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异位妊娠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产生的效果。 方法 将我院产科2019年12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50例异位妊娠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法进行分组,每组25例,A组采取常规护理,B组采取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B组焦虑评分低于A组,主观幸福感高于A组(P<0.05)。 结论 在异位妊娠临床护理中,应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焦虑情绪,强化患者主观幸福感。

  • 标签: 异位妊娠 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生物反馈盆底肌肉锻炼方法完成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治疗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治疗患者进行治疗研究;随机分为常规组(采用常规康复锻炼方法完成疾病治疗)和研究组(采用常规康复锻炼方法+生物反馈盆底肌肉锻炼方法完成疾病治疗),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肌力恢复效果、盆底肌持续收缩60秒肌电压、盆底肌最大肌电压。结果:研究组肌力恢复效果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盆底肌持续收缩60秒肌电压(18.69±1.69)、盆底肌最大肌电压(26.79±1.25)均高于常规组盆底肌持续收缩60秒肌电压(16.01±1.79)、盆底肌最大肌电压(22.03±1.69)(P

  • 标签: 生物反馈盆底肌肉锻炼 产后盆底功能康复 肌力恢复效果 盆底肌持续收缩60秒肌电压 盆底肌最大肌电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维持性血透患者肌肉痉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12月在本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240例患者进行研究,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120例)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120例)开展循证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肌肉痉挛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肌肉痉挛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开展循证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

  • 标签: 循证护理 维持性血透 肌肉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训练对子宫脱垂的影响。方法:选取600例子宫脱垂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盆底肌肉锻炼,研究组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配合盆底肌肉训练。比较两组病人术后盆底功能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盆底功能好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

  • 标签: 生物反馈电刺激 盆底肌肉训练 子宫脱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提肛运动联合盆底肌肉训练应用于宫颈癌手术护理中的具体作用,分析两种训练方式的联合应用是否具有积极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90例宫颈癌手术患者,将其随机等分为A、B两组。A组实施常规护理,B组在此基础上做提肛运动以及盆底肌肉训练,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B组尿失禁、残余尿量低于A组,P

  • 标签: 提肛运动 盆底肌肉训练 宫颈癌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高频超声在诊断人类激烈运动后颈部肌肉骨骼损伤方面的功效。方法:本研究共包括60名因剧烈运动导致的颈部肌肉骨骼损伤的患者。每个病人都接受了高频超声和CT扫描的诊断。比较了这两种诊断技术的有效性和医生对这些技术的认识。结果:高频超声诊断在识别肌肉、骨骼和神经损伤方面表现出明显高于CT诊断的准确性(P < 0.05)。结论:在激烈运动后发生的颈部肌肉骨骼损伤的诊断中,高频超声是一种有效和准确的成像方式,与CT相比,安全性更高。

  • 标签: 骨骼损伤 高频超声 CT技术 影像学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食品质量安全是人们身体健康的保障,只有提供质量安全合格达标的食品,才能够从根本上实现生活质量的提升。当前,我国食品质量安全不管是原材料供给,还是食品生产环节都存在诸多质量安全问题,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了严重威胁。为了更好地控制食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质量安全风险,必须要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对相关安全制度规划进行调整,构建更为完善的法律体系,同时提升食品监测工作水平。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强化安全制度规划,通过构建更为完善的标准体系,提升对食品质量安全风险的把控,同时对相应的监管机制进行优化,实现居民生活质量水平的有效提升。

  • 标签: 食品质量 安全风险 控制策略 研究
  • 简介:摘要: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日益严重的药品质量问题与人民用药安全的矛盾日益突出。药品作为缓解或解决人们生命健康问题的物质,在日常生活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因此研究药品质量检验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传统落后的药品质量检验体系已无法满足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实施药品质量检验规范化管理在实际药品质量检验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通过对药品质量检验各环节及存在问题的深入研究,探讨和分析了药品质量检验规范化管理法的具体实施方法,总结成果如下。

  • 标签: 药品管理 标准化的质量检验管理 质量检查流程
  • 简介:摘要:产品质量不是取决于检验方法,而是取决于产品制造的各个环节,包括设计开发、生产控制和营销控制,质量来自过程控制的水平。因此,准确识别药品生产过程中可能导致质量风险的因素并采取合理的质量控制措施非常重要。本文系统地分析了中药材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质量风险的成因,考虑了中药材质量风险识别的方法,提出了对策建议和质量风险管理方法。传统中药提取工艺过程为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 标签: GMP 中草药 质量风险 生产工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药品是医院在开展诊疗活动中最重要的治疗保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甚至生命安危。如何确保患者使用的药品是质量安全有效的药品,加强对药品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预防、发现、处理与药品相关的质量与安全问题,持续改进药品质量管理,是患者用药安全的有力保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肌肉减少症与接受根治性放疗的老年食管癌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放疗科进行根治性放疗的134例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使用计算机断层扫描后的CT图像测量第3腰椎水平处的肌肉横截面积。根据放疗前骨骼肌指数将患者分为肌肉减少症组(n=56)和非肌肉减少症组(n=78)。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通过Cox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肌肉减少症组患者和非肌肉减少症组患者在根治性放疗结束后1个月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53.57%(30/56)、71.79%(56/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P=0.030)。两组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4.64%(53/56)、91.03%(71/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P=0.651)。肌肉减少症组和非肌肉减少症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67.86%(38/56)、47.44%(3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2,P=0.019)。至随访结束,134例接受根治性放疗的老年食管癌患者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1.0%、73.1%、55.2%。肌肉减少症组和非肌肉减少症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14个月、2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4,P=0.002);两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7个月、1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1,P=0.002)。单因素分析显示,cT分期(HR=2.45,95%CI为1.26~4.74,P=0.008)、cN分期(HR=1.63,95%CI为1.06~2.50,P=0.027)、cTNM分期(HR=2.04,95%CI为1.28~3.27,P=0.003)、体质量指数(BMI)(HR=2.23,95%CI为1.01~4.90,P=0.046)、放疗前肌肉减少症(HR=2.45,95%CI为1.27~4.72,P=0.007)和化疗(HR=0.30,95%CI为0.11~0.83,P=0.020)是患者OS的预后影响因素;cT分期(HR=2.27,95%CI为1.18~4.39,P=0.015)、cN分期(HR=1.61,95%CI为1.04~2.47,P=0.030)、cTNM分期(HR=1.90,95%CI为1.19~3.02,P=0.007)、BMI(HR=1.98,95%CI为1.06~3.79,P=0.032)、放疗前肌肉减少症(HR=1.79,95%CI为1.06~3.04,P=0.031)和不良反应(HR=0.60,95%CI为0.38~0.97,P=0.037)是患者PFS的预后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放疗前肌肉减少症(HR=1.91,95%CI为1.22~3.00,P=0.005)是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BMI(HR=1.80,95%CI为1.03~3.15,P=0.039)和放疗前肌肉减少症(HR=2.00,95%CI为1.27~3.14,P=0.003)是患者P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放疗前的肌肉减少症是接受根治性放疗老年食管癌患者评价预后的有效预测指标,发生肌肉减少症的患者从治疗中获益小。

  • 标签: 食管肿瘤 化放疗 预后 肌肉减少症
  • 简介:摘要面部衰老表现为皮肤松弛及软组织下垂、移位。传统表浅肌肉腱膜系统除皱术可改善面部松弛下垂,但无法解决体积丢失问题,需倚仗脂肪或其他填充物增加面部体积。多矢量高位表浅肌肉腱膜系统折叠术可将多余软组织堆积复位填充至体积丢失区,是一种将手术侵袭性、恢复时间和美学效果达到微妙平衡的面部提升术,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同时降低并发症,兼顾提升与填充效果。

  • 标签: 浅表肌肉腱膜系统 面部老化 面部除皱术 多矢量高位表浅肌肉腱膜系统折叠术
  • 作者: 潘烺 吴曼 温俏睿 吕筠 郭彧 裴培 杜怀东 陈君石 余灿清 陈铮鸣 李立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北京大学公众健康与重大疫情防控战略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分子心血管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1,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北京 100037,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 100730,英国牛津大学医学研究委员会人口健康研究组/临床与流行病学研究中心纳菲尔德人群健康系 OX3 7LF,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北京 100022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我国成年人体力活动、休闲静坐时间与低肌肉重量、力量和质量的关系。方法利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项目的第二次重复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体力活动水平、休闲静坐时间与低四肢肌肉重量指数(ASMI)、低全身肌肉重量指数(TSMI)、低肌肉力量和低肌肉质量(AMQ)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纳入24 245名研究对象,体力活动水平为(18.3±13.8)MET-h/d,休闲静坐时间为(4.4±1.9)h。以体力活动最低组为参照组,高水平的体力活动与较低的低ASMI、低TSMI、低手握力和低AMQ有关,对应的OR值(95%CI)分别为0.68(0.60~0.77)、0.66(0.58~0.75)、0.82(0.72~0.94)和0.84(0.74~0.95)。工作、交通、家务和休闲相关体力活动亚型亦与上述指标呈现不同程度的负相关。与休闲静坐时间最短组相比,静坐时间最长组低TSMI的危险性增加(OR=1.13,95%CI:0.99~1.30)。结论体力活动与低肌肉重量、力量和质量呈负相关,而休闲静坐时间与低肌肉重量呈正相关。

  • 标签: 体力活动 静坐 肌肉重量 手握力 肌肉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肌骨超声检查肌少症患者腓肠肌内侧头肌肉的质量及硬度,探索肌骨超声对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依照亚洲肌少症工作组(AWGS)诊断标准,选取肌少症患者60例为病例组,年龄匹配的健康老年人24例为对照组。利用二维灰阶超声测量右侧腓肠肌内侧头肌肉厚度、羽状角及肌束长度;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测量肌肉在放松状态及收缩状态的杨氏模量,比较分析两组间各超声参数差异,分析病例组右侧腓肠肌内侧头的肌肉厚度、羽状角、肌束长度与肌少症的相关性,通过ROC曲线分析超声测值预判肌少症的价值。结果肌少症组患者右侧腓肠肌内侧头的肌肉厚度(10.0±2.1)mm、羽状角(16.9±3.2)°、肌束长度(30.5±3.2)mm、放松状态及收缩状态杨氏模量值[(11.5±2.2)kPa、(23.2±4.0)kPa]均低于对照组[(14.8±1.2)mm、(21.7±2.5)°、(34.2±1.6)mm、(15.0±1.5)kPa、(30.6±2.8)kPa,t=10.454、3.612、5.631、6.922、8.173,均P<0.05],且放松状态杨氏模量值较收缩状态低;肌少症患者肌肉厚度及杨氏模量与年龄呈负相关(r=-0.307、-0.285,P<0.05);与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呈正相关(r=0.838、0.761,P<0.01);肌肉厚度及杨氏模量是肌少症显著相关的因素(OR=4.576、3.867)。超声检查右侧腓肠肌内侧头诊断肌少症ROC曲线下阈值为:肌肉厚度11 mm、羽状角17°、肌束长度32 mm、放松状态下杨氏模量12.4 kPa,其中肌肉厚度对诊断肌少症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最佳,分别为86.7%、100%。结论超声对腓肠肌内侧头肌肉质量及肌肉硬度的测量,可以量化反映肌肉质量减低及肌肉硬度下降,为肌少症的预判提供影像学指标。

  • 标签: 肌少症 剪切波弹性成像 杨氏模量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EB基因突变致杆状体肌病的临床、肌肉病理和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2021年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肌肉病理研究室确诊的3例杆状体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肌肉病理和基因检测的结果,同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3例患者均为青春期起病,起病症状均为双下肢无力,体格检查均可见高腭弓和狭长脸,肌电图提示肌源性损害。3例患者的肌肉活组织检查(活检)均可见肌营养不良样表现和肌纤维内杆状体结构堆积。病例1 ATP酶染色可见Ⅰ型纤维优势和群组化。基因检测发现病例1存在NEB基因c.21522+3A>G和c.3471dupC(p.N1158Qfs*5)2种突变;病例2存在c.21522+3A>G和c.18991_18992delAG(p.Q6332Afs*8)复合杂合突变;病例3存在c.21522+3A>G和c.3448A>T(p.K1150*)复合杂合突变。3例患者的NEB基因均存在c.21522+3A>G突变,文献复习发现该突变仅在中国人群中有报道;c.3471dupC(p.N1158Qfs*5)、c.18991_18992delAG(p.Q6332Afs*8)和c.3448A>T(p.K1150*)经查阅文献目前国内外均无报道。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指南的相关内容,c.21522+3A>G、c.3471dupC(p.N1158Qfs*5)、c.3448A>T(p.K1150*)和c.18991_18992delAG(p.Q6332Afs*8)均被评级为致病变异。结论杆状体肌病的起病年龄和症状表现具有异质性,肌肉活检和基因检测是杆状体肌病最重要的诊断方法。NEB基因c.21522+3A>G突变可能在中国人群中是较常见的突变。

  • 标签: 杆状体肌病 杆状体 NEB基因 肌肉活组织检查 基因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对臀肌挛缩症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臀肌挛缩症术后患者5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PNF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PNF组在此基础上加用PNF。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治疗后),采用臀肌挛缩症功能量化评分评定2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及步态,并进行疗效评价,测量2组患者的双下肢功能长度之差。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臀肌挛缩症功能量化评分、双下肢功能长度之差较治疗前改善(P<0.05)。PNF组治疗后臀肌挛缩症功能量化评分下肢活动[(30.18±4.20)分]、髋关节症状[(16.43±1.99)分]、特殊体征[(29.36±1.25)分]、美观[(13.57±1.91)分]、总分[(89.54±7.76)分]均较对照组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双下肢功能长度之差较组内治疗前减小(P<0.05),且PNF组治疗后双下肢功能长度之差[(0.38±0.17)cm]较对照组小(P<0.05)。结论PNF能改善臀肌挛缩症患者术后的髋关节功能和步态,疗效较好。

  • 标签: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臀肌挛缩症 髋关节
  • 简介:[摘 要] 目的 针对宫颈癌术后联合提肛运动与盆底肌肉训练的效果探究。方法 纳入2020-2021年我院82例宫颈癌手术患者,均分两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以及常规护理联合提肛运动与盆底肌肉训练,对比指标:膀胱尿失禁及残余尿量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 膀胱尿失禁及残余尿量情况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 提肛运动 盆底肌肉训练 宫颈癌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不同接触表面在人体跑步过程中对肌肉调谐及下肢刚度调节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方法:研究时间为2020年9月,将14名成年男性作为研究目标,共采集数据15例。令其在室内跑步机、柏油路、室外塑胶跑道、草地上进行统一频次的跑步测试。利用肌电信号测试仪将研究目标在四种不同材质上的下肢肌肉刚度进行测量,并分析不同表面对人体跑步过程中对肌肉调谐与下肢肌肉刚度的影响。结果:在柏油马路上跑步的实验人员的下肢刚度与其他三组存在较大差距,不同表面对肌肉调谐和下肢刚度的影响中,在柏油马路及塑胶跑道中进行跑步测试的数据与跑步机存在较大差距;在草地中跑步的实验人员测试数据与柏油马路存在极大差距,组间差距显著(P

  • 标签: 运动表面 肌电值 肌肉调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