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睡眠障碍(SD)的临床特征及其与血清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磷酸化tau蛋白181(P-Tau181)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20年1月在长江大学附属江汉油田总医院记忆门诊、睡眠门诊和老年医学科符合入组条件的126例轻、中度AD患者,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患者的睡眠质量,将PSQI评分≥7分列入AD伴发睡眠障碍组(AD-SD组),PSQI评分<7分列入AD无睡眠障碍组(AD-NSD组)。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总体衰退量表(GDS)、临床痴呆评估量表(CDR)、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等评估患者的认知和精神行为症状,同时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清Aβ1-42、Aβ1-40、P-Tau181等生物学标志物。两组患者在运用多奈哌齐进行抗痴呆治疗的同时,对AD-SD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睡眠干预和治疗。所有患者在入组时和第6个月末进行神经心理评估和生化检测,并在基线和第6个月末对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然后在治疗第6个月末,根据AD-SD组患者睡眠改善情况,细分为AD-SD康复组和AD-SD未康复组。结果(1)126例AD患者中有93例(73.8%)伴发SD。两组患者入组时在性别、年龄、发病年龄、文化程度、病程及CDR、GDS、MoCA、Aβ1-40、Aβ1-42/Aβ1-40等方面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AD-NSD组相比,AD-SD组PSQI、HRSD、HAMA评分及Aβ1-42、P-Tau1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第6个月末,与AD-NSD组相比,AD-SD组PSQI、GDS、HRSD、HAMA评分及Aβ1-42、Aβ1-40、P-Tau1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AD-SD组在基线时PSQI评分与其他指标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SQI与HRSD(r=0.271,P=0.009)、HAMA(r=0.479,P=0.000)、Aβ1-42(r=0.470,P=0.000)、Aβ1-42/ Aβ1-40(r=0.479,P=0.000)、P-Tau181(r=0.371,P=0.000)相关。(4)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Aβ1-42、P-Tau181、HRSD的评分对AD患者的睡眠质量变化具有预测作用(OR=1.897、1.269、1.889;P=0.000、0.003、0.000)。Aβ1-42、P-Tau181、HRSD的评分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6(95%CI:0.860~0.991)、0.837(95%CI:0.746~0.927)和0.854(95%CI:0.776~0.932)。结论AD患者睡眠质量与血清Aβ1-42、P-Tau181具有相关性,高Aβ1-42、P-Tau181值和高HRSD的评分是AD患者SD的重要预测因素,可作为临床疗效判定指标。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睡眠障碍 淀粉样β蛋白 tau蛋白质类
  • 简介:摘要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 NP)的既往研究中关于Homer1蛋白和Ⅰ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mGluRs)在疼痛信号转导中的作用相对明确,但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并不清楚,在突触后膜中Homer1蛋白和Ⅰ组mGluRs可以相互作用并对疼痛信号转导和疼痛维持有重要影响,Homer1蛋白可能是其中的关键靶点。Homer1b/c作为重要的突触后致密物在突触可塑性调节和突触信号传递中起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Homer1蛋白特殊的果蝇激活蛋白/血管舒张刺激磷酸蛋白同源结构域1(enabled protein of drosophila/vasodilator-stimulated phosphoprotein homology, EVH1)和螺旋卷曲(coiled-coil, C-C)结构在脊髓突触后膜通过与不同突触后蛋白结合产生NP作用,mGluRs在神经损伤模型的潜在作用机制中与上述作用可能存在共同的作用机制。

  • 标签: 神经病理性疼痛 Homer1蛋白 Ⅰ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KI)与α1抗胰蛋白酶(α1-AT)浓度变化的相关性,以及α1-AT浓度变化预测体外循环后AKI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75例行体外循环下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其中男41例,女34例;年龄(50.1±12.0)岁。高血压28例,糖尿病15例。按照术后血肌酐情况分为AKI组(27例)和non-AKI组(48例)。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资料,分析术后肾损伤危险因素,及血浆中α1-AT浓度与AKI之间的相关性。结果AKI组体外循环(169.3±56.4)min,non-AKI组(133.5±34.7)min。与non-AKI组相比,AKI组术后1 h血α1-AT显著下降[(0.53±0.53)g/L对(1.46±0.91)g/L,P<0.05)]。术后1 h血α1-AT浓度为0.675 g/L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最高。体外循环(OR=5.890,95%CI:1.078~32.173)和年龄(OR=4.427,95%Cl:1.113~17.614)是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1 h血α1-AT是术后AKI独立的保护因素(OR=0.084,95%Cl:0.021~0.333)。结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早期血α1-AT浓度升高是AKI独立的保护因素,同时可作为术后AKI一项早期预测指标。

  • 标签: α1-抗胰蛋白酶 急性肾损伤 体外循环 氧化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腺癌大鼠切除组织中LIM激酶-1(LIMK1)和丝切蛋白(Cofilin)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取120只雄性大鼠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作前列腺癌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各60只。获取两组大鼠前列腺组织,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并比较两组大鼠切除组织中LIMK1和Cofilin蛋白的表达,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IMK1和Cofilin蛋白诊断前列腺癌的效能。此外,分析前列腺癌大鼠LIMK1和Cofilin蛋白表达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前列腺癌组织LIMK1和Cofilin蛋白阳性率分别为75.00%(45/60)、76.67%(46/60),均明显高于正常前列腺组织的21.67%(13/60)、25.00%(15/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4.171,P<0.05)。经ROC曲线分析可得:LIMK1和Cofilin蛋白联合诊断前列腺癌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上述两项蛋白单独检测。TNM分期Ⅲ~Ⅳ期前列腺癌大鼠LIMK1和Cofilin蛋白分别为88.46%(23/26)、92.31%(24/26),均明显高于Ⅰ~Ⅱ期的64.71%(22/34)、64.71%(2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5,P<0.05)。淋巴结转移前列腺癌大鼠LIMK1、Cofilin蛋白表达分别为89.66%(26/29)、96.55%(28/29),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61.29%(19/31)、58.06%(18/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407,P<0.05)。结论前列腺癌大鼠切除组织LIMK1和Cofilin蛋白均存在异常高表达,且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能成为临床有效诊断前列腺癌的潜在标志物。

  • 标签: 前列腺癌 丝切蛋白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1(GPC1)在PDA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PDAC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病理科存档的125例PDAC肿瘤标本和对应的癌旁正常胰腺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所有标本GPC1蛋白的表达。根据免疫组织化学评分将标本分为GPC1蛋白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分析GPC1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总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PDAC组织中,免疫组织化学评分为0、1、2、3分的GPC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4%、15.2%、18.4%和36.0%,高表达率(2分+3分)为54.4%,而GPC1蛋白在癌旁胰腺组织均阴性表达,PDAC组织GPC1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胰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GPC1蛋白高表达与肿瘤部位和T分期均呈显著相关(P值均<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有无糖尿病和胰腺炎病史、术前血CA19-9水平、手术后切缘情况、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神经侵犯及脉管侵犯均无关(P值均>0.05)。单因素Cox比例风险分析显示,GPC1蛋白表达与PDAC患者术后总生存期相关(P<0.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分析显示,GPC1蛋白表达水平是影响PDAC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1),GPC1蛋白高表达的PDAC患者中位生存期显著短于低表达患者(11.00个月比18.0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GPC1蛋白在PDAC肿瘤组织中异常高表达,且GPC1蛋白高表达与肿瘤T分期呈正相关,与总生存期呈负相关,是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胰腺肿瘤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类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含Sushi重复蛋白X连锁2(SRPX2)蛋白的表达及与磷酸化RAS/MAPK信号通路活化蛋白(pERK1/2)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收集的84例NSCLC癌组织标本、42例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两组标本中的SRPX2蛋白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两组标本中的SRPX2、pERK1/2蛋白表达,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NSCLC组织中的SRPX2蛋白阳性表达率(60.71%)显著高于癌旁组织(2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TNM分期、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的NSCLC组织中的SRPX2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性别、肿瘤长径、肿瘤分化的NSCLC患者SRPX2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SCLC组织中的SRPX2、pERK1/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NSCLC组织中的SRPX2、pERK1/2蛋白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r=0.559,P<0.05)。结论NSCLC组织中的SRPX2蛋白表达显著增强,并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MAPK信号通路蛋白pERK1/2的表达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SRPX2蛋白 pERK1/2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含Sushi重复蛋白X连锁2(SRPX2)蛋白的表达及与磷酸化RAS/MAPK信号通路活化蛋白(pERK1/2)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收集的84例NSCLC癌组织标本、42例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两组标本中的SRPX2蛋白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两组标本中的SRPX2、pERK1/2蛋白表达,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NSCLC组织中的SRPX2蛋白阳性表达率(60.71%)显著高于癌旁组织(2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TNM分期、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的NSCLC组织中的SRPX2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性别、肿瘤长径、肿瘤分化的NSCLC患者SRPX2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SCLC组织中的SRPX2、pERK1/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NSCLC组织中的SRPX2、pERK1/2蛋白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r=0.559,P<0.05)。结论NSCLC组织中的SRPX2蛋白表达显著增强,并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MAPK信号通路蛋白pERK1/2的表达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SRPX2蛋白 pERK1/2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中抵抗素(Resistin)蛋白表达,分析其与Fascin-1(FSCN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预后意义。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9年6月东阳市人民医院病理科浸润性乳腺癌石蜡标本40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Resistin和FSCN1蛋白的表达。分析Resistin和FSCN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预后意义。结果乳腺癌组织中Resistin蛋白高表达率为83.5%(334/400),FSCN1蛋白高表达率为18.8%(75/400)。Resistin高表达患者的FSCN1蛋白高表达率(21.0%,70/334)较Resistin低表达者(7.6%,5/66)显著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乳腺癌中Resistin和FSCN1蛋白表达显著正相关(r=0.127,P=0.011)。生存分析显示Resistin和FSCN1均高表达的乳腺癌患者5年平均总生存期和总生存率[54.3月,78.8%(26/33)]显著低于Resistin和FSCN1单一高表达者[57.9月,88.5%(146/165)]及Resistin和FSCN1均低表达者[58.0月,95.1%(3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4、P=0.029)。结论乳腺癌中Resistin和FSCN1表达显著正相关,二者同时高表达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

  • 标签: 抵抗素 Fascin-1 乳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环状RNA信号诱导增殖相关基因1(circSIPA1L1)对肾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该研究于2019年1—12月完成。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55例肾癌患者肾癌、癌旁组织,以及正常肾细胞KiMA和肾癌细胞A498、OSRC2中circSIPA1L1、miR-22-3p的表达;采用脂质体法将circSIPA1L1干扰载体阴性对照(si-NC组)、circSIPA1L1干扰载体(si-circSIPA1L1组)、si-circSIPA1L1+miR-22-3p抑制载体质粒阴性对照(anti-miR-NC组)、si-circSIPA1L1+miR-22-3p抑制载体质粒(anti-miR-22-3p组)分别转染至A498、OSRC2细胞;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靶向关系;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将稳定转染sh-circSIPA1L1和sh-NC的A498细胞按照2×106个/0.2 ml接种于裸鼠背部皮下建立移植瘤模型,分别为sh-circSIPA1L1组和sh-NC组,行裸鼠成瘤实验检测肿瘤的形成能力。结果肾癌组织中circSIPA1L1表达量(3.89±1.35)高于癌旁组织(1.09±0.44),miR-22-3p表达量(0.44±0.19)低于癌旁组织(1.02±0.30),肾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ircSIPA1L1和miR-22-3p表达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癌细胞A498、OSRC2中circSIPA1L1的表达量(4.61±0.33、3.86±0.23)高于正常肾细胞KiMA细胞(1.00±0.13),miR-22-3p的表达量(0.34±0.05、0.40±0.04)低于KiMA细胞( 1.00±0.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i-circSIPA1L1组A498、OSRC2细胞克隆数量[(130.67±15.04)、(99.00±14.80)个]低于si-NC组[(314.33±29.57)、(234.67±21.50)个];细胞迁移数量[(108.33±17.01)、(85.67±11.93)个]低于si-NC组[(265.00±20.00)、(210.33±18.58)个];细胞侵袭数量[(84.00±12.00)、(66.00±10.15)个]低于si-NC组[(210.33±18.58)、(173.00±17.52)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circSIPA1L1靶向负调控miR-22-3p表达。si-circSIPA1L1+anti-miR-22-3p组A498、OSRC2细胞克隆数量[(234.20±21.90)、(185.06±20.72)个]高于si-circSIPA1L1+anti-miR-NC组[(134.65±26.55)、(106.14±16.38)个];细胞迁移数量[(187.02±23.54)、(117.86 ±15.09)个]高于si-circSIPA1L1+anti-miR-NC组[(110.59±12.12)、(91.70±14.83)个];细胞侵袭数量[(168.23±11.69)、(103.70±9.23)个]高于si-circSIPA1L1+anti-miR-NC组[(90.46±11.53)、(61.35±9.10)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h-NC组、sh-circSIPA1L1组第35天裸鼠肿瘤体积分别为(578.65±68.67)mm3和(242.56±42.35)mm3;裸鼠肿瘤重量分别为(0.68±0.06)g和(0.38±0.04)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rcSIPA1L1在肾癌组织中高表达,可促进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肿瘤生长,其作用机制与直接靶向负调控miR-22-3p相关。

  • 标签: 肾肿瘤 环状RNA 信号诱导增殖相关基因1 miR-22-3p 增殖 迁移 侵袭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河北省2017—2020年流行期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血凝素(haemagglutinin, HA)基因变异进化情况,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下载河北省2017年4月至2020年3月流感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选择期间分离的37株甲型H1N1流感毒株,对HA基因进行测序和进化分析。结果河北省2017—2020年共检测流感样病例(influenza like illness, ILI)咽拭子标本57 670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8 569份,阳性率为14.86%,其中甲型H1N1占总阳性的比例为40.52%(3 472/8 569)。全省11个地市均有该病例检出,各年龄组均可发病,检出率最高的是25~岁组,冬春季为流行高峰。37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HA基因均属于6B.1大分支,氨基酸同源性在97.31%~100.00%之间,2017—2018年流行期涉及的主要氨基酸变异位点有S74R、S164T、S183P和I295V;2018—2019年流感毒株主要氨基酸变异位点为S183P、H126Y、N129D、T185I、L233I、N260D;2019—2020年流行株出现D187A和Q189E变异。结论河北省甲型N1N1流感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HA基因与其编码的氨基酸逐年变异,2019—2020年流行期甲型H1N1流感流行株与2020—2021年北半球疫苗株A/Guangdong-Maonan/SWL1536/2019高度同源。

  • 标签: 甲型H1N1流感病毒 流行特征 血凝素基因 进化分析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医疗中心收治的1例Kleefstra综合征并SLC2A1基因突变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实验室检查、基因特点及诊治过程,本例为国内外首次报道Kleefstra综合征并SLC2A1基因突变的新生儿病例,表现为早发型癫痫,基因分析是目前明确诊断最可靠的方法。

  • 标签: Kleefstra综合征 EHMT1基因 SLC2A1基因 婴儿,新生 癫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和水通道蛋白1(AQP1)表达与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至2018年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和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DN患者120例,根据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三组:<30 mg/24 h的单纯糖尿病组(SDM组)、30~300 mg/24 h的隐性糖尿病组(IDN组)、>300 mg/24 h的显性糖尿病肾病组(ODN组),各40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检测患者血清sFlt-1和AQP1变化。结果DN患者随UAER值升高,AQP1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sFlt-1水平显著下降(P<0.05),联合检测DN患者血清内sFlt-1和AQP1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均高于各指标单项检测(P<0.05),阴性预测值显著低于各指标单项检测(P<0.05);DN的严重程度与血液AQP1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sFlt-1存在显著的负性相关(P<0.05),sFlt-1和AQP1是DN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DN患者血清中sFlt-1和AQP1含量,对患者病情的提示与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水通道蛋白质1 sFlt-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ZEB1-AS1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牙周膜细胞损伤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牙周膜细胞,分为对照组(Con组)、LPS组、LPS+si-NC组、LPS+si-ZEB1-AS1组、LPS+miR-NC组、LPS+miR-297组、LPS+si-ZEB1-AS1+anti-miR-NC组和LPS+si-ZEB1-AS1+anti-miR-297组,RT-PCR法检测细胞中ZEB1-AS1和miR-297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TNF-α和IL-1β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Bcl-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ZEB1-AS1和miR-297调控关系。结果与Con组比较,LPS组ZEB1-AS1(3.65±0.24比1.00±0.07)、TNF-α[(8.87±0.73)ng/ml比(3.26±0.31)ng/ml]和IL-1β[(6.06±0.47)ng/ml比(1.96±0.14)ng/ml]水平、细胞凋亡率[(23.58±2.04)%比(7.69±0.45)%]和Bax蛋白水平(0.78±0.05比0.30±0.02)均升高(P<0.05),miR-297(0.49±0.05比1.00±0.05)和Bcl-2蛋白水平(0.21±0.02比0.63±0.04)均降低(P<0.05)。与LPS+si-NC组比较,LPS+si-ZEB1-AS1组TNF-α[(5.05±0.41)ng/ml比(8.95±0.58)ng/ml]和IL-1β[(3.35±0.27)ng/ml比(6.11±0.57)ng/ml]水平、细胞凋亡率[(11.53±1.07)%比(24.08±2.33)%]和Bax蛋白水平(0.39±0.04比0.79±0.07)降低(P<0.05),Bcl-2蛋白水平升高(0.56±0.04比0.20±0.02,P<0.05)。与LPS+miR-NC组比较,LPS+miR-297组TNF-α[(6.11±0.56)ng/ml比(9.14±0.62)ng/ml]和IL-1β[(3.93±0.27)ng/ml比(6.53±0.32)ng/ml]水平、细胞凋亡率[(14.04±1.05)%比(25.45±2.34)%]和Bax蛋白水平(0.43±0.03比0.80±0.05)降低(P<0.05),Bcl-2蛋白水平升高(0.52±0.05比0.19±0.02,P<0.05)。ZEB1-AS1在人牙周膜细胞中负调控miR-297表达。与LPS+si-ZEB1-AS1+anti-miR-NC组比较,LPS+si-ZEB1-AS1+anti-miR-297组TNF-α[(7.56±0.54)ng/ml比(4.94±0.35)ng/ml]和IL-1β[(5.25±0.32)ng/ml比(3.04±0.23)ng/ml]水平、细胞凋亡率[(19.92±1.05)%比(10.64±1.02)%]和Bax蛋白水平(0.67±0.04比0.39±0.03)升高(P<0.05),Bcl-2蛋白水平降低(0.30±0.02比0.58±0.04,P<0.05)。结论下调ZEB1-AS1可能通过靶向负调控miR-297降低LPS诱导的人牙周膜细胞炎症反应和凋亡,减轻细胞损伤。

  • 标签: 人牙周膜细胞 ZEB1-AS1 miR-297 炎症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肝脏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免疫疗法的诞生为晚期HCC患者治疗带来新的希望。在各种免疫治疗方法当中,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1)及其配体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成为近期研究热点,PD-1/PD-L1信号通路降低了免疫应答中的效应T细胞活性从而发生肿瘤免疫逃逸,其可溶性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soluble programmed cell death-1;SPD-1)及其配体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soluble 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SPD-L1)也增加了PD-1/PD-L1信号通路组成和功能的复杂性及多样性,本文就SPD-1/ SPD-L1在HCC中的研究作系统性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猪脱细胞真皮基质(pADM)对大鼠角质形成细胞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原代大鼠角质形成细胞,免疫组织化学鉴定原代角质形成细胞;实验分组:对照组、pADM组、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激动剂SKL2001组、pADM+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剂FH535组;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大鼠角质形成细胞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分子以及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的表达。两组间比较采用非配对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pADM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分子Wnt3a,β-catenin,LEF-1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Wnt3a,qPCR:2.489±0.414比1.210±0.242,t=4.068,P<0.05;Western blot:0.571±0.043比0.217±0.071,t=7.401,P<0.05;β-catenin,qPCR:2.594±0.244比0.818±0.188,t=9.877,P<0.05;Western blot:0.794±0.031比0.420±0.026,t=16.12,P<0.05;LEF-1,qPCR:2.816±0.190比0.896±0.090,t=9.702,P<0.05;Western blot:0.700±0.124比0.276±0.090,t=4.781,P<0.05;Cyclin D1,qPCR:2.708±0.305比0.922±0.095,t=15.720,P<0.05;Western blot:0.554±0.097比0.166±0.067,t=5.723,P<0.05);pADM+FH535组Wnt3a,β-catenin,LEF-1和Cyclin D1表达水平低于pADM组(Wnt3a,qPCR:0.350±0.049比0.964±0.159,F=49.890,P<0.05;Western blot:0.192±0.106比0.485±0.028,F=47.780,P<0.05;β-catenin,qPCR:0.431±0.149比0.919±0.074,F=39.430,P<0.05;Western blot:0.174±0.013比0.386±0.048,F=49.950,P<0.05;LEF-1,qPCR:0.502±0.067比0.954±0.112,F=79.130,P<0.05;Western blot:0.091±0.037比0.377±0.055,F=121.000,P<0.05;Cyclin D1,qPCR:0.264±0.049比0.962±0.037,F=105.500,P<0.05;Western blot:0.111±0.053比0.297±0.023,F=137.300,P<0.05)。结论pADM有类似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动剂的作用,其可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提高大鼠角质形成细胞中Cyclin D1的表达,FH535可阻断pADM对Cyclin D1的激活作用。

  • 标签: 猪脱细胞真皮基质 Wnt信号通路 角质形成细胞 细胞周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型融合蛋白——蛋白转导结构域(protein transduction domain, PTD)4-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1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MI/RI)大鼠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 CK)、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 LDH)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的影响,探讨PTD4-SOD1对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40只SPF级雄性SD大鼠,体重(330±20)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假手术组(S组)、MI/RI组、SOD1蛋白组(SOD1组)、PTD4-SOD1融合蛋白组(PTD4-SOD1组),每组10只。S组只穿线不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LAD),其余3组均通过结扎与松解LAD的方法制备大鼠MI/RI模型,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S组、MI/RI组在再灌注的同时通过尾静脉分别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1 ml),SOD1组在再灌注的同时通过尾静脉注射SOD1蛋白500 μg(1 ml),PTD4-SOD1组在再灌注的同时通过尾静脉注射PTD4-SOD1 500 μg(1 ml)。再灌注结束时通过左心室采血5 ml,后快速摘取心脏。分别使用免疫荧光检测PTD4-SOD1在大鼠MI/RI模型中的穿膜能力,比色法检测CK、LDH的含量,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 TBA)染色法检测MDA的含量。结果免疫荧光结果显示,S组、MI/RI组、SOD1组均没有代表融合蛋白的荧光出现,PTD4-SOD1组出现荧光。与S组比较,其余3组CK、LDH和MDA含量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I组CK、LDH、MDA含量与SOD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D4-SOD1组CK、LDH、MDA含量较MI/RI组和SOD1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D4与SOD1重组后表达纯化的PTD4-SOD1能显著降低血清CK、LDH和MDA值,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实现了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 标签: 蛋白转导结构域 融合蛋白 心肌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肌酸激酶 乳酸脱氢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膜早破(PROM)孕妇外周血和胎膜组织中氧化型α1-抗胰蛋白酶(ox-AAT)、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江苏省滨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PROM产妇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合并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HCA)分为PROM合并HCA组(31例)和PROM未合并HCA组(64例),另选择同期50例正常妊娠产妇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外周血和胎膜组织中ox-AAT、NE表达水平。结果PROM合并HCA组外周血ox-AAT和NE水平高于PROM未合并HCA组和健康对照组[(2.34 ± 0.02) ng/L比(1.50 ± 0.12)和(0.32 ± 0.04) ng/L和(0.48 ± 0.08)ng/L比(0.13 ± 0.06)和(0.11 ± 0.05) ng/L],PROM未合并HCA组外周血ox-AAT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1.50 ± 0.12) ng/L比(0.32 ± 0.04)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ROM合并HCA组胎膜组织中ox-AAT和NE水平高于PROM未合并HCA组和健康对照组[(0.031 ± 0.005) ng/L比(0.015 ± 0.002)和(0.009 ± 0.003) ng/L、(0.020 ± 0.002) ng/L比(0.003 ± 0.001)和(0.002 ± 0.001) ng/L],PROM未合并HCA组胎膜组织中ox-AAT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0.015 ± 0.002) ng/L比(0.009 ± 0.003)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外周血中ox-AAT水平与NE水平呈正相关(r = 0.879, P<0.05),胎膜组织中ox-AAT水平与NE水平呈正相关(r = 0.875, P<0.05)。PROM合并HCA组和PROM未合并HCA组胎盘早剥发生率较健康对照组高[32.26%(10/31)、20.31%(13/64)比4.00%(2/50)],PROM合并HCA组新生儿肺炎发生率较PROM未合并HCA组和健康对照组高[25.81%(8/31)比9.38%(6/64)和2.00%(1/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x-AAT在PROM产妇外周血和胎膜组织中过表达,NE在合并HCA的PROM外周血和胎膜组织中过表达,ox-AAT和NE表达增强与围生期不良结局密切相关。

  • 标签: 胎膜早破 妊娠结局 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 氧化型α1-抗胰蛋白酶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膜早破(PROM)孕妇外周血和胎膜组织中氧化型α1-抗胰蛋白酶(ox-AAT)、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江苏省滨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PROM产妇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合并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HCA)分为PROM合并HCA组(31例)和PROM未合并HCA组(64例),另选择同期50例正常妊娠产妇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外周血和胎膜组织中ox-AAT、NE表达水平。结果PROM合并HCA组外周血ox-AAT和NE水平高于PROM未合并HCA组和健康对照组[(2.34 ± 0.02) ng/L比(1.50 ± 0.12)和(0.32 ± 0.04) ng/L和(0.48 ± 0.08)ng/L比(0.13 ± 0.06)和(0.11 ± 0.05) ng/L],PROM未合并HCA组外周血ox-AAT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1.50 ± 0.12) ng/L比(0.32 ± 0.04)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ROM合并HCA组胎膜组织中ox-AAT和NE水平高于PROM未合并HCA组和健康对照组[(0.031 ± 0.005) ng/L比(0.015 ± 0.002)和(0.009 ± 0.003) ng/L、(0.020 ± 0.002) ng/L比(0.003 ± 0.001)和(0.002 ± 0.001) ng/L],PROM未合并HCA组胎膜组织中ox-AAT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0.015 ± 0.002) ng/L比(0.009 ± 0.003)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外周血中ox-AAT水平与NE水平呈正相关(r = 0.879, P<0.05),胎膜组织中ox-AAT水平与NE水平呈正相关(r = 0.875, P<0.05)。PROM合并HCA组和PROM未合并HCA组胎盘早剥发生率较健康对照组高[32.26%(10/31)、20.31%(13/64)比4.00%(2/50)],PROM合并HCA组新生儿肺炎发生率较PROM未合并HCA组和健康对照组高[25.81%(8/31)比9.38%(6/64)和2.00%(1/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x-AAT在PROM产妇外周血和胎膜组织中过表达,NE在合并HCA的PROM外周血和胎膜组织中过表达,ox-AAT和NE表达增强与围生期不良结局密切相关。

  • 标签: 胎膜早破 妊娠结局 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 氧化型α1-抗胰蛋白酶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
  •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1个携带KIF1A基因错义变异的孤独症谱系障碍核心家系,并分析KIF1A基因的致病变异及其表达蛋白结构。方法提取患儿及其双亲外周血DNA,利用全外显子组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技术进行测序,并应用Sanger测序法进行验证。对可疑变异分别用SIFT、PolyPhen-2、Mutation Taster和CADD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变异的有害性和保守性;用人脑转录组学(human brain transcriptome,HBT)数据库分析KIF1A基因在脑内的表达情况;进一步分别用PredictProtein和SWISS-MODEL来预测KIF1A野生型蛋白和变异型蛋白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用PyMOL V2.4来考察蛋白变异后氢键连接的改变。结果WES测序结果显示患儿KIF1A基因存在c.664A>C (p.Asn222His)错义变异,且该变异在中国人群中未见报道。有害性预测结果均提示该变异为有害变异。分析该基因在脑内的表达水平,发现其在胚胎发育阶段、各脑区均广泛表达。分析变异后的蛋白结构,发现该错义变异会导致蛋白二级结构中的α螺旋、β折叠和蛋白结合域等结构的诸多改变,氢键连接及空间结构也会发生改变,从而使原有的生物学功能改变。结论KIF1A基因可能是孤独症谱系障碍的风险基因。

  • 标签: 孤独症谱系障碍 全外显子组测序 新发变异 KIF1A基因
  • 作者: 陈旸 冷帅 王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7-24
  • 出处:《中华肿瘤杂志》 2021年第06期
  • 机构: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天津市医学表观遗传学协同创新中心 天津市医学表观遗传学重点实验室 免疫微环境与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0007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RL4B复合物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将胰腺癌细胞分为对照组(转染阴性对照慢病毒)、shCUL4B组(转染CUL4B慢病毒)、shDDB1组[转染DNA损伤结合蛋白1(DDB1)慢病毒]和shCUL4B+siSFRP1组[转染CUL4B慢病毒+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FRP1)-siRNA]。对敲低CUL4B和DDB1的胰腺癌细胞系进行RNA测序(RNA-seq),寻找CRL4B复合物调控的靶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靶基因mRNA的表达,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PCR实验鉴定CRL4B复合物直接调控的靶基因,Western blot法检测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标志物蛋白的表达水平,EdU细胞增殖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采用GEO、TCGA和GTEx数据库中胰腺癌相关肿瘤样本和正常组织样本的测序数据,分析CUL4B、DDB1和其下游靶基因的表达相关性。结果RNA-seq结果显示,CRL4B复合物调控的靶基因涉及多种恶性肿瘤相关信号通路。qRT-PCR检测结果显示,shCUL4B和shDDB1组待验证靶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hIP-PCR实验结果显示,CRL4B复合物直接结合在NME1和SFRP1靶基因启动子区,敲低CUL4B的表达后,靶基因启动子区域组蛋白H2A第119位赖氨酸单泛素化富集减少。对照组PANC-1细胞增殖率为(32.10±3.58)%,高于shCUL4B组和shCUL4B+siSFRP1组[分别为(13.95±1.66)%和(22.38±0.77)%,均P<0.05];对照组AsPC-1细胞增殖率为(35.47±7.80)%,高于shCUL4B组和shCUL4B+siSFRP1组[分别为(19.60±3.58)%和(30.09±0.81)%,均P<0.05]。细胞划痕实验显示,对照组PANC-1细胞迁移率为(53.18±3.70)%,高于shCUL4B组和shCUL4B+siSFRP1组[分别为(17.46±2.62)%和(44.99±9.18)%,均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对照组细胞上皮标志物α-catenin和γ-catenin的表达分别为1.00±0.03和1.01±0.11),低于shCUL4B组(分别为1.44±0.01和1.21±0.06,均P<0.05),对照组细胞间充质标志物Fibronectin和Vimentin表达水平分别为1.01±0.14和1.02±0.18,高于shCUL4B+siSFRP1组(分别为1.53±0.13和1.22±0.07,均P<0.05)。对照组细胞的迁移率为(100.00±3.96)%,与shCUL4B组和shCUL4B+siSFRP1组[分别为(35.49±0.34)%和(107.06±2.7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UL4B和DDB1在胰腺癌中表达升高,且与SFRP1的表达呈负相关(r分别为-0.342和-0.264)。结论胰腺癌中CRL4B复合物转录抑制靶基因SFRP1进而促进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且CRL4B复合物在胰腺癌中的高表达支持了其作为胰腺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 标签: 胰腺肿瘤 CRL4B CUL4B DNA损伤结合蛋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