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小脑角区肿瘤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1月-2017年6月我院90例脑小脑角区肿瘤手术患者,实施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传统护理组实施常规流程护理,实验组执行围术期系统护理。比较两组脑小脑角区肿瘤手术患者满意占比;术后康复时间;护理前后患者焦虑情绪、健康水平;神经损伤等脑小脑角区肿瘤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脑小脑角区肿瘤手术患者满意占比高于传统护理组,P<0.05;实验组术后康复时间优于传统护理组,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情绪、健康水平相似,P>0.05;护理后实验组焦虑情绪、健康水平优于传统护理组,P<0.05。实验组神经损伤等脑小脑角区肿瘤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护理组,P<0.05。结论围术期系统护理在脑小脑角区肿瘤手术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减少并发症,缓解焦虑和提高健康水平,缩短康复时间,提高满意度。

  • 标签: 桥脑小脑角区肿瘤 围术期护理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对冠状动脉心肌病人的心理进行系统分析,制定护理对策并实施。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35例冠状动脉心肌病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35例冠状动脉心肌病患者为观察组,实施护理对策,对比两种护理方案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所得心理状况评分数值低于对照组所得数值,健康认知度评分、依从性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数值高于对照组所得数值,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冠状动脉心肌病人的心理进行系统分析,制定护理对策并实施,能稳定患者情绪,提升认知度,提高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 标签: 冠状动脉心肌桥病 心理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6月12日,国内首例Rh阴性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彭宇芳(化名)在第三军医大学新医院血液科完成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治愈出院。同时,53岁的彭宇芳也成了目前国内年龄最大的接受HLA半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重庆新桥医院 国内 首例 治愈 HLA半相合异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法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chlecystectomg.Lc)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1年11月我院为143例结石性胆囊炎和胆囊息肉患者行四法LC的临床资料。结果143例患者中,完成四法LC137例,成功率95.8%,手术时间45min~180min,平均手术时间60min,平均住院6天,中转开腹6例,占4.19%。结论四法LC手术区域显露好,视野清楚、安全可靠、简便易学,适合初学者开展。

  • 标签: 四孔法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椎间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针灸、推拿、牵引等保守治疗方法,而观察组患者应用经皮椎间镜微创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经采取不同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后生活质量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椎间镜手术治疗方式,可有效缓解患者病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椎间孔镜 手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I期缝合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三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I期缝合术治疗的47例胆管结石患者的资料,总结分析三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I期缝合术的护理方法。结论47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手术平均用时(1.98±0.43)h,术中平均出血量(82.15±12.38)mL。行手术治疗后,47例患者中,44例顺利康复出院,3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6.38%,其中2例胆漏,行充分引流后痊愈,1例胆总管残余结石,行内镜取石治疗后痊愈。结论对接受三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I期缝合术的患者进行全程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术后不良症状的产生,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三孔法 腹腔镜 胆总管探查I期缝合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癫痫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所收治的56例患者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划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患者采取丙戊酸钠缓释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添加拉莫三嗪片进行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43%)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5.00%),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神经内科癫痫病患者应当做到早发现与早治疗,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采取EEG检查方式提高确诊率,同时在治疗中拉莫三嗪片的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普及。

  • 标签: 神经内科 癫痫病 临床诊断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椎间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手术配合的方法。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行经皮椎间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手术治疗的患者110例,均给予密切手术配合,观察手术效果。结果110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83.7±3.4)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7.3±2.4)ml,术后,无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率0.0%,住院时间平均(4.1±0.4)d。结论行经皮椎间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患者时,给予密切配合后,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使患者术后尽早康复出院。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 手术配合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经皮椎间镜治疗引入为研究目的,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潍坊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70例,随机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观察组行经皮椎间镜手术,对比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ODI指数评定及术后疗效。结论经皮椎间镜微创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应用价值极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 经皮椎间孔镜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腹机的使用在腹腔镜的手术中的安全操作与并发症的预防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统计我院在临床手术中的实践,观察如何保证设备完好的工作状态,如何在建立气腹过程中做到正确操作,避免气腹引起的并发症,从而保障手术的安全。结果在腹腔镜手术中气腹机的安全使用,应注意其操作和预防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腹腔镜 气腹机 手术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椎间腰椎融合(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不稳的临床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0月收治且获1.5年以上随访的腰椎退行性不稳患者47例,所有病例均行后路TLIF结合PLIF手术治疗,其中男28例,女19例,年龄45-69岁,平均58.3岁,病程2个月-15年,不稳节段,单节段33例,L4/L5/S1双节段9例,L2/L3/L4/L5,L3/L4/L5/S1三节段各2例,L1/L2/L3/L4/L5四节段1例。对有椎管及神经根管狭窄的节段行PLIF手术,对没有椎管狭窄的节段保留棘上,棘间韧带及椎板的完整性,行TLIF手术,对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椎体融合率及退行性侧弯的矫正程度进行评价。结果全部47例均获随访,时间1-4年,平均18个月。按照JOA下腰痛29分法评定标准(包括症状、体征、日常生活动作和膀胱功能等方向)评估临床疗效,由术前平均(11.7±6.5)分到最后一次随访的平均(22.7±11.6)分,其中优32例,良13例,可2例,优良率占95.7%。结论在退行性腰椎不稳的治疗中,经椎间入路腰椎融合临床疗效好,椎间融合率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办法。

  • 标签: 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 退行性腰椎不稳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研究静脉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对腰椎间镜术后疼痛缓解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行腰椎镜术治疗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一组在手术后30min内静脉注射射酮咯酸氨丁三醇(60mg/100ml生理盐水)作为病例组(n=20),另一组给予0.9%氯化钠100ml作为对照组(n=20)。术后1小时、6小时、12小时、18小时和24小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术后疼痛。记录术后24小时内阿片类药物(吗啡)的用量以及与药物有关的副作用。结果酮咯酸氨丁三醇所有时间点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吗啡给药剂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酮咯酸氨丁三醇作为一种非阿片类镇痛剂,可以减轻椎间镜术后患者的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酮咯酸氨丁三醇 椎间孔镜 镇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试析经皮椎间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护理配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患者78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使用临床基础护理,观察组使用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手术效果的对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配合在经皮椎间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中较为重要,对患者减轻痛苦效果显著。

  • 标签: 皮椎间孔镜 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2月来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神经内科患者100例,将入组患者按照临床护理干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组内各包含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规范化健康教育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干预后,其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物质生活状态评分相当,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干预前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相当,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患者中的实施,不仅加快了患者的康复,同时也显著的提升了临床护理质量。

  • 标签: 规范化健康教育 神经内科 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经皮椎间镜术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分后,分析并对比椎板开窗术(对比组)和经皮椎间镜术(试验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长均短于对比组,且术中出血量少于对比组,VAS、ODI评分低于对比组,P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椎间镜应用于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治疗中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23)与对照组(n=23),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椎间镜治疗,对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出血量较对照组更少(P

  • 标签: 微创椎间孔镜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 临床效果 围手术期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椎间镜下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接受治疗的80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观察组实施椎间镜下治疗,分析两组患者通过治疗后的手术指标和恢复情况。结果:通过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手术切口及手术时间更短,手术出血量更少;观察组的ODI评分(12.85±4.14)和VAS评分(2.58±1.03)均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椎间孔镜 高位腰间盘突出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对源性视网膜脱离临床表现、术前采取正确体位对其长期预后的影响进行概述,从术前正确体位护理及院前等候时间对源性视网膜脱离长期预后影响、国内院前护理干预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从而提出个性化的体位护理、护理干预、专业的护理评估相结合作为源性视网膜脱离的院前管理模式,以助力眼科亚专科护理的发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肩关节周围炎疗效。方法2015年5月~2017年,医院骨科收治的肩周炎患者120例,每入选1名患者,便在征求患者意见后,采用抽签法分组,抽到1号60例签入选对照组,采用关节松动术、止痛药物为主的康复治疗,抽到2号签入选观察组,采用中医综合治疗。对比肩关节功能与角度恢复情况,疼痛缓解、恢复工作时间。结果6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ASES评分,以及肩关节前屈上举角度、外展上举与后伸角度、水平内收外展角度评分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疼痛缓解情况、恢复工作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肩关节周围炎疗效更好,可缩短疗程。

  • 标签: 肩关节周围炎 中医综合治疗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