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广州男男性行为者(MSM)的艾滋病知识、高危行为以及艾滋病、梅毒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开展MSM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面对面问卷调查520名MSM人群的艾滋病知识、行为情况,并进行艾滋病、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0.19%(469/520);HIV抗体阳性率为9.23%(48/520),梅毒阳性检出率为5.77%(30/520);最近六个月同性肛交性行为时每次均用安全套比例为53.81%(240/44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感染了性病[OR=3.333,95%CI:(1.146~9.696)]

  • 标签: 因素分析 广州市男性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2008年和2018年广州1~59岁人群乙型肝炎(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方法采用二阶段整群抽样法,于2008年和2018年在广州随机抽取1~59岁常住人口进行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2008年调查1~59岁人群4 989名,2018年3 980名。2018年1~59岁人群HBsAg阳性率为9.50%(95%CI:7.34%~11.66%),较2008年(12.45%,95%CI:10.58%~14.33%)略有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302,P=0.075);下降主要为7~16岁人群,2018年HBsAg阳性率为0.88%(95%CI:0.35%~1.42%),较2008年(4.54%,95%CI:2.71%~6.36%)下降8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144,P=0.000)。2018年1~59岁人群抗-HBs阳性率为72.30%(95%CI:69.56%~75.04%),较2008年(64.93%,95%CI:61.65%~68.22%)升高1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18,P=0.001);升高主要为17~59岁人群,2018年抗-HBs阳性率为71.93%(95%CI:68.90%~74.96%),较2008年(63.77%,95%CI:60.16%~67.37%)升高1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422,P=0.001)。2018年1~59岁人群HBV感染率为48.10%(95%CI:43.20%~53.00%),较2008年(62.27%,95%CI:59.11%~65.44%)下降2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138,P=0.000);其中1~、7~和17~59岁人群HBV感染率分别为4.58%、5.13%和56.56%(降幅分别为81.83%、85.91%和18.47%),高流行区域人群HBV感染率为48.87%(降幅24.70%),有乙肝疫苗接种史人群HBV感染率为28.81%(降幅38.75%)。结论自2008年以来,广州乙肝防控效果显著,儿童HBV感染率达到WHO消除乙肝2020年的目标,但仍属于高流行区,降低乙肝死亡率的目标任务相当艰巨,需继续做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和成年人的监测筛查工作。

  • 标签: 乙型肝炎 血清流行病学 免疫接种 抗体 抗原
  • 作者: 程思 刁菲 韩孟杰 刘方华 曹宏华 徐慧芳 曹晓斌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07
  • 出处:《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1年第10期
  • 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 102206,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 102206,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10440,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 510410,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 511430,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 102206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 102206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广州外籍人员的社会支持、网络社交、性行为特征及相关因素,为有效开展外籍人员干预活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设计,在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对符合标准的研究对象采用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调查,收集人口学特征、社会支持、网络社交行为、性行为等信息。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可能影响临时性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纳入研究的434名外籍人员中,线下调查241人,线上调查193人。男性占68.4%(297/434);年龄(31.0±8.8)岁;来源地为非洲地区的占79.0%(343/434);经商占46.5%(202/434),学生占48.2%(209/434);在中国有生意伙伴、家人陪伴的比例分别为59.4%(258/434)和28.1%(122/434);在中国有关系密切的朋友<10人的比例为57.1%(248/434);每日使用社交软件时间为1~3 h的占43.3%(188/434);最近3个月发生临时性行为占15.2%(55/363)。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每日使用社交软件时间<1 h者相比,>6 h者更有可能最近3个月发生临时性行为(OR=3.63,95%CI:1.31~10.08)。结论广州外籍人员中每日使用社交软件时间较长者更有可能发生临时性行为。合理运用社交软件进行艾滋病宣传教育可促进外籍人员的健康意识。

  • 标签: 外籍 社会支持 性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广州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利用情况、公共卫生基本项目的知晓情况和满意度情况,为改善广州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提供方向和参考依据。方法2020年12月,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广州某区抽取1 05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单因素分析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共发放问卷1 092份,收到有效问卷1 050份,有效率96.2%。受访居民过去一年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或接受其他卫生服务的次数为(4.60±4.10)次;对公共卫生基本服务项目总知晓率为91.6%(962/1 050),总知晓免费率为89.5%(940/1 050);居民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总体满意度得分为(4.61±0.75)分,其中得分最高为基本医疗服务情况,最低为机构设施、制度及基本情况。单因素分析发现,医保类型、就诊首选的医疗机构、步行到社区中心的时间和就诊服务时间等10个因素是居民总体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机构设施、制度及基本情况,基本医疗服务情况,医疗费用情况,首诊医院4个因素为居民总体满意度的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21.294、109.013、18.203和20.989)。结论广州某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情况较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知晓率较高,但居民的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仍有待提高,尤其是设施设备和医护人员服务效率等方面。

  • 标签: 社区卫生服务 需求利用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封控区域内患者来源进行风险识别,构建分区分级管理策略。方法基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要求,结合先前建设隔离病房的经验以及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所在地区的收治情况,建立患者从风险识别到分区分级管理的规范模式。结果构建了从收治流程到病房分级管理的精准防控模式,封控期间的21 d隔离病区实现了“零感染、零漏诊”,成功收治并分流了159例患者,绿色通道手术9台。结论隔离病区内针对患者风险等级,有效做出相应防控及管理,能够优化患者的收治流程,加快周转。

  • 标签: 封控区 隔离病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简介:目的研究空气污染与学龄儿童呼吸系统健康的关联。方法于2006年选择广州海珠区、白云区和花都区分别代表空气污染程度为高、中、低的污染区,抽取这3个区8所小学3年级和4年级小学生。通过标准化问卷调查这些儿童的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和呼吸道症状及疾病史等。采用卡方检验、方差分析和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不同空气污染程度对儿童呼吸系统症状和疾病之间的关系。结果高、中、低污染区的PM10、NO2、SO2的平均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3个地区分别调查了772、713、694名小学生。各区年龄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9.8±0.8)、(10.2±0.9)、(10.1±0.9)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区的儿童被动吸烟率分别为17.4%(134/772)、11.9%(85/713)、8.7%(60/694)(P〈0.01)。在校正父母哮喘和过敏史、室内因素(毛毯、发霉、新家具)、儿童过敏史、户外活动等混杂因素后,高污染区男孩喘息、既往哮喘、现患过敏性鼻炎和现患支气管炎的患病风险高于低污染区男孩(OR:3.96、16.74、2.29、3.79),而高污染区女孩感冒时咳嗽、喷嚏、既往哮喘、既往过敏性鼻炎、现惠过敏性鼻炎和既往肺炎的患病风险高于低污染区女孩(OR:1.66、2.08、5.95、2.78、3.59、2.43)。与低污染区男孩相比,中污染区男孩既往哮喘、既往过敏性鼻炎、现患过敏性鼻炎的患病风险升高(OR=9.94、1.70、2.10)。结论广州空气污染水平与儿童呼吸系统健康有显著关联。空气污染高浓度区的儿童呼吸道症状和疾病患病风险显著高于低浓度区,

  • 标签: 空气污染 儿童 呼吸系统 横断面研究
  • 简介:目的了解广州六榕社区居民慢性病的患病现况以及居民的知信行情况,为制定有效的社区慢性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资料来自2009年进行的“广州社区卫生诊断”入户调查工作中六榕社区的调查数据。在广州六榕社区随机抽取8个居委会,每个居委会随机抽取100户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与家庭一般状况、慢性疾病与行为危险因素状况、相关疾病情况等,其中知信行部分由15岁及以上人群作答。结果共调查居民2252人,其中男性l090人,女性1162人,年龄12~85岁。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30.91%(696/2252),标化患病率为22.83%,其中≥65岁居民的慢性病患病率为71.95%(413/574),标化患病率为54.08%;随着年龄的增加,慢性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P〈0.01)。患病率居前5位的慢性病分别为:高血压19.63%(442/2252)、糖尿病6.08%(137/2252)、冠心病2.40%(54/2252)、高血脂1.82%(41/2252)、脑卒中1.55%(35/2252)。15岁及以上人群的知信行调查结果显示:慢性病患者与非慢性病患者在社区参加卫生知识讲座的行为率分别为16.67%(115/690)、8.84%(118/13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病患者的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均高于非慢性病患者(均P〈0.01);慢性病患者的自我血压知晓率、自我监测与经常主动获取保健知识的行为率均高于非慢性病患者(P〈0.01);非慢性病患者的吸烟率与不参加运动行为率均高于慢性病患者,而戒烟率则明显低于慢性病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广州六榕社区居民的慢性病患病率较高,且慢性病患者患病后才注重控制危险因素。今后应把慢性病防控对象扩大到健康人群范围,提高全人群的慢性病防控意识。

  • 标签: 慢性病 患病率 知识 态度 实践
  • 简介:目的分析手足口病在精细时空尺度的交互作用及其特点,为开展精准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手足口病历年发病数据,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抽取广州越秀区2014年手足口病资料,通过统计年鉴收集人口资料,描述手足口病的三间分布,并用Knox方法分析其在精细时空尺度的交互作用。结果2014年越秀区共报告手足口病3265例,存在时空交互作用,具有时空聚集性,在时间临界值为4d、空间临界值为0.2km时,时空聚集强度最大。女性时空聚集强度大于男性;0-2岁组在第1、第4—7天,3~6岁组在第1、第4~5、第9~11天,≥7岁组在第2、第7~8天分别出现了时空聚集高峰;散居儿童主要在0.4km范围内出现较强时空聚集强度,学生在0.3~0.9km范围内出现较强时空聚集强度。在4d、0.2km的时空范围内,手足口病发病风险呈现增加趋势。结论手足口病在短时间和短距离内聚集性较强,女性、3~6岁儿童、托幼儿童是聚集性病例发生的高危人群,根据手足口病时空分布特征做好防控,有助于防止聚集性病例的发生。

  • 标签: 手足口病 Knox检验 时空聚类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广州疑似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抗体检测阴性的血清样本的病原谱特征,为医疗机构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广州疑似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抗体检测阴性的血清样本进行登革病毒、恙虫病东方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和钩端螺旋体等4种病原体的筛查。登革病毒、钩端螺旋体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IgM/IgG抗体检测分别采用捕获ELISA法或双抗体夹心ELISA法;恙虫病东方体IgM/IgG抗体和核酸检测分别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和巢式PCR方法。采用蚀斑减少中和试验和显微镜凝集试验分别对登革病毒和钩端螺旋体的ELISA阳性结果进行确认试验。结果共收集193份出血热阴性样本,登革病毒抗体阳性5份,阳性率为2.59%;钩端螺旋体抗体阳性3份,阳性率为1.55%;恙虫病东方体抗体阳性15份,阳性率为7.77%,其中核酸阳性9份,测序分型有4个基因型(Karp型、Kato型、Gilliam型、Kawasaki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新布尼亚病毒抗体检测均为阴性。结论登革病毒、恙虫病东方体和钩端螺旋体在广东省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感染,未发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感染的实验室确诊病例。

  • 标签: 登革热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钩端螺旋体病 恙虫病 抗体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了解广州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抗生素药物的使用情况,并对抗菌药物的联用情况和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广州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抗生素使用基本合理,但还需加强管理。

  • 标签: 抗生素 处方分析 联合用药 合理用药
  • 简介:为了掌握广州中小型餐饮业卫生现状,进一步加强对餐饮业的卫生监督管理,预防和控制集体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和SARS流行,我们在2003年5月份对广州区县111个中小型餐饮业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

  • 标签: SARS期间 广州市 餐饮业 卫生现状 调查 流行病学
  • 简介:目的:调查估计广州男性同性恋人群规模,了解广州男性同性恋人群艾滋病相关行为情况。方法:采用“滚雪球”抽样法招募17名男性同性恋者,对其进行个人深入访谈,了解目标人群活动场所后,按场所分层,应用乘数法对广州目标人群规模进行估计。结果:定性研究的访谈对象以20—25岁者居多,职业分布广,文化程度差别大;大多数被访者(14人)有幸福感;大部分(12人)表示生活感到有压力;大部分被访者(16人)能正确说出艾滋病预防与传播途径,多数人(12人)通过网络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活动场所主要为公园类、酒吧类、浴池类等三类场所,乘数法估计广州目标人群结果为24893人(22042—28561人)。结论:广州男性同性恋人群生活压力较大,高危性行为普遍,已成为艾滋病防治的重点人群。

  • 标签: 男性同性恋人群 定性研究 乘数法 艾滋病
  • 简介:目的了解广州各级医院性病防治相关科室医护人员梅毒规范治疗现状。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广州各级医院医护人员进行梅毒规范治疗的知识问卷调查。利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共调查795人,调查人群总知晓率为57.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高级职称的医护人员的梅毒规范化治疗知识知晓率比初级职称的医护人员高(OR=2.175,95%CI=1.565~3.024;OR=2.174,95%CI=1.440~3.284);相对于皮肤性病科的医护人员,妇产科、全科等其他临床科室和辅助科室的医护人员梅毒规范化治疗知识知晓率水平较低(OR=0.172,95%CI=0.035~0.834;OR=0.120,95%CI=0.028~0.518;OR=0.072,95%CI=0.017~0.304;OR=0.093,95%CI=0.021~0.414)。结论广州医护人员整体的梅毒规范治疗水平较低,应进一步加强培训。

  • 标签: 医护人员 梅毒 知晓率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Luminex NxTAG™ RPP试剂盒检测广州地区呼吸道感染样本,总结近一年广州地区呼吸道感染病原谱,为呼吸道感染临床诊疗和疾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2018年12月到2019年11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和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共484例呼吸道感染样本,采用QIAamp MinElute Virus Spin Kit(50)进行总核酸提取,采用Luminex NxTAG™ RPP试剂盒检测样本中的病原体;采用Excel 2016对数据进行作图,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484份标本中,病原体核酸阳性样本有397份,总阳性率为79.96%,感染以甲型流感病毒2009型(influenza A H1N1pdm09 virus, H1N1 2009)、鼻病毒(rhinovirus, RhV)、偏肺病毒(metapneumovirus, MPV)为主。在年龄分布中,儿童组的H1N1 2009、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 PIV)、MPV、RhV、博卡病毒(bocavirus,BoV)阳性率相对较高;成人组的乙型流感(influenza B virus,FLuB)阳性率相对较高。H1N1 2009、RSV、MPV、BoV在门诊患者中的阳性率较高;FLuB在住院患者阳性率相对较高。在不同症状的患者病原体检测中,咳嗽与咳痰症状患者的样本RSV阳性率较高;而鼻塞症状患者的样本冠状病毒(coronaviruses, CoV)、MPV、RhV阳性率较高。大多数病原体在冬春季检出率偏高。结论H1N1 2009、RhV、MPV为2019年广州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加强对这些病原体的研究与监测,可作为广州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防控重点。

  • 标签: 呼吸道感染病原谱 Luminex 病毒
  •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讨广州某基层卫生院(下称该院)抗菌药物门诊处方用药合理性,为临床引入 PDCA循环管理方法 ,降低该院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提供参考。方法:将该院通过 HIS系统随机抽取 2017年 07月 -2019年 06月两年的抗菌药物处方 2400张进行不合理用药分析,结果不合理处方占 1353张,不合理率达 56.38%。结论:该院抗菌药物使用问题较为严重,应该针对问题对临床医师和基药科进行相应培训,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

  • 标签: 处方分析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分析广州荔湾区东沙街道2013年登革热疫情的流行特征,为开展登革热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广州荔湾区东沙街道2013年登革热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3年8—11月荔湾区东沙街道发生登革热疫情,共报告病例107例,累计发病率为2.82/10万。首发病例于8月24日发病,末例病例于11月29日发病,疫情持续98d,病例发病时间相对集中于9、10月,共报告95例,占发病总数的88.79%。病例分布于4个社区中,其中东望53例、沙洛25例、南激21例、金宇8例,不同社区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50例,女性57例,男女性别比为1:1.14。发病年龄相对集中在20~49岁年龄组,共报告72例,占发病总数的67.29%。病例职业以家务及待业(占33.65%)、工人(占23.36%)为主。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病原为登革I型病毒。疫情流行期间布雷图指数最高达28.21。结论广州荔湾区东沙街道2013年登革热疫情历时较长,是该地区历史上最为严重的1次疫情;控制传播媒介是控制疫情的有效措施,但要采取科学的措施才能迅速控制疫情。

  • 标签: 登革热 疾病暴发流行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水痘报告病例的流行病学,本文以广州某区2008-2010年水痘报告病例数据进行分析,为区域内水痘疫情的控制及疫苗的使用提供理论支持。结果2008-2010年三年累计发病人数分别为2716、2684、2105例,发病率分别为172.32/10万、165.7/10万和135.05/10万,年均发病率为157.69/10万。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1-5月及12月,其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63.8%。在发病人群中,5-20岁占人群的55%,且以学生、托幼机构、散居儿童为主,其中学生发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46.57%,托幼机构儿童占发病总例数的14.06%,散居儿童占总病例数的17.85%。结论水痘主要发生于冬春交替季节,以1-20岁年龄组发病率高,且以学生、托幼机构为主要高发人群。

  • 标签: 水痘 流行病学 发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增城区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年农贸市场中禽流感病毒的污染特征,分析新冠疫情暴发对禽流感病毒市场污染的影响。方法在增城区各街镇农贸市场中抽检禽流感病毒核酸,A型流感病毒阳性的再进行H5、H7、H9分型,采用SPSS26.0进行统计描述。结果共检测了1 978份环境样本,A型流感病毒阳性率为31.24%(618/1 978),其中H9亚型占92.07%(569/618);2019年与2020年的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x2=0.052,P=0.082);不同类型样本中脱毛机内壁的阳性率最高(44.08%),冰柜(箱)内壁最低(13.33%)。结论污染增城区农贸市场的禽流感病毒优势亚型为H9,与活禽直接接触的样本更易检出禽流感病毒。新冠肺炎暴发后环境禽流感病毒阳性率与疫情暴发前没有差异,建议加强对农贸市场的监管力度。

  • 标签: 农贸市场 禽流感病毒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广州某医科院校医学生在线学习现状,为高校改善在线医学教育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3月27日至2020年4月10日,采用滚雪球抽样法和方便抽样法,使用自编问卷,调查广州某医科院校医学生在线学习现状。使用SPSS 25.0进行数据分析,应用频率和百分比(%)对计数资料进行描述。结果调查显示,63.8%的医学生日均学习时长3~6 h;在线学习平台中,中国大学MOOC使用率最高(1 230人,占比92.9%);56.0%的医学生自评线上学习效果一般;视疲劳(1 051人/79.4%)、家中缺乏学习氛围无法集中注意力(960人/72.5%)、课程开展的平台不同导致操作不便(940人/71.0%)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32.2%的医学生不喜欢全面线上教学;由于线上实验课教学的局限性,61.0%的医学生表示实验课的学习效果受到影响。结论全面线上教学具有一定局限性,应从高校教师、教学平台、学生自身、高校管理部门4个方面采取相应措施,助力在线医学教学发展。

  • 标签: 在线学习 学习现状 提升路径 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