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后保健对产妇产后恢复及新生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来我院进行产后保健的产妇146例为实验对象,将所有产妇随机平均分成保健组和对照组,两组产妇一般医学参数无统计学意义存在,具有可比性。(P<0.05)。对照组采用一般保健方式,保健组再此基础上强化,探究两组产妇和新生相关指标比较情况。结果保健组产妇和新生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对产妇进行产后保健工作,能够在根本上将其恶露持续时间,子宫恢复时间缩短,对于消除新生黄疸也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产后保健 泌乳量 子宫恢复 新生胎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使用INSURE技术(气管插管-PS-拔管后使用鼻塞式气道正压通气)的护理方法。方法在NICU住院、诊断新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儿51例,气管插管使用PS后迅速拔管使用NIPPV模式辅助通气,根据血气结果调节参数。护理中注意监测生命体征、保暖、合适体位、加强气道管理及并发症处置。结果所有51例患儿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19.78±5.68)天,平均吸氧时间为(8.54±3.91)天,平均机械通气时间(69.68±16.18)小时,并发症气漏发生2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2例,颅内出血9例,坏死性小肠炎1例。结论改良INSURE方法治疗早产儿RDS效果显著,规范的护理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减少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需要,缩短患儿的住院日。

  • 标签: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早产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护理干预对新生黄疸治疗效果及黄疸指数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新生黄疸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给予综合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干预,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67%(29/30);而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24/30),并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黄疸指数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将护理干预措施运用在新生黄疸的治疗中,不仅可以降低黄疸指数,还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康复。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护理干预 黄疸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676名孕妇的进行产前免疫学检查,探究其IgG抗A(B)抗体效价对于新生溶血病的产前诊断及产前干预的可行性关系,为临床提供一定HDN的诊断及防治依据。方法检测夫妻ABO、RH血型;母亲产前IgG抗A(B)效价;对新生进行ABO、RH血型及改良的溶血三项实验(包括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抗体释放实验(放散)、游离抗体试验)。结果对于夫妇血型不合孕妇,产前产前检测其IgG抗体效价,对于效价高者进行产前干预,是对新生溶血病(HDN)防治较为简便的方法。

  • 标签: 产前抗体 新生儿溶血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院内感染预防性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及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2014年我院母婴同室的498例新生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是否介入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将498例新生分为对照组(2013年1月-12月)和观察组(2014年1月-12月),观察两组感染率、感染部位及环境监测合格率,分析新生发生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上呼吸道感染率、口腔感染率、皮肤感染率等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房环境监测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新生院内感染发生率,提高病房环境监测合格率,对于预防新生院内感染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新生儿 院内感染 预防性护理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家族性高乳糜微粒血症(FCS)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大多在儿童时期发病,很少发现于新生儿时期。该例患儿于新生期发病,且出现典型皮肤黄色瘤。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家族性 高乳糜微粒血症 新生儿期 皮肤黄色瘤
  • 简介:摘要报告1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合并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营养支持及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包括呼吸道管理、营养管理、管道护理、感染控制等,经过27天的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儿治愈出院。

  • 标签: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 临床营养支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生儿科护士对新生抚触的认知及实践情况,并探讨影响其结果的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本市3所医院共67名护士进行调查,统计处理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为得分影响因素的分析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结果护士对抚触认知方面的得分较高,而行为得分较低。不同工作年限的护士行为得分有显著差异,而工作年限对护士行为得分的影响是通过职称起作用的。结论护士能够很好地认识到抚触对新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抚触的操作水平有待提高。

  • 标签: 抚触 新生儿科护士 认知 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黄疸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120例新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的新生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研究组的新生在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基础上,在出生12个小时之后采用抚触、游泳等早期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两组新生总有效率、胎便的转黄时间、出生3天后的体重、血清胆红素等情况。结果对照组新生的总有效率为81.67%,研究组新生的总有效率为93.3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胎便的转黄时间、出生3天后的体重、血清胆红素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黄疸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明显,可减少新生的病理性黄疸发生率,增加新生的体重,使血清胆红素的水平降低,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早期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科216新生败血症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状况,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近2年9548例住院新生按微生物血培养检验常规进行培养、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按美国NCCLS标准判读结果。对分离出的216阳性菌株构成及抗生素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新生败血症检出病原菌216株,阳性检出率2.2%,其中革兰阳性菌175株(占81.0%),革兰阴性菌41株(占19.0%);革兰阳性菌中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139例(79.4%),其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CNS)26株(18.7%);其它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不动杆菌、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产ESBLs)菌株11株(26.8%);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产ESBLs菌株3株(50%)。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耐药率>90%;对红霉素d耐药率>80%、对氨苄西林、苯唑西林、克林霉素、头孢唑啉的耐药率均>60%。革兰阴性菌对目前常用抗菌素除头孢他啶耐药率较低外,对其它抗菌素耐药率均>70%,呈现多重耐药性现状。结论昆明地区新生败血症病原菌近二年均以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首位,MRCNS及产ESBLs菌株呈现逐年增高趋势,病原菌对抗菌素呈多重耐药现状。

  • 标签: 新生 婴儿 败血症 病原菌 耐药 抗菌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在新生败血症中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50例新生败血症患者,同时选取50例新生母乳性黄疸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并对检测的结果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新生败血症患者在治疗前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母乳性黄疸患者(P<0.05)。实验组新生败血症患者经相关治疗7天-10天后,其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较之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在新生败血症的检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 标签: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新生儿败血症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新生肺炎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9例肺炎新生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所有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治疗期间给予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体温复常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喘息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体温复常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治疗后复发,在新生肺炎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新生儿肺炎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重症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7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81例新生的临床资料,其中97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新生患儿,根据临床观察及文献报道,将引起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早产、出生低体重、羊水污染、胎膜早破、头颅血肿、剖宫产、缺氧、母体有产前合并症、母子血型不合、母乳喂养、开奶时间长、胎便排出时间长的新生,出现高胆红素血症的机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对可能存在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要加以重视,应积极预防,降低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提高优生优育率。

  • 标签: 重症高胆红素血症 危险因素 新生儿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纳洛酮与氨茶碱的联合疗法在重症新生疾病合并呼吸抑制的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0例重症新生疾病合并呼吸抑制患儿,并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100例。对照组使用氨茶碱,观察组则应用纳洛酮与氨茶碱的联合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9%,观察组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在重症新生疾病合并呼吸抑制的治疗中,纳洛酮与氨茶碱的联合疗法可以显著地提高治疗有效率,且不良反应少,因此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新生儿 疾病 吸抑制 纳洛酮 氨茶碱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先天性肠闭锁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2月年到2015年2月期间接收的120例新生先天性肠闭锁患儿,根据患者在围手术护理方法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这些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其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新生先天性肠闭锁患儿在围手术期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干预护理措施,可明显的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新生儿先天性肠闭锁 围手术期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CPAP治疗不同原因引起的新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新生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18例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均接受N-CPAP辅助通气治疗;比较新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并发症及转归情况。结果本组患儿中,治疗前和干预后患儿在吸气性三凹征、发绀、呻吟、呼吸衰竭等临床症状方面,差异显著P<0.05;本组患儿中出现并发症者3例,1例转为气管插管予呼吸机辅助呼吸。结论新生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N-CPAP治疗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其预后效果良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持续气道正压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新生感染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感染性肺炎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在应用抗感染、吸痰、吸氧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盐酸氨溴索10㎎/次电驱动压缩雾化吸入,每12h一次。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血气指标、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血气指标恢复正常时间(3.1±1.4)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6.2±2.3)d、住院时间(9.5±3.2)d,与对照组的(5.1±1.8)d、(9.2±3.1)d、(11.0±4.6)d比较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新生感染性肺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 标签: 盐酸氨溴索 雾化吸入 新生儿 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讨新生病室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和维护的规范方法。方法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对新生病室仪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结果该方法对新生病室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维护保养质量及消毒灭菌的提高有促进作用,护理人员对仪器设备的技术操作能力及管理质量明显提高。结论运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提高了抢救率,保障了医疗安全,是做好新生病室仪器规范管理及安全使用的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新生儿病室 仪器设备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生发射(OAE)应用于新生听力普遍筛查的常规方法、特殊技巧和体会,从而更好开展新生听力筛查工作,提高筛查率,使听障儿童聋而不哑。方法对2623例新生采用丹麦出品的OtoRead便携式耳声发射测试仪进行听力普遍筛查,通过、未通过者42天进行复筛,再未通过者3个月前再次复筛,仍未通过者转上级听力筛查中心进行听力学分析及诊断。结果通过采用耳声发射(OAE)对2623例新生进行听力筛查,初筛率为100%,初筛未通过率1.11%,生后42?天复筛未通过率3.01‰,3个月前再次复筛通过率3.45%。1例确诊为听力障碍,占总筛查人数的0.39‰。结论耳声发射是适用于新生听力筛查的一种快速、无创、简便的方法,OtoRead便携式耳声发射测试仪常规操作方法、特殊技巧的应用,可降低初筛假阳性率,提高早期听力筛查工作质量,是新生听力筛查工作的根本。

  • 标签: 新生儿 听力普遍筛查 体会
  • 简介:摘要总结7例新生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综合征的早期观察和护理体会。认为做好早期观察,可以协助医生早期明确诊断,护理重点为及时有效的物理降温,以防止高热惊厥,同时做好抽搐时的护理,预防感染,做好出院宣教和家长的心理护理,提高家庭延续性护理的质量。本组7例患儿经过综合治疗和护理,均康复出院。

  • 标签: 新生儿 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综合征 无汗型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