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骨折疮高危病人管理中应用集束化护理的价值。方法抽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骨折疮高危患者120例作为随机分组研究的对象,干预组60例施予集束化护理,参照组60例施予常规的疮预防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疮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的16.67%(P<0.05);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的71.67%(P<0.05)。结论针对骨折疮高危患者施予集束化护理促使有益于疮发生率的降低,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值得推广。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骨折 压疮高危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危重症患者的疮护理管理的强化效果,详细探讨PDCA循环运用于老年危重症患者疮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80名老年危重症患者,设立A组和B组,各40例,其中A组开展常规疮护理,B组在A组的基础上实施PDCA疮护理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后,B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A组,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危重症患者进行PDCA疮护理管理护理,能够获取显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老年 危重症 压疮护理管理 强化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脊柱外科术中合理安置体位与疮预防的意义和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200名不同年龄段患者进行脊柱外科手术合理安置体位以及对疮易形成部分着重护理。结果200名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而均未长疮。结论在脊柱外科手术中采取合理且标准的体位安置和针对性的护理可以明显减少患者的不适感且降低压疮的发生率。

  • 标签: 脊柱 俯卧位 压疮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穴豆疗法预防术前患者焦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40例需实施手术患者。对照组不予以患者耳穴豆疗法;观察组对患者实施耳穴豆疗法;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不存在明显差距(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相对比,差异非常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显效率37.17%与有效率63.33%高于对照组的显效率22.5%与有效率的58.33%,(P<0.05)。结论实施耳穴豆疗法对术前患者焦虑情况有着理想的预防效果,改善患者情绪,提高配合度,缩短手术时间,提高预后效果。

  • 标签: 耳穴压豆疗法 预防 术前患者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骨科疾病患者采用改良负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本院诊治的62例骨科疾病患者,采用完全抽样法11组,每组各31例;所有患者均行骨折内固定治疗,于术后对照组予以常规换药治疗,观察组予以改良负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相关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1w疗效为64.52%,2w为29.03%、3w为6.4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创面清洁时间(4.91±1.44)d、创面愈合时间(21.33±5.55)d、总住院时间(22.16±3.14)d、抗生素费用(1438.88±2786.31)元,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意义(P<0.05)。结论骨科疾病患者予以改良负封闭引流技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且经济负担更小。

  • 标签: 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骨科 价值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患儿疮预防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某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120例神经内科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0例患儿。对照组和试验组神经内科患儿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儿的疮发生率。结果显示试验组神经内科患儿的疮总发生率为3.3%,对照组神经内科患儿的疮总发生率为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对于神经内科患儿采用循证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儿的疮发生率,效果显著。

  • 标签: 循证护理 神经内科患儿 压疮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逆性胼胝体部病变综合征(RESLES)的临床与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RESLE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总结RESLES的临床与MRI特点。结果男性6例,女性5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61岁,平均26.5岁;其中病毒性脑膜炎8例、化脓性脑膜炎1例、结核性脑膜炎1例、癫痫患者苯妥英钠治疗1例;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头痛、意识障碍、精神症状为主要特点。11例患者MRI均显示胼胝体部斑片状T1稍低信号,T2高信号,DWI为高信号,ADC呈低信号,灶周无水肿,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所有患者接受治疗后复查MRI,SCC病变消失或DWI信号降低,临床症状好转。结论RESLES可继发于多种疾病,具有特征性MRI表现。

  • 标签: 胼胝体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患者应用预见性疮预防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12月收治的ICU患者71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5例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预见性疮预防护理,对比两组疮发生率及疮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疮发生率及疮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患者实施预见性疮护理能够显著降低压疮发生风险,减轻其疮程度,可在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重症监护病房 压疮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聚糖( Biglycan, BGN)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方法应用 免疫组织化学及 Western blot法 检测 BGN在瘢痕疙瘩组织及 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的蛋白 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与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 与瘢痕疙瘩旁 正常皮肤组织比较, BGN 在瘢痕疙瘩组织 中表达增高; 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比较 , BGN 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内和外液 中表达增高。结论 BGN 可能参与了瘢痕疙瘩的发生发展。

  • 标签: [ ]瘢痕疙瘩 成纤维细胞 二聚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及探索针对儿童牙病患儿分别以樟脑酚、氢氧化钙糊剂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本院牙科门诊2015年6月~2017年6月间接收的患儿童牙病的80例患儿,参考随机双盲分组法对本组患儿开展随机分组,共两组参考组共40例,确诊后以樟脑酚用药治疗;治疗组共40例,确诊后以氢氧化钙糊剂用药治疗。治疗完毕后评估及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且观察患儿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参考组患儿开展对照分析发现,治疗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更低(P<0.05)。结论针对儿童牙病患儿以氢氧化钙糊剂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较樟脑酚更为优秀,值得借鉴。

  • 标签: 儿童 牙病 氢氧化钙糊剂 樟脑酚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根管治疗术中应用氢氧化钙糊剂封洞治疗牙髓炎的效果。方法用电脑随机编码法将2016年2月1日-2018年2月1日期间在本院接受根管治疗术治疗的50例牙髓炎病人分成25例/组。分别应用氧化锌碘仿丁香油粘固粉(对照组)和氢氧化钙糊剂(观察组)封洞。对比两组病人各项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以及疼痛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病人TNF-α(57.54±7.56ng/L)、IL-1β(613.56±74.51ng/L)、IL-8(441.56±49.65ng/L)、IL-6(2.32±0.28ng/L)以及治疗后三天、五天的疼痛得分(2.12±0.26、1.01±0.14)都低于对照组数据(p值<0.05)。结论根管治疗术中应用氢氧化钙糊剂治疗牙髓炎效果十理想。

  • 标签: 牙髓炎 根管治疗术 氢氧化钙糊剂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樟脑酚与氢氧化钙治疗慢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最近3年收治的600例慢性牙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应用樟脑酚治疗的30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应用氢氧化钙治疗的30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活动度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0%,P<0.05;组间VAS评分、活动度评分对比,P<0.05。结论氢氧化钙治疗慢性牙髓炎,疗效显著,并改善患者的疼痛及患牙活动度,值得临床深入分析。

  • 标签: 樟脑酚 氢氧化钙 慢性牙髓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髓内钉周围再骨折的型方式与治疗方法解析。方法将我院近期(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股骨近端髓内钉周围再骨折为诊断62例,对其骨折的型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效对应治疗方式。结果术中出血量由多至少依次为D型、C型、B型、A型,其中A型、D型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入组患者术后股骨功能恢复良好,术后骨折良好愈合,在随访过程中均未发生感染、骨不连、内固定物断裂等不良预后现象。结论对于股骨近端髓内钉周围再骨折患者而言,在放射线辅助下先明确型,再给予对症治疗,可提高预后质量。

  • 标签: 股骨近端 髓内钉 周围再骨折 分型 治疗分析
  • 简介:我们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了以腰腿痛为主诉的初诊患者280例的HLA—B27抗原表达,探讨HLA—B27抗原对腰腿痛患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腰腿痛/诊断 流式细胞术 HLA—B27抗原/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特点,为该菌医院感染的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ICU病房在2004年1月~12月临床分离的3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作耐药性和遗传学分析。结果:3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呋南妥因全部敏感,对青霉素全部耐药。对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棒酸、克林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头孢唑啉、庆大霉素,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全部耐药,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MSSA)的耐药率分别为50.0%、64.3%、57.2%、71.70、50.0%、50.0%、28.6%;对左旋氧氟沙星、四环素、利福平、复方新诺明和氟氧头孢,MRSA的耐药率分别为93.8%、81.3%、50.0%、6.3%和31.3%,MSSA的耐药率分别为57.2%、28.6%、7.2%、42.9%和21.4%。其PFGE图谱分为13个组(A~M型)。以A型(10株)、B型(6株)和C型(3株)为主。结论:ICU病房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比较严重。PFGE遗传学分析显示,ICU病房存在着同源菌的流行趋势,并与医院感染有关。ICU病房应采取多种措施以减少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医院感染及进行有效的治疗,防止其流行。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性 分型 分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临床分级与人乳头瘤病毒(HPV)型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CIN患者180例,按临床分级不同分为3组。CINI级(A组)65例,CINⅡ级(B组)62例,CINⅢ级(C组)53例,使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三组HPV型,分析HPV型感染和宫颈上皮内瘤变之间相关性。结果A组HPV阳性率为56.92%(37/65),B组HPV阳性率为85.48%(53/62),C组HPV阳性率为84.91%(45/53),与A组相比,B组和C组HPV阳性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A组相比,HPV58和HPV16感染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HPV型感染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型和CIN临床分级之间有相关性,其中以HPV58和HPV16感染较为常见,临床判断宫颈癌病变程度和CIN临床分级可将HPV型检测结果作为参考依据。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变 HPV分型 感染 相关性
  • 简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源于造血干(祖)细胞水平损伤而引起的一组克隆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贫血,有时有感染和出血,外周血象呈一系或多系细胞减少,骨髓有显著的病态造血.随着细胞学、免疫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MICM)的应用,WHO于2000年发表了MDS型方法,进一步明确了MICM在MDS诊断、型、分期和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骨髓活检切片作为病理学方法在MDS法、美、英(FAB)型中的重要价值已被广泛认识,本文对我院MDS骨髓活检切片进行观察分析,以判断骨髓活检切片在MDSWHO2000型中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活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颅内监测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实施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35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后均进行颅内检测,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对症支持处理,分析颅内动脉压监测的作用。结果本组的35例患者中,25例颅内压在5-20mmHg之间,生命体征平稳;8例术后颅内范围在20-40mmHg之间,其中有5例出现脑血管痉挛、3例出现急性脑水肿,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2例患者颅内急剧升高超过40mmHg,经颅脑CT检查显示动脉瘤破裂出血,经开颅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术后3d死亡。结论对颅内动脉瘤术后患者续监测颅内,并根据症状变化及时行影像学检查,可为病情诊断和对症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 标签: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 颅内压 脑血管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改良腹腔双套管与传统方式腹腔双套管在腹部外科应用效果的差别。方法整群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在该院治疗的肠瘘患者6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肠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方式腹腔双套管负引流治疗,治疗组患者则采用改良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吸引治疗,并对两组的引流效果及并发症例数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的引流效果及并发症例数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改良腹腔双套管在肠瘘患者的应用,可明显改善腹腔引流效果。有利于提高腹部手术后并发肠瘘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改良双套管 持续冲洗负压吸引治疗 肠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