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恶性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疗效。方法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铁剂,叶酸,维生素B12等。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每日服扶正固本方疗程,疗程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等的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均有所上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扶正固本方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可改善恶性肿瘤贫血,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恶性肿瘤 贫血 促红细胞生成素 扶正固本方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给药方法补铁对肾性贫血维持性治疗的疗效。方法从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肾性贫血患者中随机选择62例,按照给药方法的不同,将所有入选患者平均分成2组,即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的给药方式为直接口服,观察组的给药方式为静脉注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计算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对应值,即64.52%;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对应值,即35.48%,组间数据差异显著,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静脉注射铁剂药物的给药方案对肾性贫血患者进行维持性治疗时,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能得到明显改善,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较低,其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不同给药方法 补铁 肾性贫血 维持性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所辖部分学龄在2.5~6.5周岁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情况,分析贫血原因,为防治儿童贫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借助学生批量健康体检活动进行血红蛋白测定。结果接受体检的辖区4980名儿童中有522名贫血贫血患病率达10.5%,其中轻度贫血516名,占贫血人数的98.9%,中度贫血6人,占贫血人数的1.2%,无重度、极重度贫血。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总结出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致病因素与相对的防治途径。结论提高家长对贫血的认知,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培养儿童不挑食、不偏食,做好儿童保健工作,合理平衡膳食,保障处于易发年龄段儿童的饮食结构及营养摄取平衡性,从而提高儿童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发育水平。

  • 标签: 儿童 贫血 统计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在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中的检测意义。方法选取缺铁性贫血组42例,地中海贫血组42例,健康对照组42例,测定各组红细胞容积(MCV)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结果比较红细胞容积,对照组数值大于缺铁性贫血组、地中海贫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红细胞分布宽度,对照组均小于贫血组,且与缺血性贫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分布宽度可有效鉴别地中海贫血以及缺铁性贫血,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红细胞分布宽度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的影响因素。方法用微柱凝胶卡对AIHA患者进行常规血型鉴定及磷酸氯喹放散实验后定型,同时进行抗体筛查、抗体鉴定和吸收试验。结果血型鉴定受干扰者7例,正反定不符,磷酸氯喹放散后能正确定型。直抗均为阳性,抗体筛查阳性12例,经吸收自身抗体后检出抗-E抗体2例。结论AIHA患者的自身抗体会干扰血型鉴定,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准确定型及抗体筛查和鉴定对安全输血十分重要。

  • 标签: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血型 抗体筛查 输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铁剂治疗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IDA)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的IDA患儿28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6例,对照组132例,两组患儿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均采用口服二维亚铁颗粒(湖南方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治疗组给予元素铁1-2㎎∕㎏.次,每周一次。对照组给予元素铁2-6㎎∕㎏.日,餐间服用,每日2-3次。疗程为血红蛋白(Hb)正常后继续补铁2个月,共约2-3月。结果两组患儿Hb值在2周后和4周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在治疗2周后均有发生,但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发生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4周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数均在增加,但对照组增加更明显,两组在发生数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每周1次补铁治疗小儿IDA疗效较好,且副作用减轻,同时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增强了患儿服药的依从性,易于被患儿和家长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IDA 小儿 补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童保健门诊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情况。方法选择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到我院儿童保健门诊体检的婴幼儿共430名,其中男240名,女190名。其中6个月~1岁共250名,1~2岁共180名。对选择的上述婴幼儿进行系统管理,对上述儿童进行监控体检和血液检查。结果6个月~1岁贫血检出率显著高于1岁~2岁婴幼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1岁男婴贫血检出率与同年龄段女婴贫血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岁~2岁男婴贫血检出率与同年龄段女婴贫血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1岁男婴贫血检出率显著高于1岁~2岁男婴贫血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1岁女婴贫血检出率显著高于1岁~2岁女婴贫血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及时添加辅食的婴幼儿贫血检出率显著低于不及时添加辅食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时期特别是6个月~1岁的婴幼儿容易发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做好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防治工作有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降低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儿童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妊娠期妇女早期应用铁剂预防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符合研究条件的妊娠期孕妇共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在妊娠第16周开始服用多糖铁复合物,观察组在妊娠第8周开始服用多糖铁复合物。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服药至妊娠第32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平均红细胞体积、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清转铁蛋白受体及血清铁值的变化情况以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差异性。结果两组用药后血液检查结果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更大(p<0.05);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无明显差异,减少用药剂量后两组不良反应均逐渐缓解。各项组间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妊娠期妇女而言,早期应用铁剂能够对妊娠期缺铁性贫血起到较好的控制效果,不会出现较严重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多糖铁复合物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蔗糖铁注射液对缺铁性贫血孕产妇治疗效果予以分析和讨论。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缺铁性贫血孕产妇84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琥珀酸亚铁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蔗糖铁注射液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愈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治愈率明显强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蔗糖铁注射液对缺铁性贫血孕产妇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较少,安全系数高,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蔗糖铁注射液 缺铁性贫血 孕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蔗糖铁联合大剂量EPO在肾性贫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进行透析治疗的60例肾性贫血患者为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静脉补充蔗糖铁并联合大剂量EPO(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口服硫酸亚铁联合静脉EPO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第4周的血红蛋白量(H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胞(RBC)、血清铁蛋白(SF)及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血清铁蛋白及转铁蛋白饱和度的上升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均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蔗糖铁联合大剂量EPO治疗血透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确切,方便可行,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是血液透析患者的有效理想补铁方案。

  • 标签: 蔗糖铁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血液透析 肾性贫血
  • 简介:摘要ICU病人病症往往复杂,且容易在短时间内发生异常变化,而诊断性失血作为ICU病人常见的一种医源性因素则对患者恢复和病情均产生严重影响;所以本次我们积极针对ICU病人诊断性失血及与其相关的医源性贫血情况进行详细研究,并作出综述。

  • 标签: ICU 诊断性失血 医源性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血清铁和转铁蛋白,以此分析血清铁和转铁蛋白的临床检测价值。方法选择缺铁性贫血门诊患者,共计100例,分为轻度缺铁性贫血患者为研究1组、中度缺铁性贫血患者为研究2组,选择阶段均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同时间阶段再选择正常健康人员共计5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人员的血清铁和转铁蛋白进行检测。比较组间的血清铁和转铁蛋白数据指标情况。结果对照组的血清铁(12.33±3.66umol/L)、转铁蛋白(333.33±89.99mg/L)数据指标均高于研究1组、研究2组,且研究1组的血清铁(10.09±2.66umol/L)、转铁蛋白(224.56±23.13mg/L)数据指标均高于研究2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缺铁性贫血患者检测血清铁和转铁蛋白的临床价值显著,可以对患者的缺铁性贫血程度进行判断。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检测 血清铁 转铁蛋白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anemia,IDA)是妊娠期最常见的贫血,占整个妊娠期贫血的95%左右,属高危妊娠范畴,即使是轻度或中度贫血对母亲和胎儿均可造成一定危害,在妊娠期和分娩期的风险也会增加。当贫血程度加重时,对围产儿的危害增加,可能导致早产、低体重儿、死胎,胎儿也可能患上缺铁性等,所以在早期积极预防和治疗妊娠期贫血,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可明显降低妊娠期并发症。本文所选取的易生雪甘氨酸亚铁颗粒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口感比较好,对于孕妇的肠胃道无刺激,特别是在孕妇特殊生理期阶段,这一产品的耐受性比较好,因此本文推荐这一产品。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对产科门诊缺铁性贫血孕妇100例,其中孕妇的年龄为22~36岁,患者均是给予易生雪甘氨酸亚铁颗粒进行治疗,其中甘氨酸亚铁含量30mg/袋,孕妇每天服用2袋,持续到孕妇生产前一星期。结果本次调查所有患者的血红蛋白已经达到正常水平;同时患者的红细胞数量和血细胞比容以及网织红细胞数量和治疗前相比较也明显升高;血细胞比容的改善情况也明显好转,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针对产科出现的孕妇缺铁性贫血情况,还需要给予易生雪甘氨酸亚铁颗粒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贫血情况。

  • 标签: 易生雪甘氨酸亚铁颗粒 孕妇缺铁性贫血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恶性肿瘤贫血患者中抽取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试验组26例。对照组给予赛博尔治疗,连用4周;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中药汤剂口服治疗,加水浓煎取汁200ml,1天1剂,1剂分2次口服。结果治疗2周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33.3%、76.9%;治疗4周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58.3%、92.4%。对比两组数据得知,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性贫血可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值得临床肯定和推广。

  • 标签: 肿瘤相关性贫血 中西医结合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生血宁治疗围产期妇女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围产期缺铁性贫血孕产妇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80例患者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硫酸亚铁治疗,研究组给予生血宁治疗,治疗时间为一个月。结果使用生宁片治疗的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使用硫酸亚铁的对照组的8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血宁片治疗围产期妇女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显著,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生血宁 围产期 妊娠缺铁性贫血 硫酸亚铁
  • 简介:摘要目的对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参数在缺铁性贫血中的实验观察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在2009年7月-2011年7月这段时间里我院收治的证实为缺铁性贫血的患者病例46例,并另抽取体检检查显示不存在缺血指征的健康人群50例,对这两组均进行RDW以及一些其它参数的测定,并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缺铁性贫血组的患者的RDW检测结果与正常人群的检测结果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参数与缺铁性贫血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在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中应对其予以注意。

  • 标签: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参数 缺铁性贫血 实验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主要对健康宣教联合整体护理用于孕产妇缺铁性贫血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缺铁性贫血孕产妇100例,依照所有入院就诊的编号平均分组,单号为参照组,双号为研究组,两组各50例,参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健康宣教与整体护理。对比两组孕产妇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孕产妇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宣教与整体护理联合应用于孕产妇缺铁性贫血临床护理中的效果可观,不仅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机率,还能有效提高孕产妇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整体护理 孕产妇 健康宣教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青海省人民医院肾内科60例尿毒症透析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每天静点黄芪注射液30mL,血液透析后予以EPO100-150U/(kg.周)皮下注射,同时口服铁剂、叶酸和肌注VitB12,对照组除不用黄芪外,余与治疗组相同。结果8周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更显著地提高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水平,提高了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

  • 标签: 黄芪注射液 维持性血透 肾性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探讨分析健康宣教对小儿缺铁性贫血发生率及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近五年至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小儿5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观察组进行健康宣教,普及育儿知识并进行卫生、喂养指导,通过观察比较两组小儿的缺铁性贫血发生率和体重指数、上臂围和血红蛋白量等营养指标来评估健康宣教的临床疗效和意义。结果观察组小儿缺铁性贫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病情程度上也较轻,观察组小儿的血红蛋白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在体重指数和上臂围上,观察组小儿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健康宣教可改善小儿缺铁性贫血情况,减少其发生率,明显改善小儿营养状况,促进其生长发育。

  • 标签: 健康宣教 缺铁性贫血 体重指数 血红蛋白 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