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侧脑A5区对呼吸的影响。方法电刺激家兔的腹侧脑A5区,向腹侧脑A5区注射L-谷氨酸钠,以膈神经放电为指标分别观察对呼吸的影响。结果①电刺激家兔腹侧脑A5区,膈神经呼气相明显延长,呼吸频率降低,而且刺激强度越大呼气相延长越明显。②向腹侧脑A5区内注射L-谷氨酸钠,呼气延长,且不影响吸气时间。结论电刺激腹侧脑A5区可使呼气延长,该区内的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参与了呼气延长。腹侧脑在呼吸节律的调整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腹侧脑桥 电刺激 家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肌的发病情况、预后和药物疗效。方法对8年中连续580例冠状动脉造影中发现有冠状动脉肌现象的21例患者进行了分析。结果冠状动脉肌检出率为3.60%(21/580),其中,90.48%位于左前降支近中段,9.52%位于右冠状动脉;收缩期狭窄率为35%~90%;随访期(18±5.0)个月中服用酒石酸美托洛尔或(和)硫氮唑酮,16/21例(76.19%)症状消失,无一例发生心肌梗死和死亡。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是确诊冠状动脉肌的好方法,症状性冠状动脉肌的预后和药物疗效良好。随着冠状动脉造影的广泛开展,冠状动脉肌检出率明显增加,本文对2006年12月~2013年10月580例冠状动脉造影中检出的21例冠状动脉肌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盆骨折患者采用接系统与锁定钢板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抽选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收的骨盆骨折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38例;锁定钢板固定治疗)与研究组(38例;接系统固定治疗),对比治疗后两组的疗效。结果研究组的切口的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各项指标均常规组低,P<0.05。结论在盆骨骨折患者治疗后采用接系统内固定治疗在治疗效果显著优于锁定钢板固定治疗,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骨折康复,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桥接系统 锁定钢板 骨盆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通过对向乡多名学生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开展调查处置工作,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本次向乡诺如病毒疫情供水受到诺如病毒污染的可能性大。同时疫情高峰后期不排除因家庭内接触传播导致的病例出现。

  • 标签: []诺如病毒  疫情  调查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护理时应用精细化护理后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方法选取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均进行椎间镜治疗,随机分组,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5.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2.5%;两组各比较结果均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应用于椎间盘突出症椎间镜治疗患者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不良情绪发生率,同时提高护理质量,精细化护理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椎间镜治疗腰椎管狭窄伴椎间盘突出的疗效。方法52例腰椎管狭窄伴椎间盘突出患者,均接受经皮椎间镜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5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68~156min,平均手术时间为(103.0±16.3)min;术后卧床时间为5~72h,平均卧床时间为(13.4±2.3)h。随访结果显示,治療优良率为90.38%(47/52)。患者接受手术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2.4±1.1)分,明显低于接受手术前的(8.5±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镜治疗腰椎管狭窄伴椎间盘突出安全性高、效果满意,能促进患者症状有效缓解,减轻痛苦并提高恢复效率。

  • 标签: 腰椎管狭窄症 椎间盘突出 经皮椎间孔镜 视觉模拟评分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探讨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术的方法、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3例25眼慢性泪囊炎患者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术。结果23例(25眼)治愈。结论鼻内镜下沮囊鼻腔造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效果理想,具有创伤性小、复发率低、治愈率高、术后无面部瘢痕的特点。

  • 标签: 鼻内镜术 泪囊鼻腔造孔术 泪囊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单孔与三胸腔镜手术在早期肺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信封法将 2018年 2月 -2019年 2月于我院就诊的 65例早期肺癌分组,对照组行三腔镜手术,观察组行单孔胸腔镜手术,分析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比对照组延长,疼痛评分比对照组低,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感染比率比对照低,切口美观满意度较高,有统计意义, P< 0.05,两组患者出血量、转开放手术比率、淋巴结清扫结果无明显差异, P> 0.05。结论单孔与三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肺癌均可取得一定疗效,但单孔胸腔镜手术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提升切口美观度,感染概率较低。

  • 标签: 单孔胸腔镜 三孔胸腔镜 早期肺癌
  • 简介:摘要:对于大网状吸附剂来讲,其存在较高的表面积,而且有着大结构,能够很好吸附有机物,并能保持一定的针对性,现如今,在诸多方面获得了大力的普及,该种吸附剂具备一系列优势,比如可以极大节约费用、吸附效果理想、稳定性较好等。伴随能源变得越来越少,在今后的医药方面,微生物制药会变得更关键,在制药分离纯化方面,对于这一种吸附剂的运用,文章主要从HP20的应用、XAD-16的应用、HP21的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能为有关人士提供借鉴。

  • 标签: 微生物制药 HP20 XAD-16 分离纯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长期低剂量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治疗过程分为A、B、C三阶段,三阶段治疗时间分别为2w、4w、12w,所有患者均采用低剂量克拉霉素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后三阶段患者的疗效,并采取SNOT-20量表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A、B、C三阶段患者的疗效逐渐提高,C阶段疗效显著优于A、B阶段,且治疗后整体评分(SNOT-20)较A、B两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低剂量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克拉霉素 慢性鼻窦炎 效果分析 长期低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耻骨上经膀胱闭神经阻滞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2013年10月始,我院收治的有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手术指征的膀胱侧壁肿瘤患者21例,术中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耻骨上经膀胱闭神经阻滞预防闭神经反射,并进行闭反射发生率、膀胱穿孔发生率、手术时间、出血量方面测量,术后随访观察肿瘤复发情况。结果无1例膀胱穿孔及闭神经反射发生,出血量17.5±3.8ml,手术时间23.1±4.1min,术后所有标本行病理检查均证实为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行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6个月,术后1年随访复发率19%(4/21)。结论耻骨上经膀胱闭神经阻滞能有效预防闭神经反射,可降低手术膀胱穿孔率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椎间椎体间融合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诊治的190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经椎间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经经椎间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后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平均手术时间(138.93±11.48)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46.83±19.34)ml,本组患者术中均未出现脊髓神经根损伤出现(P<0.05);对患者实施为期两年的随访发现,患者手术前后的VAS评分、ODI评分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本组患者未出现1例内固定失败、植骨不融合等现象。结论经椎间椎体间融合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微创穿刺与小骨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到2013年收取的1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给予其微创穿刺联合尿激酶冲洗引流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小骨开颅手术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同对照组相比要短,术后患者血肿变化较对照组大。结论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创伤小,但在血肿清除率上要低于小骨开颅手术。因此,对于血肿范围较小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穿刺手术治疗较佳。

  • 标签: 微创穿刺 小骨孔开颅 高血压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皮椎间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并发症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研究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7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探究组(n=13例)和对照组(n=14例),对照组患者行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探究组实施经皮椎间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对比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探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5.38%)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57.14%)相比较来说显著较低,P<0.05。结论两种手术治疗方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来说均有效,但相对来说经皮椎间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后并发症较低,且对患者的创伤较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 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皮椎间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并发症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研究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27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探究组( n=13例)和对照组( n=14例),对照组患者行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探究组实施经皮椎间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对比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探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15.38%)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57.14%)相比较来说显著较低, P< 0.05。结论:两种手术治疗方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来说均有效,但相对来说经皮椎间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后并发症较低,且对患者的创伤较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 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手术室护理配合对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效果。方法研究选择2015年7月-2017年4月间收治的62例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甲组、乙组,每组31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护理,甲组加用手术室护理,评价两组患者的切口感染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甲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3.23%)少于乙组患者(19.35%),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x2=4.026,P=0.045)。甲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91.32±2.54)分高于乙组患者(83.54±3.41)分,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t=10.187,P=0.000)。结论在骨科手术患者中,手术室护理配合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的风险。

  • 标签: 骨科 手术 手术室护理配合 切口感染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诱病因素、治疗方式。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规则,分成观察、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实行一次性病灶清除术以及对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1年复发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术后1年复发率低,数据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一次性病灶清除术以及对症治疗用于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过程中,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可推广。

  • 标签: 妇产科 手术切口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