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经尿道膀胱粘膜电切术后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方法和护理。方法对2007年5月至2009年4月84例患者行经膀胱电切术后行膀胱灌注治疗。结果84例通过7-36个月的随访,平均18个月,治愈76例,好转5例,无明显效果3例。结论经尿道膀胱粘膜电切并术后用药物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疗效满意,毒、副作用低,是治疗腺性膀胱炎较好的方法。

  • 标签: 腺性膀胱炎术后 膀胱灌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使用针状电极剜除膀胱肿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12例膀胱肿瘤患者,肿瘤位于膀胱侧壁、输尿管口周围,用针状电极进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剜除,记录手术时间、是否诱发闭孔神经反射、肿瘤病理分期及复发情况等.结果在硬腰联合麻醉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剜除术,侧壁肿瘤未进行闭孔神经阻滞.切除肿瘤15枚,肿瘤大小0.8~3.0cm,单枚肿瘤切除时间1~25min.侧壁肿瘤未发生闭孔神经反射,出血少,无膀胱穿孔等并发症,切除的肿瘤均获得完整病理分期,术后随访3~14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剜除术基本消除闭孔神经反射,能够完整切除膀胱肿瘤并可做精确临床分期.经尿道膀胱肿瘤剜除术是未来膀胱癌治疗的重要环节

  • 标签: 经尿道膀胱肿瘤剜除术 针状电极 膀胱肿瘤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神经源性膀胱膀胱镜下的形态表现特点,评价膀胱镜检查对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 收集我科门诊住院临床诊断为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共27例,均在未治疗前行膀胱镜尿道镜检查,进镜时手感尿道阻力及观察膀胱镜下膀胱形态改变。结果 在对所有患者行膀胱镜检查过程中,仔细观察膀胱镜下表现,分别可区分逼尿肌及尿道括约肌弛张类型,从而可区分本病的类型病变部位。结论 膀胱镜尿道镜检查作为基础检查手段,对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诊断、分型及治疗原则,都有较好的鉴别及临床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神经源性膀胱  膀胱镜  尿潴留  尿失禁
  • 简介:【摘要】 膀胱癌是泌尿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医学上通常以手术治疗为主,其中,腹腔镜下膀胱全切除回肠代膀胱术已经成为尿流改道的首选术式。主要由于患者在行膀胱全切除回肠代膀胱术后,腹壁形成永久性尿路造口,需要终身佩戴造口袋,改变了传统的排尿习惯和生活方式,给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造成巨大的冲击。很多患者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就会出院,但由于伤口还未完全愈合,造口护理还未完全掌握,所以很容易出现并发症。传统的护理模式在患者离开医院之后,便结束护理工作,出院后家庭缺乏医院的护理设施以及资源,阻碍患者的恢复[1-2]。而延续性护理举措,可以将护理工作延伸到患者的家庭生活中,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重新回归社会,更能够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

  • 标签: 膀胱全切除术 回肠代膀胱术 造口 延续性护理
  • 简介:【摘要】 总结1例原位回肠新膀胱患者新膀胱训练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如下:心理疏导;术前针对性康复指导;术后早期新膀胱冲洗;制定详细的新膀胱训练计划;专人跟踪随访,满足患者出院后的需求,做好延续护理。跟踪随访近2个月患者新膀胱贮尿、控尿、排尿较为满意,未发现严重尿失禁等排尿功能障碍。

  • 标签: 原位回肠新膀胱 新膀胱训练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系统评价比较原位回肠新膀胱(IONB)与回肠膀胱术(IC)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Medlin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从2005年1月至2018年4月,采用国际公认生命质量量表对IONB与IC患者进行术后生命质量比较的研究。结果共纳入12篇对照研究,共1207例患者,涉及5种量表:特异性量表(FACT-BL、EORTC QLQ-C30、EORTC QLQ-BLM30、BCI),通用性量表(SF-36)。Meta分析结果显示:IONB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优于I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0.27,95%CI:0.13~0.41,P=0.0002)。进一步比较膀胱癌特异性量表维度评分,FACT-BL量表:IONB躯体功能(P=0.0007)及功能状况(P=0.04)方面优于IC,情感状况、社会/家庭状况以及膀胱癌特异性模块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ORTC QLQ-BLM30量表:IONB与IC在未来期望,身体形象,腹胀三者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CI量表:在泌尿功能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5),IC优于IONB,二者在泌尿烦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癌症特异性量表维度评分,EORTC QLQ-C30量表:认知功能方面IONB优于IC(P=0.03),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总体生活质量四者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通用性量表SF-36:生理功能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IONB优于IC,但一般健康状况、躯体角色、情感角色、肌体疼痛、心理健康、精力状态、社会功能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IONB并不优于IC。结论根据非随机对照证据,膀胱癌根治性全切行IONB较IC术后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有一定优势。

  • 标签: 膀胱切除术 尿流改道术 生活质量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膀胱癌患者采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腹壁造口术治疗过程中围手术期的护理方式。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膀胱癌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平均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小组,所有患者均进行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腹壁造口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对比效果。结果: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

  • 标签: 膀胱癌 围手术期 膀胱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膀胱癌患者采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腹壁造口术治疗过程中围手术期的护理方式。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膀胱癌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平均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小组,所有患者均进行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腹壁造口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对比效果。结果: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

  • 标签: 膀胱癌 围手术期 膀胱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膀胱全切原位W形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42例膀胱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应用膀胱全切原位结肠新膀胱术,观察组为膀胱全切原位W形回肠新膀胱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高于观察组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21d白天控尿恢复率为71.4%低于观察组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全切原位W形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安全可靠且控尿恢复时间短,值得推广。

  • 标签: 膀胱癌 膀胱全切原位W形回肠新膀胱术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在膀胱黏膜电切联合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6例行膀胱黏膜电切联合膀胱灌注治疗的腺性膀胱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疗效、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治疗总依从率为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67.4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93%,对照组为46.5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在膀胱黏膜电切联合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加速患者康复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 标签: 综合性护理 膀胱黏膜电切 膀胱灌注 腺性膀胱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在膀胱黏膜电切联合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所接收治疗的膀胱黏膜电切联合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患者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综合性护理 膀胱黏膜电切 膀胱灌注 腺性膀胱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膀胱肿瘤患者引进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以及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的结果。方法:时间入选为2021年3-6月,入选对象是接受诊治的膀胱肿瘤患者64例,划分两个小组,32例患者进行膀胱部分切除术,记作部分组、剩余患者进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记作电切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指标变化。结果:电切组患者手术时间指标是(42.68±24.31)min、住院时间指标是(5.12±1.06)d、出血量指标是(51.03±8.94)ml、导尿管留置指标是(2.13±0.42)d,均优于部分组,p

  • 标签: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膀胱部分切除术 膀胱肿瘤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浅表膀胱肿瘤电切术的疗效及耻骨上切开辅助下膀胱前壁肿瘤电切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7~2012年36例浅表膀胱肿瘤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临床总结。结果27例一次性经尿道电切切除,2例膀胱前壁肿瘤术中改开放膀胱部分切除术,7例术后复发行2次电切术。结论对于浅表膀胱肿瘤及耐受手术能力差的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是最佳选择。耻骨上切开辅助下膀胱前壁肿瘤电切可能成为一个临床可以考虑的选择。

  • 标签: 膀胱肿瘤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耻骨上切开辅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保留膀胱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03年1月~2010年8月MIBC病例7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式,其中保留膀胱组42例,根治性膀胱切除组30例。保留膀胱组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或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TURBt),结合放化疗。通过门诊及电话等方式随访,应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生存情况。结果随访患者56例,随访率78%。患者随访12~92个月,平均随访43.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50个月。随访期间,死于膀胱癌者34例,保留膀胱组21例(50%),根治性膀胱切除组13例(43%)。术后1、2、3、4、5年生存率保留膀胱组分别为88.1%、83.3%、61.9%、57.1%、47.6%,根治性膀胱切除组分别为86.7%、80.0%、66.7%、63.6%、53.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IBC采取保留膀胱的综合治疗可达到与根治性膀胱切除相似的生存率。

  • 标签: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在膀胱肿瘤术后膀胱灌注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100例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患者,研究时间为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和延续护理干预(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延续护理 生活质量 膀胱肿瘤 膀胱灌注
  • 简介:摘要随着新药研发、医疗技术进步和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保留器官手术成为肿瘤外科治疗的发展趋势。本文围绕如何严格筛选合适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保留膀胱综合治疗及相关治疗策略、疗效、发展趋势等进行阐述。

  • 标签: 膀胱肿瘤 肌层浸润膀胱肿瘤 保留膀胱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