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4 个结果
  • 简介:患者女,28岁,因发现左侧腹部肿块1年,于2011年7月25日入院。1年前体检时偶然发现肿块,无腹痛、腹胀、腰痛、恶心、呕吐、尿频、尿痛及血尿等症状,查体见左侧腹部稍膨隆,可触及囊性肿块,无压痛,边界清,活动度差,叩诊呈浊音。糖类抗原(CA19-9)、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均正常。

  • 标签: 经腹腔途径 瘤切除术 粘液性囊 腹膜后 腹腔镜 腹部肿块
  • 简介: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卫生部内诊疗技术培训基地"是山东省普通外科专业唯一的经卫生部认证的腹腔镜内医师培训基地,师资力量强大,具有多年的腹腔培训经验,以及腹腔医师学术交流平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腹腔镜外科杂志》,基地培训面积400余平方米,

  • 标签: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技术培训 内镜诊疗 卫生部 腹腔镜外科 招生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腹腔下哑铃状补片封堵治疗成人疝的新方法。方法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10月采用腹腔下哑铃状补片封堵治疗成人疝30例,其中右侧20例,左侧9例,双侧1例,均在腹腔下行内环口荷包缝合高位结扎及哑铃状补片封堵术。结果手术时间单侧平均35min,双侧60min。术后平均4d出院,无并发症。患者随访3个月至2年,无复发。结论腹腔下行内环口荷包缝合高位结扎及哑铃状补片封堵术安全有效、创伤小、无瘢痕、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无肠粘连、肠梗阻、腹腔感染﹑阴囊感染、睾丸扭转及缺血坏死、切口感染、腹股沟区疼痛麻木等并发症,操作简便,无需特殊器械,疗效满意。

  • 标签: 腹股沟 腹腔镜 亚铃状补片
  • 简介:目的探讨全乳晕入路腔下甲状腺手术常规经中间入路手术路径显露喉返神经.达到预防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效果。探讨显露喉返神经的方法。方法采取全乳晕入路腔下甲状腺中间入路的手术方法完成甲状腺手术154例,术中共显露喉返神经205条。结果1例甲状腺癌手术和1例再次甲状腺手术后出现轻度喉返神经麻痹症状,分别于1、3个月后恢复,无永久损伤。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5d(4~8d)。结论中间入路新手术路径使腔下甲状腺的手术操作更加容易.降低了甲状腺手术难度,并且可以作为一种安全的喉返神经显露方法。

  • 标签: 腔镜甲状腺手术 喉返神经 手术路径
  • 简介:《中华腔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编辑部的网上稿件远程处理系统已经建成,热忱欢迎大家登陆http://www.jendourol.com注册投稿,但最近网站正在备案提交材料审批过程中,紧急启用http.//jendourol.yywkt.cn,原用户名及密码均可继续使用,以后两个域名均对应同一网站。

  • 标签: 网上投稿 泌尿外科 电子版 系统 杂志 腔镜
  • 简介:目的:探讨手助腹腔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手术方法及技巧。方法:2009年7月至2011年12月为2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行手助腹腔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结果:26例均顺利完成手助腹腔手术,手术时间167-237min,平均187min;术中出血量467-1820ml,平均510ml;术后住院7-16d,平均9.7d;术后无死亡病例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手助腹腔脾切除术联合贵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安全、微创、可行,明显降低了复杂腹腔手术的难度及风险,手术成功的关键是防止术中大出血。

  • 标签: 脾切除术 手助腹腔镜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门脉高压
  • 简介:目的:探讨三联合治疗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为22例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患者行三联合手术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24例开腹手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三联合治疗组明显优于开腹手术(P〈0.05);术后一周实验室检查指标(白细胞计数、结合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血清白蛋白、胆碱酯酶)较开腹组明显好转(P〈0.05)。结论:三联合治疗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手术安全可行。

  • 标签: 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 腹腔镜检查 胆道镜检查 十二指肠镜检查 剖腹术 对比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直肠癌手术中植入Ⅰ^125粒子近距离放疗辅助治疗直肠癌的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行腹腔直肠前切除术的4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并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A组(n=22)术中于肿瘤浸润或可能复发转移部位植入Ⅰ^125粒子,常规化疗6个周期,B组(n=23)术后以45~50Gy外放射治疗5周后常规化疗6个周期。两组化疗方案相同(FOLFOX方案)。术后随访12~54个月,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肛门控便功能、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放射性肠炎、放射性膀胱炎及皮肤放射性损伤等放疗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肛门控便功能、吻合口狭窄率A组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腹腔直肠癌术中植入Ⅰ^125粒子近距离放疗可明显降低因外放疗引起的放射性肠炎、放射性膀胱炎、控便功能异常等并发症,有效预防直肠癌的复发,并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直肠肿瘤 腹腔镜检查 Ⅰ125粒子 近距离放疗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下飞行人员保胆取石和取息肉的手术适应证、方法和疗效以及对空勤人员的术后放飞及飞行状况的影响。方法2011年4月-2012年4月我们完成了6例飞行人员腹腔下保胆取石和取息肉术。单纯胆囊结石患者3例,其中2例为单发结石,1例为多发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患者1例,胆囊结石合并息肉患者2例,均为胆固醇性息肉。6例患者均行胆囊底部切开取石及取息肉术。胆囊切口采用4—0prolene缝线连续缝合2例,采用3-07吸收线间断或连续缝合4例。术中使用胆道1例,另5例未用胆道,用腹腔代替胆道查看胆囊内结石或息肉是否取净。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2例。胆囊结石(包括合并胆囊息肉)患者术后服用利胆药物1个月,1例胆囊息肉患者术后未服利胆药物。所有患者术后地面观察3个月。结果6例保胆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没有1例中转剖腹手术。手术时间85~145(95±22)min。术后均恢复顺利。术后住院3-7(5.0±2.0)d,均治愈出院。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4个月,未发现胆囊结石或息肉复发。其中3例患者按时复飞,状况良好。另3例患者地观期尚未结束,目前状况良好,无不适主诉。结论腹腔下保胆取石和取息肉术保留了胆囊及胆囊功能,有利于维护飞行人员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只要胆囊大小基本正常、胆囊壁增厚不明显、胆囊功能基本正常,并且患者及家属保胆愿望强烈,均可进行腹腔保胆取石(息肉)术。术式以采用胆囊底部切口、可吸收线缝合为好,只要缝合可靠,不必放置腹腔引流管。术后近期服用利胆药物可能对预防结石复发有益。腹腔保胆取石及取息肉术对飞行人员复飞无明显不良影响。

  • 标签: 胆囊结石病 息肉 腹腔镜检查 军事人员
  • 简介:1994年美国外科医师Wittgrove首次报道腹腔下对病态性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Roux-en-Y胃转流术(laparoscopicRoux-en-Ygastricbypass,LRYGB),至1995年EastCarolina大学的Pories等报道减肥手术后的随访结果才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临床及基础研究显示胃肠道激素的变化在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起重要作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胰高血糖素样肽-1 胃转流术 手术治疗 腹腔镜 ROUX-EN-Y
  • 简介:肺栓塞(pulmonarythromboembolism,PTE)是指肺动脉血管被栓子栓塞导致的疾病,75%~90%的栓子来源于下肢静脉血栓。静脉血栓尤其是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veinthrom-bosis,DVT)形成是腹腔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血流缓慢瘀滞,而腹腔术中气腹压力大于下肢静脉血回流的压力,导致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引起血栓形成。

  • 标签: 深静脉血栓 肺栓塞 腹腔镜检查 个性化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斜仰卧位经皮肾取石术治疗高龄高危肾结石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1年10月,采用斜仰卧位经皮肾取石术治疗32例高龄高危肾结石患者资料。术前积极处理合并症,将手术风险降低至最低限度后行斜仰卧位经皮。肾取石术。结果本组32例手术均顺利。手术时间12-75min,平均45min。住院时间平均8.6d,一期手术结石取尽26例,3例行体外冲击波碎石,3例行二期手术取石,结石总取净率87.5%。术中、术后无大出血、周围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中未见肾盂输尿管穿孔,仅1例需术后输血,5例患者术后发热。结论斜仰卧位经皮肾取石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等高优点,尤其适用于高龄、高危肾结石患者。

  • 标签: 肾结石 体位 经皮肾镜取石术 高龄高危
  • 简介: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凝联合后腹腔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可行性、有效性及优越性。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5月至2012年7月进行的76例经尿道电凝联合后腹腔的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根治术(实验组)与我院同期进行的80例联合经尿道电切的后腹腔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根治术(对照组)对比,进行回顾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肿瘤复发率。结果两组156例后腹腔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根治术均全部成功完成,未出现死亡和重大并发症。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分期和肿瘤分级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组缩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1年肿瘤复发率分别为1.6%和13.3%,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经尿道电凝的腹腔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根治术能够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减少肿瘤细胞种植,降低肿瘤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后腹腔镜 上尿路 尿路上皮癌 经尿道电凝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肾取石术(PCNL)并发乳糜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收治的1例PCNL并发乳糜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患者,女,64岁,因“左。肾盂。肾下盏结石”行“左侧微通道PCNL”,术后当天发现左肾造瘘管和尿管均引出乳白色尿液,尿乳糜尿试验(+++),左。肾造瘘管造影显示左。肾周丰富的淋巴管显影。通过逆行插入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封堵器堵塞左输尿管上段,经左肾造瘘管注入2%硝酸银溶液15ml,每次留置10min,共3次。结果术后左肾造瘘管引流尿液变清,尿乳糜尿试验(-),随访9个月未见乳糜尿复发。结论经皮。肾取石术并发乳糜尿较罕见,确诊依靠其临床表现、乳糜尿试验及相关影像学检查,低脂饮食、肾盂内硬化剂灌注和肾蒂淋巴管结扎术为其可选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经皮 肾镜取石术 肾结石 乳糜尿 并发症
  • 简介:在出版届各级的努力下,电子期刊在中国新闻出版总署网站上能够检索了。具体路径:http://www.gapp.gov.cn→在线查询→新闻机构查询服务→媒体类别:

  • 标签: 新闻出版总署 泌尿外科 检索 网站 中国 电子版
  • 简介: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调控下七氟烷吸入麻醉在小儿腹腔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择期行腹腔手术的患儿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I组)和对照组(II组),每组40例。I组通过调控七氟烷呼气末浓度(Etsevo)维持BIS值在40~60,II组维持血压和心率在基础值的±20%波动调控Etsevo,并监测BIS值。记录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BIS值、ETsevo、拔管时间和离室时间。结果I组麻醉过程中平均动脉压(MAP)和BIS值均高于II组(P〈0.05);麻醉维持期I组ETsevo低于II组(P〈0.05);I组拔管时间和离室时间都明显少于II组(P均〈0.05)。结论BIS调控七氟烷吸入麻醉能减少七氟烷的用量,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缩短苏醒和拔管时间,提高麻醉的安全性,在小儿腹腔手术中应用是可行的。

  • 标签: 小儿 腹腔镜手术 脑电双频指数 七氟烷
  • 简介:目的观察微创经皮肾取石术治疗开放手术后的复发肾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到2010年5月45例开放手术后的复发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开展的86例初治肾结石患者的微创经皮肾取石术作对照研究。结果45例观察组患者单通道取石17例,双通道取石25例,三通道取石3例:结石总取净率86.7%;平均手术时间121±41min;平均住院时间8.2d。对照组采用单通道取石54例,二通道取石28例,三通道手术4例;手术时间113±47min,平均住院时间7.5d;结石清除率90.7%。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结石总取净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采用单通道取石比例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取石术是治疗复发性肾结石的有效方法。

  • 标签: 经皮 肾镜取石术 肾结石 复发
  • 简介:在出版届各级的努力下,电子期刊在中国新闻出版总署网站上能够检索了。具体路径:http://www.gapp.gov.cn→在线查询→新闻机构查询服务→媒体类别:电子期刊→查询→在查询条件下输入“连续型电子期刊刊号:CNll-9287/R”、“连续型电子期刊刊名:中华腔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或‘出版单位: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均可检索到《中华腔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 标签: 中华医学电子音像 新闻出版总署 泌尿外科 电子版 检索 杂志
  • 简介:目的探讨关节下经皮空心螺钉结合钢丝环扎治疗髌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并与传统的开放手术比较,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3月-2011年4月,采用关节下经皮空心螺钉结合钢丝环扎治疗17例髌骨骨折患者(关节组),传统的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手术治疗髌骨23例患者(传统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大小、骨折愈合时间、Lysholm膝关节评分等,评价其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了临床随访,平均17个月(6~37个月)。手术切口的大小:关节组(6.5±1.4)cm,传统手术组(8.4±1.2)cm。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关节组(9.6±1.3)周,传统切开组(11.9±1.7)周。术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关节组(85.0±3.7)分,传统切开组(82.7±4.9)分。两组在手术切口大小、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下经皮空心螺钉结合钢丝环扎治疗髌骨骨折,相对于传统的开放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并发症少、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功能恢复,是治疗髌骨骨折的较佳方法。

  • 标签: 关节镜 髌骨骨折 空心螺钉 比较研究
  • 简介:目的:观察加速康复外科(fasttracksurgery,FTS)联合腹腔技术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2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n=31)应用传统围手术期处理行开腹手术,Ⅱ组(n=31)在FTS理念指导下行开腹手术,Ⅲ组(n=30)在FTS理念指导下行腹腔手术。3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抽取外周血测定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RE)、转铁蛋白(TRF)、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血红蛋白(Hb)等。结果:3组患者术后第3天、第7天CRP较术前均明显升高(P〈0.01),与Ⅱ组、Ⅲ组相比,Ⅰ组患者术后第3天、第7天CRP升高更明显(P〈0.01),与Ⅲ组相比,Ⅱ组升高明显(P〈0.05)。术后第3天3组患者ALB、PRE、TRF、RbP、Hb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减低,与Ⅱ组、Ⅲ组相比,Ⅰ组减低更明显;与Ⅲ组相比,Ⅱ组PRE、TRF、Hb降低更明显(P〈0.05)。术后第7天,Ⅰ组各项指标仍低于术前(P〈0.05),较第3天升高(P〈0.05);Ⅱ组各项指标较术后第3天有所升高(P〈0.05),且较Ⅰ组升高明显(P〈0.05);Ⅲ组患者PRE、TRF、Hb恢复至术前水平,其他指标较术后第3天升高明显(P〈0.05)。结论:应用FTS理念行腹腔结直肠手术,可更有效缓解术后炎症反应,维持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对术后患者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加速康复外科 腹腔镜检查 营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