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功能康复产后女性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2018年5月份-2020年9月份在我院分娩的产妇200例,同时以数字随机方法将产妇纳入到常规组和干预组,所有产妇在产后予以常规的产后护理,干预组增加功能康复,观察两组产后肌力、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产妇在干预后肌力有Ⅳ级或以上人数明显多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产妇腰骶疼痛、尿失禁、子宫脱垂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产后女性进行针对性的功能康复能够有效的提高肌力,改善功能,同时可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提高产后性生活与日常生活质量。

  • 标签: 产后 盆底功能康复 并发症 性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早期盆地康复训练对产妇产后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来我中心进行产后康复训练的67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将67例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则介入产后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产妇肌张力、康复效果及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肌张力分级更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康复效果更高,而功能障碍发生率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早期康复训练能有效促进产妇功能恢复,降低功能障碍发生率。

  • 标签: 产后 盆底康复训练 盆底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早期的康复训练在女性产后功能恢复方面的影响。方法本次所选80例产妇入我院分娩的时间均是2017年07月份—2018年07月份,采取抽样方式分组,对比两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治疗后夜尿次数评分为(1.1±0.2)分、尿失禁评分为(1.2±0.5)分,观察组较参照组优异(P<0.05)。结论实施产后早期的康复训练能够缓解产妇负性情绪,改善产妇功能,值得应用。

  • 标签: 社会卫生 盆底康复训练 盆底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康复护理用于降低产后功能障碍发生率的价值。方法:随机分2021年1月-2023年5月本科接诊阴道分娩产妇(n=529)。试验组265人采取产后康复护理,对照组264人行常规护理。对比功能障碍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关于功能障碍发生率:试验组数据低至1.13%,而对照组数据则达到了10.98%,相比较下,试验组发生率更低(P<0.05)。满意度:试验组数据达到了98.11%,而对照组数据则仅有85.61%,相比较下,试验组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阴道分娩产妇用产后康复护理,功能障碍发生率更低,满意度改善更加明显。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 满意度 产后盆底康复护理 阴道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康复治疗对产妇产后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产科在2016年5月-2017年11月接收的120例功能障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产妇分为对照组58例,实验组62例。对照组产妇在产后进行常规康复指导,实验组产妇给予康复治疗,并对两组产妇的肌力分布情况以及治疗后Ⅰ类、Ⅱ类肌纤维收缩情况、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Ⅰ类、Ⅱ类肌纤维收缩情况及临床症状缓解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后存在功能障碍的产妇采取康复治疗可以有效的促进功能的恢复,明显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康复 盆底肌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康复护理预防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86例作为研究对象,86例患者分娩方式均采用:阴道分娩,且临床资料完整。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实验组,每组43人。A组采用传统护理,实验组采用产后康复护理。对比A组和实验组的护理结果。结果:护理满意度比较:实验组采用产后康复护理方式3个月后满意度高于A组(P<0.05)。实验组出现尿失禁、子宫脱垂、阴道松弛的概率为:2.33%、0、2.33%;A组概率为:16.28%、20.93%、23.26%。实验组的发病概率低于A组(P<0.05)。结论:对采用阴道分娩方式的患者采取产后康复护理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尿失禁、子宫脱垂、阴道松弛的发病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产后康复护理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产后盆底康复护理 预防盆底功能障碍 尿失禁 子宫脱垂 阴道松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产后瑜伽联合肌训练在功能康复中的运用效果,帮助产后妇女加强肌肉的力量,改善肌的弹性和灵活性。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期间该院分娩的5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对观察组产妇接受产后瑜伽联合肌训练方法, 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肌训练,对比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的功能,排尿功能及情绪变化。结果:两组产妇干预后的功能障碍影响:功能障碍问卷-7(PFIQ-7),功能障碍问卷-20(PFDI-20)评分均较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排尿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日排尿次数,参与尿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产后瑜伽联合肌训练能够有效改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产妇的功能,缓解排尿异常症状,有利于康复的依从性。

  • 标签: 产后瑜伽 盆底肌训练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 依从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赵冬梅汪洋宁俐雯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人民医院  甘肃张掖  734000)  【摘  要】目的:探讨专业系统盆底功能康复护理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顺产分娩的产妇11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系统性盆底功能康复护理,观察统计两组盆底肌力、盆底肌电压及盆底肌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盆底Ⅰ、Ⅱ纤维肌力及盆底肌电压全面高于对照组同期水平,盆底肌力改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功能康复护理能有效恢复产妇产后盆底肌力,提升盆底肌电压,提升盆底功能恢复效果。  【
  • 简介:摘要女性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floordysfunction,PFD)是中老年女性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她们的生活质量,对社会、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及精神负担。因此如何预防和减少FPFD的发生成为关注热点。基于此,文章就康复技术对产后功能障碍的防治作用进行简要的分析。

  • 标签: 盆底康复技术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 防治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产妇产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2例产后存在功能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肌层的肌电压、阴道及子宫的疲劳度等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肌层的肌电压、阴道及子宫的疲劳度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存在功能障碍的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肌电压,减轻子宫及阴道肌肉的疲劳度,提高患者的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 产后盆底功能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康复训练对改善产后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3年2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产妇患者共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挂号的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观察组40例患者,对照组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自行提肛运动训练;观察组患者采用康复训练,经3个月康复训练后对比两组患者产后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训练方式后,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总满意度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0.0%,组间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结论对产妇实施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肌肉恢复情况,降低尿失禁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是产妇患者的一种值得推广的康复训练方式。

  • 标签: 盆底康复训练 产后盆底肌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对产后妇女进行康复训练后功能改善效果分析。将我院妇保科 2017年 4月 -2018年 4月的 116例产妇作为本次重点分析对象,根据产后时间将 116例产妇分为产妇 E组与产妇 F组各 58例。对两组产妇同时实施产后康复训练,产妇 E组就采用临床常用的训练方法进行康复训练,产妇 F组实施康复训练。经过 15天的训练后将两组产妇的产后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对比。两组产妇经过不同的康复训练措施后功能都有所改变,但是产妇 F组在经过康复训练后肌纤维收缩持续时间与持续收缩压都有了很好的改善与康复。由此可知,对产妇实施康复训练改善了产后功能,降低了其它并发症的发病率,康复训练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盆底康复训练 产后盆底肌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合理探究产后功能障碍产妇实施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42例产后功能障碍产妇进行研究,分别实施常规、康复护,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研究组产妇肌张力强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尿潴留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护理,产妇行康复护,可以改善产妇肌张力强度,降低尿潴留发生例数,值得推广。

  • 标签: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康复护理 盆底肌张力强度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于产后改善功能康复训练工作开展的分析研究。方法:对医院在2019年-2020年间收治的40例患者展开研究,对照组患者采取的是常规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的是联合阴道哑铃康复训练与延伸护理,对比两组患者间存在的差异性。结果: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后肌力、肌电压等数据(P<0.05)。结论:患者在康复训练中采取联合阴道哑铃康复训练与延伸护理,有效的提升了患者的产后子宫脱垂等,同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子宫脱垂 阴道哑铃 盆底康复训练 延伸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采用康复训练方法,对产后功能产妇训练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与我院的116例产妇,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8例,将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训练方法,观察组采用康复。观察两组之间训练满意度,观察两组产妇肌力改善情况,以及观察两组之间训练效果。结果 通过对两组进行对比,实验组比对照组更有疗效,同时对比两组训练满意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通过对比两组产妇肌力改善指标,训练前期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结果(P>0.05),说明训练前期无明显差异,训练后期两组结果差异显著(P

  • 标签: 盆底康复训练 产后 盆底肌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于产后女性展开早期康复治疗对于功能的恢复效果。方法:于我院产后女性患者中随机抽取74例,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取早期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I类肌纤维肌力(3.84±0.19)级,II类肌纤维肌力(3.67±0.32)级,显著优于对照组[I类肌纤维肌力(2.95±0.21)级,II类肌纤维肌力(2.90±0.26)级]。观察组尿失禁1例(2.70%),便秘1例(2.70%),未见脏器脱垂、尿潴留,合计2例(5.41%),较对照组[尿失禁2例(5.41%),便秘2例(5.41%),脏器脱垂2例(5.41%),尿潴留2例(5.41%),合计8例(21.62%)]显著减少。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产后早期开始接受康复治疗更有利于推动肌肌力的恢复,对于预防并发症也有积极作用,有利于产后恢复。

  • 标签: 产后女性 早期盆底康复治疗 盆底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康复仪协同肌训练于功能恢复中的促进作用。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功能障碍患者(2022年1月~2023年1月)展开研究,总例数6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组,对照组施以肌训练,研究组基于此加用康复仪,比较指标。结果:①肌力:研究组较对照组,肌力指标(I类肌纤维疲劳指数等)明显改善(P<0.05);②功能:研究组较对照组,下腹不适、排尿异常等发生率获得更低的水平(P<0.05);③性生活质量:研究组较对照组,性生活质量更高(P<0.05)。结论:产后康复仪协同肌训练于功能恢复中具促进作用,可增强肌力,使其功能恢复,提高性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 标签: 盆底康复仪 盆底肌训练 盆底功能障碍 性生活质量 盆底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