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从中药墨旱莲EcliptaprostrataL.中分离得到5个萜皂,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别鉴定为eclalbasaponlnsII(1),I(2),III(3),3-O-[β-D-l比喃葡糖(1→2)-β-D-吡喃葡糖]-16α-乙氧基-齐墩果酸-28-O-β-D-l比喃葡糖苷(4)和3-O-[(2-O-硫酰基-β-D-吡喃葡糖)(1→2)-β-D-吡喃葡糖]-刺囊酸-28-O-β-D-吡喃葡糖苷(5).化合物4和5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eclalbasaponinsxI和eclaIbasaponlnsXII.化合物1和5具有诱导稻瘟霉菌丝变形活性.

  • 标签: 墨旱莲 三萜皂苷 中药 新化合物 葡糖苷 齐墩果酸
  • 简介:目的探讨盐酸小檗碱、黄芩与6种抗菌药物(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氨曲南、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联合抑菌作用。方法根据临床药敏结果选取7株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菌株作为实验对象。用微量稀释法测定盐酸小檗碱、黄芩分别与6种抗菌药物的联合抑菌效应。结果盐酸小檗碱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氨曲南联用表现为协同作用。黄芩与氨曲南表现为协同作用。结论盐酸小檗碱、黄芩与某些抗菌药物联用后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抗菌活性有协同作用,可能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治疗有所帮助。

  • 标签: 盐酸小檗碱 黄芩苷 鲍曼不动杆菌 微量稀释法 多重耐药
  • 简介:目的:探讨复方双黄片(薄膜衣片)裂片问题的解决方法。方法:对复方双黄片(薄膜衣片)粘合剂类型进行选择,用10%~12%的糊精液作粘合剂,3%淀粉作填充剂和崩解剂,修改颗粒的水分与细粉率的质量指标,颗粒水分控制在4.0%~6.0%,细粉率控制在22%以下。结果:通过选择合理的制备工艺,有效防止了裂片的产生。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裂片问题得以控制,适合工业大生产的要求。

  • 标签: 薄膜衣片 裂片 粘合剂 水分含量 细粉率
  • 简介: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genorgi),为唇形科黄芩属植物,黑龙江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质量较好.但人工栽培在黑龙江省发展较慢,仅有少量种植,为适应林区经济发展,应大力推广在林下栽培经济植物黄芩.

  • 标签: 黄芩 栽培 采收与加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双花解毒口服液臣药黄芩主要有效成分黄芩的最佳超声提取条件;方法超声提取黄芩主要有效成分黄芩,应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表,以黄芩收率为指标,HPLC法测定黄芩含量,优选超声提取黄芩主要有效成分黄芩的工艺条件;结果用60%乙醇作为溶剂,用量为药材量的30倍,在20KHZ频率的超声下提取3次,每次60min,黄芩的提取率达到最高且稳定。结论超声提取法是一种提取效率高、操作简便、省时的提取黄芩有效成分的较好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超声技术 黄芩 黄芩苷 正交设计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唇齿清胃丸中黄芩和盐酸小檗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以Kromasil100-5C18柱(4.6mm×150.0mm,5μm)为色谱柱;以乙腈为流动相A,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为流动相B,采用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8nm,柱温30℃,流速为1.0ml/min。结果盐酸小檗碱进样量在0.0124~0.3100μg,黄芩进样量在0.0217~0.5425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99.8%,RSD分别为0.94%、0.85%(n=6)。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结果稳定,重复性好。

  • 标签: 唇齿清胃丸 盐酸小檗碱 黄芩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黄芩对过敏性鼻炎(AR)大鼠免疫因子及IL-33/ST2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24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A)、模型组(B)、黄芩低剂量组(C)、黄芩高剂量组(D),除A组外,其余3组建立大鼠AR模型。每组于致敏第15d后开始给药,C、D组分别以50、100mg/kg黄芩尾静脉注射,A、B组灌胃等量0.9%生理盐水,连续14d,处死,采样待检。HE染色观察鼻黏膜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检测血清IgE、IL-4、INF-γ含量;RT-PCR检测鼻黏膜IL-33、ST2、NF-kBmRNA表达。结果D组较B组IgE、IL-4、IL-33、ST2、NF-kB表达均明显降低,IFN-γ含量明显升高(P<0.01)。结论黄芩可调节AR免疫因子及IL-33/ST2信号通路,对AR有治疗作用。

  • 标签: 过敏性鼻炎 黄芩苷 免疫因子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芩、珍珠母、栀子以及胆酸等传统中药应用于脑缺血疾病治疗中的药理通路和药理作用机制。方法随机选取脑缺血模型小鼠100只,将其均分为黄芩组、珍珠母组、栀子组、胆酸组以及模型组,即每组各取20只。在其出现脑缺血后的2个小时内,分别予以对应药物治疗。1d后,分别提取其脑海马组织总RNA。采用与小鼠缺血相关基因芯片检测其基因表达谱变化,同时使用处理软件分别选择黄芩组、珍珠母组、栀子组、胆酸组与模型组的差异基因。选择通路信号,对不同组分的药效机制进行分析。结果黄芩组与模型组的差异基因数量为45条,珍珠母组与模型组为31条,栀子组与模型组为51条,胆酸组与模型组为55条。对四组分差异最相似的前2位信号通路可得出以下结论,栀子、胆酸及珍珠母等组在过程中均有存活、死亡以及信号通路的调控。而黄芩组对A与G蛋白信号有调控功能,胆酸组对MMDA有依赖性的LTP调节。结论利用网络分析和组学技术应用于传统中药的药理通路分析研究中,能够实现疾病模块和药物模块的对接,更系统、科学的对清开灵中药理作用机制进行分析。

  • 标签: 黄芩苷珍珠母脑缺血药药理通路药理作用
  • 简介:目的研究清开灵注射液(QKL)中黄芩(BC)在生理及病理大鼠效应器官(脑、肝、肺)分布的不同。方法取正常和脑缺血一再灌注大鼠,尾静脉注射QKL800mg·kg^-1后,于不同时问点处死,取脑、肝、肺组织.HPLC-MS测定BC含量。结果静脉给药后,正常大鼠肺中BC含量明显高于肝、脑,脑部浓度最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中BC浓度较正常大鼠明显升高,肝中分布也有显著增加,但肺中BC浓度较正常组明显降低。结论QKL中BC在正常及病理大鼠的效应器官均有分布,但两种状态下分布具有明显区别,脑缺血-再灌注状态有利于BC快速透过血-脑屏障。

  • 标签: 清开灵 黄芩苷 脑缺血-再灌注 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野黄芩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核转录因子NF-кB表达的影响,以探讨野黄芩的抗炎作用机理。方法 通过MTT法检测不同浓度野黄芩对RAW264.7细胞的毒性作用;利用LPS刺激RAW264.7细胞构建巨噬细胞炎症模型,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野黄芩对核转录因子NF-кB的影响。结果 MTT比色法检测显示野黄芩在100μM浓度以下48h内对RAW264.7细胞没有毒性作用;荧光素酶检测试验显示野黄芩剂量依赖性抑制LPS诱导NF-кB报告基因的表达。结论 野黄芩可能通过抑制核转录因子NF-кB的活化发挥抗炎作用。

  • 标签: 野黄芩苷 抗炎作用 核转录因子NF-кB
  • 简介:病例:患者,女,51岁。2009年6月17日于我院妇科门诊定期体检,诊断为尿路细菌感染。患者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无高血压病、糖尿病及其他疾病史。查体:体温36.8℃,脉搏76次/分,血压132/79mmHg(1mmHg=0.133kPa),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余无异常。实验室检查:尿常规脓细胞(+++),其他指标无明显异常。

  • 标签: 致过敏反应 高血压病 2009年 药物过敏史 实验室检查 定期体检
  • 简介:目的:考察和比较枯芩与子芩之间及其各自不同部位和不同炮制方法的黄芩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C18柱,以甲醇:水:磷酸(47:53: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分别测定不同部位和不同炮制方法的枯芩与子芩中黄芩含量。结果:子芩比枯芩的黄芩含量高;在药典规定炮制方法中蒸法比煮法的含量高;两种黄芩的皮质部均比木质部的含量高。结论:炮制黄芩应保留药材皮部并应采用蒸法,这样所得黄芩含量较高且方法简便、快捷,应改变传统使用中对枯芩与子芩的看法。

  • 标签: 黄芩 黄芩苷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 本文以免疫缺陷模型小鼠为实验对象,经生黄芩、酒黄芩分别干预后,检测胸腺和脾脏指数及病理变化、肠道菌群结构。结果发现,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干预3d后,酒黄芩组小鼠胸腺指数明显升高,生黄芩组和酒黄芩组小鼠胸腺组织病理变化得到改善;干预7d后,生黄芩组和酒黄芩组小鼠胸腺指数、胸腺组织病理变化均得到明显改善,酒黄芩组中AKK菌相对丰度显著高生黄芩组。

  • 标签: [] 生黄芩 酒黄芩 胸腺 脾脏 肠道菌群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波长切换法同时定量分析黄片黄芩、盐酸小檗碱、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7种化学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 ℃。采用DAD检测器,检测波长:0~5 min、280 nm(黄芩),5~10 min、265 nm(盐酸小檗碱),10~60 min、254 nm(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结果黄芩、盐酸小檗碱、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线性范围分别为0.051 8~0.518 0 μg(r=0.999 2)、0.024 6~0.245 9 μg(r=0.999 8)、0.002 0~0.020 2 μg(r=0.999 6)、0.002 0~0.020 0 μg (r=0.999 0)、0.002 0~0.020 1 μg(r=0.999 9)、0.002 0~0.020 1 μg(r=0.999 5)和0.001 0~0.010 2 μg (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41%~100.59%(n=6),RSD均小于3.11%。结论本文建立的HPLC-DAD法符合方法学验证要求,可用于黄片7种化学成分的同时测定。

  • 标签: 三黄片 含量测定(中药) 高效液相色谱 波长切换法
  • 简介:随着年龄增长,多种疾病袭扰我的晚年生活,我曾患过乙肝、慢性胃炎、腔隙性脑梗等疾病,医生说“腔梗”可能是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引发的,超声检查也发现双侧颈总动脉分叉处有斑块。多年来,我喜欢阅读各种医学报刊和健康类科普文章,

  • 标签: 不稳定斑块 黄芩 饮用 颈总动脉分叉 慢性胃炎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黄芩安胎之说由来已久,但其性味苦寒,笔者认为不能滥用,中医治病理论精华为辩证施治,在黄芩安胎的使用中同样不离此宗。

  • 标签: 黄芩 安胎 辩证论治
  • 简介:【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改善,相应的需求也就有所增加,用药需求就是其中的一种,这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一般而言,人们比较喜欢采用西药治疗的手段,但是中药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虽然疗程缓慢,但是对于人体的伤害却比较小。而黄芩就是中药材中的一种,就有清热解毒的疗效,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对其药理和应用就值得人们进行深入的分析,这就要求有关医药人员能够详细的了解黄芩有关的知识,增加对于药理的理解,并且能够很好的应用这类药物,以为黄芩的应用提供一些借鉴和建议,更好的促进我国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

  • 标签: 黄芩 药理 应用
  • 简介:摘要:黄芩作为一种中药,因其拥有众多的药用价值,所以在我国被广泛种植,特别是东北地区,黄芩作为东北地区较为名贵的中药之一,在东北各省都有种植,而本文主要通过讲解北方名药黄芩的形态特征及生长习性,来进一步分析优质北药黄芩的种植技术,希望能为相关的种植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野黄芩(Scu)对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SA-AK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①体内实验:将36只雄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理盐水(NS)对照组、脂多糖(LPS)致SA-AKI模型组(LPS组)、20 mg/kg Scu对照组(Scu 20对照组)及5、10、20 mg/kg Scu预处理组,每组6只。腹腔注射10 mg/kg LPS制备SA-AKI小鼠模型;NS对照组给予等量NS;Scu预处理组于注射LPS前腹腔注射不同剂量Scu,每日1次、持续1周;Scu 20对照组仅给予20 mg/kg Scu,持续1周。各组于LPS处理24 h后处死小鼠取肾脏,观察肾组织损伤情况;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凋亡相关蛋白及富含半胱氨酸蛋白6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肾母细胞瘤过表达基因1(CCN1)的蛋白表达。②体外实验: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待细胞融合至80%时用于实验。在未经LPS处理和经过100 g/L的LPS处理后的细胞中,分别转染pcDNA3.1-CCN1过表达CCN1或小干扰RNA(siRNA)抑制CCN1表达,观察CCN1是否参与了NF-κB信号通路激活和细胞凋亡;同时在转染和未转染CCN1 siRNA的HK-2细胞中加入100 g/L的LPS及20 μmol/L的Scu,观察Scu对LPS诱导HK-2细胞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结果①体内实验结果:LPS诱导SA-AKI小鼠肾功能显著下降,肾小管严重受损;Scu可呈剂量依赖性缓解肾功能及组织学损伤。Western blotting条带分析进一步证实,Scu预处理可呈剂量依赖性降低AKI小鼠肾组织中NF-κB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及CCN1的蛋白表达,并对细胞凋亡具有显著的缓解作用,说明CCN1参与了NF-κB信号通路激活和细胞凋亡。②体外实验结果:在未经LPS处理的HK-2细胞中,过表达CCN1对凋亡相关蛋白及NF-κB信号通路促炎因子表达无显著影响。而在经过LPS处理的HK-2细胞中,过表达CCN1可显著抑制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mRNA表达,与单纯LPS刺激细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1β mRNA(2-ΔΔCT):3.20±0.57比4.88±0.69,TNF-α mRNA(2-ΔΔCT):2.99±0.44比5.00±0.81,MCP-1 mRNA(2-ΔΔCT):2.81±0.50比5.41±0.75,均P<0.05〕,并使凋亡相关蛋白显著下调;当用siRNA抑制CCN1表达时,促炎因子的mRNA表达则较单纯LPS刺激细胞上调〔IL-1β mRNA(2-ΔΔCT):6.01±1.13比4.88±0.69,TNF-α mRNA(2-ΔΔCT):5.15±0.86比5.00±0.81,均P<0.05〕,同时凋亡相关蛋白显著上调。在LPS诱导的细胞模型中,经过Scu处理后HK-2细胞中促炎因子的mRNA表达显著下调,与单纯LPS刺激细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1β mRNA(2-ΔΔCT):2.55±0.50比6.15±1.04,TNF-α mRNA(2-ΔΔCT):2.58±0.40比3.95±0.52,MCP-1 mRNA(2-ΔΔCT):2.64±0.44比6.21±0.96,均P<0.05〕,而且凋亡相关蛋白显著下调;当用siRNA抑制CCN1表达时,则削弱了Scu对细胞的保护作用,表现为细胞中促炎因子的mRNA表达较未抑制CCN1表达的细胞显著上调〔IL-1β mRNA(2-ΔΔCT):5.34±0.76比2.55±0.50,TNF-α mRNA(2-ΔΔCT):3.66±0.54比2.58±0.40,MCP-1 mRNA(2-ΔΔCT):5.15±0.79比2.64±0.44,均P<0.05〕,且凋亡相关蛋白表达亦显著上调。结论Scu能保护SA-AKI小鼠的肾功能,该保护作用与NF-κB信号通路和CCN1有关;Scu可能通过CCN1调节NF-κB信号通路以减轻LPS诱导的肾损伤。

  • 标签: 野黄芩苷 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 CCN1 核转录因子-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