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术后2 h血白细胞比联合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SOFA)对输尿管软镜术后发生尿脓毒血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8年7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因上尿路结石行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患者的病例资料。共2 364例患者,男1 613例,女751例。年龄(54.9±14.0)岁。体质指数(23.9±2.8)kg/m2。结石最大径(10.9±6.2)mm。结石位于左侧1 305例,右侧1 018例,双侧41例。术前体温(36.8±0.4)℃。血糖(5.7±1.5)mmol/L。血WBC(7.4±4.6)×109/L,中性粒细胞0.62±0.11。C反应蛋白(20.1±59.3)mg/L,降钙素原(1.6±11.8)μg/L,白细胞介素-6(11.3±32.9)pg/ml。术前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465例。qSOFA诊断尿脓毒血症的标准为:①呼吸频率≥22次/分;②收缩压≤100 mmHg(1 mmHg=0.133 kPa);③精神状态改变。满足1项记1分,qSOFA≥2分为阳性,诊断为尿脓毒血症。结果本研究2 364例的手术时间(39.3±23.0)min。术后2 h血WBC(6.7±2.9)×109/L,中性粒细胞0.70±0.12。qSOFA评分阳性69例,阴性2 295例。15例术后发生尿脓毒血症,发生率为0.6%。尿脓毒血症组和非尿脓毒血症组qSOFA阳性患者例数分别为15例和54例,术前/术后2 h血WBC比分别为2.5±1.6和0.7±0.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χ2=16.20,P<0.001)、结石体积大(t=2.14,P=0.050)、术前血WBC(t=2.51,P=0.025)、中性粒细胞(t=2.90,P=0.012)、C反应蛋白(t=2.58,0.028)、降钙素原(t=16.09,P<0.001)、白细胞介素-6(t=7.88,P=0.032)升高、术前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χ2=21.10,P<0.001)、术前/术后2 h血WBC比>1(t=4.51,P=0.001)、qSOFA阳性(χ2=502.10,P<0.001)与术后尿脓毒血症发生有关。将qSOFA阳性且术前/术后2 h血WBC比>1的患者定义为尿脓毒血症高危患者。单独使用qSOFA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98,阳性预测值为21.7%;单独使用术前/术后2 h血WBC比的AUC为0.98,特异性为60.0%,阳性预测值为38.5%;qSOFA联合术前/术后2 h血WBC比的AUC为1.00,特异性为98.3%,阳性预测值为93.8%,与前两者相比其预测效力明显提高。结论qSOFA阳性联合术前/术后2 h血WBC比>1可以在术后2 h早期、快速、准确地预测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后尿脓毒血症的发生。

  • 标签: 尿路结石 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 尿脓毒血症 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35和Klotho蛋白水平在脓毒症患者急性肾损伤(AKI)的诊断和评估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诊治的175例脓毒症患者,按照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标准将患者分为AKI组(86例)及非AKI组(89例),根据AKI的临床结局进行预后分组。比较不同分组患者的血肌酐(Scr)、血清IL-35和Klotho蛋白水平,绘制IL-35、Klotho蛋白、IL-35联合Klotho蛋白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IL-35、Klotho蛋白、IL-35联合Klotho蛋白对脓毒症AKI的诊断及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AKI组Scr水平较非AKI组高[(264.43 ± 67.86)μmol/L比(64.76 ± 22.41)μmol/L],AKI组IL-35、Klotho蛋白水平较非AKI组低[(69.37 ± 28.15)ng/L比(94.74 ± 35.32)ng/L、(142.31 ± 32.55)ng/L比(256.23 ± 36.25)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AKI的患者中,1期AKI、未实施持续肾脏替代治疗、观察终点肾功能恢复患者Scr水平较低,IL-35、Klotho蛋白水平较高,与2~3期AKI、实施持续肾脏替代治疗、观察终点肾功能未恢复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35联合Klotho蛋白水平预测AKI及AKI分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8、0.899,IL-35联合Klotho蛋白水平预测AKI患者是否进行持续肾脏替代治疗及肾功能恢复情况的AUC分别为0.954、0.950,均高于单一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35、Klotho蛋白水平是诊断脓毒症患者是否发生AKI及判断预后的良好生物标志物,两者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预测效能。

  • 标签: 脓毒症 急性肾功能不全 白细胞介素-35 Klotho蛋白 诊断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7(IL-27)和临床病理因素对肝癌微波消融后发生局部肿瘤进展的预测作用。方法收集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东方医院普外科2014年1月—2016年12月采用微波消融治疗的102例肝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液样品,其中男性80例,女性22例,年龄(58.7±11.4)岁,年龄范围24~83岁。观察患者年龄、性别、是否合并肝炎、肿瘤直径、肿瘤数目、肿瘤边界、肿瘤类型、肿瘤血流灌注程度、肝脏Child-Pugh分级、是否合并肝硬化及外周血IL-27浓度与肿瘤局部进展的关系。使用ELISA检测外周血IL-27浓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Youden指数,得出IL-27水平的最佳界值498.45 pg/L。以最佳界值为标准,将患者分为高IL-27组61例(>498.45 pg/L)和低IL-27组(≤ 498.45 pg/L)41例,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计算生存率;多变量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所有患者局部肿瘤进展率为35.3%(36/102),102例患者的IL-27值范围为34.92~1 014.87 pg/L,根据2年无瘤生存作为终点绘制IL-27值的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714(P=0.017)。当IL-27值为498.45 pg/L时,Youden指数最大,灵敏度为0.682,特异度为0.556;所有患者2年无瘤生存率为64.2%。高IL-27组和低IL-27组患者的2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2.7%和50.5%,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发现高IL-27组患者预后优于低IL-27组的患者(χ2=5.991,P=0.014)。单因素分析肿瘤局部进展与肿瘤直径>3 cm(χ2=7.170,P=0.007)、肿瘤邻近大血管(χ2=9.301,P=0.002)和肿瘤血流灌注程度高(χ2=5.599,P=0.018)、IL-27低水平(χ2=5.460,P=0.019)有关;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肿瘤直径>3 cm、肿瘤邻近大血管、IL-27低水平、肿瘤直径≥3 cm及肿瘤邻近大血管是肿瘤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IL-27水平、肿瘤直径≥3 cm及肿瘤邻近大血管是肝癌经微波消融治疗后发生局部肿瘤进展预测因素,IL-27水平低的患者发生局部肿瘤进展率高。

  • 标签: 肝肿瘤 肿瘤复发,局部 无病生存 白细胞介素-27 预测 微波消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内酯对舒张性心力衰竭大鼠中白细胞介素-33(IL-33)/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T2)的影响。方法选择Wistar雄性大鼠,通过腹主动脉缩窄法构建舒张性心力衰竭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螺内酯组。螺内酯组造模后给予螺内酯灌胃40 mg/kg/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持续给药8周。实验结束后,利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舒张末期间隔厚度、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室质量、二尖瓣血流E/A。取大鼠心肌组织,通过RT-PCR、ELISA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sST2、IL-33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超声心动图显示大鼠舒张末期间隔厚度、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和左室质量增加,二尖瓣血流E/A下降(P<0.05),建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螺内酯组大鼠舒张末期间隔厚度[(2.09±0.11)mm比(2.21±0.14)mm]、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2.08±0.17)mm比(2.36±0.14)mm]和左室质量[(0.74±0.17)g比(1.35±0.22)g]降低,二尖瓣血流E/A比值(1.44±0.25比1.17±0.13)上升(P<0.05),螺内酯显著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RT-PCR和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螺内酯组大鼠心肌组织中sST2的mRNA[(0.16±0.01)比(0.56±0.07)]和蛋白表达水平[(0.07±0.02)pg/ml比(0.35±0.21)pg/ml]降低,IL-33的mRNA[(0.67±0.09)比(0.23±0.05)]和蛋白表达水平[(0.54±0.11)pg/ml比(0.31±0.03)pg/ml]上升(P<0.05)。结论螺内酯通过降低sST2的表达水平,上调IL-33的表达改善大鼠心脏舒张功能。

  • 标签: 螺内酯 心力衰竭舒张性 白细胞介素-33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IL-6水平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SAH)后迟发性脑缺血(delayed cerebral ischemia, DCI)的独立相关性,并评估其对DC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在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连续收治的aSAH患者。根据DCI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DCI组和非DCI组。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血清IL-6与DCI之间的独立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ROC)曲线评估血清IL-6水平对DCI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160例aSAH患者,年龄(66.1±8.1)岁,男性98例(61.3%);76例(47.5%)患者发生DCI。多变量logistic分析显示,校正吸烟、高血压、收缩压、高脂血症和药物治疗后,血清IL-6[以第1四分位数为参照,第3四分位数:优势比(odds ratio, OR)3.885,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361~7.189;第4四分位数:OR 9.706,95% CI 3.412~18.344]、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OR 2.174,95% CI 1.325~4.538)以及Fisher分级(OR 3.267,95% CI 1.638~6.725)与DCI独立相关。ROC曲线显示,血清IL-6预测DCI的曲线下面积为0.777(95% CI 0.706~0.849),最佳截断值为13.01 ng/L,预测DCI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2.4%和71.4%。结论血清IL-6是aSAH后发生DCI的独立危险因素,对DCI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动脉瘤 脑缺血 白细胞介素-6 生物标志物 试验预期值
  • 简介:摘要白细胞介素-6(IL-6)能修复多种组织损伤。IL-6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转录因子——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 (STAT3) 具有保护心脏的功能。研究发现,IL-6通过介导STAT3信号传导通路(IL-6/STAT3信号传导通路),在心脏创伤、心肌炎、心脏衰竭等多种心脏疾病造成的损伤中发挥促进心脏修复的作用。深入研究IL-6/STAT3信号传导通路对心脏疾病有积极的治疗意义,现就该通路在心脏修复中的作用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白细胞介素-6 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 信号传导 心脏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囊型包虫病所致过敏反应对IL-17及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20只雌性BALB/c小鼠按照随机数值大小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A组,45只)、囊型包虫感染模型组(B组,45只)、囊型包虫感染过敏反应组(C组,30只)。B组、C组建立包虫感染模型并观察3个月,模型建立成功后C组给予粗制囊液激发过敏反应,B组注射PBS。观察60 min后收集血清标本,使用流式细胞仪微珠阵列技术检测血清IL-17水平。使用ELISA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免疫球蛋白E (immunoglobulin E, IgE )、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 IgG)抗体水平。结果致敏前:B组IL-17、IgE抗体及IgG抗体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 )。致敏后:B组IL-17、IgE抗体及IgG抗体水平明显高于A组,C组IL-17、IgE抗体及IgG抗体水平明显高于B组(P< 0.05 )。结论包虫过敏反应中,IL-17作为炎症因子明显升高,IgE、IgG双抗体明显升高,提示IL-17、IgE、IgG在过敏性反应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白细胞介素-17 囊型包虫病 过敏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硝唑联合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宫腔配合抗菌药物对产褥感染产妇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8年12月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产褥感染产妇12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静脉滴注青霉素和口服氨苄西林的常规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甲硝唑联合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宫腔。分别检测两组观察对象全血WBC计数和血清CRP与PCT水平。结果产后1 d两组产妇全血WBC计数、血清CRP和PC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产后3 d和5 d,观察组患者WBC计数分别为(9.39 ± 1.79)× 109/L和(6.93 ± 1.23)× 109/L,显著低于对照组[(12.05 ± 2.33)× 109/L和(9.93 ± 1.94)× 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7.03、P < 0.001,t = 10.05、P < 0.001);观察组产妇血清CRP水平分别为(22.97 ± 10.57)mg/L和(15.42 ± 8.82)mg/L,显著低于对照组[(31.67 ± 12.59)mg/L和(20.86 ± 10.83)]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3.92、P < 0.001,t = 2.98、P = 0.01);观察组产妇血清PCT水平分别为(2.87 ± 1.47)μg/L和(0.81 ± 0.50)μg/L,显著低于对照组[(3.78 ± 1.90)μg/L和(1.68 ± 0.9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96、P = 0.01,t = 5.92、P < 0.001)。观察组产妇治疗后整体有效率为98.33%(59/6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4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0.44、P < 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OR = 0.35、95%CI:0.15~0.87、P < 0.01)为影响产褥感染临床疗效的保护因素,而孕期阴道炎病史(OR = 3.49、95%CI:1.12~1.89、P = 0.01)和年龄(OR = 1.12、95%CI:1.02~1.19、P = 0.01)均为影响产褥感染临床疗效的危险因素;第2产程延长并非产褥感染临床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OR = 2.15、95%CI:1.01~5.11、P = 0.08)。结论产妇发生产褥感染时,及时有效的抗感染干预措施是必需的,是影响产褥感染临床疗效的保护因素。采用甲硝唑联合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宫腔配合抗菌药物的治疗方式对已发生产褥感染者疗效较好。

  • 标签: 产褥感染 抗感染 白细胞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7(IL-27)基因多态性与广西壮族人群冠心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病例对照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1 218例,其中冠心病组571例,非冠心病对照组647例,采用Sequenom MassArray系统对IL-27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相关生化指标均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检验科按标准流程进行检测。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IL-27基因位点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进行探讨,并对年龄、吸烟史、饮酒史及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等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校正。结果Log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广西壮族人群中IL-27 rs428253基因位点CC基因型者较GG基因型者冠心病发病风险增高(OR=2.18,95%CI:1.09~4.37,P<0.05),进一步对相关危险因素校正后,结果仍提示rs428253 CC等位基因携带者较GG等位基因携带者冠心病发病风险增加(OR=2.82,95%CI:1.31~6.07, P<0.05),未发现IL-27 rs4740、rs17855750、rs181206及rs40837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广西壮族人群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存在相关性(均P>0.05)。进一步研究结果提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内rs428253不同基因型间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L-27 rs428253基因位点多态性与广西壮族人群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存在相关性。

  • 标签: 白细胞介素-27 多态性,单核苷酸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前列地尔对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选择武装警察部队海警总队医院2017年8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心绞痛患者12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10 μg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20 μg前列地尔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P、TNF-α、IL-6变化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CRP、TNF-α、IL-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TNF-α、IL-6分别为(4.63±0.62)mg/L、(0.46±0.08)μg/L、(46.59±4.72)n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8±0.74)mg/L、(1.19±0.28)μg/L、(58.62±5.07)ng/L(t=12.437、19.418、13.452,均P<0.05);观察组高切、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4.27±0.46)mPa/s、(8.07±0.18)mPa/s、(1.03±0.25)mPa/s、(37.42±1.05)%,均低于对照组的(5.14±0.588)mPa/s、(10.43±0.42)mPa/s、(2.01±0.46)mPa/s、(40.19±1.86)%(t=9.103、40.006、14.499、10.046,均P<0.05)。结论常规剂量(20 μg)前列地尔治疗心绞痛的疗效显著,可降低患者的CRP、TNF-α、IL-6并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 标签: 心绞痛 前列地尔 剂量效应关系,药物 C反应蛋白质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血液流变学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患儿外周血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Th)22及其功能分子白细胞介素(IL)-22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JIA相关炎性因子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JIA患儿30例为JIA组,选取同期来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体检的同年龄健康儿童12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组研究对象外周血中Th22细胞比例,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浆中细胞因子IL-22、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7、IL-10的表达水平。比较JIA组和对照组Th22细胞比例和IL-22表达水平的差异,对Th22细胞比例和IL-22表达水平与炎性因子IL-6、TNF-α、IL-17、IL-10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JIA组外周血中Th22细胞比例[(0.94±0.26)%]明显高于对照组[(0.46±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7,P<0.05);JIA组血浆中IL-22水平[(185.2±11.93) ng/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14.7±6.29)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32,P<0.001)。JIA组Th22细胞比例与血浆IL-6(r=0.501,P<0.01)、IL-17(r=0.686,P<0.001)、IL-10(r=0.609,P<0.001)水平均呈正相关,血浆IL-22水平与IL-6(r=0.573,P<0.01)、IL-17(r=0.445,P<0.01)、IL-10(r=0.284,P<0.001)水平均呈正相关,JIA组Th22细胞比例及血浆IL-22水平与血浆TNF-α水平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JIA患儿外周血中Th22细胞比例及其功能分子IL-22水平显著增高,与炎性因子具有一定相关性,可能参与了JIA疾病的发生和进展。

  • 标签: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Th22细胞 白细胞介素-22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模式是否发生改变以及环境因素对RAU患者外周血中IL-4基因甲基化水平是否有影响。方法采用调查研究,纳入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口腔门诊就诊并诊断为RAU的患者20例(RAU组),其中女性12例,男性8例,年龄16~35岁。同期在医院体检人员中选取20名与RAU组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其中女性11名,男性9名,年龄15~35岁。收集两组受试者外周血样本,采用亚硫酸氢盐处理后测序(bisulfite sequencing PCR,BSP)法检测IL-4启动子甲基化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IL-4 mRNA水平,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IL-4基因启动子片段从-1400至-1625 bp中含有10个CPG位点。其中CPG-1556、CPG-1483、CPG-1479的甲基化率以及10个CPG位点的总甲基化率在RAU组[分别为(32.0±19.9)%、(53.0±13.4)%、(46.0±19.8)%及(39.3±12.4)%]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20.0±3.2)%、(35.5±12.3)%、(28.0±14.4)%及(32.6±5.8)%](P<0.05)。IL-4 mRNA在RAU组患者外周血中的相对表达量(1.0±0.1)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1.5±0.2)(P<0.01)。RAU组IL-4基因启动子总甲基化率与IL-4 mRNA相对表达量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r=-0.494,P<0.05)。在多因素分析中,RAU组吸烟、维生素B12、叶酸与IL-4基因启动子总甲基化率显著相关(P<0.01)。结论RAU患者IL-4基因启动子的高甲基化可能与IL-4基因转录的降低有关;维生素B12、叶酸和吸烟对RAU患者外周血中IL-4基因甲基化水平可能有影响。

  • 标签: 白细胞介素4 DNA甲基化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33和骨保护素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并分析IL-33与骨保护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在大连市友谊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219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59例(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55例(UAP组),稳定型心绞痛(SAP)55例(SAP组),基本正常50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33和骨保护素水平,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结果SAP组、UAP组及AMI组IL-33明显高于对照组[(330.42 ± 82.56)、(363.54 ± 61.36)和(448.62 ± 71.60)ng/L比(275.96 ± 74.34)ng/L],而且AMI组明显高于SAP组和U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P组和AMI组骨保护素明显高于对照组[(481.35 ± 101.68)和(558.29 ± 136.45)ng/L比(392.21 ± 109.57)ng/L],而且AMI组明显高于SAP组和UAP组[(558.29 ± 136.45)ng/L比(436.13 ± 121.84)和(481.35 ± 101.68)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UAP组及AMI组Gensin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3.31 ± 7.88)、(44.37 ± 14.15)和(90.20 ± 42.01)分比(7.17 ± 4.85)分],而且UAP组明显高于SAP组,AMI组明显高于SAP组和U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33和骨保护素水平均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 = 0.588和0.420,P<0.01),血清IL-33水平与骨保护素水平呈正相关(r = 0.718,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L-33诊断AMI的曲线下面积为0.887(95% CI 0.839~0.935,P<0.01),骨保护素诊断AMI的曲线下面积为0.754(95% CI 0.682~0.825,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IL-33和骨保护素水平升高,其升高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不稳定程度呈正相关,对AMI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骨保护素 白细胞介素33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必净联合抗菌药物治疗ICU重症肺炎患者对其血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78例ICU重症肺炎患者,数字随机抽取分成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39),对照组采用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加入血必净治疗,比较两组血白细胞(WBC)及C反应蛋白(CRP)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WBC(7.25±1.04)、CRP(27.52±1.58)低于对照组WBC(9.84±1.12)、CRP(40.58±1.74),P0.05)。结论:血必净联合抗菌药物治疗ICU重症肺炎患者具有明显效果,可改善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安全性高,应用价值高。

  • 标签: 血必净 抗菌药物 ICU重症肺炎 白细胞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清核因子κB、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IL-10、IL-12、干扰素γ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定期产检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30例为A组,另选同期单纯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33例为B组,单纯妊娠期糖尿病孕妇35例为C组,健康体检孕妇40名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核因子κB、IL-4、IL-10、IL-12和干扰素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A、B、C组及对照组血清核因子κB分别为(15.91±5.68)、(13.22±5.23)、(12.97±5.11)、(9.74±3.85) μg/L,血清IL-12分别为(28.91±6.84)、(21.64±5.72)、(22.23±5.91)、(13.68±3.76)ng/L 、血清干扰素γ分别为(23.74±5.55)、(18.26±4.63) 、(17.85±4.31)、( 12.69±3.85)ng/L,3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118、6.821、7.133,P均<0.05),且A组均高于B、C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C组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B、C组及对照组血清IL-4分别为(8.91±3.99)、(10.84±4.47)、(11.27±4.62)、(13.68±5.46) ng/L,血清IL-10分别为(10.91±3.86)、(13.05±4.58)、(12.83±4.69)、(15.82±5.33) ng/L,血清IL-4、IL-1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5.075、5.616,P均<0.05),且A组血清IL-4、IL-10低于B、C组及对照组,B组和C组血清IL-4、IL-10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核因子κB信号通路活化及相关的细胞因子可能是促进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影响因素。

  • 标签: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糖尿病 妊娠期 核因子κB 白细胞介素4 白细胞介素10 白细胞介素12 干扰素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AP)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分别按照Ranson评分及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分组,检测入院时血清PCT、IL-6、hsCRP水平并分析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按照Ranson评分,急性重症胰腺炎组患者PCT、IL-6、hsCRP表达水平[非正态分布,用下四分位数(QL)-上四分位数(Qu)表示]高于急性轻症胰腺炎组(分别为0.27~1.23、0.05~0.28,U=-4.120,P<0.05;62.81~137.55、34.30~68.17,U=-4.058,P<0.05;32.83~103.35、6.47~44.95,U=-4.214,P<0.05)。按照APACHE Ⅱ评分,急性重症胰腺炎组患者PCT、IL-6、hsCRP表达水平(非正态分布,用QL-Qu表示)高于急性轻症胰腺炎组(分别为0.33~3.64、0.05~0.33,U=-4.148,P<0.05;86.03~163.43、34.30~68.17,U=-4.196,P<0.05;47.28~103.65、24.35~58.78,U=-3.979,P<0.05)。Spearman相关分析,PCT、IL-6、hsCRP与病情严重程度Ranson与APACHE Ⅱ评分间呈正相关(Ranson:r=0.536、0.528、0.549,P<0.05;APACHE Ⅱ:r=0.540、0.546、0.518,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PCT、IL-6、hsCRP水平与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而且与客观指标Ranson与APACHEⅡ评分之间呈正相关,提示以上指标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降钙素原 白细胞介素-6 超敏C反应蛋白 Ranson 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中IL-6介导的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表达情况及其所经的信号通路,阐明甲氨蝶呤联合环磷酰胺抑制RA骨侵蚀的协同作用机制。方法采集6例活动期RA患者的膝关节滑膜组织,建立RA-FLS的体外培养体系,给予IL-6/sIL-6R及药物干预,分为空白对照组、IL-6/sIL-6R组、环磷酰胺组、甲氨蝶呤组、甲氨蝶呤+环磷酰胺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蛋白质印迹法、基于细胞的ELISA等方法检测各组RANKL及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磷酸化(p)-STAT3的表达水平,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或Dunnett's T3检验,2药干预的交互作用采用2×2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①各组RANKL的mRNA及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246,P<0.01;F=4.565,P=0.023),IL-6/sIL-6R组的RANKL mRNA(2.14±0.40)及蛋白水平(2.33±0.39)最高,甲氨蝶呤+环磷酰胺组的RANKL mRNA(0.10±0.08)及蛋白水平(0.75±0.21)最低;②各组的p-STAT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151,P<0.01),IL-6/sIL-6R组的p-STAT3水平(0.328±0.073)最高,甲氨蝶呤+环磷酰胺组的p-STAT3水平(0.178±0.022)最低,各组的STAT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173,P=0.051);③甲氨蝶呤联合环磷酰胺对RANKL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有交互作用(F=33.932,P<0.01;F=16.265,P<0.01),对p-STAT3表达的影响有交互作用(F=16.477,P=0.001),而对STAT3表达的影响无交互作用(F=0.471,P=0.500)。结论IL-6经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JAK2)/STAT3信号通路上调RA-FLS中的RANKL表达,甲氨蝶呤联合环磷酰胺通过抑制STAT3的磷酸化而下调RANKL的表达,且两药联合具有协同效应。

  • 标签: 关节炎,类风湿 白细胞介素-6 甲氨蝶呤 环磷酰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必净辅助治疗方法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相关性腹膜炎患者所产生的效果,并对比分析出其对白细胞计数、 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的影响。方法:在 2019 年 1 月 至 2019 年 11 月期间,选取入驻我院的 100名患有消化道恶性肿瘤相关性腹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的分为两组,观察组 50名、对照组 50名。观察组采用血必净辅助治疗。对照组给与常规疗法的治疗方式,最后对两组患者们的身体恢复情况以及患者白细胞计数、 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指标变化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在经过了两种不同疗法后,对患者们的身体恢复情况和白细胞计数、 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指标变化进行对比后发现。观察组内患者的各个指标以及治疗效率都要优于对照组的指标,并且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所得的数据对比不难得出,血必净辅助治疗方法效果比常规疗法的治疗效果更加优秀,并且可以一定程度的改善白细胞计数、 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值得在临床大范围进行推广。

  • 标签: 消化道恶性肿瘤 血必净 C 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肿瘤坏死因子 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早期识别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临床价值,并构建个体化预测吻合口漏发生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Nomogram)。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普通外科诊疗中心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行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的173例直肠癌患者,主要研究终点是吻合口漏。多组独立样本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Kruskall-Wallis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绘制ROC曲线比较PCT、CRP、WBC对吻合口漏的预测准确性;应用R软件构建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吻合口漏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校正曲线(calibration curve)判断模型的校准度;应用Stata软件绘制ROC曲线分析模型的区分度。结果共纳入173名患者,13例发生吻合口漏(7.5%)。PCT、CRP对吻合口漏的预测效能均在术后第3天最佳,AUC分别为0.937(95%CI:0.900~0.985)、0.909(95%CI:0.874~0.968),分别以0.75 ng/mL和84.05 mg/L的最佳截断值获得的阴性预测值为97.6%和96.6%;且术后第3、5天联合检测PCT、CRP对吻合口漏的预测准确性优于单指标检测(AUC:0.964 vs. 0.956)。构建术后第3天PCT、CRP、WBC预测吻合口漏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校准曲线显示模型具有良好的校准度,实际吻合口漏发生风险与预测风险平均绝对误差为0.042;ROC曲线示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AUC为0.975(95%CI:0.947~1),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为100.0%、87.36%。结论PCT联合CRP是早期识别腹腔镜直肠术后吻合口漏和确认安全出院的可靠指标。术后第3天PCT、CRP、WBC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有效指导术后吻合口漏的个体化预测。

  • 标签: 直肠肿瘤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吻合口漏 直肠前切除术 列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