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战略思想是在总结历史经验和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正确结论,是党永葆生机与活力的必由之路,也是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法宝。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解决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坚持守正创新,以更强的自我革命推进伟大社会革命不断走向深入。

  • 标签: 自我革命 引领 社会革命
  • 简介:来势汹涌的新技术革命浪潮,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击着全球每个角落。然而,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这场革命的称谓却众说纷纭。例如:称它为“新的产业革命”、“第四次产业革命”、“第五次产业革命”、“新的工业革命”、“新技术革命”、“第三次技术革命”、“第四次技术革命”、“新科技革命”、“信息革命”……。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不同的说法呢?除了学者们处于各自的研究领域里,看问题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有所不同之外,对于这类名称的概念和涵义的理解,历史分期的标准

  • 标签: 第四次技术革命 第三次技术革命 信息革命 历史分期 新技术革命 发展阶段
  • 简介:一充分肯定革命文物的重要历史地位,积极发挥革命文物在革命传统教育中的重大作用。文物是历史的实证材料。近现代革命文物形象地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历史面貌。我国历史悠久,我们这个民族有重视和维护自己的历史的优良传统。几千年来,我们的历史文献和文物的整理、研究没有中断过,这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罕见的。中国社会发展到近现代,以鸦片战争为起点,进入了一个非常

  • 标签: 革命文物 革命传统教育 实证材料 历史面貌 重要历史地位 社会性质
  • 简介:摘要:在中国共产党建立与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革命文物,它们凝聚着该时代人们的精神风貌与理想信念,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而在推进党史教育与学习工作时,如果想要进一步提升这方面工作的展开与推进效果,则可以将革命文物应用到党史教学当中,充分发挥优质革命文物在其中的教育优势,拉近人们与革命历史之间的距离。

  • 标签: 革命文物 党史教育 党史学习 优势研究
  • 简介:曾鸣(1916年~1996年),广东省揭阳县人。193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从外行变内行的教育家。1957年11月,“反右”运动进入尾声,中共中央抽调300多名干部加强充实高校领导,曾鸣就是其中之一,从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副主任调任福建师范学院(现福建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院长。

  • 标签: 教育家 福建师范大学 最高人民检察院 中国共产党 党委书记 师范学院
  • 简介:谓十台臣(1884--1936),原名丕阁,字台臣,直隶濮州人。1884年出生于直隶省濮阳县(今河南省濮阳市)鹿斗村一个农民家庭。1902年,他应科举,中秀才。1905年,他考入直隶省保定高等师范学校就读,毕业后在保定、大名、天津等地中学任教。1921年当选为直隶省参议员。

  • 标签: 革命教育家 秀才 科举 高等师范学校 1921年 农民家庭
  • 简介:摘要:革命文化教育能够守护心灵家园,激发前进动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艰难与险阻不断。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虚无主义往往使人迷失。当人们回归心灵家园,回望初心时,革命文化的力量能够帮助人们守住心灵的平静,激发为国为民前进的动力。强劲的行动力量来自强大的思想力量,所以说革命文化教育具有终身育人的价值功能。本文主要分析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革命文化教育的探索。

  • 标签: 革命文化 地理教学 文化自信
  • 简介: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经太平天国战争,中法战争,中日战争,一直到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没有一次不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或干涉中国的战争。清政府的统治更加腐朽,中华民族处于存亡绝续的危急关头,正象孙中山所说: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国势危急,岌岌不可终日,有志之士,多起救国之思,而革命风潮自此萌芽矣。”

  • 标签: 八国联军 帝国主义侵略 中法战争 辛亥革命 中日战争 太平天国
  • 简介:杜斌丞先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民主革命活动家,而且是一位卓越的革命教育家。在中华民族国难当头,他选择了培养人才、教育救国的道路,把大批的陕北青年培养成才,形成了独特的教育思想,他不可磨灭的教育实践活动,对当时和后来教育事业的发展都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随着杜斌丞扶助贫困学生奖学金受众,他的革命教育思想得到了永存,体现出了当代价值。

  • 标签: 杜斌丞 革命教育思想 当代价值
  • 简介:军国民教育是中国近代重要的教育思潮,肇始于清末,成熟于民国初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衰落。这种教育思潮在不同的时期各具特色,对近代社会观念的转变、国民性的改造以及近代体育的发展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 标签: 中国教育史 辛亥革命 军国民教育思潮 军事教育 学校体育
  • 简介:<正>1954年5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68岁的董必武讲了这样一个真实"笑话":江苏松江县法院有一个审判员审讯一个犯"五毒"的资本家,这个审判员说:"你犯五毒了……"。那个资本家就拿出了共同纲领和其他法令来作辩护,说他"没有犯五毒,这是政府公布的"。我们那个审判员简直不知道有这些东西,结果没有办法,说"等一下,我去解个小手"就溜走了。作为从事法律工作的审判员,竟不知道当时具有根本大法宪法性质和地位的共同纲领是何物,也真是让人大跌眼镜,惊讶不已!我不知道出席这次会议的党员代表们是否已

  • 标签: 教育思想 法制建设 革命话语 党员代表 继续革命 根本大法
  • 简介:辛亥革命时期闽东著名的教育家张如翰.字少鹰,号慕鲈,福安市甘棠镇大留村人。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五月十八日出生。张家世代务农,崇尚耕渎持家。张如翰幼年即先后就读于本村的墨庄书斋和邻近南安村的拱鳌斋书院,读书求道,接受传统的儒学教育。同治八年(1869年)由邵宗师取进县学附生。光绪二年(1876年)张如翰27岁,参加丙子科乡试,成为福安县当科四名举人之一。

  • 标签: 辛亥革命时期 教育家 张如翰 中国 福建
  • 简介:【摘要】革命传统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革命先辈为后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也是我国构建中国梦的重要基石,应该被人们时时歌颂、代代相传。在小学教育阶段中,语文作为主要学科之一,是渗透革命传统教育的最佳途径,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了解更多革命故事,以及故事中革命前辈所展现的奉献精神、优良品质和高尚情操,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全面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综合发展,培养更多符合社会主义建设需求的人才。本文首先阐述了革命传统教育的概念,以及意义和作用,然后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策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 标签: 小学语文 革命传统教育 渗透策略
  • 简介:当前的革命传统教育已经沦为时令的产物、应景之作,呈现出“点状化”的特点,具体表现为:活动对象点状化、活动过程点状化、活动资源点状化。重构革命传统教育,应当从“点”上升为“面”,即:设计序列,回环上升;精致过程,温润收官;激活资源,形成合力。

  • 标签: 革命传统教育 点状 线形 策略重构
  • 简介: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任弼时高度重视团的教育训练工作,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他要求团员要特别加强马列主义学习,并注意在实际工作和斗争中锻炼提高。在教育训练的主体上,任弼时强调在发挥各级团组织作用的同时,也要重视各级党委的领导推动作用。任弼时重视团的教育训练工作不是偶然的,既有他本人在莫斯科学习经历的影响,也有其他考虑。青年团自身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青年同志是中国革命的未来和希望,团的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应从党的工作大局出发,重视团的建设,不断推进包括教育训练在内的各项工作。任弼时民主革命时期团的教育训练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对我们今天进一步加强团的建设仍然具有示范和启示意义。

  • 标签: 任弼时 民主革命 青年团 教育训练
  • 简介:从20万年前,人类作为有意识的生命从非洲大草原走出以来,教育的四个基本元索就一直存在:知识,即对祖先积累的智慧之传承;技能,即运用知识和经验执行任务之能力;品格,即群体生活所必需的思维与行为方式;文化,即借助创造性表达在生活中所汲取的意义。人类首先利用示范和口头讲述来传授知识、技能、品格和文化;而文字的出现则将教育从对耳传口授的依赖中解放了出来。教育应该给人带来质的变化,让学习者成为更好的公民、更好的职业人士、更好的人。互联网的普及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使很多人开始低估知识的重要性;然而,被大宗商品化的是信息,不是知识。

  • 标签: 教育创新 传授知识 革命 人工智能技术 群体生活 行为方式
  • 简介: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村教育思想论析唐振南农村教育(或称乡村教育)在本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是中国勃然兴起波及很广的教育思潮。其中重要的有五种类型,即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农村教育,以陶行知为代表的中华教育改进社的“生活教育”,以黄炎培为代表...

  • 标签: 毛泽东农村教育思想 民主革命时期 陶行知 民主主义教育 教学方法 教育实践
  • 简介:辛亥革命是我国近代社会教育发展进程中里程碑式的标志性事件之一。民国初年,在蔡元培的提倡和支持下,我国近代社会教育教育行政、学制系统、人才教育观、社会教育设施和实践等方面,相比于辛亥革命之前有了更大的发展和超越。

  • 标签: 辛亥革命 蔡元培 社会教育
  • 简介:回顾人类教育的发展史,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媒介技术的发展一直是推动教育产生变革的根本性力量。至今为止,人类社会已经经历过三次教育革命,目前我们正在见证着第四次教育革命的发展和演变。第一次教育革命发生在原始社会向农业社会的过渡期,其标志是文字和学校的出现。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和学校是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和"泥板书屋"。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和最早的教育机构"校""庠""序"都出现在夏商周时期。文字是人

  • 标签: 教育革命 泥板书 苏美尔人 媒介技术 人类教育 夏商周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