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双层皮质片夹层植技术对恢复美学区三维缺损患者的安全性及长期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年1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第四门诊部,并使用双层皮质片夹层植技术完成上前牙区三维重建患者24例,男性13例,女性11例,年龄(37.8±13.4)岁(20~54岁)。将取自患者下颌外斜线的自体块片切成2块皮质片,分别固定于唇、腭侧恢复缺损壁,两片间充填自体碎,整个植区域覆盖异体胶原或骨粉和胶原膜。测量增量前缺损大小及增量后的重建尺寸,种植体植入时植区域的体积变化,统计块成活率、种植体存留率及相应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24例患者(35个位点),随访(7.1±1.9)年。自体的成活率100%(24/24),种植体存留率100%(35/35)。水平向和垂直向的增量分别为(6.47±2.46)和(5.01±1.12) mm,吸收率分别为9.0%和10.9%。其中1例在随访9年时发生植体周黏膜炎,其余种植修复体唇侧龈缘稳定。共12牙位修复后5年后锥形束CT显示,种植体唇侧板厚度>1.5 mm。结论应用双层皮质片夹层植技术重建三维缺损安全有效,联合使用异体骨胶原或骨粉和胶原膜可进一步减少吸收。

  • 标签: 骨移植 自体骨 骨缺损 引导性骨再生
  • 简介:目的:探讨切开复位跟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同种异体治疗SanderⅢ、Ⅳ型跟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在我科选取SandersⅢ、Ⅳ型跟骨折患者43例,这些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固定、植入同种异体治疗,术前术后选用Maryland评分进行评估。结果:术后切口均愈合良好。43例均获随访,时间(20.8±5.1)个月(12~30个月)。未发现关节面塌陷、复位丢失、螺钉固定不良现象。功能及疗效按照Maryland评分系统评价:优28例,良11例,可4例,优良率为90.1%。结论:跟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同种异体治疗SanderⅢ、Ⅳ型跟骨折效果良好。

  • 标签: SANDERS Ⅲ、Ⅳ型跟骨骨折 跟骨解剖锁定钢板 同种异体骨 植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畸形愈合是跟骨折未治疗或不恰当的治疗所带来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改善患足疼痛、矫正畸形以及恢复患足功能是临床治疗跟骨折畸形愈合的目标,同时也是一大难点。基于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跟畸形愈合所致症状的力学机制研究,各种截术作为可以特异性矫正跟畸形、恢复正常跟形态的一类术式,在跟畸形愈合的临床治疗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针对常用的各种跟矫形截术式技术特点、治疗效果及各自适应证和并发症进行综述。

  • 标签: 跟骨 骨折 截骨术 畸形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截的带血管蒂头状移位治疗月无菌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3月至2019年12月我科收治月无菌性坏死患者19例,其中Lichtman分期ⅢA期15例,ⅢB期4例。摘除坏死月后将头状斜形截,髂骨植修复头状继发缺损,带血管蒂头状移位重建月缺损。随访记录患侧握力、腕关节疼痛VAS评分、Quick-DASH评分、PRWE评分、腕骨高度指数及腕关节活动范围。结果本组术后随访16~86个月,平均47个月。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及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腕关节VAS疼痛评分术前为(5.53±1.46)分,术后为(2.12±1.41)分,术后疼痛较术前明显缓解。术前患侧腕关节平均握力为(10.05±2.83)kg,术后患侧腕关节平均握力为(28.45±4.58)kg;Quick-DASH评分术前为25.45±4.56,术后为8.12±1.81;PRWE术前评分为26.97±7.52,术后为4.41±1.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显示腕关节高度指数术前为0.49±0.03,术后为0.48±0.04,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截的带血管蒂头状移位是一种治疗月无菌性坏死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截骨术 月骨 头状骨移位 Kienböck病
  • 简介:目的报道带间前动脉背侧支血管蒂的头状移位术与以桡动脉茎突返支为蒂的桡骨瓣植入术联合应用治疗月晚期缺血性坏死的结果。方法对46例患者行坏死月摘除头状带蒂移位后以血管蒂瓣植入填塞头状空隙。结果术后随访16~48个月,平均21.5个月,43例腕痛完全消失,3例明显缓解,握力平均达健侧的80%,腕关节活动范围达健侧的75%。结论两种术式的联合应用对Ⅲ、Ⅳ期月缺血性坏死疗效显著。

  • 标签: 治疗 月骨 骨瓣植入 血管蒂 坏死 联合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口腔种植增量中应用劈开配合挤压术的效果。 方法: 选入本院收治 100 例病患入此次研究,分组劈开术组( 50 例行劈开配合挤压术)及常规组( 50 例行常规劈开术),对照临床效果。 结果: 劈开术组唇舌向牙槽厚度、唇腭侧板移动量均显著高于常规组( P < 0.05 )。 结论: 在口腔种植增量中应用劈开配合挤压术可取得良好效果,可在实际治疗中多加推广。

  • 标签: 口腔种植骨增量 骨劈开术 骨挤压术 随机对照
  • 简介:目的探讨重组人形成蛋白-2(rhBMP-2)和胶原基纳米复合材料(nHAC)修复牙周缺损的效果。方法制备小型猪牙周缺损模型,设立rhBMP-2-nHAC复合材料植入组、空白对照组和单纯植入胶原基纳米组.术后8周观察各组间修复效果及组织病理学变化,通过组织形态计量学测定分析评价牙周组织的再生情况。结果术后8周可见复合材料植入组大量新生牙周组织生长,四环素单标记表面、四环素双标记表面、矿化沉积率、体积、类骨质表面、成骨细胞表面等组织形态计量学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单纯胶原基纳米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BMP-2和nHAC可明显促进牙周缺损修复。

  • 标签: 牙周骨缺损 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 胶原基纳米骨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体开放植疗法在胫骨感染性缺损的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2例胫骨感染性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应用自体开放植,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42例患者中,治疗后5周游离植皮的患者共计4例,且其创面均完全闭合,治疗后10周创面得以愈合的患者共计38例;本组中,性愈合的患者共计41例,其愈合的平均时间为(7.3±1.5)个月,出现感染复发现象的患者共计1例,未良好愈合。结论在胫骨感染性缺损的治疗中,自体开放植疗法的效果显著,属于一种行之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 标签: 胫骨感染性骨缺损 自体骨开放植骨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比较内镜下犬上颌窦内提升植与不植的成效果。方法:随机将6只比格犬(共12侧上颌窦)分为2组,A组为上颌窦内提升+即刻种植(3.5mm×8mm),B组为上颌窦内提升+Bio-Oss(0.8mL)+即刻种植(3.5mm×8mm)。利用CT、Micro-CT以及组织学评价2组术后上颌窦内和种植体周围成情况。采用SAS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A组术后即刻、3个月的CT数据重建上颌窦内成体积和密度显著低于B组。Micro-CT和组织学切片均证实,A组的成仅在种植体周围的下部,而中部和上部未见明显骨质;而B组的种植体周围均包绕着适量骨质。2组中上部和中部新面积存在显著差异(P〈0.05);下部新面积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上颌窦内提升不植时仅在窦底有一定量的新形成,为了达到良好的术后和远期效果,建议在行内提升术时适当植入骨粉。

  • 标签: 上颌窦内提升 植骨 成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牙周基础治疗对冠延长术的作用。方法选取门诊做冠延长术的患者20人共26颗牙,随机分为2组。术前做牙周基础治疗和不做处理的进行对照,每组均为13颗牙,观察3个月,6个月,1年。结果术前做牙周基础治疗的患者在3个月,6个月,1年的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术前做牙周基础治疗对冠延长术的成功率有显著提高。

  • 标签: 牙周基础治疗 冠延长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振动疗法对脑瘫跟腱延长术后踝关节稳定性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脑瘫患儿分为A组10例和B组10例,均按照脑瘫跟腱术后康复流程训练,B组训练中增加振动疗法,均在石膏固定期间进行3周训练。治疗前后两组均采用平衡仪统计。结果两组治疗后踝关节的稳定性明显提高((P<0.01)。B组更为明显((P<0.01)。结论振动疗法对脑瘫跟腱延长术后早期治疗重要作用。

  • 标签: 痉挛型瘫痪 跟腱延长术 振动疗法
  • 简介:摘要该研究旨在评价腹腔复苏对烧伤合并失血小鼠生存时间的影响。模型制作:将C57BL/6J小鼠背部于90 ℃水浴中浸浴7 s造成30%TBSAⅢ度烫伤,立即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腹膜透析液或不补液,然后通过股动脉放血将平均动脉压降至25 mm Hg(1 mmHg=0.133 kPa)并维持30 min,随后在15 min内通过静脉输注乳酸林格液或红细胞和新鲜冰冻血浆体积比1∶1混合液将收缩压恢复至80 mm Hg。上述复苏方案包括不补液联合乳酸林格液、不补液联合红细胞和新鲜冰冻血浆体积比1∶1混合液、生理盐水联合乳酸林格液、生理盐水联合红细胞和新鲜冰冻血浆体积比1∶1混合液、腹膜透析液联合乳酸林格液、腹膜透析液联合红细胞和新鲜冰冻血浆体积比1∶1混合液。结果显示,不补液联合乳酸林格液复苏的烫伤小鼠和不补液联合红细胞和新鲜冰冻血浆1∶1混合液复苏的烫伤小鼠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47、2.08 h。烫伤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腹膜透析液可显著延长小鼠生存时间。生理盐水或腹膜透析液联合红细胞和新鲜冰冻血浆1∶1混合液复苏的烫伤小鼠液体需求量少于其他方案复苏烫伤小鼠。与腹腔注射腹膜透析液相比,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烫伤小鼠的TNF-α和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水平较低,IL-10和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较高,并能延缓急性肺损伤的进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延长螺旋CT球管曝光时间寿命的措施。方法对螺旋CT球管的维护与保养进行总结,分析延长CT球管曝光时间寿命的措施。结果球管在经加强管理,科学使用后,曝光时间显著延长,可达100万圈次。结论精心维护,定时检修、维修,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可有效使CT球管的使用寿命延长,不仅使医疗质量得到保证,并能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 标签: CT球管 曝光时间 保养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90-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治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方案,提高治愈率。从而为肺结核的有效控制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100例初治肺结核患者在诊治中出现的问题,并从中分析结核病的治疗方案。结果8例患者因按照短程化疗延误病情,致病情反复,迁延不愈。结论初治肺结核诊疗中需要注意疗程个性化,必要时延长疗程彻底治疗至疾病痊愈。

  • 标签: 初治肺结核 延长疗程 彻底治疗
  • 简介:近年来,临床实践有许多药物都会导致Q-T间期延长甚至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律失常(TdP)。本文通过对1979年-2013年国内医药期刊公开报道的药物致Q-T间期延长的个案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了56个病例的一般情况、引起Q-T间期延长的药物、发生时间及转归等,致Q-T间期延长药物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抗心律失常药、抗微生物药、抗组胺药。大部分患者在用药后一个月内出现,停药及对症治疗后好转。临床医师应正确地认识药物致Q-T间期延长发生机制和易感因素,才能保证临床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

  • 标签: Q-T间期延长 不良反应 安全用药 文献分析
  • 简介:加温输液是一种重要的临床补液方法,常用于需大量输注低温液体或快速输注大量冷藏库血的患者。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较先进的加热方法是用输液温控仪直接对输液延长管加热,但应用此装置易在延长管内产生大量微气泡,有被输进患者体内的潜在危险,并易使术中清醒的患者产生心理上的恐慌。为此,笔者对该装置进行了改良,并应用于30例患者,取得了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 标签: 温控仪 加温输液 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