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重症肺炎治疗中,免疫治疗的效果。方法对56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加用免疫治疗剂胸腺肽α1治疗。采用全自动蛋白分析仪对两组患者IgG和IgM进行检测;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细胞亚群。结果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试验组治疗后的血清免疫蛋白IgG、IgM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T细胞亚群CD4+/CD8+也显著升高。结论在对重症肺炎患者治疗中,免疫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免疫治疗 重症肺炎 免疫功能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炎肝硬化(viralhepatitiscirrhosis,VHC)患者的肝功能检验在临床中的意义。方法分析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34例VHC患者为治疗组,同期在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24例患者的血液标本为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比较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I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基转移酶(GGT)、血清胆碱酯酶(CHE)、白蛋白(ALB)、血清胆醇(CHO)、总胆汁酸(TBA)水平变化。肝硬化依照child三个分级的AIT、AST、ALP、GGT、CHE、ALB、CHO、TBA水平变化。结果(1)治疗组AIT、AST、ALP、GGT、CHE、ALB、CHO、TB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P<0.01)。(2)ChildB、ChildC组患者AIT、AST、ALP、GGT、CHE、ALB、CHO、TBA水平均显著高于ChildA组,两组与ChildA组比较(P<0.05)。结论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水平均出现显著变化,同时其变化立玉可以反映肝炎肝硬化患者病变程度,在临床治疗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宫内窘迫对足月新生儿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4.01-2014.12新生儿监护室收治的足月新生儿,根据出生前是否存在胎儿宫内窘迫进行分组,分别测定生后24小时内其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共纳入56例足月儿,胎儿宫内窘迫组27例,非胎儿宫内窘迫组29例。胎儿宫内窘迫组与非胎儿宫内窘迫组相比,APTT、TT、AT-III、D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INR、PT%及FI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儿宫内窘迫会引起新生儿凝血功能的一系列变化,对早期新生儿凝血功能的监测可早期发现危重患者,降低伤、残及死亡率。

  • 标签: 胎儿宫内窘迫 凝血指标 足月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新生儿窒息并多器官功能不全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5例新生儿窒息患儿,对于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以进行新生儿窒息并多器官功能不全发生率以及患儿临床特征的分析总结。结果65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中,38例患儿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并发率约为58%,并且根据临床分析显示患儿的多器官功能不全与患儿的窒息程度有很大的关系,由于多器官功能不全导致的死亡率与患儿窒息程度之间也有着一定的联系,功能不全器官数量越多患儿的病死率也越高。此外,新生儿窒息并多器官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和新生儿出生体重、胎龄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结论降低新生儿早产率以及低体重儿出生率,有利于避免多器官功能不全的发生,对于降低新生儿窒息并多器官功能不全引起的死亡率也有着积极的作用意义。

  • 标签: 新生儿窒息 多器官 功能不全 临床关系 死亡率 分析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妊娠合并甲减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同期甲状腺功能检查正常的孕产妇84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不同孕期及产后的甲状腺刺激激素(TSH)的水平,并记录两组不良妊娠结局。结果两组孕早期TSH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孕中期、孕晚期及产后1周的TS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产妇孕前、孕期早期筛查诊断,并及时治疗,以预防甲减对孕产妇自身及胎儿造成潜在的危害,并改善甲减孕产妇的妊娠结局。

  • 标签: 妊娠 甲状腺功能减退 不良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长素及铁剂治疗血液透析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并发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长素实施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长素及铁剂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对于血液透析并发症患者实施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长素及铁剂的治疗能够明显提升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左卡尼汀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长素 铁剂 血液透析并发症
  • 简介:摘要探讨基层医院开胸肋骨内固定加脾切除治疗左侧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脾破裂可行性。我院于2012年05月~2014年08月对12例伴左侧多发肋骨骨折伴脾破裂行脾切除加肋骨内固定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分析探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房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64例风湿性心脏病二狭患者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房和/或心心耳内有无血栓形成进行分组。结果有血栓组与无血栓组相比,在年龄,性别,房大小方面无明显差异。血栓形成组心房纤颤、房自发显影、二尖瓣口狭窄程度越重、无明显二尖瓣返流血栓发生率更高。结论风湿性二狭患者合并心房纤颤、房自发显影,二尖瓣返流程度越轻发生房血栓的风险性越高。

  • 标签: 二尖瓣狭窄 左房血栓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别探究在临床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即甲亢)的过程中使用甲巯咪唑(即MMI)和丙硫氧嘧啶(即PTU)对患者的肝功能造成的影响,并进行对比。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期间就诊的患有甲亢的患者,从中随机抽取160例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80例。参照组行以MMI,实验组行以PTU,对比分析用药后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肝损伤概率实验组(22.5%)高于参照组(8.75%),P<0.05,存在统计学的意义;但是相对的,参照组出现肝损伤的时间(21.67±9.57)天,实验组(42.54±25.87)天,P<0.05,存在统计学的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甲亢的过程中,使用丙硫氧嘧啶对患者的肝功能造成的影响要大于甲巯咪唑,但是甲巯咪唑造成肝损伤的时间要比丙硫氧嘧啶早。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肝功能 甲巯咪唑 丙硫氧嘧啶
  • 简介:摘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该病属终生复发性疾病,对西药依赖性明显。在诸多证型中以肝郁气滞型较为常见,文章记录导师宋俊生教授应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肝郁气滞型甲亢案例一则,病程短,疗效佳,故对其分析报道。

  • 标签: 小柴胡汤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瘿病 肝郁气滞型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针对重型脑外伤患者的部分凝血功能指标异常情况进行观察分析。方法抽取于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就诊的例127例脑外伤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以随机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为94例脑外伤患者,对照组患者则为33例脑肿瘤术前患者,以此来对两组患者进行GCS评分以及检测其凝血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中,观察组患者所进行的PT、APTT、DD以及FDP等方面的检测值均都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在GCS评分以及BPC值方面却明显的低于后者,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组患者的PT、APTT、DD以及FDP检测值也都高于轻、中型脑外伤患者。结论重型脑外伤患者有着非常明显的凝血指标异常情况;因此,必须及时检测,采用科学合理的抗凝治疗,尽可能的纠正其可能产生的凝血功能异常情况,这本身对于患者预后工作的改善情况来说非常重要。

  • 标签: 重型脑外伤 凝血功能指标 异常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病人的护理心得。方法采集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作为实验对象,并且随机分配为两组,实验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方式案,对照组患者实施普通的护理方案。结果实验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的护理干方案预后病人满意程度与并发症出现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有显著区别(P<0.05)。结论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方案能明显加强临床治疗率,减低并发症发生率,加强患者生活质量,提倡在临床上普遍应用。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 围手术期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在骨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本社区收治的骨折患者19例,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以及骨折各个时期的术后功能锻炼,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经过对以上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在所有患者中,有94.7%的患者能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功能锻炼,有89.5%的患者能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患者术后恢复率达100%。结论在骨折患者的术后功能锻炼中进行健康教育能增进患者对功能锻炼的认知,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能显著的改善患者的功能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骨折患者 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锻炼对肺癌术后患者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101例胸外科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1)。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指导,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康复运动锻炼,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肺部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Borg运动强度自觉量表得分、6min步行距离、SF-36量表总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部康复运动能有效地提高肺部功能,促进肺癌术后患者恢复。

  • 标签: 肺癌 康复锻炼 肺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女性肿瘤患者的家庭功能状况,找出影响患者健康的家庭及相关社会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供相应依据。方法对2013年2月-2014年1月到本科住院的女性肿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t检验。结果女性肿瘤患者家庭功能调查显示,家庭功能较好只占25.86%,61.21%家庭功能一般,12.93%家庭功能较差;不同的年龄、文化程度、医疗费用来源、经济状况、病程、婚姻状况等因素对家庭功能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关注女性肿瘤患者家庭功能状况和社会支持系统,协调个体、家庭和社会的相互关系,提高患者的社会舒适度,有利于改善女性肿瘤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促进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女性 肿瘤患者 家庭功能 相关因素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早期卵巢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术后患者5年内生存率、再妊娠情况及卵巢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病理证实并有完整临床及随访资料的早期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记录并对比患者生存率、再妊娠情况及性激素三项水平。结果5年随访后,在32例早期卵巢恶性肿瘤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患者中,实施患侧卵巢肿瘤剥除术2例,生存率100.0%;附件切除术21例,死亡1例,生存率95.5%,复发2例,复发率为9.52%;全面分期手术9例,生存率100.0%。32例患者均来月经,再妊娠率71.9%。结论早期卵巢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术对于有生育要求的育龄妇女是相对安全、可行的。

  • 标签: 早期卵巢恶性肿瘤 保留生育功能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穴位按摩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60例患有慢性功能性便秘的老年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空腹饮一杯淡盐水或蜂蜜水,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的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 功能性便秘 穴位按摩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女正常分娩前与分娩后的免疫功能的变化以及其与早产诊断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POT和ELISA双抗体夹心法分别对正常妊娠及早产妇女分娩前后总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CD4+细胞的百分率、CD8+细胞的百分率、sIL-2R水平。结果分娩后母体的总T淋巴细胞和CD4+T细胞的百分率与分娩前的相应细胞相比均升高,且sIL-2R水平也比分娩前增高,早产组分娩前和分娩后sIL-2R水平均比正常分娩组显著增高。结论妇女正常分娩前与分娩后的免疫功能的变化明显,其与早产诊断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

  • 标签: 分娩前后 母体免疫功能 早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呼吸功能训练联合应用在37开胸手术病人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74例开胸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n=37例)和对照组(n=37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胸部术后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健康教育、呼吸功能训练,对比两组效果。结果手术后,观察组的FVC、FEV1、FEV1/FVC、PaO2和PaCO2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呼吸功能训练联合应用能有效改善病人肺部功能,促进病情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开胸手术 健康教育 呼吸功能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颈椎失稳患者采用颈肌功能锻炼配合针刺理疗方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颈椎失稳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其中对照组采用针刺理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颈肌功能锻炼。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椎体角度位移、水平位移。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为(94.6%)明显高于对照组(78.4%)(P<0.05);两组治疗后椎体角度、水平位移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颈椎失稳患者采用针刺理疗法治疗的同时,配合颈肌功能锻炼治疗,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颈椎失稳 针刺理疗 颈肌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