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8 个结果
  • 简介:幽门螺杆菌(HP)发现使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发病学和防治学面临着一场革命,HP与胃癌关系也十分密切。随着对HP研究不断深入,从分子水平对HP致病机理有了更深了解。常规治疗方法如抗生素虽然可以暂时控制HP感染,但是由于易产生耐药性等许多新问题,因此迫切需要研究新防治策略。利用HP抗原与佐剂联合使用或用减毒沙门氏菌来表达HP抗原,进行口服免疫防治HP感染是目前研究热点。动物模型试验结果证明这种策略是行之有效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致病因子 免疫防治
  • 简介: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是一种毒性很强、相对分子质量小非蛋白毒素,最初从豚科鱼中发现,故被命名为河豚毒素。1985年有人提出了河豚鱼TTX体外起源因素,认为所有能产生TTX生物都与其体内能分泌TTX微生物有着密切联系,但有部分研究人员证实东方纯在孵化期间能自行产生TTX。TTX为典型Na^+通道阻断剂,中毒者往往肢体麻木、瘫痪、甚至死亡;但另一方面,TTX具有镇痛、镇静、降压等功效,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本文简要介绍TTX起源、毒性作用机制、毒性控制、临床及药理学上应用,及其存在问题和应用前景。

  • 标签: 河豚毒素 起源 毒理机制 应用
  • 简介:目的本实验通过对小鼠卵巢组织进行冻存研究,掌握卵巢低温生物学特性,摸索出一种简便有效组织器官冻存法,为卵巢移植及器官冷冻提供有用技术方法。方法通过对小鼠卵巢组织进行慢速程序法与快速液氮蒸汽法冻存,比较分析了不同方法所需保护剂种类、浓度、渗透平衡时间。采用对解冻后卵巢组织超微结构观察、组织化学染色、微素测定及自体、异体移植后动情期恢复作为评价指标。结果与结论通过上述实验表明用同种冷冻保护剂,液氮蒸汽法冻存卵巢组织超微结构保存良好,组织化学染色示其活性与程序法冻存组织相同,自体、异体移植后,小鼠动情周期恢复率及血清雌二醇水平各项指标均与慢速程序法冷冻无显著性差异。

  • 标签: 小鼠 卵巢组织 超速冻存法 液氮蒸汽法 程序法
  • 简介:豚草是重要外来入侵生物.近年在三裂叶豚草上发现一种霜霉菌(PlasmoparaangustiterminalisNovotelnova),该菌对三裂叶豚草表现一定致病性和致死性.通过试验明确了豚草霜霉菌卵孢子最佳观察方法为10%NaOH透明法和1%酸性品红染色法.

  • 标签: 豚草 卵孢子 观察方法
  • 简介:甘薯线虫病是危害甘薯主要病害,危害甘薯线虫种类主要是根结线虫和茎线虫.甘薯生产上主要采用综合防治方法进行防治,其中选育抗病品种最为经济有效.本文综述了根结线虫和茎线虫病抗源筛选、抗性机制、抗性遗传和抗病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甘薯抗线虫病育种.

  • 标签: 甘薯 线虫病 遗传育种 根结线虫 抗源筛选 主要病害
  • 简介:目的为建立SHIV艾滋病动物模型提供毒力较强病毒株,将新合成SHIV-XJ02170病毒适应猴体,并增强其毒力.方法实验前采集猴血清并进行血清学检查和PCR检测.选出13只无SIV,STLV-1,SRV/D和B病毒感染猴.第一批实验,将SHIV前病毒DNA质粒经肌肉注射到猴体内,每只500μg;SHIV病毒液,经静脉注射到猴体内,每只2ml.病毒质粒和病毒液各接种2只猴.当第一批猴体检出病毒后,10ml感染猴全血,抗凝后静脉注射到第二批猴体内,当第二批猴检出病毒后再将10ml感染猴全血静脉注射到第三批猴体内,连续传代4次.每批实验均定期采集血液标本,分别用肝素和EDTA抗凝,进行病毒分离;病毒基因PCR检测;CD4,CD8测定;病毒抗体检测.结果SHIV-XJ02170病毒和SHIV-XJ02170前病毒DNA质粒在猴体内传代中均能分离出病毒;从传代猴血浆和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检出了病毒DNA和RNA基因;CD4,CD8测定结果显示有暂时性倒置现象,后变为正常倒置与正常交替出现;在传代猴血清中检测出特异性HIV病毒抗体.结论SHIV-XJ02170病毒与SHIV-XJ02170前病毒DNA质粒,均能在恒河猴体内复制.

  • 标签: 体内 复制 病毒DNA 外周血单核细胞 PCR检测 静脉注射
  • 简介:真菌感染病例逐年增加,除了患者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以及肿瘤、艾滋病等致人免疫力低下是发生真菌感染重要发病因素外,现在人们对中性粒细胞减少导致真菌感染研究也越来越多,很多资料已将中性粒细胞减少作为真菌感染主要因素,尤其是在血液病患者、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其粒细胞变化,避免因此造成真菌感染。为了解住院患者在粒细胞减少情况下发生真菌感染情况及其真菌种类,本研究对2002~2004年3年间发生真菌感染病例进行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粒细胞减少 真菌感染 基础疾病
  • 简介:由于高危人群不断增多,侵袭性真菌感染患病率和病死率均呈显著上升趋势。近年来提出应根据患者危险因素高低不同,采取相应治疗策略,包括预防治疗、经验治疗、临床诊断治疗和确诊治疗。肺部是真菌最常受累器官,所以本文拟从循证医学角度,就目前在侵袭性真菌感染,尤其是在肺部真菌感染中各种抗真菌药物选择及其治疗策略作一综述。

  • 标签: 肺部 真菌感染 抗真菌药物治疗
  • 简介:为了加强专业教育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植物病原真菌学》课程教学从以下五个方面作了一些有益探索:(1)专业思想培养与教育;(2)教学内容拓展与更新;(3)多媒体教学应用;(4)加强实验和实践教学;(5)科研水平与教师素质提高。

  • 标签: 真菌学 教学优化 专业教育 《植物病原真菌学》 专业思想 教学内容
  • 简介:在临床中应用中药癣净散药液浸泡治疗足癣取得了较好疗效,为探讨其治疗足癣作用机理,我们采用试管内药基法研究了中药癣净散抗真菌作用,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中药 癣净散 真菌 足癣
  • 简介: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出版第六版本科生理学教材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本科生理学教材对窦房结细胞起搏原理中最重要离子基础外向钾流衰减认为是Ikr,通道“去激活”,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出版《生理学》专升本教材、第五版本科教材和七年

  • 标签: 窦房结细胞 起搏原理 教材 《生理学》 医学院校
  • 简介:目前,几乎所有的植物遗传转化都要通过使用选择标记基因,如抗生素或除草剂抗性基因等来筛选转化子,虽然没有研究结果表明选择标记基因影响人类健康或环境安全,但近年来也引发了人们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担心.为了消除公众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顾虑,无选择标记转基因植物应运而生.本文综述了共转化系统、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包括FLP/FRT、Cre/lox、R/RS及Gin/gix系统)和转座子系统(Ac/Ds转座子系统)在培育无选择标记转基因植物中应用.

  • 标签: 转基因植物 无选择标记 共转化 位点特异性重组
  • 简介:分析结果表明,香菇菌柄与菌盖中蛋白质氨基酸均为18种,缺少谷氨酰胺(Gln)和天冬酰胺(Asn),其中,含量最高是谷氨酸(菌柄为11.03mg/gDW,菌盖为12.57mg/gDW)。菌盖与菌柄均含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10种,其中精氨酸含量(菌柄为10.73mg/gDW,菌盖为11.84mg/gDW)。必需氨基酸含量十分接近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比率为1.00:1.04),无论总氨基酸含量还是必需氨基酸含量,菌盖中皆略高于菌柄中

  • 标签: 食用菌 香菇 蛋白质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 游离氨基酸
  • 简介:参照人T细胞分离方法用于猪T细胞分离,经二次绵羊红细胞分离T细胞,用PHA从功能上鉴定获得纯度很高T细胞,能进一步用于有关T细胞方面研究。

  • 标签: T细胞 绵羊红细胞 分离方法 鉴定 PHA 研究
  • 简介:采用人工感染法,对严重联音免疫缺陷小鼠(scid小鼠)进行夜现周期性斑氏丝虫实验感染研究。结果表明,斑氏丝虫经人工感染后能在Scid小鼠体内发育成熟并产生微丝蚴,且虫体回收率较高为6-30%,平均14.8%:感染10只小鼠均在外周血中检获出微丝蚴,及解剖收集到成虫,感染成功率高达100%。作者认为Seid小鼠由于T、B淋巴细胞功能缺如,不能产生相应抗丝虫感染抗体,是一种感染成功、潜伏期短、微丝蚴密度及成虫回收率高较理想实验动物。

  • 标签: SCID小鼠 微丝蚴 丝虫感染 鼠模型 体内发育 免疫缺陷小鼠
  • 简介:复制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动物模型是进行结核病研究基础。本文分别对小鼠、豚鼠、兔和非人灵长类结核(TB)模型特点及其应用进行综述,由于潜伏性感染是结核病重要特征,因此慢性持续性感染模型是TB动物模型研究重点。Animalmodelisessentialfortuberculosis(TB)research.Thereportedanimalmodelsincludingmice,guineapig,rabbitsandnonhumanprimatemodelwerereviewedinthiscuurentpaper.MTBcanpersistwithinthehumanhostforyearswith-outcausingdisease,inasyndromeknownaslatentTB,soMTBchronicpersistenceinfectionanimalmodel(Cornellmodel)shouldbepayattentionto.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动物模型@师长宏$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 标签: 分枝杆菌感染 感染动物模型 结核分枝杆菌
  • 简介:黏蛋白MUC1是一种具有高度糖基化胞外区Ⅰ型跨膜蛋白,存在于正常细胞和多种癌细胞表面,为公认血清和细胞肿瘤抗原.本文简述了MUC1分子生物学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肿瘤疫苗方面的研究应用进展.

  • 标签: 黏蛋白 免疫治疗 肿瘤疫苗
  • 简介:核酸序列比较研究使进化真菌学面貌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分子系统发育揭示关系反映出真菌进化复杂性和多样性,真菌系统学反映真菌进化关系自然系统还有很大距离,有赖于新物种不断发现和分子系统发育证据不断丰富。

  • 标签: 真菌学 系统发育 教学内容 核酸序列
  • 简介:众所周知,海洋生物资源及其丰富,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呈现原始性和多样性特点。由于特殊生态环境,海洋生物富含结构新颖、功能独特高生物活性药用成分,可为新药研制开发提供相应生物活性物质及重要先导化合物。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已成为人类医药宝库重要来源。海洋生物活性物质主要包括生物信息物质、生理活性物质、海洋生物毒素及生物功能材料等。目前,从海洋生物中已相继发现3000余种新型化合物,结构新

  • 标签: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 海洋生物毒素 芋螺毒素 海葵毒素 肽类毒素 先导化合物
  • 简介:利用同源模建方法预测了t-PAK1区三维结构。通过结构叠合确定了t-PAK1、K2区,纤溶酶原K1、K4区及UKK区赖氨酸结合口袋。静电势计算及疏水性分析表明,在t-PAK2区以及纤溶酶原K1、K4区与纤维蛋白裸露赖氨酸之间存在明显静电势互补和疏水面契合。确定了影响Kringle区结合口袋与赖氨酸亲和重要氨基酸,分析了t-PAK1区、UKK区不能结合赖氨酸原因,由此设计了具有赖氨酸亲和力新型t-PAK1区及UKK区突变体。利用模拟残基突变技术预测了突变体结构变化,分析了突变后t-PAK1区及UKK区与赖氨酸亲和力变化,初步在理论上肯定了设计方案合理性。

  • 标签: 同源模建 结构功能关系的计算机模拟 分子设计 Kringle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