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通过对部分代表人群的心理压力源、压力现状的分析,针对不同压力源采取有效的应对方式并评价其效果,从而缓解人群中普遍存在的不良情绪状态,抑制其发展为心理疾病的倾向。

  • 标签: 心理压力 减压方式 压力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腹腔镜手术气腹压力对机体的影响,阐述护理方法。方法:按照腹腔镜手术时气腹压力分组,所有患儿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疾病,低压力组、中压力组以及高压力组,气腹压力分别控制在5mmHg、9mmHg以及12mmHg。结果:三组组内对比,气腹15min以及放气后,HR、MAP、RR、PaO2与PaCO2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压力组患儿气腹前HR(111.5±1.9)次/min、MAP(65.1±1.9)mmHg、RR(21.3±0.2)次/min、PaO2(91.2±1.9)%、PaCO2(37.5±1.3)%,与中压力以及高压力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压力组患儿气腹15min时HR(129.8±2.2)次/min、MAP(79.5±1.0)mmHg、RR(26.3±0.8)次/min、PaO2(82.5±2.2)%、PaCO2(48.5±0.7)%,放气后HR(121.7±2.3)次/min、MAP(72.4±0.9)mmHg、RR(25.8±0.7)次/min、PaO2(83.2±1.5)%、PaCO2(76.9±1.7)%,与中压力以及高压力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中压力组与高压力组,气腹15min以及放气后的HR、MAP、RR、PaO2、PaCO2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低压力气腹对患儿机体影响小,推荐优先选择,但在围术期仍需加强护理干预,最大程度保证手术安全。

  • 标签: 儿童 腹腔镜手术 气腹压力 血气指标 呼吸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双下肢压力治疗用于妇科恶性肿瘤术后血栓的影响。方法:随机分组,观察组在术后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双下肢压力治疗方法,对照组在术后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常规下肢按摩治疗方法,对比两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指标、术后血栓发生率、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在双下肢压力治疗和常规下肢按摩治疗方法下下肢静脉血流速度、下肢周径各项临床指标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两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在双下肢压力治疗和常规下肢按摩治疗方法下术后血栓发生率对比结果差异显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老年卧床患者施行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借助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2月至2021年6月我院40例老年卧床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20例,施行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压疮评估量表评分。结果 (1)观察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2)观察组护理后压疮评估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对老年卧床患者施行预见性护理有助于减小压力性损伤风险,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 标签: 老年 卧床 预见性护理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压力性失眠干预中头部胆经疏通法联合耳穴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的30例压力性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采取头部胆经疏通法配合耳穴治疗,对照组采取口服阿普唑仑片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睡眠情况等。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睡眠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睡眠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压力性失眠患者头部胆经疏通法和耳穴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睡眠状况,减轻患者压力,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头部胆经疏通法 耳穴 压力性失眠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医学留学生在跨文化过程中的文化适应压力水平,探讨相关的影响因素,为留学生的学生生活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抽取江苏省某医科大学医学专业的外国留学生为被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了解医学留学生的社会学特征,采用文化适应压力量表(ASSIS)了解护理留学生的文化适应状况。结果:本研究显示,医学留学生的HSK水平和家庭支持系统是影响学生文化适应水平的重要因素。结论:提升医学留学生的汉语言学习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医学学习环境、缓解学生的文化适应压力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对继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治疗中,脑室-腹腔分流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4例继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腰椎腹腔分流术,n=37例)、研究组(脑室-腹腔分流术,n=37例),对两组脑脊液压力情况、不良反应进行比对。结果:术前、术后两组患者的脑脊液压力比较,无显著差异,(t=0.040 ,0.037,P=0.968 ,0.037>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70%较对照组16.22%更低,差异明显,(2=3.945 ,P=0.047<0.05)。结论 :对继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治疗中,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安全性较高,疗效显著。

  • 标签: 继发性 正常压力脑积水 脑室-腹腔分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伤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力性损伤预防及治疗的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期间本院内科收治的共计80例压力性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伤口护理小组管理,对比两组住院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VAS评分、护理知识评分。结果:实验组住院患者应用了伤口护理小组管理后,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较,疼痛VAS评分显著降低,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评分更高,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于内科住院患者开展伤口护理小组管理的效果突出,能够有效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机体恢复,具有较为突出的临床价值,值得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适用。

  • 标签: 伤口护理 压力性损伤 疼痛评分 预防 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左室压力-应变环(PSL)无创评价心脏淀粉样变性(CA)患者整体及节段心肌做功。方法纳入2018年3月至2020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就诊的CA患者18例作为CA组,2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通过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分析两组左心室整体长轴应变(GLS)及机械离散度(MD)。应用左室PSL评价心肌整体做功指数(GWI)、整体有效做功(GCW)、整体无效做功(GWW)及整体做功效率(GWE),计算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心肌做功指数(MWI)、有效做功(CW)、无效做功(WW)、做功效率(WE)的平均值。对上述指标进行组间比较。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CA组GLS减低,MD增大(均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CA组GWI、GCW、GWW及GWE减低(均P<0.05)。③CA组较对照组左心室基底、中间、心尖水平MWI、CW及WE减低(均P<0.05),基底、中间水平WW减低(均P<0.05),且MWI、CW、WE呈"心尖保留"趋势。④GWI、GCW、GWE分别与GLS(r=0.854、0.816、0.748,均P<0.001)、LVEF(r=0.674、0.634、0.650,均P<0.01)呈正相关,与MD呈负相关(r=-0.657、-0.672、-0.710,均P<0.01);GWI、GCW与E/e′呈负相关(r=-0.493、-0.539,均P<0.05)。结论CA患者左室整体及各水平(基底、中间、心尖)心肌做功减低。MWI、CW及WE呈"心尖保留"特点。超声心动图左室PSL定量评价心肌做功可为CA患者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压力-应变环 心室功能,左 心肌做功 心脏淀粉样变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级护理干预在压力性损伤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泗水县人民医院住院部2019年1月至12月接收的压力性损伤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72.15±7.68)岁;2020年1月至12月接收的压力性损伤患者47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28例、女19例,年龄(71.84±8.22)岁。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参考2016年美国国家压疮咨询委员会(NPUAP)关于压力性损伤的分级标准实施分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的NPUAP压力性损伤分级及压力性损伤面积。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3个月的NPUAP分级均优于干预前(均P<0.001);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的NPUAP分级(正常26例、1期12例、2期7例、3期2例、4期0例)优于对照组(正常15例、1期13例、2期 8例、3期4例、4期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两组患者干预后3个月的压力损伤面积均低于干预前(均P<0.001);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的压力损伤面积低于对照组[(2.61±1.12)cm2比(3.48±1.34)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分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压力性损伤,缩小压力性损伤面积,促进压力性损伤愈合。

  • 标签: 分级护理 压力性损伤 NPUAP分期 损伤面积
  • 作者: 郭小利 尹华英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07
  • 出处:《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21年第07期
  • 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病中心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儿童发育重大疾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14,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青少年生长发育与心理健康中心 400014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医务人员职业压力管理体系,为管理部门实施职业压力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以员工援助计划为基础,结合"评估-预防-控制-善后"组织压力管理模型,选择职业压力突出的儿科为切入点,通过查阅文献及对儿童医院管理岗位和临床一线医护人员的半结构式访谈,了解其职业压力管理现状,形成压力管理体系初稿。采用德尔菲法对儿科领域专家进行函询,最终确立医务人员职业压力管理体系。采用百分权重法确定权重。结果共对8名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及8名临床一线医护人员进行了访谈,提炼出4个主题。共有20名专家参与了两轮函询,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1%和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78和0.80,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17和0.14(均P<0.01)。最终形成的职业压力管理体系包含组织体系、压力评估、压力预防、压力控制和效果评价5个一级条目,21个二级条目和71个三级条目。结论构建的医务人员职业压力管理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与可靠性,内容全面,可为医院管理部门系统开展职业压力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卫生人力 员工援助计划 职业压力 管理体系 德尔菲法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国内间歇充气压力泵物理预防骨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使用方式现状,以期为骨科预防下肢静脉血栓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2020年参加北京护理学会举办的骨科专科护士培训的76名学员,采用微信问卷星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共回收71份答卷,有效问卷70份,61个科室进行规范的血栓预防管理,62个科室使用物理预防装置进行血栓预防,50个科室配备了间歇充气压力泵,以双下肢同时进行,每天1-2次,每次20-30分钟为多,占84%,术后1天、术前、手术日开始使用分别占34%、20%和20%,86%的科室制有相关操作规范和流程,58%的科室有考核标准。结论 国内医院对血栓预防管理趋于规范,绝大多数医院配备一种及以上物理预防设备,对间歇充气压力泵使用有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但是使用的频率和时机并不统一,对操作的监督考核还有待加强。

  • 标签: 间歇充气压力泵 骨科 下肢静脉血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手术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某院182例患者行ICU手术,分为压力性损伤组(22例)和非压力性损伤(160例)。分析患者发生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手术时间>1h、存在术中体位移动、存在局部潮湿、受压皮肤状况异常为ICU手术患者发生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因素均有一定的对术中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预测评估价值。结论:手术时间过长、术中体位移动、局部潮湿、受压皮肤状况异常是发生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应制定相应预防措施。

  • 标签: ICU手术术中压力性损伤影响因素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在传统盲探穿刺的基础上,近年来提出一种新的压力波形监测方法用于硬膜外麻醉。相比较于临床普遍采用的阻力消失法以及超声引导、计算机断层扫描、介入造影等新兴的辅助硬膜外麻醉的穿刺方法,大量研究表明压力波形监测方法可作为硬膜外麻醉穿刺成功的客观指征,可全程实时监测硬膜外麻醉过程,安全可靠,简便实用。文章回顾压力波形监测方法在硬膜外麻醉应用的原理,对硬膜外麻醉穿刺置管过程中的压力波形特点及其临床应用进行综述。压力波形监测方法为硬膜外麻醉提供了一种简单的辅助手段,可以区分阻力消失法的真阳性和假阳性。

  • 标签: 硬膜外阻滞 穿刺 压力波形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儿科急诊39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分析其调查结果。结果:39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均全数回收,调查结果显示,工作压力源来自工作责任15份(占38.46%),工作环境11份(占28.21%),工作风险4份(占10.26%),技能考核9份(占23.08%),表明儿科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其工作特点及性质有密切关系。结论:儿科急诊应根据护士工作压力源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减轻儿科急诊护士的工作压力,保证人力资源的稳定性,从而保证儿科急诊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 标签: 儿科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相关因素;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分析预防性护理在ICU器械性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7—2019年6月期间接收的52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n=26)和试验组(n=26)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预防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愈合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压力性扭伤发生率为3.85%(1/26),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3.08%(6/26)(P

  • 标签: 预防性护理 ICU器械性 压力性 损伤 应用
  • 简介: 摘要:目的:研究预防性护理在ICU器械性压力性损伤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于我院ICU病房2019年10月份-2020年10月份收治的患者中选取72例,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针对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针对3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预防性护理,从愈合时间、护理满意度、总发生率指标予以分析。结果:患者伤处愈合时间(3.56±1.23)d,护理满意度23例(63.89%);ICU器械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12例(33.34%);观察组患者伤处愈合时间(2.04±0.74)d,护理满意度35例(97.22%);ICU器械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3例(8.3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的应用可降低ICU机械性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理应作为ICU护理首选方法予以重视。

  • 标签: 预防性护理 ICU 器械性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不同侧卧位角度对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Library、CINAHL、WebofScience、EMbase、CNKI、SinoMed、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不同侧卧位角度对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影响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经过文献筛选、质量评价、资料提取后,采用RevMan5.3对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6篇随机对照试验,这些试验结果显示30°侧卧位较90°侧卧位更能有效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发生。不同侧卧位角度对压力性损伤预防效果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少,研究方法较局限,但近期有较多研究通过招募志愿者,比较其多个侧卧位角度时的皮肤表面压力、血流量、温度等,以探索卧床患者最佳侧卧位角度。结论现有的证据表明,30°侧卧位与90°侧卧位相比,可能会减少压力性损伤的发生,但仍需高质量、大规模、多中心的研究支持,且需要更多设计严谨的研究进一步探索卧床患者的最佳侧卧位角度。

  • 标签: 不同侧卧位角度 压力性损伤 预防效果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预防骨科老年患者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40例老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的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20例患者。这两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接受护理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更低,对护理的满意率更高,两组间比较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取循证护理能够明显降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循证护理 骨科 老年患者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