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门诊处方用药情况,加强处方审核,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统计我院2014年8月份门诊药房的处方总量,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结果本院门诊2014年8月份总共25064张处方,审核发现其中不合格537张,不合格率约占2.14%。合格处方24527张,合格率约占97.86%结论我院门诊处方用药基本合理。

  • 标签: 处方点评 错误分析 用药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隐形义齿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牙列缺失的150位患者其中男90例,女60例经过隐形义齿的修复通过1-2年的观察结果,成功138例占92%,失败12例占8%.结论隐形义齿的修复优于传统义齿的修复,值得广泛推广.关键词隐形义齿;口腔修复;牙列缺损中图分类号R78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823-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急诊手术术后腹胀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将妇科急诊手术与妇科择期手术进行对照,两组病人各100例,对照组在术前,术后做好病人心理护理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各种护理实施。观察组的急诊手术病人术前未给予护理干预。结果择期手术术后腹胀13例,占13%,急诊手术术后腹胀54例,占54%。两组术后腹胀发生率有显著差异。急诊手术术后腹胀发生率明显高于择期手术。结论根据术后腹胀发生的原因,术前术后做好病人心理护理,指导病人正确的呼吸方法,术后特别注意腹部保暖,肠蠕动未恢复前禁食,是减少术后腹胀的关键,是必要的护理途径。

  • 标签: 妇科急诊手术, 腹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肠炎的护理措施以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和探究了我院收治的382例急性肠炎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自身的营养需要,采取营养护理法。结果实验组将常规的药物治疗和营养护理有效结合,在提高急性肠炎的治愈率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减少了恢复时间。同时,有利于患者以及家属对于急性肠炎的发病机制以及预防措施知识的了解。讨论对于急性肠炎患者采取药物治疗和营养护理的方法,在提高治愈率上具有重要作用,非常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肠炎 护理措施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输液外渗的相关原因,总结有效的护理对策,减少急诊输液外渗率。方法从我院急诊观察室急诊输液间2014年12月的输液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有36例输液外渗。回顾性分析这36例输液外渗的相关原因,总结出了护理人员、患者、输液工具这三大因素,并讨论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将拟定出的对策应用于2015年1月中旬至2月中旬的急诊输液中。再次从中随机抽取200例患者,观察对比给出护理措施前后的输液外渗率。结果通过给与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后,200例急诊输液患者中仅4例发生输液外渗,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输液外渗原因分析和对策有效。结论护理人员在进行输液操作时,给与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预防和减少输液外渗,确保输液治疗的顺利进行,增强药物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

  • 标签: 外渗 输液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辅助检查诊断为GIST的方法有:胃镜、肠镜检查及活检组织病理诊断18例(85.7%),增强CT检查12例(57.1%),超声内镜检查8例(38.1%),上消化道造影1例(4.8%)。21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术后免疫组织化学及危险度分级分析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1例中15例为胃间质瘤,6例为小肠间质瘤。本组患者进行CD117、CD34、S100、和SMA等4项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表达阳性率CD117(95.24%)和CD34(71.43%),CD117,CD34在胃肠间质瘤中表达明显高于S100(9.52%)和SMA(38.09%),χ^2=10.00、16.1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高危患者口服伊马替尼明显提高生存率。结论CD117与CD34同时表达有助于临床诊断。手术是胃肠间质瘤的主要治疗方法,靶向药物具有延缓胃肠间质瘤的复发和转移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胃肠道间质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 简介:摘要急性阑尾炎是常见的急腹症疾病,多发于青年群体,主要因阑尾腔梗塞阑尾壁受到细菌感染所致。对于急性阑尾炎这种疾病,若得不到及时治疗,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且还会耽误治疗最佳时期,加重病情。本文在分析急性阑尾炎发病原因和临床病症的基础上,阐述了急性阑尾炎的临床鉴别手段,指出了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术后的常见病发症,对急性阑尾炎的有效治疗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治疗 病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时间及温度对血液常规检查的影响,提高检验的准确性。方法2013-2014年我院103例血常规检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别于立即、1h、3h及5h后对RBC、HB、WBC和PLT指标进行检验;并将采集的血样分别放入室温和冷藏3h后,检测这4个指标。结果不同放置时间对RBC、WBC和HB的检测结果影响较小(P>0.05),但是放置3h和5h后,样品中PLT水平显著升高(P<0.05);藏放置后,HB水平略微升高,但与室温室的样品检测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RBC、PLT和WBC水平均降低,并且前两者与室温室下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尽管血常规检测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但了解影响因素,提高操作水平,注意样品保存温度并及时完成样品检测对于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液 常规检查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对策。方法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加强医院工作人员相关知识培训,实施环节管理政策,提高医院感染管理的效率。结果加强工作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的掌握度,提高其在具体工作中的实际操作效率。结论通过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管和督查,医院对院内感染管理制度的落实,有效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了医院治疗的安全性。

  • 标签: 医院感染 管理 制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常规检验中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5月~2014年9月间我站检验科采集的93例血液样本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放置时间、采血部位与温度条件的检验结果差异。结果静脉血的RBC、WBC与末梢血相比明显较低,PLT相对较高;立即送检的PLT、RBC与HGB水平低于放置2h、4h后的送检结果,WBC相对较高,上述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室温放置与冰箱保存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人员应当全面掌握影响因素,加强检测前后质量控制,避免人为因素影响检验结果。

  • 标签: 早产儿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保守治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