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枸橼酸铋钾、奥美拉唑四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方法经胃镜及快速尿素酶试验确诊的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并HP阳性10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枸橼酸铋钾、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分别给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及克拉霉素、替硝唑、枸橼酸铋钾治疗,疗程均为10天,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观察各组患者HP根除率、消化性溃疡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34例,HP根除31例,根除率为91.2%;对照1组33例,HP根除24例,根除率为72.7%,对照2组33例,HP根除23例,根除率为69.7%,治疗组与对照1、2组根除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溃疡治愈总有效32例(94.1%);对照1组溃疡治愈总有效31例(93.9%),对照2组溃疡治愈总有效30例90.1%),治疗组与对照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枸橼酸铋钾、奥美拉唑的四联疗法对HP的根除效果优于标准三联疗法,价格低廉,副作用少,安全性高,患者依从性好。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变形杆菌对临床的常用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医师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用ATBexpression半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细菌,采用标准纸片扩散法用18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做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耐药率较低的药物有氧氟沙星12.2%,左氧氟沙星7.9%,亚胺培南7.2%,头孢哌酮/舒巴坦7.2%,阿莫西林/克拉维酸10%。结论变形杆菌的临床感染率在逐年增加,特别是泌尿系统的感染增加比较明显,并且呈现出多重耐药性,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和含酶抑制剂β-内酰胺类的耐药性较低,是治疗普通变形杆菌的首选药物。

  • 标签: 普通变形杆菌 耐药率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来我院就诊的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情况,以分析杨浦地区不同年龄、性别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情况,做好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的预防工作。结果2011年和2012年上海市杨浦地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率分别为42.97%与47.43%,低于全国成人55%-59%的平均水平。2011年1252患者中阳性者有538人,约占42.97%。2012年1653患者中阳性者有784人,约占47.43%。结论上海市杨浦地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不属于易感地区,但2012年中、青年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率有上升趋势,由于幽门螺旋杆菌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因此仍须加强预防工作。

  • 标签: 幽门螺旋杆菌 阳性率 中青年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幽门螺旋杆菌(HP菌)诊治的心得体会。方法调查2010年0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消化科就诊的患者共217例,行胃镜检查及血清HP菌IgG检测。结果慢性胃炎发生率为100%,其中单纯慢性胃炎136例,伴糜烂性胃炎26例,伴十二指肠溃疡22例,伴食道炎12例,伴十二指肠球炎9例,肿瘤7例,胆汁反流4例,幽门梗阻1例,HP菌感染率51.61%。结论幽门螺旋杆菌(HP菌)的根治对上消化道疾病的转归有重大意义。

  • 标签: 幽门螺旋杆菌 诊治 心得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开展唾液幽门螺杆菌(HpS)检测社区口腔Hp感染的价值,以为HP感染的临床筛查提供帮助。方法选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行HpS检测以及胃镜下胃粘膜组织活检快速尿素酶试验(RUT)检测,统计检测结果。结果经检测发现,120例患者中检出HpS的阳性率为65.83%,胃镜RUT检测阳性率为63.33%,两种检测方法阳性检出率上并无显著差异(P>0.05)。使用HpS诊断和RUT诊断二种试验结果的一致性程度Kappa值为0.654,提示高度一致,HpS诊断HP感染ROC曲线下面积为0.822,诊断价值中等。结论在社区口腔Hp感染中,采用HpS检测具有操作简便、准确率高及快速等优势,因此可作为社区口腔唾液检测中筛查Hp感染的有效手段。

  • 标签: 社区口腔唾液检测 幽门螺杆菌 感染 检测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研究呼吸内科门诊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方法本文选择了80例呼吸内科门诊患者进行研究,采集这些患者的标本,其中包括血液2份、胸腔积液1份、尿液5份、支气管灌注液24份、痰液48份。这80株革兰阴性杆菌用E试验法进行测定,测定其对11种抗菌类药物最低的抗菌浓度。

  • 标签: 革兰阴性杆菌 耐药性 &beta - 内酰胺酶类
  • 简介:摘要近年来,很多整形美容手术,由于手术区域的脓肿分支杆菌的感染,导致手术失败,且感染病例不断增长。本文综述了皮肤软组织感染脓肿分支杆菌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脓肿分支杆菌 感染 皮肤软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替换常规三联疗法中的甲硝唑,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兰索拉唑),枸橼酸铋钾四联疗法补救治疗幽门螺杆菌初次治疗失败的疗效与安全性,从而指导临床更合理选择和应用抗生素。方法将我院内1病区(2010年-2012年)快速尿素酶试验及14C呼气实验测定HP均为阳性,经常规三联疗法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或甲硝唑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失败的32例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为治疗对象,观察以左氧氟沙星,联合阿莫西林或克拉霉素及兰索拉唑,枸橼酸铋钾治疗的临床疗效。A组抗生素为左氧氟沙星联合克拉霉素,B组为左氧氟沙星联合阿莫西林,其均联合兰索拉唑治疗组Hp根除率(75%)与阿莫西林治疗组(80%)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质子泵抑制剂、铋剂是补救治疗幽门螺杆菌治疗失败的有效方案,疗效明显差异,且费用低,副作用小,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幽门螺杆菌 临床疗效 Hp根除率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预防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发生,探索正确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12年12月80例住院病人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情况,通过实施护理干预,观察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改善状况。结果护理干预前,80例住院患者中深部痰培养发现鲍曼不动杆菌感染11例,表明移植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密度以深部痰培养最高,达到13.75%。经对症护理后,2013年5月间移植ICU住院82例患者,深部痰培养仅4例出现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感染密度下降为4.88%。结论加强院内感染的监测,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对预防和控制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感染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运用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疗效。方法把在胃镜下确诊的58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的患者,运用枸缘酸铋钾颗粒(丽珠得乐)1100mg,4次/天;阿莫西林胶囊0.5g,4次/天;呋喃唑酮片0.1g,4次/天;7天为1疗程,总疗程为1月。疗效观察所有的患者抗Hp结束1月后,除2例中途退出外,其余用胃镜标本行快速尿素酶试验显示阴性,痊愈率为96%。

  • 标签: 幽门螺旋杆菌 三联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简单准确的痰找抗酸杆菌的方法。方法对同一痰标本进行直接涂片及改良涂片,对两种方法抗酸杆菌的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改良涂片法检出率高于直接涂片法。结论改良涂片法阳性率高,简单易于操作,便于临床推广。

  • 标签: 结核病 抗酸杆菌 抗酸染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由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呋喃唑酮组成的10天序贯疗法对根除幽门螺杆(HP)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106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前5天用兰索拉唑30mgBid、阿莫西林1.0gBid,后5天用兰索拉唑30mgBid、克拉霉素0.5gBid、呋喃唑酮0.1Bid;对照组兰索拉唑30mgBid、阿莫西林1.0gBid、克拉霉素0.5gBid,疗程为7天,治疗结束后4周采用14碳尿素酶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结果治疗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92.6%,对照组7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2,P<0.05)。结论10天序贯疗法是可供选择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的方法。

  • 标签: 序贯疗法 三联疗法 幽门螺杆菌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结核分支杆菌耐药菌株与临床敏感株在蛋白种类上的差异,构建不同耐药结核分枝杆菌蛋白指纹图谱,为进一步研究结核杆菌耐药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质谱非标记的方法(LC-MS)鉴定耐药结核分支杆菌蛋白质类型,通过与临床敏感株比对,构建耐药结核分枝杆菌蛋白指纹图谱分析。结果与临床敏感组相比阿米卡星耐药组有856种差异性蛋白被发现,其中显著上调的有332种,明显下调的524种;与临床敏感组相比利福平耐药组有726种差异蛋白,其中有441种明显下调,285种明显上调。阿米卡星耐药组与利福平耐药组相比有141种差异性蛋白被发现,其中下调67种,上调74种。结论耐多药结核杆菌与临床敏感结核分枝菌株在蛋白种类与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耐药 LC-MS 蛋白指纹图谱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抗幽门螺杆菌个体化治疗的价值。方法将2016年9月—2017年10月就诊于我院消化内科门诊,并愿意接受研究的HP感染者3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240例(根据HP感染量,采用动态四联疗法治疗)和对照组120例(采用固定四联疗法,严格执行国际HP感染共识一律采用四联疗法治疗两周),对两组HP根除率、副作用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根治率(95.8%)高于对照组(76.7%)(P<0.05)。研究组药物副作用发生率(10.0%)低于对照组(35.8%)(P<0.05)。结论根据幽门螺杆菌感染量不同采用不同的治疗周期,其根治率增高,且副作用发生率明显降低。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四联疗法 根治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谱和临床特点。方法将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给予患者常规检查,如血压、体温等,均进行药敏实验,分析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谱和临床特点,为医生确定治疗方案提供了一定依据。结果本次182例标本中共检出179例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为98.35%,其中痰液最多,占比为74.17%,其次为创伤口分泌物,占比为9.89%。经分析后得知,对阿安培南敏感率为60.21%,头孢哌酮的敏感率为49.71%,哌拉西林的敏感率为36.45%,舒巴坦的敏感率为29.74%。结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存在较强的耐药性,治疗此类病菌所导致的疾病可采用西司他汀、亚胺培南等药物,若患者疾病严重可将药物联合使用,以达到提高临床治疗疗效的目的。

  • 标签: 多重耐药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 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癌的临床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胃癌患者80例,作为A组,另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80为B组,并从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人群中选取80例为C组,使用碳14呼气试验和血清抗Hp-IgG检测三组的Hp阳性率,A组患者均随访3年,对比Hp阳性与Hp阴性患者的生存率。结果三组的Hp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A组的Hp阳性率高于B、C两组(P<0.05),B组的Hp阳性率高于C组(P<0.05);A组中Hp阴性患者的3年生存率大于Hp阳性患者(P<0.05)。结论Hp感染对胃癌的发生与发展及预后有一定的影响,可作为评估胃癌发生与预后的潜在指标。

  • 标签: 幽门螺杆菌感染 胃癌 碳14呼气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成人慢性荨麻疹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予以探究并分析。方法此次实验研究的对象是随机选取单用抗组胺药物治疗的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期选择20例健康者,将其设为对照组,均为我院皮肤科自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所接收,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展开探讨。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阳性率分别为45.0%,10.0%实验数据之间的差异用χ2检验后,证明(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占有率分别为15.0%,10.0%,实验数据之间的差异用χ2检验后,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针对慢性荨麻疹病例,实施联合治疗方案,即克拉霉素、替硝唑、枸橼酸铋钾结合治疗后,阳性患者的HP转阴,同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慢性荨麻疹的发病与幽门螺杆菌有一定的关联性。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幽门螺杆菌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情况,探讨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07年1月~2011年12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625株,了解其临床感染分布特点及比较其泛耐药菌株检出率的变化情况,并对近两年泛耐药菌株感染者的临床治疗方案及效果进行跟踪。结果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以ICU最占47.84%,其次为肿瘤科;各科室痰液标本分离率最高,其次为各种分泌物标本。并且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菌株检出率不断上升,对CLSI规定的可选15种药物中平均耐药率均超过了50%,其中耐药率最低的亚安培南耐药率从2007年的34.3%上升至72.6%。对随机抽取病历资料显示泛耐药感染者结合营养支持疗法疗效显著优于单纯使用抗生素者。结论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率不断增加,广泛性耐药菌株检出率不断上升,改变细菌感染就一定得用抗生素的传统思维模式,进行规范的耐药监测,及时调整并采用多种治疗方案以便有效遏制泛耐药菌株感染者病死率上升是十分必要的。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感染分布 耐药性 治疗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HP)与消化性溃疡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我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1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59例,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治疗消化性溃疡同时予抗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应引起重视。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消化性溃疡 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