天人相应的整体观,遵从因时制宜的治疗原则,总结月经周期中气血阴阳消长变化特点辨证施治,在治疗上有较大优势。目前多认为月经周期与中医时间医学中的月节律相关,而与日节律,即昼夜节律或睡眠觉醒活动关系的研究甚少。临床观察到睡眠觉醒节律紊乱的女性常并见月经失调,考虑女性月经周期与睡眠觉醒活动相关,故提出了"昼夜轴"的概念,同时运用中医时间医学理论浅析睡眠障碍与月经后期的关系,以期为月经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 标签: 中医时间医学 月经后期 睡眠障碍 昼夜轴
  • 简介:摘要慢性骨髓炎作为常见的骨科感染性疾病,可导致内固定失败、死骨和窦道形成、长期排脓、甚至最终恶变等严重后果,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造成巨大的医疗和经济负担。骨髓炎的治疗手段由过去的清创术转为现在的清创+Masquelet骨重建术或截骨+Ilizarov骨搬运术,治疗效果显著提升,但缺点是手术次数多、疗程长、手术创伤和风险增加,暨需要新的治疗策略。慢性骨髓炎根治困难的原因包括自体免疫水平紊乱(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局部血供差、耐药细菌出现和细菌生物膜形成等因素,其中细菌生物膜作为细菌在体内的定植存在形式对慢性骨髓炎的影响显著,包括屏障抗生素、抵抗免疫清除、提高细菌耐受性、播散细菌和促进细菌间信号沟通,针对其中的关键因子和通路为靶点进行研究和干预是骨髓炎研究和治疗的热点和趋势。现对研究生物膜与慢性骨髓炎的关系的文献进行综述,便于了解生物膜对慢性骨髓炎的影响机制和相关靶点,为慢性骨髓炎的防治和药物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骨髓炎 免疫 清创术 细菌生物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癫痫患者人格改变及其与外周血中异常表达的lncRNA水平的关系。方法以方便取样法选取58例癫痫患者(研究组)采用人格诊断问卷进行人格改变筛查;以qRT-PCR筛查研究组和58例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组)外周血lncRNA表达水平,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ROC分析等统计学处理。结果发现癫痫患者有9人为分裂样(S≥4)、11人为分裂型(S≥5)、17人为偏执型(S≥4)、15人为强迫型(S≥4)人格改变,有52人存在不同类型人格改变(89.66%)。分裂样、分裂型、偏执型、强迫型人格改变与NONHSAG012869(PR3),NONHSAT006265(PR4),ENST00000581634(PR6),ENST00000524610(PR8)表达水平显著负相关(r=-0.46~-0.71,P<0.05或P<0.01)。PR1、PR3、PR8对分裂样人格改变有显著预测作用(P<0.01),对分裂样人格改变的解释率为0.36;PR4、PR8对分裂型人格改变有显著预测作用(P<0.01),对分裂型人格改变的解释率为0.30;PR3、PR4、PR6对偏执型人格改变有显著预测作用(P<0.05),对偏执型人格改变的解释率为0.40;PR4、PR5、PR8对强迫型人格改变有显著预测作用(P<0.05),对强迫型人格改变的解释率为0.20。癫痫研究组lncRNA表达水平对人格改变诊断价值的ROC曲线分析发现,NONHSAG012869(PR3)、NONHSAT006265(PR4)、ENST00000581634(PR6)、ENST00000524610(PR8)对癫痫患者人格改变有一定的预测价值(AUC:0.650~0.682,P<0.05,95%CI:0.546~0.784)。结论癫痫患者分裂样、分裂型、偏执型、强迫型人格改变常见,外周血lncRNA表达水平对其人格改变有一定诊断价值。

  • 标签: 癫痫 外周血单核细胞 差异表达 人格改变 长链非编码RNA
  • 简介:内容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强调胜任力导向的医学教育,但是现有的医师胜任力框架在临床教学中存在诸多缺陷,阻碍了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施。置信职业行为是以教师和住院医师熟悉的临床关键行为为载体,在日常工作环境下对住院医师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置信职业行为具备明确的阶梯式培训目标,有助于住院医师调控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规范住院医师的职业行为。通过置信职业行为与胜任力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反推出住院医师的胜任力情况,能够有的放矢地反馈和指导。本文初步探讨了置信职业行为和住院医师胜任力之间的关系,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新的评价模式,更好地达到反映住院医师胜任力的目的。

  • 标签: 置信执业行为 胜任力 住院医师 毕业后教育
  • 简介:摘要肝细胞癌(HC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进展快且预后差,其发病机制异常复杂,涉及基因突变、信号通路异常激活及表观遗传学改变等多个方面。自噬作为细胞应激时维持内环境稳定、促进细胞存活的基本生理现象,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等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在HCC中也不例外,自噬可通过上述分子机制参与HCC的发生发展。现就近年来自噬与HCC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自噬 癌,肝细胞 信号传导 表观基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