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一年期护士进行系统的规范化培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3年9月至2014年7月,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的两批分配至我院的一年期护士112名,实施一年期护士系统的规范化培训,评价培训效果。结果一年期试用期护士综合能力评价合格率100%。顺利通过试用期,全部留用我院。轮转期护士综合能力评价合格率100%。结论一年期护士系统的规范化培训带教,不仅是护理人才选拔和培养的基础,也能保证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在住院期间安全,提高病人满意度,达到优质的护理服务。

  • 标签: 一年期护士 规范化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4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药物+尤瑞克林)和对照组(常规药物)各23例,对比两组患者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和ADL评分、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患者的NIHSS评分和ADL评分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更低,而ADL评分更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7%>82.7%),而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3%<13.0%,0<8.7%),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尤瑞克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建议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 标签: 尤瑞克林 急性缺血性脑卒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眼科手术室是医院的重点监测部门及无菌操作的重要场所。每天手术量大,人员流动性强,无菌观念要求高,手术技能配合要求高,手术器械管理要求高。因此护士轮岗到眼科手术室如何提高并加快岗位的熟悉及适应能力,我们应用PDCA循环系统,使其提高带教质量,尽快独立上岗。方法结合眼科手术室及眼科各种手术方式的配合,各种手术仪器的使用,包括手术台上当助手的特性,将PDCA的四个阶段计划(P)、实施(D)、检查(C)、处理(A)具体运用于手术室岗位带教之中,随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利于轮岗护士在学习工作中掌握,形成良性循环。结果使带教工作更具有科学性、系统性、持久性,增强新轮岗护士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使带教老师保持责任感,降低及避免工作中的差错及不良行为,提高对手术室岗位责任的认识,自觉执行科室的规章制度。结论PDCA循环系统有利于提高轮科护士在眼科手术室工作中的学习与培训,以专人全程带教的形式,保障带教的质量,使新轮科的护士尽快熟悉、胜任手术室的工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系统护理在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分娩期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与探究。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50例,其后依据患者来院就诊时间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25例。予以常规护理的患者设为参照组,予以系统护理的患者设为研究组,最后比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分娩结果好于参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新生儿死亡率低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后差异显著。结论在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分娩期应用系统护理,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

  • 标签: 系统护理 妊娠合并心脏病 分娩期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肱骨及胫骨骨折以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曾接收的肱骨及胫骨骨折患者共106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以常规内固定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以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观察手术优良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优良率为92.5%,对照组中患者优良率为75.5%;观察组中不良反应人数为3例,对照组中不良反应人数为10例。结论对肱骨及胫骨骨折以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效果较理想,可使患者骨关节功能得到良好改善,使手术优良率提高,且不良反应较少。

  • 标签: 肱骨骨折 胫骨骨折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IBS-D患者4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系统性护理。结果经4周治疗后,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95.2%,对照组76.2%;3个月后回访复发率观察组9.5%;对照组38.1%。两组间的结果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IBS-D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满意,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上应用。

  • 标签: 系统性护理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统教学方法与PBL教学法相结合在运动系统模块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骨外科学方向120名学生分为2组。在运动系统模块课程临床教学中,分别采取单纯的传统教学法和PBL教学法。课程结束后,考察各组成绩。结果实验组理论考试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除知识的全面性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外,实验组在知识掌握牢固程度、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课堂气氛、学习兴趣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LB教学方法应用于运动系统模块课程临床教学中可取得较好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运动系统模块课程 PBL教学法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护理干预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排痰的效果。方法选择于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的方法促进患者排痰,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排痰效果以及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排痰效果为90%,对照组为75%,观察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有效排痰时间,痰鸣消失时间,憋喘缓解时间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促进呼吸疾病患者进行排痰,有效的维持呼吸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呼吸系统疾病 排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物联网的远程输液监测系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消化内科住院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输液治疗与护理,输液时只靠人工监测输液进程,观察组则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远程输液监测系统,比较两组护理效率、护理满意度,评估护理效果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往返病房次数、平均总耗时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72.12±12.34)分,观察组评分为(93.25±4.15)分,组间差异P<0.05。结论临床护理中应用远程输液监测系统显著提高了护理效果,患者接受度较高,有效促进了医院护理水平的高效化、智能化发展,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 标签: 物联网 远程输液监测系统 临床护理 输液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微创内固定系统与动力髁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研究微创内固定系统在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法,将42例经门诊确诊的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分成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治疗组)与动力髁螺钉内固定治疗组(对照组),每组21例,对两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优13例,良7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为95.2%;对照组优8例,良8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76.2%。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治疗组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面,相对于动力髁螺钉内固定治疗而言,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微创内固定系统 动力髁螺钉 股骨远端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身抗体和补体C3、C4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23例SLE患者和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抗核抗体(ANA)和抗ds-DNA抗体,免疫印迹法检测抗核抗体谱,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补体C3、C4。结果SLE患者ANA阳性率为94.3%,抗ds-DNA抗体阳性率为43.9%,抗核抗体谱阳性率为91.1%;ANA谱中抗Sm抗体、抗nRNP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43.1%、30.1%、25.2%、34.2%、26.1%;补体C3、C4阳性率分别为60.9%和54.5%,SLE患者上述指标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NA、抗ds-DNA抗体、抗核抗体谱及补体C3、C4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SLE的检测阳性率,对SLE患者的诊断、治疗、疗效观察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自身抗体 补体C3 补体C4 系统性红斑狼疮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测量系统分析在属性型数据分析中的一致性的评价指标,并应用于全自动灯检机检测与人工检测小容量注射剂可见异物检测能力的评估。方法以灯检检测经典验证方法KNAPP试验的数据为例,使用统计软件MINITAb进行计算。结果全自动灯检机检测能力与人工检测能力均符合测量系统分析指标的要求。结论测量系统分析(MSA)可作为一种重要的工具,应用在小容量注射剂灯检检测能力的评估与监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20例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5.00%的治疗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中生理功能、生理职能、健康状况、社会职能、情感职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护理,能明显提高患者疾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慢性胃炎 消化性溃疡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骨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骨显像剂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MDP)作为经典的骨显像药物在诊断骨转移瘤或其他骨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还是不能满足临床对骨疾病的诊治的需求,因此需要大量的新型显像剂来弥补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MDP)存在的不足。如,99mTc乙二胺四甲撑膦酸(HEDTMP)、153Sm—HEDTMP、177Lu乙二胺四甲撑膦酸(EDTMP)、99mTc-亚甲基氨基二膦酸(AMDP)18F-氟化钠(NaF)、11C-胆碱、11C-蛋氨酸(MET)等新型显像,从亲骨性、血液清除率、对比度等各个方面得到提升,克服传统骨显像剂存在的不足。

  • 标签: 骨疾病 骨显像剂 膦酸盐 单光子显像 PET显像剂
  • 简介:摘要把阴阳理论,看作对于系统的一般性的阐述,这样中医的理论开始复杂,一切的认识,或许独具慧眼。文章用一般性的系统理论基础上的阴阳模式阐述张仲景的胃病部分的诊治思路,以此才发现,古代中医的真实思维过程的形成的线索。启迪现代中医的对于疾病中医的认知模式,理论方法。走出现在的以经验为论调的买椟还珠的状态。

  • 标签: 伤寒杂病论 系统论 胃病 理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06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3)。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系统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系统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进一步提高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从而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疗效。

  • 标签: 护理干预 慢性肾小球肾炎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探讨和分析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运用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呼吸系统疾病患儿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有50例,其中实验组患儿接受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药物治疗,对照组患儿接受盐酸溴已新注射液药物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方法和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儿经过系统的治疗之后,有效率为96%(48/50);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80%(40/50),实验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为2%(1/5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12%(6/50)。两组患者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运用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能够产生显著的效果,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小,值得在临床治疗活动中进行使用和推广。

  • 标签: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微创内固定系统(Llss)与动力髁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取的股骨远端骨折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给予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对照组给予动力髁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完全康复时间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优良率对比,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61.6%,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更佳,它具有术中创伤小、术后恢复迅速、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微创内固定系统 动力髁螺钉内固定 股骨远端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我院种植中心应用DIO.“IFI”(软组织水平)种植系统的临床效果,探讨该种植系统和直接穿龈不翻瓣技术的可靠性。方法对40例牙齿缺失患者使用DIO.“IFI”种植系统,植入该种植体84颗。3~6个月后直接完成种植修复,采用种植体成功标准进行2年的临床评价。结果84颗种植体全部成功,无一例失败。结论DIO.“IFI”种植系统,直接穿龈不翻瓣技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安全可靠,修复避免2次切口,患者易于接受,效果好。

  • 标签: 种植 微创 直接穿龈 不翻瓣 软组织水平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自动分诊系统,对患者就诊流程进行改进,以方便患者就诊,提高治疗安全和工作效率。方法根据我院治疗室的业务需求,由软件部开发自助治疗分诊系统,作为研究应用所需要的信息技术的支撑和实施工具。流程再造中,不断优化和改进自助治疗分诊系统和就诊流程细节,形成系统和流程达到完美契合的体系。选取流程重组前来我院就诊的12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择流程重组后来我院就诊的12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平均排队时间Wq变化。结果观察组平均排队时间Wq1、Wq2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门诊治疗室治疗流程改进后,大大简化了就诊流程,有效缩短了患者排队时间,显著提高了就诊效率。

  • 标签: 自动分诊一号制系统 门诊治疗室 治疗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