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抽选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51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1例,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估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更短,治愈率明显更高,复发率明显更低,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能够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复发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精神分裂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心理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方面的改善价值。方法选择2015-2016年收治的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联合心理护理的实验组。对比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指标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HAMD指标评分差异对比,P>0.05。护理干预后HAMD指标再次进行对比,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改善,提高患者病情改善效果,具有实施价值。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状 心理护理干预 病情改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和利培酮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从我院收治的2015年7月-2016年9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随机抽取出60例,根据治疗药物,将其分为利培酮组和阿立哌唑组,每组各30例,对利培酮组进行利培酮治疗,对阿立哌唑组进行阿立哌唑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阴性症状量表评分、阳性症状量表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总有效率、阴性症状量表评分、阳性症状量表评分、量表总评分的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培酮和阿立哌唑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其疗效相当,但阿立哌唑的安全性比较高。

  • 标签: 阿立哌唑 利培酮 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降低跌倒时间发生率的效果。方法以2014年9月至2017年1月本科接诊的94例老年精神分裂症病患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入院的先后循序将之分成两组研究组47例接受PDCA循环管理,对照组47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两组跌倒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研究组的跌倒事件发生率为2.13%、患者满意度为95.74%,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4.89%、82.98%,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积极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可有效预防老年精神分裂症病患跌倒,提高临床护理效率。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跌倒事件 PDCA循环管理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着重于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80例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因而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认知功能评分与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认知功能评分为(41.326.35)分,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确切,认知功能能够显著改善,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认知康复护理对其认知功能障碍产生的影响。方法从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随机抽取90例展开分组研究,即A组45例,B组45例。A组配合基础护理,B组配合认知康复护理,对比两组认知功能改善的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前MMSE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B组评分高于A组,P<0.05,对比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护理前ADL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B组评分高于A组,P<0.05,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的过程当中,积极配合有效的认知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值得积极推广运用。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认知康复护理 认知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月应用阿立哌唑进行治疗的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应用利培酮进行治疗的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治疗8周后的总有效率、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各领域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达93.33%,观察组应用阿哌利唑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各领域评分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各领域评分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结论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减轻临床症状,从而提高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阿立哌唑 生活质量 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精神科长期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进行控制时开展品管圈活动的有效性。方法将在我院精神科长期住院接受治疗的70例患者分成两个组,在护理中,37例的分析组开展品管圈活动,33例的传统组行常规护理,观察比对两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分析组院内感染发生率是5.4%,相较于传统组的24.2%明显较低,(P<0.05)。结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到长期住院精神科患者中,可对院内感染进行有效预防,使院内感染发生的几率降低。

  • 标签: 精神科 住院患者 院内感染 品管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6年8月该院86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A组与B组,两组均为43例。B组采用常规护理,A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进行干预,护理结束后,分析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A组及B组治疗依从率分别为97.67%、72.09%,A组护理效果较好,两组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护理,可提升治疗依从性,增强治疗效果,保障护理质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与价值。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女性精神分裂症 治疗依从性 治疗效果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童年期虐待经历特点,并探讨其与患者自我病耻感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19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精神疾病患者病耻感量表、童年期虐待问卷评估,并对200例正常被试者进行童年期虐待问卷评估。结果:①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童年期虐待问卷各维度得分及总分上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②精神分裂症患者童年期虐待问卷得分与患者的起病年龄、病程均无显著相关(P〉0.05)。③精神分裂症患者童年期虐待问卷各维度得分与患者病耻感量表中歧视因子得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0.179~0.428.P〈0.05),并且情感忽视、躯体忽视因子得分与病耻感量表中积极效应因子得分亦呈显著正相关(r=0.229~0.387,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较正常被试者有更多的童年期虐待经历,并且对自我病耻感产生负面影响。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童年期虐待 病耻感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利培酮与阿立哌唑在精神分裂症中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30例患者使用利培酮进行治疗,作为利培酮组,30例患者使用阿立哌唑进行治疗,作为阿立哌唑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精神状况、认知功能和肝脏损伤严重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ANSS评分和BPR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阿立哌唑组患者的肝损伤严重程度明显优于利培酮组,P<0.05。结论利培酮和阿立哌唑两种药物均可有效治疗精神分裂症,对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状态和认知能力均具有积极作用,且阿立哌唑临床应用肝损最轻,安全性优良,更加适宜精神分裂症临床治疗。

  • 标签: 阿立哌唑 利培酮 精神分裂症 肝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阿立哌唑联合小剂量氯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住院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7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氯氮平初始剂量为50mg/d,2周内渐加量至250~400mg/d,疗程8周,可酌情使用β-受体阻滞剂、抗胆碱能药物和对症治疗的药物。观察组同时联合阿立哌唑初始剂量10mg/d,每日1次口服,最大剂量30mg/d,疗程8周,整个治疗过程中根据病情可酌情使用苯二氮类药和抗胆碱药。两组均不合并使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达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83.8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PANSS各项评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及总分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但治疗后4周、8周,观察组患者的PANSS各项评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及总分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联合小剂量氯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首发精神分裂症 阿立哌唑 氯氮平 PANS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齐拉西酮及心理治疗用于伴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60例入选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予齐拉西酮20mg/次,每天2次,8周为一疗程。2周内剂量逐渐增加到60~160mg。观察组30例,采用齐拉西酮及心理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齐拉西酮进行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DS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SDS评分(51.2±11.3)分,治疗后降低为(38.2±6.7)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SDS评分(50.7±12.8)分,治疗后降低为(41.5±5.8)分,两组患者治疗前的SDS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DS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例PANSS减分率<2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9例PANSS减分率<25%,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3%、70.0%,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齐拉西酮及心理治疗用于伴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伴抑郁 齐拉西酮 心理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喹硫平和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的临床对比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25例。将采取氟哌啶醇治疗的患者作为参照组,将采取喹硫平治疗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的患者予以喹硫平和氟哌啶醇治疗,采取喹硫平治疗的患者治疗效果相对较好,喹硫平副作用小、药效快,是治疗此疾病的首选药物,值得临床上借鉴和进一步普及。

  • 标签: 喹硫平 氟哌啶醇 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2015年8月—2016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64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应用利培酮治疗,研究组应用氨磺必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TESS评分),观察两组患者的阴性与阳性综合征量表评分与CDSS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3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2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PANSS阴性减分(8.24±5.15)分、CDSS评分(6.41±1.52)分与对照组(5.62±4.13)分、(5.23±2.40)分比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0%)显著低于对照组(53.1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氨磺必利治疗的效果与利培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若患者的临床症状属阴性症状,那么可以应用氨磺必利进行治疗,效果更为明显,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氨磺必利 利培酮 首发精神分裂症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络氧治疗联合小剂量利培酮对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疗效。方法挑选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7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执行经络氧联合利培酮治疗手段,对照组执行单纯利培酮治疗手段。分析两组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比两组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机率,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络氧治疗联合小剂量利培酮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安全可靠,疗效明显,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经络氧治疗 利培酮 慢性精神分裂症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叶酸、维生素B_(12)干预治疗对伴有精神行为症状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影响。方法对所有的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进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维生素B12水平测定,其中BPSD组40例,非BPSD组37例,予叶酸5mg/d和维生素B12500μg/d干预治疗,8周后检测血浆Hcy、叶酸、维生素B_(12)水平。结果接受叶酸、维生素B_(12)共8周的干预治疗后,BPSD组和非BPSD组的血浆Hcy水平(t=-21.61,t=-13.95)下降,叶酸(t=36.40,t=27.74)及维生素B12水平(t=24.93,t=36.73)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BPSD组的Hcy下降程度明显高于非BPSD组(t=5.63,P〈0.001),但是两组MMSE得分的改善情况并无统计学差异(t=0.59,P=0.559)。结论叶酸、维生素B_(12)干预治疗能显著降低AD患者甚至是BPSD患者的血浆Hcy水平,甚至对伴有精神行为症状的AD患者的疗效更好。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精神行为症状 同型半胱氨酸 叶酸 VIT B1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棕榈酸帕利哌酮与注射用利培酮微球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评定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末开始两组PAN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至12周末,过程组总有效率为8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主要为失眠、锥体外系反应、月经紊乱、体质量增加、注射部位疼痛等,但观察组体质量增加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棕榈酸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有利于患者持续有效的药物治疗,改善患者社会生活功能。

  • 标签: 棕榈酸帕利哌酮 注射用利培酮微球 精神分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