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手段对急性脑梗死 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7 年 1月 ~2019年 1月收治的 90例急性 脑梗死 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低分子肝素治疗措施,给予观察组患者大剂量尿激酶治疗措施,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与神经功能损伤评分之间的差异,继而探讨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手段对于急性 脑梗死 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手段治疗急性脑梗死 疗效显著,可有效减低神经功能损伤,促使其早日恢复,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大剂量尿激酶 溶栓 急性 脑梗死 低分子肝素
  • 简介:目的改进尿激酶(UK)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给药方法。提高冠状动脉的再通率、降低病死率。方法随机分成改进方法组与常规方法组。改进方法组做了3个方面的改进:①加大了尿激酶的剂量,平均每公斤体重用2.86万U,个例最大剂量275万U。②改进静脉给药的方法,采用先快后慢的方法滴注。③对上述治疗后仍未再通者给予追加静脉溶栓。常规方法组,平均每公斤体重2.1万U,无其他改进。结果改进方法组76例患者。72例梗死的冠状动脉达到了再通的标准,再通率94.74%,死亡3例,病死率3.95%。常规方法组72例患者,49例再通,再通率68.06%,死亡6例,病死率8.33%。结论加大尿激酶的用量,改进给药方法可提高再通率,降低病死率,不增加出血副作用。

  • 标签: 尿激酶 给药方法 UK 溶栓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AMI
  • 简介: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其发病较为隐匿,多数患者在就诊时已经到了中晚期,其死亡率仅次于肝癌和肺癌。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是多基因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细胞周期的调控对细胞的增殖起着重要的作用,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1(CHK1)是细胞周期检测中关键的蛋白激酶,主要在S期和G2/M期进行调控,是保证细胞周期正常运行和基因蛋白完整性的重要调节因子,与DNA损伤修复、凋亡及转录等有关。抑癌基因NPRL2也称肿瘤抑制候选基因4,广泛存在于人类组织中,NPRL2基因具有DNA错配修饰、调控细胞周期及诱导细胞凋亡的功能。

  • 标签: 细胞周期检测点 结直肠癌 蛋白激酶 诱导细胞凋亡 DNA损伤修复 预后
  • 简介:目的建立小鼠1型糖尿病模型,研究糖尿病早期时睾丸中睾酮合成关键的变化。方法雄性成年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糖尿病模型组10只。通过ip链脲佐菌素(150mg/kg)制备糖尿病模型,成功制备糖尿病模型后4周处死小鼠,取血清和睾丸组织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睾丸组织中促黄体生成素受体(LHR)、类固醇激素合成灵敏调节蛋白(StAR)、细胞色素P450胆固醇侧链裂解(P450scc)、3β-羟基类固醇脱氢VI型(3β-HSD6)、17a-羟基化/17,20-裂解I型(P450c17a1)及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III型(17β-HSD3)相应mRNA(Lhcgr、Star、Cyp11a1、Hsd3b6、Cyp17a1和Hsd17b3)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睾酮和黄体生成素(LH)含量、睾丸组织中3β-HSD1、P450c17a1及17β-HSD3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4周糖尿病小鼠血清中睾酮和LH含量显著降低(P〈0.05);睾丸组织的Lhcgr、Star、Cyp11a1、Hsd3b6、Cyp17a1和Hsd17b3mRNA含量显著降低(P〈0.05、0.001);3β-HSD1、P450c17及17β-HSD3活性显著降低(P〈0.05、0.01)。结论早期糖尿病小鼠睾丸中睾酮合成关键的表达显著降低。

  • 标签: 糖尿病 睾丸 睾酮 类固醇合成酶 黄体生成素
  • 简介:目的观察DNA拓扑异构Ⅱ(TOPOⅡ)在食管癌的表达,初步探讨其临床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原发性食管癌103例,其中鳞状细胞癌100例,腺癌3例,癌周正常粘膜组织32例TOPDⅡ的表达。结果TOPOⅡ在食管癌的表达明显高于癌周组织,癌周鳞状上皮基底细胞可见少数核阳性表达。鳞状细胞癌高于腺癌的表达。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分化程度与TOPOⅡ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TOPOⅡ在食管腺癌的表达低,符合其比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差。对放疗,化疗不敏感的事实。TOPOⅡ在高,中分化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表达高于低分化者,提示食管鳞状细胞癌高分化者对拓扑异构抑制剂化疗药敏感,预后好。

  • 标签: 食管癌 免疫组织化学 DNA拓扑异构酶Ⅱ
  • 简介:1例48岁男性患者因“体检发现血小板减少2个月”入院,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脾肾静脉分流术,先后给予抗感染、抑酸、护肝、止血等治疗,术后第1天使用尖吻蝮蛇血凝过程中突发寒战、呼吸困难、高热。医生排除疾病因素,临床药师结合患者药品使用情况考虑为尖吻腹蛇血凝所致严重过敏反应,转入重症医学科监护治疗,停用可疑药物,其他药物继续使用,给予对症处理,患者体温、氧饱和度逐渐恢复正常,次日转回外科继续原治疗,未再使用尖吻腹蛇血凝,上述不适症状也未再出现。

  • 标签: 尖吻腹蛇血凝酶 药品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 高热 呼吸困难
  • 简介:目的:对比评价血凝在产后出血的止血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正常足月妊娠经阴道分娩初产妇,随机分成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胎儿娩出至胎盘娩和胎盘娩出至产后2小时的出血量。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胎儿娩出至胎盘娩出时出血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胎盘娩出至产后2小时出血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注射用血凝能有效减少产后出血。

  • 标签: 血凝酶 产后出血
  • 简介:降纤是近年临床治疗脑梗塞的新型溶栓药物,为观察其临床疗效.我科近1年来对住院的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降纤与常规药物的疗效对比.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降纤酶 脑梗塞 临床疗效
  • 简介:比伐卢定是2000年被FDA批准上市的抗凝血药物,它通过直接抑制凝血发挥抗凝作用,已被批准应用于PCI/PTCA、HIT/HITTS、ACS等领域。现有研究表明比伐卢定在临床抗凝治疗中有较好的安全性,可以用于常规治疗方案(肝素与糖蛋白IIb/IIIa抑制剂)的替代治疗,而且可以降低出血风险和死亡率。本文主要介绍凝血直接抑制剂比伐卢定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研究,总结分析其安全性及经济效益,并且结合国内临床应用情况,分析其在国内的临床运用前景。

  • 标签: 比伐卢定 凝血酶抑制剂 临床研究 经济效益
  • 简介:在本文中主要针对医学检验中聚合链反应的应用和进展做出了深入的探讨与分析,聚合链技术具有精准度高、操作方便等特点,在医学检验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文中主要从医学检验的不同的领域研究聚合链反应的具体应用,并且提出聚合链反应在医学检验中的具体要求,以此来进一步对医学检验中聚合链反应的应用进行优化,推动本次研究发展的同时,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医学检验 聚合酶反应 应用进展
  • 简介:目的分析探讨阿替普对于急性肺栓塞高危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意义。方法32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给予50mg阿替普静脉滴注2h,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心肌缺损标志物水平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治疗后,患者的D-二聚体、脑钠肽(BNP)水平以及血氧分压(PaO2)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治疗后患者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右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APD)、右心室舒张末期横径(TD)、肺动脉压(PAP)和三尖瓣反流压差(TRPG)水平等均得到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肺动脉栓塞高危患者应用阿替普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安全系数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阿替普酶 急性肺栓塞 高危患者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筛选丹参中对酪氨酸活性具有抑制作用的有效成分。方法基于受试物抑制酪氨酸催化底物L-多巴的反应原理,将丹参经80%乙醇提取后依次经石油醚、氯仿、醋酸乙酯、饱和正丁醇和水5种不同极性溶剂萃取,分别检测各提取部位对酪氨酸活性的抑制作用;并通过UPLC-MS/MS技术鉴定活性最强提取部位化学成分,结合分子对接技术预测各成分潜在活性,并通过学检测验证。结果丹参氯仿萃取层具有较强的酪氨酸抑制活性。其生物活性与丹参素、原儿茶醛等6种成分有关,学检测验证结果与筛选结果一致。结论丹参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等成分对酪氨酸活性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 标签: 丹参 酪氨酸酶 美白祛斑 活性成分筛选
  • 简介:考察了蛇毒降纤在不同pH缓冲液的稳定性.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了蛇毒降纤的抗原活性稳定性,并与凝固时间法测定的生物活性稳定性进行了比较.降纤抗原活性与其生物活性随时间降低的趋势一致(pH3.6的缓冲液除外).较高浓度的降纤在中性pH6~7的缓冲液中比较稳定,40.C放置10天后,仍能保持其原有活性(100BU@mL-1)的95%以上.而较低浓度的降纤(5BU@mL-1)水溶液相对不稳定,尤其在酸性(pH3.6)或碱性(pH9)条件下很容易失去活性.加入TritonX-100或牛血清白蛋白,由于降低了表面吸附,可显著提高降纤水溶液的稳定性(P<0.005).

  • 标签: 降纤酶 蛇毒 ELISA法 缓冲液 抗原活性 酶联免疫吸附法
  • 简介:目的:研究口腔粘膜内对胰岛素口腔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三氯醋酸沉淀法,考察胰岛素在仓鼠口腔粘膜匀浆物中不同条件下的降解情况.在胰岛素口腔喷雾剂中加入抑制剂(杆菌肽、屈来赛多)和去氧胆酸钠,考察了大鼠经口腔喷人胰岛素后的血糖降低情况.结果:小肠粘膜细胞内酶活性远高于口腔粘膜细胞中的的活性.杆菌肽、屈来赛多和去氧胆酸钠均能抑制口腔粘膜内胰岛素的降解.在相同浓度下,去氧胆酸钠的抑制作用比杆菌肽弱,但比屈来赛多强.胰岛素在正常仓鼠口腔内的降解显著大于糖尿病仓鼠.胰岛素溶液中加入杆菌肽、屈来赛多及去氧胆酸钠后,给正常大鼠口腔喷雾给药,与皮下注射胰岛素比较,药理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只含胰岛素的喷雾液(胰岛素空白液),药理相对生物利用度为2.89%.喷雾液中加入屈来赛多(0.1%),药理相对生物利用度为4.84%;加入杆菌肽(0.5%),药理相对生物利用度为6.60%;加入去氧胆酸钠(1%),药理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60%.结论:口腔粘膜中的可以限制胰岛素在口腔粘膜的吸收,为了提高胰岛素经口腔吸收的生物利用度,应该尽量降低口腔粘膜中的对胰岛素的降解.

  • 标签: 胰岛素 口腔粘膜 三氯醋酸法 酶抑制剂 去氧胆酸钠 药理相对生物利用度
  • 简介:目的观察抑肽酶对脑出血大鼠脑内损伤区凝血敏感蛋白(TSP)-1和TSP-2及其受体CD36mRNA的影响,探讨抑肽酶治疗脑出血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抑肽酶组,采用胶原诱导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运用逆转录-聚合链反应(RT-PCR)法观察脑出血后TSP-1及TSP-2和CD36mRNA表达变化。结果脑出血第4天,TSP-1表达达高峰;TSP-2第14天表达达高峰;脑出血第4天,第21天CD36呈双峰表达。抑肽酶组TSP-1mRNA表达第1~4天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TSP-2mRNA第14天达高峰且第1~21天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CD36mRNA第1~4天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第14~21天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抑肽酶可能通过调整脑出血大鼠脑内TSP-1及TSP-2和CD36mRNA的表达,降低其对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加快血肿吸收,促进脑组织修复。

  • 标签: 抑肽酶 脑出血 凝血酶敏感蛋白 CD36 大鼠
  • 简介:摘要: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的流行表明,人畜共患病向人类和动物冠状病毒(COV)的传播对公众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有必要制定防治对策。由于缺乏对SARS-CoV-2引起的COVID-19的有效治疗,为了开发更有效的抑制剂,我们发现非共价片段X1249的设计提供了进一步的有益信息。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注射用胶原(Collagenase)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1998年9月至2005年8月对62例患者采用经椎间孔注射用胶原。其中32例获得18—36个月(平均24个月)的随访,观察其疗效。结果胶原可使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溶解,从而消除了神经根的压迫因素,解除或减轻了患者的临床症状。结论胶原对适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胶原酶 胶原酶溶核术
  • 简介:摘要:近几年,“长寿药”NMN备受市场关注和消费者青睐,NMN是烟酰胺单核苷酸的缩写。NMN制备方法有三种,日本的发酵法、国内的化学合成法和法,法又分为半法和全酶法。半法NRCl是化学合成,后面的NMN法制备。半法合成的NMN因为使用到,可能潜在存在蛋白质残留,本文重点研究半法合成的NMN中的蛋白质总含量检测。

  • 标签: 半酶法 NMN 蛋白质总含量检测
  • 简介:我们在进行微生物来源的5-脂氧合抑制剂的筛选过程中,得到了一株具有活性的曲霉菌F06Z-509。经过对其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最终得到三个活性化合物,分别为F06Z-509-A,B和C。通过对它们核磁和质谱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其结构分别与已知化合物butyrolactoneⅡ,Ⅰ和Ⅲ相同。它们对5-脂氧合都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IC_(50)值分别为21.43,22.51和11.83μg/mL。它们对5-脂氧合的抑制活性未见报道。

  • 标签: 5-脂氧合酶抑制剂 BUTYROLACTONES 真菌代谢产物
  • 简介:【摘 要】目的:对固定化青霉素酰化合成头孢拉定的工艺进行研究。方法:用 7-氨基 -3-脱乙酰氧基头孢霉烷酸和 2,5-二氢苯甘氨酸甲酯盐酸盐在磷酸盐缓冲液体系中 (20℃, pH 7.0)。结果:利用固定化青霉素酰化催化剂合成抗生素头孢拉定。合成工艺良好。收率为 90%。结论:固定化青霉素酰化催化和成抗生素头孢拉定工艺,具有良好的收率,其收率可高达 90%,可以进行大量生产。

  • 标签: 固定化青梅素酰化酶 头孢拉定 合成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