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是一组具有不同临床表现、病理学改变、免疫表型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的异质性肿瘤,其发病机制不完全清楚。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肿瘤免疫微环境的组成和功能对于CTCL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深入了解其微环境的组成有助于寻找更有效的抗肿瘤免疫治疗方法,同时帮助临床医生更加准确地判断疾病预后。本文就近年来关于CTCL免疫微环境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肿瘤微环境 免疫 淋巴瘤,T细胞,皮肤 蕈样霉菌病
  • 简介: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也越来越迅猛,因此舆论情况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人民对于相关事物的看法。同时新媒体的环境导向也很大程度的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形式,并且对于舆论事件的产生、发展及结束都有着比较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公立医院中,如何面对舆情,建设出和谐的媒体舆论环境,对于保持医院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媒体环境 公立医院 舆论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不论是真菌还是人类,细胞融合是几乎所有生命体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的基石。然而对于细胞融合的研究常常止步于此,其在现代分子肿瘤学领域并未引起广泛关注。肿瘤细胞通过与正常体细胞发生细胞融合,可以迅速获得比之亲本细胞更为恶性的表型,如加快增殖速度、提高侵袭或转移能力、产生耐药性等。相比于传统的基因突变理论,该机制更为高效而快速。即便在肿瘤微环境中发生融合的频率较低,鉴于肿瘤细胞数量庞大和恶性增殖的特性,细胞融合对于其表型多样化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本文就现代肿瘤学领域中细胞融合机制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 标签: 细胞融合 肿瘤微环境 染色体 肿瘤干细胞
  • 简介:摘要热带岛礁大多具有典型的高温、高湿、高盐等海洋性气候特点,驻岛人群在这种环境条件下,面临着一系列社会、生理及心理方面的改变。本文重点从病媒生物危害、心理障碍及主要系统器官疾病等方面入手,通过查阅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各种文献资料,循证分析岛礁环境对驻岛人群健康的影响因素,对科学制定相关卫生保健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海岛 岛礁 健康 影响因素
  • 作者: 林颖 罗海敏 郑敏玲 李文均 屈平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1-08
  • 出处:《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20年第10期
  • 机构: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皮肤科,广州 510006;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510006;广东省中医药防治难治性慢病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120,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510006,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州 510275,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皮肤科,广州 510006;广东省中医院检验医学部,广州 510006;广东省中医药防治难治性慢病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120
  • 简介:摘要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的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皮肤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AD发病机制复杂,与遗传、环境、免疫、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等多方面因素有关。近年来,宏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等高通量技术为探讨AD的发病机制打开了新的视角,并在探索AD的菌群移植新疗法中展现了诱人的应用前景。本文从皮肤微生态与人体皮肤健康的关系、AD发病机制、AD微生组学研究和相关的病原微生物特征、AD微生物疗法展望等方面进行阐述,并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提出AD的培养组学研究方案,以及皮肤标本微生物学检验和定量计数的设想,从而为AD的疾病预防、疗效监测和临床治疗等提供参考。

  • 标签: 特应性皮炎 皮肤微生态 皮肤菌群 微生物学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肠道微生态干预在肝移植术后腹腔感染预防方面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浙江省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肝胆外科接受肝移植的50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47岁。采用同期非随机对照选取围手术期肠道微生态干预患者纳入干预组,常规治疗患者纳入对照组,各25例。分析和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肠道菌群结构,比较术后肠道细菌移位和腹腔感染情况。结果两组术后肠球菌均呈上升趋势,而肠杆菌下降,非发酵菌和念珠菌均无明显变化。术后第15天干预组肠道肠杆菌、肠球菌和念珠菌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术后第7天和第15天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相对含量均高于对照组,术后第7天肠杆菌和术后第15天肠球菌相对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肠道菌群失衡。干预组术后第7天和第15天双歧杆菌/肠杆菌比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肠道细菌移位发生率32.0%(8/25),其中6例为肠道细菌移位引起的腹腔感染;干预组肠道细菌移位发生率为8%(2/25),其中1例为肠道细菌移位引起的腹腔感染。干预组肠道细菌移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肠道细菌移位且腹腔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移植围手术期肠道微生态干预,改善术后肠道菌群失衡,可以降低肠道细菌移位的发生,对于减少肝移植术后腹腔感染起到积极作用。

  • 标签: 肝移植 肠道微生态 细菌移位 腹腔感染
  • 作者: 赵笛 秦环龙 李宁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20年第Z1期
  • 机构: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结直肠病专科 肠道微生态诊疗中心,上海 200072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结直肠病专科 肠道微生态诊疗中心,上海 200072;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 同济大学肠道疾病研究所,上海 200072
  • 简介:摘要炎性肠病(IBD)是一组慢性、复发性的肠道炎性病变的疾病。目前认为,肠道内稳态的破坏可能是IBD发病和病程迁延的诱因。正常情况下,肠道内稳态的维持依赖于肠道微生物、肠道上皮屏障和免疫系统三者之间的相互平衡作用。相应的,炎性肠病的治疗策略必须兼顾微生态重建、免疫系统调节及肠屏障功能恢复。由于患者对不同诱因和不同治疗存在反应差异,或处于不同阶段的病程会表现出不同的疾病行为,这种不确定性强调多学科协作的必要性。本中心经过多年临床研究,形成了以微生态治疗、免疫治疗、肠内营养治疗、介入治疗及手术治疗的"五联整合"治疗策略,并围绕深度缓解(临床缓解与黏膜愈合)的目标持续监测疗效和不断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大可能地改善预后和改变疾病自然病程,使患者最大受益的目的。

  • 标签: 炎性肠病 微生态治疗 整合治疗
  • 简介:摘要肠道微生物谱的构成与呼吸系统疾病存在密切关系,影响肺部的免疫反应强度,肠道微生态失衡及肠源性内毒素的释放,均能直接或间接地促进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目前,肠菌移植在呼吸系统疾病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总结肠道微生态、肠菌移植与呼吸系统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并提出新思路。肠菌移植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上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 标签:
  • 简介:摘要肠道微生态不仅包括肠道的细菌,还包括大量的病毒、真菌及少量古细菌和原虫,它们之间的平衡在维持机体健康中发挥重要作用。病毒感染既影响肠道菌群,又可借助肠道菌群刺激机体免疫反应,从而影响机体健康。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暴发,益生菌制剂的辅助治疗作用引发关注,基于相关研究,其机制主要与调节免疫反应,协助恢复免疫系统平衡,抑制炎症风暴,同时发挥间接抗病毒作用有关;此外还参与了肠道微生态平衡重建和保护肠黏膜屏障,避免继发细菌感染导致的二次打击。肠道菌群与肠道病毒群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肠道微生态调控在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治疗潜力一定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 标签: 肠道微生态 肠道病毒群 益生菌 病毒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针对轻微肝性脑病的治疗中,乳果糖、微生态抑制剂的效果差异。方法:将50例轻微肝性脑病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患者用乳果糖治疗,乙组患者用微生态抑制剂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总体治疗有效率无差异(P>0.05)。检测指标对比显示乙组患者治疗后血氨水平、谷丙转氨酶水平高于甲组(P0.05)。结论:乳果糖和微生态制剂针对轻微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相近。

  • 标签: 轻微肝性脑病 乳果糖 微生态抑制剂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西药库房环境管理中优质环境质量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在 2018 年 12 月— 2019 年 12 月我单位中西药库房环境管理工作中开展优质环境管理方案。根据西药库房的具体工作状况进行相应的管理工作调整,并在实验完成后记录各项药品管理质量,并录入 2017 年 10月— 2018 年 7月西药库房环境管理工作状况,对比两个时间段的药房管理工作质量,记录开展优质环境管理前后的西药质量问题发生次数以及发生率,评价优质环境管理效果。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管理完成后,西药库房药品质量管理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发生率为 4.60%( 23/500),而管理前的质量问题发生率为 13.80%( 69/500),管理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通过本次研究成果可以得出,将优质环境质量管理应用于库房管理中,能够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出科学的管理方法,将不合理事件降到最低,提高用药安全性。 关键词: 西药库; 库房环境管理; 药品质量; 影响 一、 一般资料与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原环境下增压对大鼠运动性疲劳恢复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将自然环境下由海拔1 520 m运至海拔2 260 m的大鼠随机分成3组:A组(安静对照组)、B组(自然恢复组)和C组(增压恢复组),每组8只大鼠。B组和C组每天在跑台进行运动性疲劳模型训练,B组自然恢复,C组每天在0.2 MPa的增压舱内恢复1 h,持续6 d。第7天,B组和C组运动至力竭,24 h后处死取样。测定大鼠的力竭运动时间,腓肠肌HIF-1α、肺iNOS和心肌CaMKⅡ、BNP蛋白表达,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氧(ROS)和丙二醛(MDA)浓度,HE染色心肌和腓肠肌并观察肌肉形态。结果(1)B组力竭运动时间(99.00±69.37) min,低于C组(126.14±59.09) min。(2)骨骼肌HIF-1α蛋白表达水平:A组0.220±0.170、B组0.070±0.003、C组0.360±0.140,C组显著高于B组(P<0.05)。心肌CaMKⅡ蛋白表达水平:A组1.18±0.17、B组1.07±0.13、C组1.40±0.2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肌BNP蛋白表达水平。A组0.29±0.05、B组0.29±0.08、C组0.53±0.01,C组与A组、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iNOS蛋白表达水平:A组0.130±0.002、B组0.450±0.004、C组0.360±0.005,A组显著低于C组、B组(P<0.01)。(3)与A组相比,B组血清SOD(P<0.05)和GSH-Px下降,ROS和MDA升高(P<0.05);与B组比较,C组血清SOD(P<0.05)、GSH-Px和TAOC增加,ROS和MDA下降(P<0.05)。(4)光镜下观察心肌和骨骼肌,B组肌纤维萎缩变细、断裂,细胞间隙增大,局部熔解坏死;C组肌纤维间隙缩小,断裂减少,细胞浸润程度减轻。结论在高原低氧环境下,对疲劳性运动后的大鼠应用增压,可延长力竭运动时间,缓解心肌和骨骼肌纤维变细、断裂、细胞间隙增大等形态改变程度,增强腓肠肌HIF-1α、心肌CaMKⅡ和BNP的蛋白表达,提高血清SOD、GSH-Px、TAOC,降低血清ROS和MDA,有助于运动性疲劳的恢复。

  • 标签: 高原 低氧 运动性疲劳 增压 恢复
  • 简介:摘要枸杞多糖是从茄科枸杞属植物果实中提取的多糖类化合物,是枸杞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增强免疫、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保护视网膜、保护肝脏、保护神经系统、降血糖、降血脂等多种药理作用。目前,枸杞多糖由于其药食同源特性,在应激损伤中的保护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笔者结合枸杞多糖国内外最新研究,对近年来枸杞多糖抗应激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系统分析,以期为枸杞多糖在特殊环境下拮抗应激研究与应用推广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 标签: 枸杞属 氧化性应激 特殊环境 创伤和损伤
  • 简介:摘要:随着互联网环境的日渐发展,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网络化的深度发展时期,护理学生是学生网民群体,也是网民占比最高的一部分群体。互联网络在改变其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的同时,势必也带来了其他影响。护理学生的教育关系着国家护理事业的发展,研究互联网环境下护理学生所存在的道德问题,并对其研究分析,会对护生道德养成教育有积极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胶质瘤的进展、侵袭、转移和耐药与其免疫微环境引起的免疫逃逸密切相关。而免疫抑制相关细胞及分子在免疫逃逸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智能纳米材料的分子影像与免疫治疗有望通过阻断肿瘤免疫成为胶质瘤诊疗的有效手段。本文就基于胶质瘤免疫微环境的纳米探针的分子影像与免疫应答的研究进展作一较为简要的综述。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免疫微环境 纳米探针
  • 简介:【摘要】 目的:对医院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其对病毒的消灭效果进行 监 测分析。方法:对我院 2019 年 2 月 -2020 年 2 月的环境卫生学以及消毒灭菌相关的 9364 份 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通过调查分析发现, 9364 份 相关资料中,合格的有 9073 份 ,其合格率为 96.89 % ,样本的合格率表现为上升趋势。结论:各个医院应重视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的检测,并加强对医院环境改善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力度。

  • 标签: 医院 环境卫生 消毒灭菌 分析
  • 简介:摘要从我国安全形势分析,近年军事冲突潜在风险主要集中在特殊地理环境。特殊环境一般分为作业环境和自然环境两个方面。特殊自然环境环境极端恶劣、交通不便、通信不佳、极高/低温、空气稀薄、氧分压低、偏僻荒凉等特点,如高原极寒、干旱沙漠等环境;特殊作业环境指的是相对封闭狭小的空间,噪声污染严重、温度高、湿度大、干燥蒸发大等,如战机驾驶舱、潜艇内环境、水面舰艇、装甲车车内等军事作业环境。在特殊自然环境长时间作业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心理疲劳、精神紧张、倦怠、心理应激障碍比较突出;而特殊作业环境则更易导致活动受到限制、工作角色单一,工作重复率极高,易产生烦躁、低落、紧张、易怒等负面情绪。特殊环境下作业不仅对身体产生巨大影响,对心理健康也损害严重。本研究综述在特殊环境下作业的军事人员在高原高寒、干旱沙漠、高温高湿环境、高空及水上/下作业的特殊环境心理应激状况,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期望能对特殊环境下作业的军事人员在心理应激的诊治及预防方面提供一定的启示。

  • 标签: 特殊环境 心理学,军事 应激,心理学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结直肠癌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发达国家与地区的结直肠癌发病率常位居前列,且部分发展中国家发病率亦急剧上升。结直肠癌的发生与饮食、生活方式等环境因素以及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基因-环境交互作用也对其发生有一定的调控作用。目前已有较多关于结直肠癌影响因素的研究,本文对已有研究进行综述,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及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出发,探讨上述因素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的关联,为结直肠癌的预防提供一定证据。流行病学揭示的结直肠癌环境危险因素为肠癌的群体预防提供了更多依据,测序、组学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则为结直肠癌遗传易感性的解析提供了新的契机,两者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构建更为精准的风险预测模型,并制定个体化干预方案,以达到降低结直肠癌疾病负担的最终目标。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环境因素 遗传因素 基因-环境交互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实验将 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超早期肠内营养与微生态制剂联合治疗,分析临床应用成效。 方法: 实验选取了 201 9 年 1 月~ 2019 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PICU常见的院内感染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微生态研究技术的发展,从过去广泛应用的16S rRNA测序技术到目前的全基因组测序,揭示了健康人肺部存在复杂的菌群生态系统,而菌群失衡参与了VAP的发生发展。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肺部菌群在VAP时发生了物种多样性和丰度的改变,微生态失衡改变局部黏膜免疫反应,为VAP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为VAP监测以及病原耐药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策略。

  • 标签: 微生态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宏基因组学 16S r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