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患者女,43岁。右小腿斑块、鳞屑伴痒十余年,加重半年。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菌镜检,发现棕色菌丝、硬壳小体,培养菌落经分子生物学鉴定为裴氏着色霉(Fonsecaeapedrosoi)。予部分皮损手术切除、伊曲康唑胶囊口服、CO2点阵激光治疗、局部热疗法、红光照射综合治疗,4个月后临床治愈。

  • 标签: 着色芽生菌病 裴氏着色霉 点阵激光 抗真菌药物 联合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20042005末剖宫产指征掌握情况。方法:552例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指征各方面大大放宽,社会因素、臀位、胎儿宫内窘迫、羊水过少、脐带绕颈、相对头盆不称、高龄初产成为剖宫产主要指征。结论:必须提高医务人员剖宫产认识,医患配合条件下,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一定程度下可使剖宫产有所下降。

  • 标签: 剖宫产 指征 原因
  • 简介:目的采用"W"形切口(A组)及"1"字形腋窝皱襞切口(B组)顶泌汗腺修剪术治疗腋臭,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发生。方法回顾分析20115月-201312月采用两切口顶泌汗腺修剪术治疗腋臭163例,其中A组84例,B组79例,术后并发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术后发生血肿5例、皮瓣坏死3例,切口裂开11例,局部瘢痕增生13例,异味残留3例;B组术后发生血肿4例,皮瓣坏死2例,切口裂开3例,局部瘢痕增生4例,异味残留4例。A、B组切口裂开、局部瘢痕增生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字形腋窝皱襞切口较"W"形切口顶泌汗腺修剪术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腋臭术后并发

  • 标签: 腋臭 顶泌汗腺 修复术 并发症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7岁.因掌跖弥漫性坚硬角化斑块6余,于20046月8日就诊.患者出生1个月后掌跖出现皮肤干燥,散硬化斑块.不久皮疹逐渐加重,硬化斑块扩大、融合,6个月大时皮疹弥漫整个掌跖,部分近端指间关节伸侧出现钱币状硬实斑块.

  • 标签: 弥漫性掌跖角化症 治疗 指节垫 斑块 皮疹 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肝肾阴虚型慢性湿疹患者生活影响。方法64例肝肾阴虚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对照组,分别于心理干预前、后采用皮肤生活指数(dermatologylifequalityindex,DLQI)问卷调查。结果心理干预治疗患者生活明显改善(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肝肾阴虚型慢性湿疹患者除常规躯体治疗外,应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

  • 标签: 肝肾阴虚 慢性湿疹 皮肤病学生活质量指数
  • 简介:银屑皮肤科常见、多发病,而头皮银屑好发部位,部位特殊,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头皮银屑治疗本身复杂性加上缺乏循证医学双盲研究,使其临床治疗存在一定挑战性,但是总体而言我们对于头皮银屑认识治疗方法不断进步。现就头皮银屑治疗及其新进展作一综述如下。

  • 标签: 头皮银屑病 治疗 进展
  • 简介:甲真菌皮肤科常见疾病,治疗存在很大挑战。治疗方法主要有局部用药、系统用药、仪器治疗及联合治疗。目前局部治疗新技术发展联合疗法取得成功经验也进一步提高了甲真菌治疗水平。本文总结近年来甲真菌治疗方法。

  • 标签: 甲真菌病 局部治疗 系统治疗 仪器治疗 联合治疗
  • 简介:透骨草广泛应用传统中药,品种多、分布广,资源丰富。具有重要药用价值悠久药用历史。本文从药物功用主治、有效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临床组方皮肤治疗应用进行综述;旨在分析透骨草皮肤治疗具体应用。透骨苹组方临床常用外治药方,具有祛湿解毒止痒功效,临床多用于治疗肿毒初起、脂溢性脱发、银屑、头部皮肤疾病、角化过度型足癣。尤其发生于头部皮肤疾病,采用透骨草相关方治疗有奇效,安全性较高。

  • 标签: 透骨草 皮肤病 功效 组方
  • 简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拮抗剂较早用于银屑治疗一类生物制剂,通过中和TNF-α,阻断银屑发病机制中作用而发挥疗效。TNF-α拮抗剂分子结构上有受体融合蛋白单克隆抗体两大类,前者主要有依那西普(etanercept)及其生物类似物益赛普(yisaipu),后者则包括英夫利昔单抗(infliximab)、阿达木单抗(adalimumab)、戈利木单抗(golimumab)、赛妥珠单抗(certolizumab)临床研究应用中,TNF-α拮抗剂显示银屑具有明显疗效,而不同制剂使用方法、起效速度、总体疗效、安全性等方面则各有差异。TNF-α拮抗剂主要副作用包括过敏反应、各种感染特别是结核乙肝激活,以及潜在诱发自身免疫病肿瘤风险,用药前需进行认真的筛查,用药过程中需密切监视,以确保患者安全。

  • 标签: 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 银屑病 依那西普 英夫利昔单抗 阿达木单抗 益赛普
  • 简介:毛囊一个非常活跃且结构复杂器官,以每天3mm速度产生头发纤维。由于毛囊能量需求较大,因此毛球基质细胞人体中增殖速度最快细胞之一。体外生长毛囊产生头发纤维和天然头发纤维相似,研究者们用体外模型

  • 标签: 毛囊 结构复杂 体外模型 体外生长 增殖速度 基质细胞
  • 简介:背景:糖皮质激素诱发脂肪组织肥大源于脂肪过多,一般无症状,发生常被低估。作者报道了1例发病部位主要症状都很罕见纵隔脂肪过多。病例报道:1例46岁肥胖症女性,体重达90kg,因患混合性结缔组织(深部狼疮皮肌炎)自2002开始接受治疗。曾口服糖皮质激素,1mg/(kg·d),开始治疗2个月后患者出现胸痛、仰卧位加重静止性呼吸困难、锁骨下区胸部水肿以及颈部肿胀。胸部X线检查显示纵隔所有水平增宽。胸部CT扫描显示脂肪过多遍及整个纵隔,无其他异常情况或心包积液。迅速降低糖皮质激素剂量10mg/d,并给予系统性抗疟药物,逐渐使症状得到缓解。患者纵隔脂肪过多稍有缓解2个月后接受胸部扫描。讨论:长期糖皮质激素治疗效应众所周知,尤其Cushing综合征。脂肪过多近来多见报道,不同轴区都受到影响。接受治疗患者中有15%发生于纵隔部位。这种症状较眶部硬膜外少见。虽然像本例患者一样通常无症状,但也可表现为焦虑症状而给诊断带来困难。诊断检查可选择CT扫描或MRI。中止或减少使用激素后复原情况不能肯定,通常是逐渐

  • 标签: 糖皮质激素治疗 脂肪过多症 系统性 纵隔 罕见 CUSHING综合征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骶前神经切断术对子宫内膜异位患者性生活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52月20163月我院收治子宫内膜异位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病灶清除术,观察组联合骶前神经切断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h、术后72h及术后1周疼痛变化情况,统计存在性功能相关障碍比例,及两组恢复性生活时间、性唤起时间、每月性生活频率。结果:观察组术后72h及术后1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存在阴道干涩、性交痛、性欲低下及性高潮缺失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性生活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性唤起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每月性生活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病灶清除联合骶前神经切断,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减少发生功能障碍比例,缩短性唤起时间,促进患者早日恢复规律性生活

  • 标签: 腹腔镜 骶前神经切断 子宫内膜异位症 性生活质量
  • 简介:背景:皮肤恶性肿瘤占皮肤科医师工作量主要部分。临床诊断决定鳞癌(SCC)恶性黑素瘤是否尽快切除重要因素。目的:分析NHS教学医院诊治恶性皮肤肿瘤数量类型,并评估诊断准确性。方法:收集每一个经组织病理证实、6个月以上病程恶性皮损相关数据结果:1195例恶性皮肤肿瘤被确诊,其中78%为基底细胞癌、14%为SCC、6%为恶性黑素瘤、其余2%包括Merkel细胞癌、恶性附属器癌恶性雀斑样痣。81%肿瘤患者接受皮肤科医师治疗。84%患者经二级医疗机构医师正确诊断,但仍有32%鳞癌被误诊。1195例肿瘤中916例(77%)首选切除,其中92%(843/916)被彻底切除。结论:大部分皮肤恶性肿瘤(968/1195,81%)经皮肤科医师治疗治疗首选切除,其中91%(767/916)病例肿瘤被彻底切除。84%肿瘤临床诊断正确,但32%鳞癌在外科手术前未被正确诊断。

  • 标签: 皮肤恶性肿瘤 临床诊断 治疗 MERKEL细胞癌 恶性皮肤肿瘤 皮肤科医师
  • 简介:患者女,62岁。手背出现褐色斑疹25,四肢反复脓疱角化5、加重10d。结合临床表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组织免疫病理以及皮肤镜检查诊断为汗孔角化合并角层下脓疱。给予口服阿维A胶囊、抗炎抗感染、支持治疗、皮肤去痂、外用药物、红光及UVB照射治疗,全身症状消失,皮损明显好转。

  • 标签: 汗孔角化症 角层下脓疱病
  • 简介:光电物理治疗技术现代皮肤科学必备治疗手段之一,许多难治性损容性皮肤病得益于光热效应及其它相关生物学效应得到很好治疗,但这些光与组织相互作用仍会导致不同程度皮肤皮脂膜、皮肤“砖墙结构”损害,破坏皮肤正常结构,使皮肤屏障功能损伤。文中就皮肤性病学科常用强脉冲光、铒激光、点阵激光、调Q激光和超脉冲光皮肤屏障影响进行了详细解读。

  • 标签: 光电治疗 皮肤屏障 强脉冲光 铒激光 点阵激光 调Q激光
  • 简介: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临床疗效。方法:58例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患者,以益肾健脾、活血化淤中药为主,结合西医药促排卵(口服溴隐亭或氯米芬),3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1—2个疗程,显效36例,占62.1%;有效15例,占25.9%;无效7例,占12%,总有效率88%。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疗效可靠。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排卵功能障碍 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