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行骨髓检验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取同时期收治的无血液病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血液学及骨髓检查。结果在血小板,白细胞和血红蛋白计数上,观察组少于对照组,且在骨髓增生程度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行骨髓检验诊断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检验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再生障碍性贫血疾病虽属罕见病,但社会危害大,是由多因素参与的环境-基因交互作用的结果,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总结了与再障发生相关的多危险因素,介绍近年来再障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 危险因素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经环孢素A联合康力龙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一般资料为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的患者,共44例。将全部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康力龙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环孢素A进行治疗。经过治疗后,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使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对照组优于观察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经环孢素A联合康力龙治疗的效果显著,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环孢素A 康力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1月—2017年01月收治的60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选择随机数表法展开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健康教育路径模式;对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及治疗依从率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心理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率(100.00%)高于对照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63.33%)非常明显(P<0.05)。结论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合理选择健康教育路径模式开展临床护理,可以使患者的心理状况得以显著改善,将治疗依从率显著提高,最终让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显著提升。

  • 标签: 健康教育路径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环孢素A联合康力龙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间收治的62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随机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单独的康力龙进行治疗,而观察组的患者则采用环孢素A联合康力龙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血常规指标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是80.65%,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8.39%,而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血红蛋白、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含量明显的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利用环孢素A联合康力龙进行治疗,不仅效果显著,而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环孢素A联合康力龙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去铁胺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输血依赖性铁过载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输血依赖性铁过载均给予去铁胺治疗,每2周为1个疗程,治疗观察2个疗程。结果治疗后患者的铁蛋白水平为1222.14±342.14ng/m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4032.19±982.44ng/ml(t=8.294,P<0.05)。50例患者治疗后完全反应34例,微小反应10例,稳定铁过载4例,无反应2例。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6例,发生率为12.0%,其中腹泻3例、腹痛4例、呕吐4例、头痛1例,都经过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去铁胺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输血依赖性铁过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促进铁蛋白水平下降,安全性也比较好,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去铁胺 再生障碍性贫血 输血依赖性铁过载 不良反应 铁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血清IL-17及IL-6水平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62例,其中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22例(急性AA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40例(慢性AA组),选择同期健康查体人员62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血清IL-17及IL-6水平差异。结果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组血清IL-17、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AA组与慢性AA组患者血清IL-17、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体内IL-17、IL-6高表达,其可能参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及进展。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 IL-17 IL-6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缺铁性贫血健康教育的方式及内容。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江苏省泰兴市妇幼保健所在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小儿体格检查的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患儿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经过健康教育,患儿的贫血情况明显好转。对母婴保健知识的宣传,合理喂养,科学育儿,及时给婴幼儿添加辅食并定期体格检查,提早诊治,以免影响婴幼儿的智力发育。

  • 标签: 小儿 缺铁性贫血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缺铁性贫血诊断的过程中,使用血常规检验的价值。方法针对4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血常规检验,并归为对照组,针对10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进行血常规检验,并归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1月到2016年9月间收治。结果健康志愿者和缺血性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均出现明显的下降情况,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指标水平则出现上升情况,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在诊断缺铁性贫血价值分析发现,和正常的健康志愿者比较,血常规检验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出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血液细胞异常情况,进而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判断,引导临床对于患者的积极治疗,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血常规 诊断 缺铁性贫血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参白扶正颗粒在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78例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参白扶正颗粒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差异不大,P>0.05;在治疗4周和8周之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参白扶正颗粒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能够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且起效快,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 标签: 参白扶正颗粒 肿瘤相关性贫血 红细胞生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缺铁性贫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实验选择了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缺铁性贫血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4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选择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护理后,观察组临床护理效果(100.0%)优于对照组(8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整体护理方式对缺铁性贫血患者进行护理,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治疗与护理工作的依从性,患者对此护理模式的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整体护理 缺铁性贫血 应用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有缺铁性贫血的患者,经过静脉注射蔗糖铁注射液治疗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患有缺铁性贫血的患者80例为研究样本,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力蜚能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静脉注射蔗糖铁注射液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在血红蛋白和铁蛋白恢复正常值后停止用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无效率高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有缺铁性贫血的患者,经过静脉注射蔗糖铁注射液进行治疗后,不但避免了口服补铁制剂对患者肠胃造成的负担,还提高了治疗的有效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蔗糖铁注射液 缺铁性贫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合并缺铁性盆血的临床护理方法,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78例缺铁性贫血孕妇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临床系统护理,包括病情观察、用药及饮食指导等。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价。结果经过护理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61%,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护理,采取有效的临床系统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贫血状况,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 效果观察 临床护理 饮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血常规检查在缺铁性贫血诊断中的作用价值,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收集114例研究对象,其中38例为确诊缺铁性贫血患者为缺铁性贫血组,38例为地中海贫血患者为地中海贫血组,另38例为健康人群为健康对照组,分别行血常规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缺铁性贫血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RDW显著升高,MCV显著降低;地中海贫血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RDW无明显变化,MCV显著降低;缺铁性贫血组与地中海贫血组相比,RDW显著升高,MCV无明显变化。结论经血常规检查显示,缺铁性贫血患者的RDW会显著的升高,MCV会显著的降低,这可以用于区别地中海贫血,筛选、诊断缺铁性贫血。如RDW无明显变化,MCV显著降低,则应警惕地中海贫血

  • 标签: 血常规 缺铁性贫血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铁性贫血采用蔗糖铁注射液用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来自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缺铁性贫血患者80例,依据不同药物治疗随机抽取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琥珀酸亚铁口服药物治疗,观察组运用蔗糖铁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分析不同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与血象指标情况差异。结果在治愈率上,观察组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两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后Hb与SF指数变化上,观察组改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5%,两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铁性贫血采用蔗糖铁注射液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愈率,改善铁蛋白与血红蛋白指数状况,降低治疗不良反应。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蔗糖铁注射液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血常规检测对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鉴别诊断应用探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20例地中海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结果缺铁性贫血患者血常规检验项目中,RBC、RDW、MCV检测水平高于地中海患者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铁性贫血患者MCHC、Hc血液检测指标低于地中海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临床鉴别诊断工作中,应用血常规检测方法,具有较大实用价值。

  • 标签: 血常规检测 缺铁性贫血 地中海贫血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血常规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状况。方法此研究为前瞻性研究,从我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贫血患者中,抽取100例纳入到讨论中,100例患者按入院单双顺序号分50例缺铁性贫血组和50例地中海贫血组,同时再选取同时期到我院体检健康人员100例纳入到对照组中,均接受血常规检查,并观察分析检查结果。结果缺铁性贫血组与地中海贫血组、对照组对比,其RBC/MCV、地中海组RBC指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对比,地中海贫血组和缺铁性贫血组的Hb、MCH指数,以及地中海贫血组的RDW指数,组间数据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地中海贫血组、缺铁性贫血组血常规检验的特异性、灵敏度、符合率等,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在鉴别贫血疾病时可采用血常规检验方式,此方式可为确定贫血类型提供一定有效依据,且可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诊断 贫血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缺铁性贫血诊断中血常规检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40例贫血患者,分为缺铁性贫血与地中海贫血两组,每组各20例,在此基础上另外选择20例健康作对照,医院安排全部研究对象分别进行血常规的检测,统计患者所有的检测结果,对三组研究对象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红细胞的体积(MCV)和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结果经过比较,三组研究对象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红细胞的体积(MCV)和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的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缺铁性贫血的过程中,利用血常规检测法对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测,值得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进行大力的推广。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诊断 血常规检测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儿童保健门诊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情况。方法选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体检200例婴幼儿。依据喂养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混合喂养,观察组母乳喂养。儿童保健门诊检查体检的婴幼儿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对比两组婴幼儿贫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率为36.0%,对照组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率为10.0%,对照组和观察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喂养方式;辅助喂养混合含铁元素丰富的食物,对降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儿童保健门诊 婴幼儿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膳食营养干预对妊娠期轻度缺铁性贫血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我站行孕期检查的轻度缺铁性贫血孕产妇90例,将自愿接受膳食营养干预的48例作为干预组,不愿接受干预者42例作为对照组,干预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孕产妇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及血清铁蛋白含量。结果经过干预治疗后,两组孕产妇相关指标均有所好转,干预组改善效果更明显,各指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轻度贫血的孕妇,若不愿意接受药物治疗,可进行营养治疗,孕妇比较容易接受,同时节约了医疗成本。

  • 标签: 膳食营养干预 妊娠期妇女 缺铁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