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良深部吸法对清理呼吸道无效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惠州市中医医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100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按照入院号尾号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吸,观察组实施改良纤维支气管镜下深部吸。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动脉血气指标变化、鸣音及胸部X线片改善情况、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动脉血气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鸣音及胸部X线片改善人数均明显大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改良深部吸法在清理呼吸道无效患者时,保持呼吸通畅,提高满意度,提高治愈率。

  • 标签: 改良深部吸痰 清理呼吸道无效 纤维支气管镜下深部吸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培养结果与血清C 反应蛋白(CRP)、淀粉样蛋白A(SAA)、降钙素原(PCT)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老年AECOPD患者131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培养结果将患者分为培养阳性组(n=52)和培养阴性组(n=79)。采集患者液,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记录两组年龄、性别、吸烟史、合并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白蛋白水平、机械通气、吸方式、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等一般资料,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老年AECOPD患者培养阳性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RP、SAA和PCT水平预测老年AECOPD患者培养阳性的诊断效能。结果52例老年AECOPD培养阳性患者共分离出67株病原菌,分离菌株以克雷伯杆菌(31.34%)为代表的革兰阴性菌(67.16%)为主,其次为革兰阳性菌(25.37%),真菌最少(7.4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机械通气(OR=2.75,P=0.020)、使用广谱抗生素(OR=2.95,P=0.012)、血清CRP ≥ 20.96 mg/L(OR=2.44,P=0.007)、SAA ≥ 18.03 mg/L(OR=2.67,P=0.016)和PCT ≥ 2.08 μg/L(OR=2.51,P=0.013)均为影响老年AECOPD患者培养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CRP、SAA和PCT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6,对老年AECOPD患者培养阳性有预测效能(P < 0.05)。结论老年AECOPD患者培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血清CRP、SAA和PCT明显升高,是培养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三者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用于老年AECOPD患者培养结果的评估。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C反应蛋白质 血清淀粉样蛋白A 降钙素 细菌感染 因素分析,统计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简易呼吸器面罩对机械通气儿童扣背排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该院收治的机械通气患儿90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扣背手法,观察组采用小儿简易呼吸器面罩进行扣背排。观察两组干预前后临床指标及肺部影像学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PaO2、SpO2、PaCO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患儿PaO2、SpO2、PaCO2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日均排量、肺部影像学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吸频率、机械通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小儿简易呼吸器面罩应用于机械通气儿童的扣背排中,能有效促进液排除,改善血气指标及肺部症状,缩短通气时间。

  • 标签: 小儿简易呼吸器面罩 机械通气 儿童 扣背排痰
  • 简介:摘要对多次咽拭子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的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患者,用3%的高渗盐水进行压力雾化诱导排获取呼吸道深部液,检测液中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结果显示,使用3%的高渗盐水雾化诱导排并对液中新型冠状病毒进行核酸检测可明显提高检测的阳性率,可提高疑似患者的确诊率,缩短确诊时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结核分枝杆菌RNA恒温扩增实时荧光检测(SAT-TB)以及SAT-TB联合结核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对涂片阴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的101例疑似肺结核患者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快速培养(MGIT960)、T-SPOT.TB以及SAT-TB检测,分析应用SAT-TB技术以及SAT-TB联合T-SPOT.TB对检测涂片阴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结果101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中84例临床确诊为肺结核,17例为非肺结核。SAT-TB和T-SPOT.TB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63.10%和68.42%,特异性分别为94.12%和63.64%,AUC值分别为0.79和0.66。SAT-TB和T-SPOT.TB联合检测的阳性预测值为100%。结论SAT-TB对于涂片阴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较高,联合T-SPOT.TB检测时能有效减少肺结核的漏诊。

  • 标签: 结核 SAT-TB 诊断 阴性痰涂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气管切开高流量氧疗(THFO)对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山西省汾阳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成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文丘里氧疗组和THFO组,每组30例。THFO组给予THFO及配套装置进行氧疗;文丘里氧疗组用文丘里(无面罩)接MR850底座与呼吸机管路连接进行氧疗。观察两种氧疗模式患者5 d内07:00体温变化较基础值升高1℃、白细胞计数(WBC)较基础值升高2×109/L、氧合指数(PaO2/FiO2)<300 mmHg(1 mmHg=0.133 kPa)、下呼吸道感染(以影像学为标准)的发生情况和液分度以及痂形成的变化。结果与文丘里氧疗组比较,THFO组体温升高>1 ℃、WBC增高2×109/L、PaO2/FiO2<300 mmHg、下呼吸道感染比例均明显降低〔体温升高>1℃:10.0%(3/30)比13.3%(4/30),WBC增高2×109/L:10.0%(3/30)比30.0%(9/30),PaO2/FiO2<300 mmHg:3.3%(1/30)比10.0%(3/30),下呼吸道感染:6.7%(2/30)比13.3%(4/30),均P<0.05〕,痂形成和液黏稠度为Ⅰ度的患者比例均明显升高〔痂形成:16.7%(5/30)比6.7%(2/30),液黏稠度Ⅰ度:30.0%(9/30)比20.0%(6/30),均P<0.05〕。结论气管切开成人患者非机械通气时行THFO,可在维持较高氧分压的同时较理想地控制吸入气体温湿度,促进Ⅰ度、Ⅱ度黏稠度液排出,从而降低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经气管切开高流量氧疗 非机械通气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耳内镜干、湿耳状态下Ⅱ型鼓室成形术的疗效,评估湿耳下Ⅱ型鼓室成形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8年1月—2020年10月40例耳内镜下Ⅱ型鼓室成形术的慢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26例,年龄18~72岁。依据术前鼓室黏膜炎性状态分为湿耳组22例和干耳组18例。观察指标:(1)比较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手术时间、术前骨气导差等基线资料;(2)比较2组患者术后3个月时听力改善情况;(3)观察2组患者鼓膜愈合情况,比较手术前后4 kHz骨导听阈的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后均获得干耳,无再次流脓。(1)2组患者的年龄、病程、术前骨气导差、手术时间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5),性别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28)。(2)术后3个月听力改善情况:湿耳组、干耳组气导的平均听阈术前分别为(63.03±16.63)dB、(53.89±13.85)dB,术后分别为(46.59±13.86)dB、(39.51±12.92)d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13.35、10.13,P值均 < 0.001);骨导平均听阈术前分别为(30.30±13.48)dB、(26.25±9.94)dB,术后分别为(30.10±12.53)dB、(26.11±9.55)d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 0.47、0.36,P = 0.642、0.723)。2组患者骨气导差术后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其中干耳组由(27.2 ± 9.4)dB降至(13.4 ± 6.4)dB,湿耳组由(32.7 ± 9.0)dB降至(16.5 ± 4.8)d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10.24、14.34,P值均 < 0.001)。2组间比较,手术前后骨气导差以及术后骨气导差的降低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5),2组手术前后4 kHz骨导听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2组患者随访3个月,鼓膜均完全愈合,均未出现感音神经性聋、面瘫等并发症。结论耳内镜湿耳状态下Ⅱ型鼓室成形术后患者的听力恢复及鼓膜愈合情况与干耳状态疗效相当,该手术是可行的。

  • 标签: 中耳炎 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耳内镜 湿耳 鼓室成形 部分人工听骨
  • 简介:摘要评估硫酸镁湿敷疗法对眼部成形手术后出现的疼痛、肿胀、瘀斑的影响。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治疗的眼部成形手术患者58例,男20例,女38例,年龄19~58岁。用患者自身对照的方法,在两侧眼周肿胀区域分别用硫酸镁湿敷和传统冷敷,每天2次,每次30 min,3 d后比较两组湿敷效果。硫酸镁湿敷组与传统冷敷组在术后止痛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硫酸镁湿敷后,手术区域肿胀消退快,发生瘀斑例数低于传统冷敷组。硫酸镁湿敷可有效缓解眼部成形术后水肿、预防瘀斑发生,有患者易于接受,操作简便等特点。

  • 标签: 硫酸镁 湿敷 水肿 疼痛 瘀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临床对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患者应用芒硝联合95%酒精湿敷的护理意义,旨在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效果及尿毒症生存质量。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在高州市中医院住院的60例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应用芒硝联合95%酒精湿敷护理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冷热疗法护理治疗。通过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湿敷效果、血肿消退的时间、血管弹性恢复程度、缓解患者疼痛及并发症,以评估芒硝联合95%酒精湿敷对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湿敷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血肿消退时间、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血管弹性恢复程度得到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事件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患者应用芒硝联合95%酒精湿敷,具有操作技术简便易行,促进血肿消肿、血管弹性恢复的优势,且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可缓解患者生理上及心理上疼痛感,依从性高。

  • 标签: 芒硝 95%酒精 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 湿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伤口患者应用基于湿性愈合理论的优化换药流程联合红光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本院门诊治疗的慢性伤口患者70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流程换药,试验组实施基于湿性愈合理论的优化换药流程联合红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换药过程中VAS评分、伤口情况及愈合时间。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15±0.28)分比(1.42±0.3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伤口周围皮肤评分为(4.03±0.35)分、肉芽组织分级为(3.97±0.84)级、换药次数为(8.25±1.67)次、伤口渗液控制时间为(7.35±2.01)d、伤口愈合时间为(28.34±3.51)d,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34±0.24)分、(2.16±0.42)级、(14.34±3.24)次、(11.89±3.26)d、(38.15±7.35)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慢性伤口患者应用基于湿性愈合理论的优化换药流程联合红光治疗,显著改善其疼痛感受,促进伤口的快速愈合。

  • 标签: 湿性愈合理论 优化换药流程 红蓝光治疗 慢性伤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排训练联合呼吸训练对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4月至12月入住本院的84例NTM肺病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按随机单双号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试验组(42例)。对照组男18例,女24例,年龄(59.5±11.1)岁。试验组男20例,女22例,年龄(56.4±13.4)岁。对照组实施用药指导、饮食护理等常规专科护理及有效排指导,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排训练联合呼吸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5、7 d的排量及对治疗护理的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5、7 d试验组排量(79.41±2.56)ml、(114.57±3.06)ml,均多于对照组(61.76±2.28)ml、(77.43±3.56)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患者对治疗及护理的满意度为97.6%(41/42),高于对照组的81.0%(34/42),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排训练和呼吸训练等有效清除气道分泌物,提高通气的有效性,改善呼吸困难,减少因反复呼吸道感染住院,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排痰训练 呼吸训练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 支气管扩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治疗患者采用振动排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ICU收治的100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机械通气、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抗感染、促排等基础治疗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给予振动排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排量、机械通气总时间、机械通气指标、血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白细胞介素-10(IL-10)、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抗菌药物使用种类及使用持续时间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排量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机械通气总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的PaO2/FiO2、PaCO2、Raw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PaO2/FiO2测定值高于对照组(P<0.05),PaCO2、Raw测定值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的WBC、PCT、CRP、sTREM1、IL-10、HMGB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WBC、PCT、CRP、sTREM1、HMGB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抗菌药物使用种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抗菌药物使用持续时间、ICU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治疗患者采用振动排更有利于排除液,有利于抗感染的效果,缩短机械通气治疗时间。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重症肺炎 机械通气 振动排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治疗患者采用振动排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ICU收治的100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机械通气、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抗感染、促排等基础治疗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给予振动排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排量、机械通气总时间、机械通气指标、血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白细胞介素-10(IL-10)、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抗菌药物使用种类及使用持续时间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排量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机械通气总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的PaO2/FiO2、PaCO2、Raw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PaO2/FiO2测定值高于对照组(P<0.05),PaCO2、Raw测定值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的WBC、PCT、CRP、sTREM1、IL-10、HMGB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WBC、PCT、CRP、sTREM1、HMGB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抗菌药物使用种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抗菌药物使用持续时间、ICU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治疗患者采用振动排更有利于排除液,有利于抗感染的效果,缩短机械通气治疗时间。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重症肺炎 机械通气 振动排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核病控制规划实施过程中涂片染色抗酸菌检查工作的现状,探讨影响检测质量的可能因素,以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相应措施,快速提高结核病诊疗与防控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结核病防治所越秀区2006—2015年、海珠区2018—2019年《广州市结核病控制项目初诊患者登记本》登记资料。结果在册登记11 742例可疑结核病患者,其中结核病患者5 989例、涂片抗酸菌检查阳性者1 970例(占结核病患者的32.89%)。结核病患者3个送检涂片样本中全部阳性、2个样本阳性、1个样本阳性、全部阴性的分别有1 481例(24.73%)、284例(4.74%)、205例(3.42%)和4 019例(67.11%)。以就诊时间和涂片检查报告时间间隔,将患者样本分为时间间隔为0 d的至少2个即时的"A组"和时间间隔≥1 d可能包括晨、夜间、及时的"B组",在可获得时间间隔资料的2 147例患者中,A组、B组病例分别为406例和1 741例,A组占比18.91%。其中:临床诊断结核病患者1 149例(A组185例、B组964例),涂片抗酸菌检查阳性509例(44.30%),A组、B组患者3个送检涂片样本中全部阳性、2个样本阳性、1个样本阳性、全部阴性的分别有70例(37.83%)、14例(7.56%)、17例(9.19%)、84例(45.41%)和303例(31.43%)、53例(5.50%)、52例(5.39%)、556例(57.60%),B组阳性率显著低于A组(χ2=9.471 8,P<0.05)。结论在结核病临床诊疗与防控实践中,宣教和督促患者按"即时""夜间"和"晨"规范留取样本并及时送检的工作力度有待加强,以提高涂片染色抗酸菌检查的阳性检出率。

  • 标签: 肺结核 涂片染色抗酸菌检查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呼吸训练器与缩唇呼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中的排效果。方法于2018年3月至5月因急性加重住院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和比较呼吸训练器和缩唇呼气的排效果。结果呼吸训练器和缩唇呼气干预期间,2组液总量和纯液容量均比干预前的显著增多(呼吸训练器组:P值均<0.01;缩唇呼气组:P值均<0.05),其中呼吸训练器增加液总量比缩唇呼气更显著(P<0.05);呼吸训练器组的液水成分容量/液总量比值比干预前明显增加(P<0.01),呼吸训练器组的咳嗽难度和液性状均比干预前的明显改善(P值均<0.05),呼吸训练器组的黏稠度较干预前提高(P<0.05),而缩唇呼气的咳嗽难度、液性状和黏稠度没有改变;排干预后期,2组液总量和纯液容量均低于干预前期的,2组黏稠度均比干预前期增加,其中呼吸训练器组的效果更显著,但咳嗽难度和液性状均比干预前期和干预期的明显改善;2组干预期和干预后期,BORG评分和外周氧饱和度均较干预前改善。结论呼吸训练器与缩唇呼气均能帮助AECOPD患者排,呼吸训练器更能促进水化、改善性状和加快排

  • 标签: 呼吸训练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排痰 缩唇呼气
  • 简介:摘要主动脉夹层是心血管的危重急症,病死率极高。临床表现多为剧烈的撕裂样胸痛,可放射至肩背及腹部,无明显疼痛症状者少见,特别是以中带血、咯血为首发症状相对罕见。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收治的一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诊治经过,并总结了该患者的病例特点,为临床医生提供经验,提高主动脉夹层诊断率,减低病死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氧驱气道湿化护理在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经气管切开治疗的神经外科患者按照入组的先后顺序交替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护理干预方式为持续滴注气道湿化护理,试验组应用氧驱气道湿化护理,7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气道湿化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在的气道湿化适中比例明显升高,气道黏膜出血、吸不彻底、刺激性咳嗽、痂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护理满意度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氧驱气道湿化护理干预对于降低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脑部缺氧,提高患者满意度作用明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气管切开 神经外科 气道湿化护理 氧驱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高流量湿化氧疗(HFHO)脱机方案和T管脱机方案对脱机困难患者的脱机效果和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等方面的影响,以期寻找更合理的脱机方案。方法本研究为队列研究,非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21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机械通气≥24 h且经脱机筛查符合脱机困难标准的164例脱机困难患者,分为HFHO组80例和T管组84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脱机成功率、7 d内二次插管率、液黏稠度、湿化良好率和VAP感染率等。结果脱机前HFHO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氧合指数均低于T管组,分别为104(86.00,137.50) mmHg比125(99.00,155.80) mmHg、(311.9±39.4)比(355.6±129.5)(Z=2.54,t=2.41,均P<0.05)。HFHO组总脱机成功率与T管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3.75%(59/80)比59.52%(50/84),χ2=3.72,P=0.054。94例气管插管的患者中选择HFHO脱机的40例,选择T管脱机的54例,再次分析2种脱机的成功率,结果显示气管插管患者应用HFHO脱机成功率高于T管组,92.50%(37/40)比59.26%(32/54),(χ2=13.01,P<0.01)。气管插管患者中HFHO脱机的患者7 d内二次插管率低于T管脱机的患者8.10%(3/37)比28.13%(9/32),(χ2=4.79,P<0.05)。HFHO组液黏稠度(Ⅰ度、Ⅱ度、Ⅲ度)及气道湿化效果良好率HFHO组均优于T管组(P<0.05),分别为26.25%(21/80)、53.75%(43/80)、20.00%(16/80)比11.90%(10/84)、60.71%(51/84)、27.38%(23/84);63.75%(51/80)比40.48%(34/84)。2组VAP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HO脱机模式更适合于临床脱机困难患者。

  • 标签: 脱机困难 高流量湿化氧疗 脱机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气道湿化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ICU肺部感染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在胶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5例。在常规治疗及干预的基础上,对照组行湿化瓶鼻导管吸氧干预,观察组行加热湿化器给氧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湿化效果,肺部感染发生率、症状改善时间、干预24 h后液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湿化效果良好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患者中以湿化不良患者为主,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热及肺部啰音消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4 h后,观察组患者液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入ICU时,两组患者各维度生活质量均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及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进行湿化瓶鼻导管吸氧干预相比,采用加热湿化器给氧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湿化效果,避免患者出现肺部感染,且能够有效加快患者症状的改善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气道湿化方法 高血压 脑出血 ICU肺部感染 症状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