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自身对照比较无肝素透析前、后和封管后30min凝血指标与非透析日基线值的差异,了解高危出血患者无肝素透析后肝素盐水封管对出血风险的影响。方法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2011年6~9月间无肝素透析的患者共26例,透析后使用1∶1肝素盐水(3125U/ml)按照导管标记容积封管。事先记录非透析日的血凝指标作为基线值,并于透析开始5min、透析后(封管前),封管后30min分别采血检测血凝指标。结果该组患者在上述4个时间点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分别为28.75(26.60~31.63)、32.65(28.30~54.03)、28.25(26.53~32.03)、47.90(35.80~199.65),其中透析后(封管前)数据较基线值无差异,但透析开始后5min、封管后30min的数据较基线值明显延长(P=0.0003,0.0001),其中位数比较基线值分别延长达13.6%和66.7%。其他指标如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封管后较封管前也都有明显延长(P≤0.0001)。结论常规的无肝素透析对凝血各指标影响不明显,但1∶1肝素盐水封管将造成透析开始后短时间内和透析后一定时段内APTT的明显延长,因此,目前采用的肝素盐水封管方式很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 标签: 肝素/治疗应用 肾透析 导管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32岁,因'维持性血液透析5年伴骨关节疼痛3月'入院。患者5年前因'肾衰竭'病因不详开始规律血液透析治疗,每周3次,同时给予控制血压,纠正贫血治疗。3月前患者出现双膝关节酸痛、伴双下肢骨痛、全身皮肤瘙痒,疼痛进行性加重,以至于不能上台阶。1月前查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2436pg/ml,经口服骨化三醇0.25~1μg/d治疗后症状无好转。复查iPTH2400pg/ml,血红蛋白84g/L,血钙2.59mmol/L,血磷3.53mmol/L。为行甲状旁腺切除术就诊于我院,甲状旁腺B超检查示:右下甲状旁腺1.

  • 标签: 规律血液透析 甲状旁腺切除术 维持性血液透析 双膝关节 贫血治疗 骨化三醇
  • 简介:随着肺癌发病率的上升以及人口的老龄化,老年肺癌患者的人数也相应增加。已有的关于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临床研究,选择的多数是80岁以下的患者,80岁及以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主要脏器功能往往相对低下,合并症较多,为了更多了解这部分患者化疗的疗效及耐受性,本文分析了80岁及以上有较好体力状态和脏器功能,无EGFR基因突变或基因突变不详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单药化疗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肺癌患者 单药化疗 临床观察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 脏器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中度昏迷患者行气管切开的手术时机以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1月至2011年3月术后处中度昏迷的自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63例。手术当天行气管切开的有27例(超早期组),其余36例在开颅手术3天以后行气管切开(晚期组),比较两组之间继发性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术后意识恢复清醒的时间、术后3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本组63例均治愈出院。超早期组开颅术后清醒恢复时间平均为18.6d,而晚期组平均时间为27.5d。超早期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达Ⅱ级19例,占70.4%(19/24);而ADLⅢ~IV级8例;站29.6%(8/27)。晚期组术后3个月ADL达Ⅱ级16例,占本组44%(16/36),ADLⅢ级20例,占本组55.6%(20/36)。超早期组的继发肺部感染率66.7%(18/27);而晚期组为91.7%(33/36)。结论超早期气管切开术应用于基底节脑出血术后中度昏迷患者其有明显改善预后作用。

  • 标签: 脑出血 中度昏迷 超早期 气管切开 临床疗效
  • 简介: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作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广泛应用的新技术,可有效清除颅内血肿,降低颅内压,疗效好,创伤小、住院费用低,目前在临床获得广泛应用。但采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后,若甘露醇采取常规用量使用,可能会致血肿有扩大趋势,对脑出血的预后造成不良影响E2—3,但对小剂量脱水剂疗效的研究很少。作者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对高血压脑出血86例患者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辅以小剂量甘露醇治疗,可有效改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 小剂量甘露醇 治疗效果 脱水剂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 患者
  • 简介:利奈唑胺为人工合成的噁唑烷酮类抗生素,2000年获美国FDA批准,并应用于临床,用于治疗革兰阳性(G+)球菌引起的感染,包括由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引起的疑似或确诊院内获得性肺炎(HAP)、社区获得性肺炎(CAP)、

  • 标签: 肺部感染 利奈唑胺 白细胞 血小板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检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患者左心室扭转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34例PIH患者(PIH组)和31名正常初产妇(对照组),采集基底水平左心室短轴清晰二维图像,运用QLab软件进行脱机分析,获得两组内膜旋转峰值、外膜旋转峰值、平面旋转峰值及平面扭转峰值,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IH组内膜旋转峰值、外膜旋转峰值、平面扭转、平面旋转峰值均显著增高(P均〈0.05)。结论超声二维STI技术可以评价PIH患者左心室旋转和扭转运动。

  • 标签: 高血压 妊娠性 心室功能 超声检查 斑点追踪技术 旋转 扭转
  • 简介:目的:评估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医疗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推广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day-care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DCLC)的可行性,总结其短期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09年9月1日至2010年3月31日共纳入167例患者,依据所在医院分别行DCLC(DCLC组)及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conventional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CLC)(CLC组)。记录手术相关情况及术后并发症。采用SF-36和消化系统疾病生活质量(gastrointestinalqualityoflifein-dex,GIQLI)量表分别于术前、术后2周及术后1个月记录患者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ASA评分、手术指征、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期间无二次入院患者。术前、术后2周及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SF-36及GIQLI各维度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及扣除耗材费用后的住院费用DCLC组显著优于CLC组(P〈0.05)。结论:DCLC安全有效,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在生活质量方面与CL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日间手术在中国推行是可行的。

  • 标签: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日间手术 生活质量评价
  • 简介:终末期尿毒症(endstageofurinemia,ESU)患者常伴有贫血、出血倾向、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尿毒症心脏病及肺部疾病等。这类患者能否耐受手术治疗,一直受到关注。

  • 标签: 胆囊切除术 终末期尿素症 腹腔镜
  • 简介:目的分析早期结直肠癌组织中BNIP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评价其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分析107例早期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BNIP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结果本组结直肠癌组织标本中BNIP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阳性率为58.9%(63/107)。右半结肠组肿瘤组织中BNIP3基因甲基化明显高于左半结肠组(P〈0.001);低分化组明显高于高中分化组(P=0.002)。BNIP3基因甲基化在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分期等分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早期结直肠癌组织中存在BNIP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BNIP3基因高甲基化与早期结直肠癌部位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DNA甲基化 BNIP3基因
  • 简介:血清肌酐测定是临床评价肾功能最常用的指标之一,然而在I临床上常见到很多患者仅凭此项化验指标直接评估肾脏损害的严重程度及据此推测疾病预后,事实上这种做法是不客观的,因为血清肌酐检测值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产生不同医疗机构及不同个体之间的检测值。患者的过度依赖和猜疑性的频繁化验以及医务人员的错误解读给患者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不仅增加经济负担,

  • 标签: 血肌酐 心理影响 症状自评量表 护理对策
  • 简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损害为主要表现的多系统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病理特点是慢性滑膜炎,导致关节逐渐退化、破坏、融合,最终可导致残疾。传统治疗RA的药物(如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来氟米特、羟氯喹等),只能使部分患者病情达到临床缓解。近年来,随着免疫医学和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关节炎患者 拮抗剂 TNF HBV 自身免疫病
  • 简介: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2D-STE)技术评价酒精性心肌病(ACM)患者左心房功能的价值。方法收集ACM男性患者31例(ACM组),选取健康男性志愿者30名(对照组),行常规超声及2D-STI检查,观测指标包括: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左心房主动收缩前容积(LAVp)、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LAPEF)及左心房收缩期平均整体纵向应变率(GLSRs)、舒张早期平均整体纵向应变率(GLSRe)及舒张晚期平均整体纵向应变率(GLSRa)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CM组LAVmax、LAVp、LAVmin、LAAEF、GLSRa增加,LA-PEF、GLSRs、GLSRe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利用2D-STE技术可有效评价ACM患者左心房功能的变化情况。

  • 标签: 心肌病 酒精性 心房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术 斑点追踪显像
  • 简介:营养支持是烧伤救治的重要措施之一,对烧伤的预后有重要的影响。2011年4月本院同时抢救大火烧伤患者25例,人院时他们除烧伤外,均伴有不同程度吸人性呼吸道损伤,对患者采用了简单、有效的营养风险筛查方法,准确判断营养状况,再采取个体化的营养支持等综合救治,25例均获成功救治。报道如下。

  • 标签: 营养支持效果 营养风险筛查 成批烧伤 烧伤患者 吸入性 烧伤救治
  • 简介:肺栓塞(pulmonarythromboembolism,PTE)是指肺动脉血管被栓子栓塞导致的疾病,75%~90%的栓子来源于下肢静脉血栓。静脉血栓尤其是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veinthrom-bosis,DVT)形成是腹腔镜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血流缓慢瘀滞,而腹腔镜术中气腹压力大于下肢静脉血回流的压力,导致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引起血栓形成。

  • 标签: 深静脉血栓 肺栓塞 腹腔镜检查 个性化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斜仰卧位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高龄高危肾结石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1年10月,采用斜仰卧位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32例高龄高危肾结石患者资料。术前积极处理合并症,将手术风险降低至最低限度后行斜仰卧位经皮。肾镜取石术。结果本组32例手术均顺利。手术时间12-75min,平均45min。住院时间平均8.6d,一期手术结石取尽26例,3例行体外冲击波碎石,3例行二期手术取石,结石总取净率87.5%。术中、术后无大出血、周围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中未见肾盂输尿管穿孔,仅1例需术后输血,5例患者术后发热。结论斜仰卧位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等高优点,尤其适用于高龄、高危肾结石患者

  • 标签: 肾结石 体位 经皮肾镜取石术 高龄高危
  • 简介:目的运用循证医学方法,为1例机械辅助通气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制定合理的卧位方案。方法在充分评估患者病情的基础上,根据PICO原则,提出临床问题,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5~2011.1)、DARE(2011.3)、CCTR(2011.3)、MEDLINE(1996~2011.1)以及CNKI(1979~2011.1),查找高质量临床证据,并根据患者情况及家属意愿制定合理护理方案。结果共检索出有关机械辅助通气的ARDS或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合理卧位的Meta分析3篇,随机对照试验3篇,系统评价1篇,自身前后对照研究1篇。证据表明:①早期对患者应用俯卧位,尤其是针对双肺或左肺功能障碍者,可以有效改善其氧合状况,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发生率;②长期俯卧位会增加压疮发生的危险性;③俯卧位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但尚无充分证据证明该卧位可以明显降低轻度ARDS患者的病死率。综合文献信息并结合患者具体病情,为其制定出如下护理方案:在发病早期(24~36小时内)给予俯卧位机械通气,同时加强受压部位的皮肤护理,预防压疮。经过4周左右的综合治疗和俯卧位机械通气,患者的氧合状况有了明显改善,SpO2达90%~100%,生命体征稳定,未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和压疮,患者准备脱机,转入普通病房进行后续治疗。结论为重度ARDS患者进行早期俯卧位机械通气,可以改善氧合,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肺损伤的发生,但对轻度ARDS患者采用俯卧位机械通气是否会延长生存时间、降低其病死率仍需高质量证据进一步验证。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俯卧位 循证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