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更好的观察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皮肤溃疡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伴随皮肤溃疡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综合护理方式,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换药次数要低于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要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皮肤溃疡临床护理当中使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效的减少患者的换药次数,加快伤口愈合速度,有效的将临床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提高。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风湿免疫性疾病 皮肤溃疡 护理观察
  • 简介:摘要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是以压力性尿失禁(SUI),盆腔器官脱垂(POP)包括子宫脱垂、阴道前壁膨出、阴道后壁膨出以及慢性盆腔疼痛(CPP)等为主要病症的一组妇科问题。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各种病因导致的盆底支持薄弱,进而盆腔脏器移位连锁引发其他盆腔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异常,是中老年的常见病,据权威机构调查,35岁~59岁中年女性中有60%以上患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均寿命延长,人们对于健康和生活质量的要求日渐提高,盆底损伤和机能退化造成的盆腔器官脱垂严重影响中老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特别是妨碍妇女的工作和社会活动,被称为“社交癌”。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尤其对于女性健康的性生活有很大的影响,该影响现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女性人群中的性问题广泛存在,与健康状况和社会心理因素相关,并可影响到与配偶的相互关系及家庭稳定以至于社会和谐。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 性疾病 女性性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盆腔炎性疾病规范治疗及妇女保健给予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03年1月至2015年1月500例妇女病普查者,其中18~19.8%普查者表现为盆腔炎性疾病,29~31%表现为宫颈炎,36~38%表现为阴道炎,其中症状较为严重的126例患者给予住院治疗,对患者的临床症状予以观察。结果126例给予规范化抗生素治疗后,120例患者痊愈,4例患者有所好转,剩余2例患者治疗无效送往上级医院就诊。结论早期患者一旦确诊为盆腔炎性疾病,在72小时内给予规范化抗生素治疗极为必要,依据患者的各项体征、临床症状以及性伴侣情况,实施对症治疗,可以显著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盆腔炎性疾病 妇女保健 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妇科盆腔炎性疾病患者采用花红片治疗,观察和分析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治的240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按照其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分组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金刚藤胶囊治疗;治疗组采用花红片联合金刚藤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分治疗有效率分别96.7%(116/120)、81.7%(98/12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没有发生明显性不良反应。结论临床上对盆腔炎性疾病患者采用花红片联合金刚藤胶囊治疗;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花红片 金刚藤胶囊 盆腔炎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近三年住院孕产妇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感染情况,为预防感染性疾病的母婴垂直传播,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措施的制定提供信息支持。方法对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在我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6414例孕产妇进行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结果6414例孕产妇中,HBsAg阳性患者231例(3.60%),丙肝抗体阳性患者10例(0.16%),艾滋病病毒抗体1/2初筛阳性患者31例(0.48%),梅毒抗体阳性患者9例(0.14%)。结论孕产妇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应重视孕产妇感染性疾病的监测,及早发现阳性患者,预防和控制母婴垂直传播,避免医务工作者感染。

  • 标签: 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 梅毒 艾滋病 孕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喘息性疾病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的有效性。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245例小儿喘息性疾病患儿为治疗组,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同时选取同期接受常规治疗的50例小儿喘息性疾病患儿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临床指标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小儿喘息性疾病采用氧气驱动雾化进行治疗,促进缺氧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使由于气道痉挛造成喘息症状得到有效缓解。

  • 标签: 氧气驱动雾化 复方异丙托溴铵 布地奈德混悬液 喘息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我院三年来长期住院的病人调查,了解苏南和皖北地区精神病患者4种传染病的感染情况。方法根据患者住院时间收集南京市高淳区精神病防治院2012.3-2015.7长期住院的精神病人共386例。年龄在22至68岁。年龄姓名不详者5例。具体分为流浪组(22人)和非流浪组(364人)4项疾病的分布情况、住院时和住院17个月以后4项疾病的分布情况和386例病人总的4项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我院386例病人所患传染病主要有HBsAg、抗-HIV、TP、和结核4种,结论4种传染性疾在住院流浪者与非流浪患者间的分布对比,各病种之间表面抗原的感染率最高,为4.37%,与相关报道相一致,其中酒精致精神障碍比例最高,可能与其肝损害,免疫力差有关。乙肝表面抗原和结核在比较中,流浪组的比例要高。

  • 标签: 精神病 传染性疾病 社会关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佛山地区儿童过敏性疾病的过敏原分布及各年龄段分布特点,为儿童过敏性疾病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德国MEDIWISSAnalyticGmbh生产的AllergyScreen过敏原诊断试剂盒对705例诊断为过敏性疾病或可疑过敏性疾病患者检测人血清中过敏原,统计各年龄组过敏原阳性率,不同过敏原分布情况。结果705例患者,阳性345例,男女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前三位过敏原分别是户尘螨、牛奶、猫毛皮屑,婴儿组前三位分别是牛奶、猫毛皮屑、鸡蛋白,幼儿组前三位分别是牛奶、猫毛皮屑、户尘螨,3-8岁组前三位分别是户尘螨、牛奶、狗毛皮屑,8岁以上组前三位分别是户尘螨、屋尘、虾,不同性别组过敏原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各年龄组阳性率有统计学意义,各年龄组大部分单种过敏原阳性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户尘螨、牛奶、猫毛皮屑是佛山地区主要过敏原,随着年龄增长,儿童过敏原越复杂。

  • 标签: 儿童 过敏性疾病 过敏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情况和围生高危因素。方法对2013年1~12月在昆明同仁医院出生的所有患新生儿疾病的患儿共37例和1178例非感染的新生儿进行回顾性调查,采用SPSS软件进行检验。结果增加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因素为胎龄体重低、分娩方式、产前母亲发热或感染、窒息程度、胎膜早破。结论必须采取综合措施降低新生儿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新生儿感染 围生期 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压留置针在传染性疾病中的应用并对其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188例传染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留置针,研究组患者均行正压留置针,指派巡视护士进行观察,记录输液整体状态,发生回血、静脉炎、堵管、红肿、护士针刺伤及职业暴露情况,针对使用现状对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输液流畅、穿刺部位红肿、血管损伤、留置时间、所需费用等输液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发生回血、静脉炎、堵管、红肿、护士针刺伤及职业暴露情况低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传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正压留置针具备较高穿刺成功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几率,在感染性传染病患者的使用中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在保证血管通路得到有效维持的前提下,尽可能保证护理人员安全,建议在临床使用。

  • 标签: 正压留置针 传染性疾病 应用进展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重症肌无力患者通常会并发一定类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这一现象正在逐步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的密切关注,本文围绕重症肌无力伴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治进展展开了简要分析。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自身免疫病 诊断 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对儿童病毒感染与细菌感染鉴别的临床应用价值,为儿童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提供有效的实验依据。方法通过测定细菌感染55例、病毒感染35例患儿及43例体检的健康儿童的PCT和CRP值,分析PCT、CRP在各组间的关系,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儿童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及非感染组间PCT、CRP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细菌感染组的PCT、CRP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CT用于诊断细菌感染及其与病毒感染加以鉴别的曲线下面积(AUC)明显高于CRP。结论PCT、CRP检测可用于脓毒血症的诊断及细菌与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鉴别有一定作用,对儿童脓毒血症的疾病的早期诊断,判断病情、评价疗效和估计预后,PCT优于CRP,值得在儿科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护理干预)和对照组49例(常规护理),对两组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的FEV1、FEV1/FVC、PaO2、PaCO2、SaO2评分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的动脉血氧含量,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护理干预 慢性阻塞性疾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采用微创改良经腰椎间孔椎间融合(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初步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月随机选取有腰椎退行性疾病病例36例,其中观察组18例采用微创改良TLIF技术治疗,对照组18例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行各自术式手术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同对照组在腰椎椎间植骨融合率、JOA评分等比较差异均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改良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具有软组织损伤小、出血量少、不破坏对侧正常结构、住院时间短、腰椎椎间植骨融合率高、临床症状、体征及括约肌功能改善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改良TLIF技术 腰椎退行性疾病 常规手术
  • 简介:摘要雷公藤作为一种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传统中药,临床广泛应用于各种免疫相关性疾病的治疗,如肾脏病、风湿性疾病、皮肤病等。多年的临床应用实践显示该药的治疗效果是肯定的,但是其毒副作用也不容忽视。如何做到更加合理应用该药,以及对该药的临床应用指征、剂量及疗程等均需进一步探讨。本文对雷公藤的药理作用,目前用于临床治疗的主要疾病及其疗效和毒副作用等进行系统综述,并对其临床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 标签: 雷公藤 肾脏风湿性疾病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应用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MIS-TLIF)与传统后路开放经椎间孔椎间融合内固定术(TLIF)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宜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50例分为两组行MIS-TLIF治疗的15例纳入观察组,行TLIF治疗的35例例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种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2.01±0.49cm)、住院时间(6.53±1.84d)、术中出血量(258.55±62.67ml)显著优于对照组(7.10±0.56cm、9.55±2.09d、335.35±78.05ml),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2.13±0.26分)、ODI评分(25.05±1.28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2.79±0.25分、21.37±1.36分),P<0.05;两组术后融合率相当(P>0.05)。结论对于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给予MIS-TLIF与TLIF治疗均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前者具有微创、恢复快的优点。

  • 标签: 临床疗效 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 腰椎退变性疾病 传统后路开放手术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疾病类别被不断细分,越来越多疑难病症已然被发觉。以女性病患为例,数据显示,部分女性生产后,难以避免的患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而早期的诊断效率对其后期的治疗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关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方式有很多,例如经会阴二维、三维、四维超声诊断,作为较有效的诊断方式,其近年来颇受医学工作者好评。本文则就经会阴超声诊断技术,以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为分析对象,主要分析对象为压力性尿失禁及盆底器官脱垂患者,对其整体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经会阴超声诊断 发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在社区居民心血管血栓性疾病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5月就诊于我社区站60例患有心血管血栓性疾病患者,按照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人,对照组患者未采用阿司匹林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抽血检测患者PT、APTT、FIB指标情况。结果通过比较各组指标,观察组患者PT、APTT、FIB指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在社区心血管血栓性疾病起到明显作用,但为得到广泛的应用,作为社区医务者应加强对此药的宣传及教育,提高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

  • 标签: 阿司匹林 应用 心血管血栓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选择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80例,根据病情分别选择不同腹腔镜下术式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选择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症状问卷及术后1个月复发率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不同腹腔镜下术式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术后评价指标与疗前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腹腔镜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