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丹阳地区暗娼人群性病艾滋病感染的实际情况和影响因素,分析暗娼人群的失访原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建立暗娼队列,3个月后进行随访。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随访和失访对象的人口学、行为学和实验室指标并进行比较,抽取5ml静脉血监测HIV、TP、丙肝患病情况。结果本次调查随访率为30.41%(277/911),未发现新发HIV感染者,TP、丙肝血清阳转各为2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以平均年龄取整25岁为界)、本次在本地工作时间、场所档次与队列失访相关。结论年龄≤25岁、本次在本地工作时间不足一年、在低档场所工作的暗娼容易失访。

  • 标签: 暗娼 队列研究 失访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源性心律失常异常心电图特征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从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神经源性心律失常患者4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频发室性早搏5例,室上速1例,结性逸搏1例,房颤2例,室速1例,频发房性早搏1例,肥厚11例,不齐7例,过缓8例,过速10例,ST低平13例,T双目4例,S-T下移16例,Q-Tc延长2例,T倒置15例。经对症治疗,31例好转(31/40,77.5%),9例死亡,(9/40,22.5)。1例结性逸搏患者经抗胆碱药物治疗24h后心律正常,其他10例异位性心律失常患者经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48h后心律正常。结论心电图异常是神经源性心律失常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可作为重要的临床诊疗指标。

  • 标签: 神经源性心律失常 异常心电图特征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293例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分析,为诊断,治疗,特别是难治性上消化道的治疗提供帮助。方法收集2012年10月~2015年5月在本院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293例,并按年龄分组及出血的病因统计。结果男性197例,女性96例,男女比例为2.051.发病年龄以50-59岁最多为91例,其次为60~69岁和40~49岁,分别为65例和57例,≥70岁49例和≤40岁31例。出血病因,消化性溃疡出血89例,急性胃粘膜损害出血73例,胃癌,食道癌出血共58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48例等。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男性发病较女性多,并且以50-59岁发病最多,其次为60~69岁和40~49岁,≥70岁和≤40岁最少。出血病因主要是消化性溃疡和急性胃粘膜损害,其次为胃癌,食道癌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难治性是消化道出血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脂肪肝的超声图像特征,探讨超声检查脂肪肝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4月到我中心参加健康体检的某单位在职职工132例,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对超声诊断为脂肪肝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参加体检的132人中,超声诊断为脂肪肝39例(检出率约29.5%)。39例脂肪肝中,均匀性脂肪肝36例(占92.3%),非均匀性脂肪肝3例(占7.7%)。

  • 标签: 脂肪肝 超声 图像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外伤性肠破裂的临床特征及诊断要点。方法对2005年5月至2015年4月救治的外伤性肠破裂321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21例外伤性肠破裂患者中,腹部撞击伤101例(31.56%),挤压伤49例(16.28%),坠落伤20例(6.23%),锐器伤151例(47.04%);经手术发现十二指肠破裂32例(9.97%),空肠破裂139例(43.30%),回肠破裂99例(30.84%),结肠破裂39例(12.15%),乙状结肠破裂12例(3.74%);合并其他内脏损伤290例(90.34%)。结论外伤性肠破裂由于外伤的因素、作用部位、作用的力度,所造成肠道部位损伤也不同,合并其他脏器损伤较多,手术治疗时须仔细检查,应认真对待。

  • 标签: 外伤 肠破裂 诊断/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应用分析。方法选择我院从2008年11月到2011年12月收治的11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所有患者都经过手术病理证实。对所有患者的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所有的110例患者中,病理诊断出良性结节的患者有73例,诊断出甲状腺癌的患者有37例,超声诊断准确的患者为90例,准确率为81.82%,出现误诊的病例为20例。结论对于甲状腺结节采用超声影像学诊断的准确率比较高,对于良恶性结节并存的鉴别和微小癌的诊断有不足。

  • 标签: 良恶性甲状腺结节 彩色多普勒超声 甲状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超声检查手段探讨肝包囊虫病的超声声像图特点。方法应用超声检查仪、转动探头取受检查者肝脏纵、横、斜切面,观察其超声图像结果。结果超声检查结果发现,240例患者发现囊肿共266个,多发于肝右叶,共157个,占59.02%;超声声像图特点分类包括囊性型140例,占58.33%,混合型40例,占16.67%,类实质型35例,占14.58%,已钙化型25例,占10.42%;超声诊断符合236例,诊断符合率为98.33%。结论我县肝包囊虫病发病率较高,超声检查诊断准确度高,是诊断肝包虫囊肿病的首先检查方法。

  • 标签: 高原牧区藏族 肝包囊虫病 超声检查分析
  • 简介:摘要老年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和预后与年轻人相比有其特殊性,治疗也更加复杂困难。其临床特点有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多见和脉压明显增大、血压变异性大、假性高血压发生率高和临床表现多样化、多与其他慢性病并存、晨峰高血压现象及昼夜血压节律异常等,对应的治疗特点有主张非药物治疗、个体化方案、联合用药、血压平稳下降等。

  • 标签: 老年高血压临床特征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总结周围神经干超声声像图结构特征。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32例在我院接受健康检查的自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自愿者为18例,女性自愿者为14例。对32例自愿者实施周围神经干超声诊断检查。结果32例自愿者的周围神经干超声声像神经特征显示率为100%。横断面内部低回声,呈现出高回声的筛孔状结构;纵切面上呈现出高回声,内部可以看到与线性平行的低回声管状结构。结论超声诊断能够通过图像的形式,充分的将周围神经干走向及结构特征体现出来,并能够充分的对周围神经干进行准确的定位,可以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周围神经干 超声诊断 结构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脑脓肿的临床症状及MRI影像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对脑脓肿临床特征及MRI表现的认识。方法纳入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脑脓肿的住院患者31例,分析其主要症状及影像学特征。结果单一病灶为28例,多发病灶3例,额叶、颞叶、顶叶、枕叶、小脑、基底节区病灶分别为12、9、7、4、2、1个。感染来源耳源性3例,开颅术后3例,脑外伤后1例,血源性7例,隐源性17例(54.8%)。主要症状依次为头痛22例(71.0%),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17例(54.8%),颅内压升高12例(38.7%),发热10例(32.3%),意识改变6例(19.4%),癫痫5例(16.1%)。30例患者在术前完成了MRI检查,全部脓肿轮廓清晰,均有包膜形成。1例脓腔内呈气液平改变,T2WI、DWI均呈分隔样改变的高低信号,余29例T2WI呈高信号,DWI呈高信号,ADC值减低。脓肿壁在T2WI上均可见低信号暗带环及靶环征。增强后全部可见完整的强化环,脓腔无强化。脓肿周围见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的水肿,有明显的占位效应。结论脑脓肿好发于额叶、颞叶、顶叶,以隐源性最为多见。头痛为脑脓肿的最常见症状,其次为局灶性症状、颅内压升高、发热。MRI检查对脑脓肿的诊断具有很高价值,T2WI序列的环形低信号,联合环形结构内的DWI高信号,对脑脓肿的敏感性为100%。

  • 标签: 脑脓肿 临床表现 磁共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掌纹特征性变化与眩晕(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高血压的掌纹特征、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改变等资料。结果掌纹的特征性变化,在眩晕症(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变化基本相符。结论掌纹表现特征在眩晕症(高血压)的临床症状有其特点,是基层临床中诊断眩晕(高血压)值得参考的可靠指标。

  • 标签: 掌纹 眩晕症 高血压病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腮腺肿瘤的CT(computedtomography)增强特点及影像病理特征。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8例经病理证实的腮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CT增强检查。结果CT检查在腮腺良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为89.7%(26/29),3例患者由于表现形态不规则或者边界较模糊、密度不均匀,而误诊为恶性肿瘤。在恶性肿瘤的准确率是77.8%(7/9)75.0%,2例患者由于边缘较清晰而误诊为良性肿瘤。结论CT增强能够较为准确地显示腮腺肿瘤的具体情况,对腮腺肿瘤的诊断,特别是典型的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有很大的价值。

  • 标签: 腮腺肿瘤 CT 影像学 病理
  • 简介:摘要据统计我国目前60岁以上的人口多达1.8亿左右,占总人中数的13.26%,65岁以上的人口达1.2亿,占总人口数的8.87%.在人口定义学中规定,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数的10%或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数的7%,即为老年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在护理过程中充分了解老年人的心理活动,以便加强和他们的沟通、了解他们心里的想法。不断改善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老年患者 心理变化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特征、诊治方案与治疗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1-2016/1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症状表现、诊断结果、病因、治疗方案与结局。结果伴有程度不同的腹痛者占97.5%,恶心、呕吐者占52.5%,发热者占47.5%;血清淀粉酶显著增高者占87.5%,CT与B超诊断分别达到95.0%和87.5%的阳性率;病因胰腺异常占5.0%,高脂血症占10.0%,酗酒占12.5%,患胆道疾病占72.5%;SAP患者均发生并发症,以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为主;治疗方法包括肠外营养支持、用药改善肠道功能、给予生长抑素、早期应用抗生素、彩超引导下实施经皮腹腔穿刺引流等;1例SAP患者死亡,其余39例患者均好转或痊愈。结论AP的首要病因为胆道因素,发病机制复杂,以腹痛为主要症状表现,应通过CT检查与尿淀粉酶检测行综合诊断,尽早实施综合、对症治疗,提高预后效果。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临床特征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肺癌患者组织中KRAS基因突变情况,探讨KRAS基因突变与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病理科2013—2016年病理活检确诊的肺癌患者105例,应用PCR试剂盒分别扩增KRAS基因第2外显子并通过测序判定突变情况,分析基因突变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标本中KRAS基因突变率为40.95%,KRAS基因突变类型共有8种,基因突变率在不同年龄组、不同分化程度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KRAS基因突变主要以KRAS基因外显子2第12密码子G12V、G12R突变为主,第14密码子V14G突变为主,KRAS基因突变率与性别、淋巴结有无转移相关,为致癌机理的进一步研究及肺癌的早期预防提供了参考依据。

  • 标签: 肺癌 KRAS基因 基因突变 测序分析 病理特征 关联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05-2015年普洱市流行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乙脑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根据2005年至2015年乙脑的发病率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利用《乙脑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网络直报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及圆形分布方式对2005年至2015年普洱市乙脑疫情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至2015年普洱市乙脑病例共计187例,其中7例死亡,平均发病率0.78/10万每年,死亡率为2.97%,乙脑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发作的特点,且主要分布在6—9月。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之比为0.791,患者中有72.11%为农民。2012年—2015年普洱市均未出现14岁以下的乙脑患者,50岁以上的患者占据总患者数的28.89%。结论普洱市乙脑发病率在逐步上升,流行特征有较大的改变,并且患者主要存在于高龄人群,为此需要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进行防控工作。

  • 标签: 乙脑 流行特征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经过对比分析,切实地分析印戒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我院从1996年12月至2012年10月间收治的胃印戒细胞癌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A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非印戒细胞癌患者,作为对照组(B组),对这两组受检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在男女比例上,观察组为1.51,对照组为2.31,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病年龄上,观察组的<60岁的患者有44例(44%),对照组的<60岁的患者有30例(30%)(P<0.05);在Ⅰ期的胃癌患者中,观察组有31例,为31%,Ⅰ期以上的,观察组占据所有晚期胃癌患者的23%(P<0.05);在肿瘤浸润深度达T1以上的比较中,观察组为69%,对照组为87%(P<0.05);在淋巴结转移率和肿瘤发生部位上,这两组比较没有显著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青女性的胃印戒细胞癌发病率比较高,需要慎重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治、早治疗的原则,尽量在病情早期进行治疗。

  • 标签: 胃印戒细胞癌 病理特征 肿瘤浸润深度 淋巴结转移率
  • 简介:摘要半夏广泛用于临床,价格较贵,而水半夏量大价低,通过对其二者基源、性状、显微鉴别,化学成分、功效的鉴别而加以区别,以供大家便于区别。

  • 标签: 半夏 水半夏 鉴别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特征与早期诊断。方法对我院2006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68例不典型川崎病患者及65例典型川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不典型川崎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的有效方法。结果经过治疗,68例患者均实现临床治愈,平均住院时间(13.6±3.3)天。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治疗不典型川崎病的关键。

  • 标签: 不典型川崎病 早期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