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9 个结果
  • 简介:富弼(1004-1083),字彦国,宋河南府(今洛阳)人。晏殊女婿。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以布衣应制举茂才异等科中第,始步人仕途。初授长水县知县,召试馆职,为直集贤院,差知谏院。

  • 标签: 北宋 考释 系年 官衔 仕履 名相
  • 简介:闽西是客家人的大本营和客家祖地。可以说,也是海外客家人的"根"。海外客家人大部分是沿着汀江、韩江这条黄金水道经海上丝绸之路向外播迁的。闽西客家人直接移居海外始于宋末元初,盛于清朝,鸦片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高峰。宋末元初,汀江流域许多客家人参加了文天祥组织的抗元队伍,失败后,部分客家人为了活命沿着海上丝绸之路逃往南洋群岛的占城、苏门答腊等地。

  • 标签: 海上丝绸之路 家祖 苏门答腊 宋末元初 明初 客家民系
  • 简介:《广西通志邮·电志》注意以事人岑立登《广西通志·邮电志》,历经8年辛勤耕耘,数易志稿,19.93年7月,经自治区通志馆终审定稿付印。该志用以事人的方式,较好地增强了对人物的记述。人物记述,旧志有之。当代方志学者提出,新编地方志要有“人民性”的特点...

  • 标签: 以事系人 广西通志 志稿 编纂过程 电报员 邮电通信
  • 简介:民以食为天,粮食是立国之本。共和国的"大管家"周恩来总理非常重视粮食问题,在三年困难时期和十年动乱期间,他辛勤操劳,呕心沥血地领导和主持制定了粮食工作的一系列重大政策,使国家和人民渡过了难关。请看《情共和国粮食安全的周恩来》一文。

  • 标签: 周恩来总理 粮食生产 粮食问题 粮食安全 困难时期 农业问题
  • 简介:二二事件的影响具有多重性。它削弱了“三位一体”的力量,特别是东北军的力量。从这个角度看,该事件是一个应该否定的事件。但是,从抗战的大局出发,它却在客观上加速了西安事变善后和平解决的进程。不过这种解决是在削弱抗战力量的情况下实现的,故对该事件所起的作用不应估计过高。

  • 标签: 西安事变 二二事件 张学良 杨虎城
  • 简介:2005年12月29~30日,西安市地方志学会2005年年会召开,学会常务理事、理事及会员代表7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西安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市地方志学会会长孙亚伟主持,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市地方志学会副会长张德华作了年度工作报告。

  • 标签: 地方志学会 西安 办公室主任 常务理事 年度工作
  • 简介: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诸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国内外进步舆论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起了重要作用。一方面,各种舆论普遍要求南京与西安采取克制态度,避免事态恶化,演变为大规模内战,损耗国家民族御侮实力,遏制了国民党内主战派的内战叫嚣,迫使国民党放弃了武力解决的企图,改取政治解决善后的方针;另一方面,各种舆论吁请张学良、杨虎城尽速释蒋回京,对促使张学良下决心释蒋并亲自陪蒋回京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 标签: 西安事变 和平解决 舆论作用
  • 简介:2010年9月19日.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盛大开园前夕,来自世界各地的考古、历史专家在西安举行了“大明宫——世界的遗产”国际学术研讨会,就大明宫遗址考古、文化遗产保护、丝绸之路等有关历史问题进行了交流。其交流成果对于大明官遗址的考古、保护都具有极高的借鉴意义.表现了世界各国专家对于文化遗产保护、丝绸之路的共同关注。同时也对东西方遗产保护理念进行了充分交流。

  • 标签: 文化遗产保护 国际学术研讨会 大明宫 世界 西安 遗址考古
  • 简介:在宋子文的西安事变日记中,并没记录有关释蒋后如何保证张学良、杨虎城人身安全的内容,在这方面,大量有关事变当事人的回忆,都指宋美龄、宋子文兄妹当时确就以后张学良、杨虎城的人身安全作出了口头的保证.对此,张学良后来接受日本NHK记者访问时称,并没有这样的保证,因为他本人人身安全这样的大事,仅凭简单的口头承诺是担保不了的.

  • 标签: 宋子文张学良 宋子文档案 张学良宋子文
  • 简介:张学良以80岁高龄移居美国夏威夷之后,1996年将自己一生珍藏的大量文物与资料捐赠给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以下称“哥大”)巴特勒图书馆(ButlerLibrary)。巴特勒图书馆六楼设立“毅获书斋”,存放张学良的诸多文物,约有5000件左右中文资料,有张学良口述历史录音磁带及4873页的文字,并遵守2002年以后面世的约定。检索哥大收藏张学良档案中有关西安事变信札与档案原件(主要存放于box1、box2),信札中不乏故旧亲信与朋友的问候,其中有杨虎城以及张学良旧部往来信札,反映了西北诸方对于张学良赴南京后形势估计不足,东北军少壮派激进冒险导致局势恶化,以及张学良后来认清形势,极力督促杨虎城部以及东北军旧部服从国民政府,反对内战,以抗日大局为重,避免了一触即发的内战。文献显示时间表明当时张学良已经身陷囹圄,陷于管制之中,文件内容或经过国民党中央审查,或经过张学良选择性保留,虽不能知“全豹”,但至少也可以让我们得以“窥一斑”,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以往研究之不足。

  • 标签: 西安事变 张学良 信札 二二事件
  • 简介:1938年5月国民党中央调查统计局(简称中统局)在汉口市成立。蒋介石按照国民党中央党部制定的中统局组织条例,任命中央党部秘书长朱家骅兼任中统局长,CC干将、原特工总部(中统局前身组织)主任徐恩曾任副局长,全面主持中统局工作。朱家骅兼任中统局长一职整整7年,期间不断安插亲信,与徐恩曾争夺权力,企图完全控制整个中统局,演绎了一场权力之争。

  • 标签: 徐恩曾 朱家骅 蒋介石 国民党 组织条例 CC系
  • 简介:杜荀鹤《唐风集》卷二《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云:握手相看谁敢言,军家刀剑在腰边。遍搜宝货无藏处,乱杀平人不怕天。古寺拆为修寨木,荒坟开作甃城砖。郡侯逐出浑闲事,正是銮舆幸蜀年。①该诗以其鲜明的实录性,向为人所称道。方回《瀛奎律髓》云:'不经乱世,不知此诗之切。虽粗厉,亦可取。'陶宗仪《辍耕录》卷十三云:'尝读杜荀鹤诗……《旅泊遇郡中叛乱》……然方之今日,始信其非寓言也。'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云:'八八○年,黄

  • 标签: 中叛乱 叛乱示 同志系
  • 简介:考古学是根据实物史料研究人类历史的学科,训诂学是面对传世文献的一门综合性研究学科。本文从考古和训诂两方面结合实例阐述了出土文物和训诂之间互为补充,互为验证,互为依存的关系。从而证明了充分利用出土文献来检验历代训诂工作的正误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以及掌握训诂学专业知识对考古工作者的重要性。

  • 标签: 训诂学 出土文物 考古
  • 简介:<正>以梁士诒、曹汝霖为首的“交通”,是北洋军阀时期的一个重要群体,它既是一个金融财团,又是一个政治派系,是中国近代出现并旋即覆灭的官僚资产阶级的第二代。该书系统论述了交通的形成,演变以及他们在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的一系列重要活动和作用,并对这一集团的主要成员作了详略不等的介绍。该书将由河南人民出版社近日出版。

  • 标签: 交通系 北洋军阀 出版社 作用 官僚资产阶级 中国近代
  • 简介:僧梦英是五代末、北宋初著名书法家,周旋于官宦文士之间,同时代人赞誉其人其书的诗作,当时已经刻石,即碑林现藏《赠梦英诗碑》和《十八体篆书碑》。二碑共存61人66首诗,因有赠诗者两碑均出现,诗作也有前后一样者,实际是39人56首。本文据碑刻资料将《全宋诗》所遗漏的16人18首录文发表,并就刻石本身的状况及相关问题略加说明。

  • 标签: 《全宋诗》 赠梦英诗刻石 补遗
  • 简介:近代中国,随着交通的便利和人们视野的日益扩大,旅行开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以西安为代表的一批历史悠久的古都,成为众多游客争相前往的目的地。此时的西安和其辉煌的过往,与东部沿海、沿江城市有所不同,是一个僻处西北的"废都"。20世纪30年代以后,由于东部广大地区已经暴露在日本的铁蹄之下,西安的建设和复兴成为政府和民间关注的焦点。但抗战军兴,陪都定位重庆之后,西安的建设却又逐渐停滞了。近代中国,这些前来西安的游客身份,具有他者和本地人的双重特征。他们视界中的西安,交织在对过去的向往、现实的失望和未来的期望之中,呈现出复杂的图景。

  • 标签: 近代中国 游客 视界 西安
  • 简介:我馆所藏有关西安事变的档案资料,已选择一组西安事变发生后南京国民政府应变及营救蒋介石的函电,公布于1981年《历史档案》第一期。陈布雷所藏“解决陕事之文件”,对研究西安事变后“陕甘善后问题”政治解决经过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虽非原件,然陈布雷亲笔所录存,特按时间顺序整理公布于后。又文中所有污蔑中共方面字句,均未加“”号。

  • 标签: 部队 张学良 西安城 副主任 高级将领 部长
  • 简介:承蒙你们的厚爱和多年的关照,我的一些研究成果得以在贵刊上发表,感激不尽!说实话,一份民族的刊物就是这个民族的精神坐标,《中国土族》就是我们土族人民的精神坐标!无论走到哪里,看到哪个民族的刊物,都不会有自卑感,因为我们有《中国土族》这一精神坐标做支撑,它就是我们土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就像一座山那样支撑着我们的精神世界!这不是恭维话,是我们的真实感受。

  • 标签: 精神支柱 土族 坐标 中国 编辑部 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