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疗效.方法自1999年3月至2002年12月采用单臂多功能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45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14例.年龄17~65岁,平均37.1岁.结果经5个月至3年9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9周.功能评定根据Dieust标准,优26例,良11例,可8例.结论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具有复位效果佳,稳固性好,可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首选方法.

  • 标签: 外固定器 治疗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手术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股骨颈病理性骨折手术治疗方法.方法:10例病理性骨折患者中,拒绝手术治疗4例,接受人工假体置换6例.术后经病理诊断原发病分别为:肺癌1例,胃癌1例,乳癌2例,结肠癌1例,前列腺癌1例.结果:6例转移性骨肿瘤患者生存时间1.5~20个月,平均7个月,拒绝手术患者生存1~6个月,平均3.5个月.结论:使用人工假体置换可有效治疗股骨颈病理性骨折,缓解疼痛,恢复行走,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人 股骨颈骨折 病理性骨折 手术治疗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目的探讨肩关节前脱位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本组32例肩关节前脱位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中,手法复位成功8例,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22例,人工肱骨头置换术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随访30例,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6个月.手法复位成功石膏夹板固定8例,3例肩关节功能恢复正常,占37.5%.5例均有不同程度关节功能障碍.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术后外展架固定20例中,14例肩关节功能恢复正常,占70%,6例肩关节功能只有轻度受限,两组肩关节功能恢复经统计学(X2)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2例肱骨头置换术,肩关节功能基本正常.结论肩关节前脱位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若无手术禁忌,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外展架固定,肩关节功能比其他治疗方法效果好.

  • 标签: 肩关节前脱位 合并症 肱骨外科颈骨折 治疗 切开复位 内固定
  • 简介:目的探讨红景天预防高原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作用。方法在海拔3100m高原建立去势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分为A组正常组(假手术组),B组模型组(去除卵巢组),C组阳性组(去除卵巢+尼尔雌醇组),D组红景天组(去除卵巢+红景天混合饲料组)。术后3个月,测血清IL-6、TNF-α和尿DPD含量指标,观察骨组织切片变化,观察红景天对高原去势大鼠骨质疏松预防作用。结果A组、C组和D组IL-6、TNF-α和尿DPD含量均显著低于B组。A组、C组和D组被测3项内容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骨组织切片显示:B组骨小梁变细,变稀,并见断裂现象。C、D组组织结构基本与正常组一样,骨小梁分布均匀,结构粗细一致。结论红景天能有效降低高原去势大鼠血清IL-6、TNF-α含量和尿DPD排泄浓度,提高骨密度,具有抗高原组织缺氧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作用。

  • 标签: 高原 骨质疏松 绝经后 IL-6 TNF-Α DPD
  • 简介:骨质疏松症(简称OP)研究中动物模型选择合适与否,不仅关系到实验研究成败.更重要是这一模型动物是否能模拟出类似人类骨代谢过程中各项变化,从而为人类OP防治研究提供确切可靠指标。要想回答“那种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最好”并非容易之事,实验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动物模型 OP 骨代谢 人类 模型动物
  • 简介:目的在回顾手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进展基础上,探讨椎弓根螺钉系统在退行性脊柱侧凸矫治策略,并评价其疗效.方法1999年7月~2002年7月,本院骨科连续治疗32例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其中7例先行一期前路脊柱松解,二期后路多节段椎弓根螺钉矫形,后外侧植骨融合;16例行后路椎管减压、PLIF椎体间支撑融合、椎弓根螺钉矫形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术;9例行后路椎管减压、椎板截骨短缩、椎弓根螺钉矫形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术.结果本组围手术期没有出现切口感染,2例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症状,4例出现症状对侧下肢痛,经过对症处理后好转.本组全部病例随访18个月~3年,平均2.4年.全部病例无断钉、断棒,无交界性后凸.术前、术后及18个月随访时进行Oswestry评分,统计结果表明术后和18个月随访时ODS评分与术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充分减压前提下,椎弓根螺钉三维矫正技术对退行性脊柱侧凸可达到满意纠正,重建脊柱稳定性,适当前路松解和椎体间支撑性植骨有利于矢状面畸形改善,减少神经并发症发生.

  • 标签: 退行性 脊柱侧凸 椎弓根螺钉 矫形 随访 术后
  • 简介: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病理基础,评价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效果.方法回顾22例分别采用了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或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病例,分析其术前影像学资料,探讨病理实质;根据术前、术后Frankel分级情况及影像学变化,判断手术疗效.结果22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病例中,过伸型损伤16例(62.7%),退变性椎管狭窄15例(68.2%),先天性椎管狭窄4例(18.2%).前路手术患者随访见内置物无松动、脱落或断裂,固定节段均获得骨性融合;后路手术患者术后X线正位片显示无再关门现象.14例患者术后MRI检查显示,椎管容积扩大,颈髓受压缓解.3例术后脊髓功能无改善,其余病例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颈椎椎管狭窄是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重要病理基础,颈髓过伸性损伤是发生四肢瘫直接原因.只要术式选择合理、手术操作正确,前、后路手术均能获得较理想脊髓神经功能恢复.

  • 标签: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 术后 手术疗效 患者 椎管狭窄 效观察
  • 简介:患者创伤后脊柱后凸畸形通常继发于胸、腰椎骨折非手术治疗和不恰当手术治疗,可导致重力线前移及脊柱不稳,从而引起局部疼痛、畸形和神经功能障碍。脊柱后凸畸形手术治疗对外科医师来说是一个比较棘手和富有挑战性问题。现将手术治疗方法及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胸椎 腰椎 脊柱后凸 矫形外科手术 综述文献
  • 简介:目的明确后路寰枕关节经关节螺钉固定技术参数;探讨枕颈部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技术临床意义.方法30例含完整寰枕关节干燥骨性标本,直视下行后路寰枕关节经关节克氏针植入后行X线摄片,在X线胶片上测量寰枕关节经关节螺钉固定钉道角度和钉道长度.结果寰枕关节经关节螺钉固定钉道理想角度为:螺钉方向在矢状面的上倾角为53.3°±3.4°,在冠状面的内倾角为20.0°±2.6°.钉道长度为:(29.28±2.46)mm.结论寰枕关节后路经关节螺钉植入存在一定方向性和钉道长度问题,结合后路C12经关节螺钉内固定后可视为能满足当前临床需要一种相对理想枕颈融合内固定术式.

  • 标签: 关节 后路 钉道 螺钉固定 螺钉内固定 植入
  • 简介:上胸椎骨折脱位虽然发生率较小,但其损伤大,脊髓损伤率高.由于其生理解剖结构特点,给治疗带来不便.2000年5月~2003年5月,我们采用椎弓根钉技术治疗上胸椎骨折脱位8例,临床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 标签: 治疗 上胸椎 骨折脱位 椎骨 椎弓根钉 临床意义
  • 简介:活性钙是一种新型钙源.其溶解度好,钙含量高,临床反应良好。为了进一步增加人体对钙吸收,我院研制了活性钙颗粒剂。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健康家免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初步药动力学实验研究.为活性钙制剂临床合理应用及生产工艺研究提供依据。

  • 标签: 钙制剂 活性钙 药物动力学 临床合理应用 药动力学 临床反应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瘦素(Leptin)对成骨细胞骨保护蛋白(OPG)mRNA表达影响.方法用SYBRGreenⅠ染料实时监测定量RT-PCR方法测定骨保护蛋白(OPG)mRNA表达.结果瘦素(Leptin)使成骨细胞骨保护蛋白OPGmRNA表达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降低.结论瘦素(Leptin)作为一种内分泌因子,可直接与成骨细胞上leptin受体特异结合,通过受体后信号转导下调节成骨细胞OPGmRNA表达,使OPGmRNA表达降低,和其它因子共同参与骨再建调节.

  • 标签: MRNA表达 OPG 骨保护蛋白 成骨细胞 瘦素 LEPTIN受体
  • 简介:目的探讨颈椎椎间融合器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共20个节段)进行颈椎前路SynCageC植入手术,并进行平均5.8月短期随访.结果患者手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手术相关并发症.随访未见内植物松动、断裂和移位等.结论短期随访结果显示,SynCageC是一种安全、有效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内植物.

  • 标签: 颈椎 前路 融合 内固定
  • 简介:目的比较PLIF和ALIF及附加椎弓根螺钉后相邻节段力学性能。方法采用10具小牛腰椎标本,随机选5具为对照组,将10具标本分为L4/L3PLIF和ALIF单纯融合组及附加内固定组,比较L3/L4节段应变、强度和位移。结果两种融合方法在附加内固定前后比对照组,应变和位移都增加,强度降低(P〈0.01),两组间以ALIF组变化最大,PLIF最小(P〈0.05);在内固定前后配对比较,附加内固定后应变、位移增加,强度降低(P〈0.05)。结论PLIF和ALIF单纯融合及附加内固定有增加上位节段退变趋势,以ALIF较为明显。附加内固定后比单纯融合有增加退变趋势。

  • 标签: 腰椎 内固定器 脊柱融合术 生物力学
  • 简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常见足畸形,发病率1‰~3‰。传统治疗方法是在婴幼儿期采用反复多次手法矫正,然后用石膏或Denis-Broun氏夹板固定,以维持矫正位置,但这种方法时间长,疗程至少1年以上,并且复发率高(40%~80%)。有学者采用足后内侧广泛软组织剥离松解术,克氏针内固定,以期纠正畸形,

  • 标签: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治疗观察 婴幼儿期 内固定 骨骼发育异常 手术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绝经前女性前臂桡骨骨密度值遗传度大小及其在年龄上变化趋势.方法根据统一问卷收集443对5~55岁女性双胞胎的人口学特征及环境资料,利用Norland公司生产周末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仪(pDEXA)测量前臂桡骨骨密度.将研究对象分成5~,20~,35~三个年龄组,根据经典双生子模型进行遗传度分析.结果同卵双生子(MZ)为272对,异卵双生子(DZ)为171对;经t检验,5~及20~年龄组中MZ骨密度对内差值显著性小于DZ;方差分析结果表明MZ及DZ对内均方显著性低于对间均方,这种趋势在MZ中更为显著;另我们发现各年龄组中MZ对内相关系数均大于DZ,MZ对内相关系数随年龄呈显著性降低;MZ与DZ对内相关系数差异随年龄而降低;根据Falconer公式,前臂桡骨骨密度遗传度介于0.2~0.6之间,平均遗传度值为0.474,5~年龄组及20~年龄组遗传度略高于35~年龄组.结论遗传因素与前臂骨密度值大小密切相关,并且遗传度值随年龄有下降趋势.

  • 标签: 骨密度 双生子模型 对内相关系数 遗传度 绝经前女性
  • 简介: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常用后外侧入路(Gibson),外侧入路(Watson-Jones),及前外侧入路(Smith-Petersen),术中术后及功能影响.方法:将1991~1999年我科治疗132例60~82岁人工全髋关节假体置换术手术入路分成三组,比较其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功能.结果:三组合并症发生率与伤后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并发症发生与输血量,负重时间,功能评价,脱位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以髋关节外侧入路为最佳.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 手术入路 疗效 老年人
  • 简介:踝关节骨折是创伤骨科常见骨折,临床上最常见骨折分类方法是Lauge-Hansen和AO分类方法,我们将Lauge-Hansen旋后外旋和旋后外展型骨折简称为旋后型骨折.此类骨折占踝部骨折70%以上,其共同特点是均由旋后应力引起骨折,外踝骨折块较小,内固定后骨折稳定性差,早期功能锻炼易造成复位丢失.我们从2002年9月至今对25例旋后型踝部骨折病例采用改良1/3管型钢板固定外踝骨折,均得到稳定固定,可满足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 标签: 踝部骨折 钢板内固定 旋后 改良 早期功能锻炼 分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