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研究急诊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治疗的90例急诊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参照组的45例患者施以常规护理管理,而研究组的45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急诊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观察两组患者的分诊评估、抢救时间和抢救成功率。结果:整理后的函询结果中,共有54个急诊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变异系数CV<0.2;参照组患者分诊时的评估时间和抢救时间均大于研究组,抢救成功率97.78%高于参照组8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科,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护理中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应用急诊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有效缩短分诊评估时间和抢救时间,利于抢救成功率的提高,应用效果具有可靠性。

  • 标签: 急诊科 心肌梗死患者 抢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分诊评估时 抢救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分析与探究中医情志护理对于急诊心肌梗死抢救患者的心理状态影响以及积极的改善作用,以明确其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方法:案例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我医院接诊所抢救的40例心肌梗死患者资料,并且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行常规护理干预,同时观察组行中医情志干预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进出急诊室时间、住院时间,同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后的心理状况和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进出急诊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同时通过护理干预后,可以明显观察出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同时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中医情志护理 急诊 心肌梗死 抢救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0例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2022年1月-2023年10月接受治疗,根据单双数法进行分组,单数分到观察组(n=40例),双数分到对照组(n=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循证护理。对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前后心功能指标(LVEF、LVEDD、LVESD)水平变化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经护理,观察组LVEDD、LVESD水平显著降低、LVEF水平显著升高,且变化幅度比对照组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在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可进一步改善心功能,并显著减少并发症。

  • 标签: 循证护理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临床路径式康复护理在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22.01-2023.01,1年内收治的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配,分为对照组(40例,接受传统康复护理干预)和观察组(40例,接受标准治疗外,接受临床路径式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生理功能、精神健康、社交功能、心脏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路径式康复护理在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中显示出一定的价值。它能够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并对心理状态产生一定的正向影响。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对于老年心肌梗死患者采取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方式,对于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2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取随机排序分组方式,40例患者常规护理分为对照组、40例患者采取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分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以及护理满意度影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心肌梗死患者采取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老年心肌梗死 微信平台 延续性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循证护理对并发心力衰竭的心肌梗死患者临床作用效果。方法:在2022年1月-2023年1月医院接收的心肌梗死患者中进行资料遴选,选择其中合并心力衰竭的20例病人进行研究。在双盲法的使用下,分出对照和干预两个小组,每个小组纳入的病例均为10例,比较对照(常规护理)和干预(循证护理)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内径等心功能指标。结果:护理后干预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内径等心功能指标数据较对照组优势明显(P<0.05)。结论:并发心力衰竭的心肌梗死患者在临床治疗中接受循证护理模式,在护理流程极具体系性的护理模式下,疾病症状得到较大的改善,便于患者处理日常简单活动,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收治的患者因为心脏性猝死而发病,经心肺复苏后存在心源性休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等,合并的相关疾病均有较高的致残、致死风险,极易引发患者残疾或者植物生存情况。我院对接诊的患者进行急诊救治。通过对患者综合治疗,患者病情好转并出院,未留下严重的神经功能损伤。本文通过对心脏性猝死经心肺复苏后心源性休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治疗资料的分析,为更多同类疾病患者的救治积累经验,提升患者预后。

  • 标签: 心脏性猝死 心肺复苏 心源性休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早期路径心脏康复在心机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护理价值。方法:将2021年5月-2022年5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心机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MACE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采用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实验组患者,其MACE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对患者采用早期路径心脏康复护理对患者预后有着明显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早期路径心脏康复 心机梗死患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运动耐力下细节化护理干预对于重症监护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心功能、负性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主要成员为我院在2022年6月份至2023年5月份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分成甲组和乙组,每组有30例患者,甲组提供常规的护理,乙组基于运动耐力下细节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功能、负性情绪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乙组患者的心功能明显得到改善,负性情绪得到缓解,并发症的发生率下降,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提供基于运动耐力下细节化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缓解其负性情绪,减少患者发生并发症。

  • 标签: 基于运动耐力 细节化护理 重症监护室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功能 负性情绪 并发症
  • 作者: 杨建君 荥经县人民医院 四川雅安 625200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24-04-10
  • 出处:《健康世界》 2023年第24期
  • 机构:心肌梗塞通常是由于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阻塞了心肌的血液供应,导致心肌缺血坏死。患者可能会出现胸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症状。因此,对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首先要确保他们得到及时的医疗救治,如溶栓治疗、心脏支架等。然而,仅仅依靠医疗救治是不够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进行细致的护理。以下是一些关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日常护理要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和分析我院14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急救措施与护理工作,达到减轻患者的痛苦和降低心肌梗塞者的死亡率。方法 140例心肌梗塞患者在住院前进行精准的诊断、正确的急救和安全转运。结果 患者被安全送回医院,有135位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抢救无效者5例。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有效的抢救与护理最关键的是住院前的确诊与预防,对治愈率的提高有着重大作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急救与护理 院前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急性梗死患者890例纳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分组,分为传统护理组和急诊流程组。观察并对比两组护理有效率、神经生长因子水平、神经营养因子(NTF)水平以及转诊时间、分诊时间、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急诊流程组护理有效率、NGF水平显著高于传统护理组,急诊流程组转诊时间、分诊时间显著短于传统护理组,NTF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显著(P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急诊护理流程 急救效率 传统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的重症监护护理。方法:抽选96例本院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分成两组。常规组用常规护理,实验组用重症监护护理,分析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在无其他因素的干扰下,实验组护理效果优于常规组。结论:重症监护护理优势明显,能优化护理质量,提高护理准确性,改善患者预后,帮助患者功能恢复,使临床治疗得到理想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静脉溶栓治疗 重症监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揭示指向急性梗死患者开展全程优化急诊护理的临床质效。方法:2021年4月-2022年9月,将我院104例急性梗死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52例,参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全程优化急诊护理,测算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分诊评估时间指标、静脉采血时间指标、急救过程持续时间指标、预警时间指标,以及接受护理前后的NTF指标、NGF指标和BI评分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分诊评估时间指标、静脉采血时间指标、急救过程持续时间指标,以及预警时间指标均短于参照组(P<0.05)。护理前,研究组的NTF指标、NGF指标,以及BI评分指标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NTF指标、NGF指标,以及BI评分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为急性梗死患者实施全程优化急诊护理,能获取优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常规护理 全程优化急诊护理 临床效果 测算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在急性梗死中的抢救效果。方法:选取急性梗死患者80例,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急诊时间。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全程优化急诊护理 急性脑梗死 抢救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如何应用心电图检查结果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及时诊断,以协助临床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提高临床救治成功率。方法:选择医院心内科在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并经心电图室进行心电图检查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心电图检查资料及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患者中,出现明显临床症状73.53%,临床症状不明显26.47%;出现典型心肌梗塞心电图改变25%;临床症状及心电图均不明显者14.71%,临床症状明显而心电图表现不明显39.71%,临床症状不明显而心电图出现典型心肌梗塞表现者20.59%。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T检查显示AST、CK、CK-MB、LDH和α-HBDH的平均阳性率为48.4%。结论:对疑似心肌梗塞患者应正确采用心电图检查协助临床诊断,尤其是对临床症状不明显以及不典型心电图患者,应加强动态心电图检查,同时结合心肌酶谱改变及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分析,及时明确疾病诊断,使患者得到及时救治,降低死亡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心电图检查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21年3月到2022年3月间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及各项指标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心功能改善明显比较优,P<0.05;在住院时间、卧床时间方面,观察组的时间更短,P<0.05;在呼吸频率、心率方面,观察组的指标改善更加明显,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很好地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并且缩短患者的住院及卧床时间,改善其呼吸及心率情况,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循证护理 干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