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下妇科手术作为Ⅰ切口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2015年实施的符合Ⅰ切口定义的腹腔镜下妇科手术情况,对比未使用抗菌药物手术的感染率差异和各类感染风险因素对感染率的影响。结果未使用抗菌药物的193例,感染2例;使用抗菌药物的37例,感染2例,两组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宫颈糜烂导致感染率增加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符合清洁手术定义的腹腔镜下妇科手术,可作为Ⅰ切口手术管理不增加感染率。宫颈炎症可能导致感染率增加。宫颈粘液栓是子宫的细菌防御屏障,受到破坏时导致感染风险增加。宫颈完整是作为手术是否为清洁手术的重要判别因素。

  • 标签: 腹腔镜 妇科手术 Ⅰ类切口 抗菌药物 术后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Ⅰ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Ⅰ切口手术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并评价其合理性。结果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3.11%,24h内停药的占59.01%,48h内停药的占15.19%,72h内停药的占11.66%,大于72小时停药的占14.13%。无联合用药情况。使用的抗菌药物种类有5大,共9个品种,其中使用率最高的为一代头孢菌素(五水头孢唑林)。结论我院Ⅰ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如无使用抗菌药物指征、抗菌药物选择不当、用药时间过长等,需加强管理,合理用药。

  • 标签: Ⅰ类切口 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乌头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并分析其预防对策。方法对我院2004.9-2013.9期间收治的26例发生乌头中药不良反应的患者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出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结果乌头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中辨证不符占32.50%、剂量过大23.33%、配伍不当17.50%、个体差异10.83%、煎服有误9.17%、炮制不当3.33%,其他原因3.33%。相比较其他各因素,前个因素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乌头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应该正确认识并合理使用乌头中药,通过辨证,控量、合理配伍等对策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用药。

  • 标签: 乌头不良反应原因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院I切口手术中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1月~9月外科I切口手术期的抗菌药物病历共100例,对抗菌药物的用药指征、用药时机等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评估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结果本组以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应用最多,占64%,其次是青霉素,占30%,还有未使用抗菌药物的,占6%,有94例预防性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4%。100例I切口手术病历中,有用药指征的占60%,无用药指征的占40%,。结论我院I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存在用药指征把握不严、首次药物种类选择不当、术后用药时间过长等方面的问题,需加强规范化用药管理。

  • 标签: 抗菌药物 使用情况 I类切口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分析本院外科Ⅰ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价其合理性。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医院2014年1月~12月外科甲状腺、疝气、乳腺手术病历523例,对Ⅰ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给药时机、预防用药时间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523例外科Ⅰ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18%;甲状腺手术使用率2.10%;乳腺手术使用率3.29%;疝气手术用药率14.53%。48例应用抗菌药物的病例中联合用药7(14.58%)。结论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和联合用药率已趋于下降,但仍存在药品种选择起点高和用药疗程长的情况,仍需多方面共同改进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围手术期 Ⅰ类切口手术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泪液与非甾体抗炎药物联合使用治疗干眼症的具体效果。方法将本院眼科100例干眼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人工泪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联用人工泪液和非甾体抗炎药物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使用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的基础上,加入非甾体抗炎药物进行治疗,可以快速帮助患者消除结膜炎症,帮助患者快速康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干眼症 人工泪液 非甾体类抗炎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发药交代内容,做好患者用药指导,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方法查阅药品的使用说明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新编药物学》等,对患者较关注的给药说明及注意事项等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药师发药时对患者进行相关用药知识交代,可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实现合理用药;药师也可以提高专业技能,改善医患关系,从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 标签: 抗消化性溃疡药 发药交代 给药说明 注意事项
  • 简介:摘要当前,癌症依然是困扰医学界的重大研究课题,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安全。研究显示,阿片癌痛治疗药物制剂在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此,本文特意就阿片癌痛治疗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和研究,旨在更好的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 标签: 阿片类 癌痛治疗 药物制剂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冠心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出不断攀升的趋势,且具有极高的死亡率。因此,积极研究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利用中医理论,以益气活血中药治疗冠心病,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益气活血类中药 冠心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Drugs,NSAIDs)不良反应的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到2016年2月间住院的骨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1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甲、乙、丙共三组,每组均为38例,其中甲组患者采用布洛芬治疗,乙组患者采用双氯芬酸钠治疗,丙组患者采用美洛昔康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服用NSAIDs治疗后,其消化道与心血管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治疗的六个月期间,丙组患者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甲、乙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三组患者造成心血管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选择性抑制环氧合酶-2的药物对消化道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非选择性非甾体抗炎药,但是对于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情况尚不明确,临床上选择NSAIDs的使用时,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而定,保证用药的安全性。

  • 标签: 非甾体类消炎药 不良反应 消化道损伤
  • 简介:摘要讨论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提出相关的防治措施方法。以126例NSAIDs常被临床上用于治疗各类疼痛,发热,骨关节炎,抗凝,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这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容易损伤胃粘膜,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我们对近5年来收治的非甾体抗炎药物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做出了临床分析,加强对NSAIDS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认识,尽量减少NSAIDS的不良反应。

  • 标签: 非甾体类药物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阑尾癌的误诊原因,以期提高对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11年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6例阑尾癌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果6例患者术前均误诊,术后经病理检查确诊。结论阑尾癌术前诊断困难,与慢性阑尾炎临床表现相似,多需术中仔细探查和术后病理检查,方可做出正确诊断。

  • 标签: 阑尾 类癌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院I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方法监测我院2012年3月—2012年8月手术科室I切口手术出院病历1080份,填写患者基本情况和用药情况调查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I切口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比例高达95%,术前0.5h--2h内用药者占98%,术后用药者占2%,用药时间超过3d者占70%,联合用药者占3%。结论我院I手术切口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存在指证把握不严、抗菌药物品种选择不合理、用药时机不当、使用疗程不合理以及过度用药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规范管理。

  • 标签: I类切口 抗菌药物 预防用药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typenatriureticpeptide,BNP)以及D-二体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依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ewYorkHeartAssociation,NYHA)方案对CHF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分别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以及免疫比浊法测定84例CHF患者及35名健康对照组血浆BNP及D-二体水平。结果CHF患者的血浆BNP及D-二体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CHF患者NYHA心功能I级到Ⅳ级血浆BNP及D-二体含量逐渐升高,NYHAI级、Ⅱ级、Ⅲ级、Ⅳ级之间各自的BNP、D-二体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YHA分级与血浆BNP及D-二体含量间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与BNP,r=0.797,P<0.05;与D-二体,r=0.539,P<0.05)。结论CHF患者血浆BNP及D-二体含量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二者联合检测可以准确评价心功能,可作为临床诊断及疗效观察CHF的客观指标。

  • 标签: B型钠尿肽 D-二聚体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二体水平与骨折后下肢静脉血栓的相关性。方法使用法国梅里埃MINI-VIDAS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和配套D-二体试剂盒测定血浆中的D-二体含量,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到下肢深静脉血栓为DVT的确诊依据,检测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自动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组的D-二体水平显著高于骨折未并发深静脉血栓组和对照组(P<0.05,P*<0.05)结论D-二体预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敏感性较高,但是特异性不高,有较高的假阳性,容易引起误诊,但其阴性预测值非常高,说明D-二体阴性意义比较大,其阴性基本可以排除下肢深静脉血栓。

  • 标签: D-二聚体 骨折 下肢静脉血栓 统计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56例妊娠高血压疾病妇女D-二体以及凝血指标的变化对临床检验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5月至2016年7月进行诊治的妊娠高血压疾病妇女56例(妊娠高血压组)与产科门诊就诊的正常妊娠妇女56例(正常妊娠组)作对比分析,观察妊娠高血压疾病妇女D-二体以及凝血指标的变化。结果妊娠高血压组与正常妊娠组比较D-二体和FIB含量明显升高,PT、APTT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T无明显变化。结论严密监测妊娠高血压疾病妇女D-二体以及凝血指标的变化能反应机体凝血系统的功能和状态,能辅助指导妊娠高血压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降低妊娠晚期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提高产妇的分娩安全系数,具有临床应用参考价值。

  • 标签: 妊娠高血压 D-二聚体 凝血指标 临床检验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D-二体水平与突发性耳聋患者发病之间的关系及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诊断明确、发病在3天以内的突发性耳聋患者,根据血浆D-二体水平分为2组血浆D-二体升高组(>0.5mg/L,38耳)和血浆D-二体正常组(<0.5mg/L,22耳),比较两组应用巴曲酶溶栓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血浆D-二体水平升高组患者急诊溶栓后有效率为81.58%(31/38),血浆D-二体水平正常组患者急诊溶栓治疗有效率为27.27%(6/22),血浆D-二体升高组疗效明显高于血浆D-二体正常组(P<0.05)。结论伴血浆D-二体水平升高的突发性耳聋患者在发病3天内可采用降纤溶栓治疗,且效果较好。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血浆D-二聚体 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检测D-二体、癌胚抗原(CEA)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58例结直肠癌组按TNM分期法分为四期Ⅰ~Ⅱ期组(23)例,Ⅲ~Ⅳ期组(35例),结直肠息肉组49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以上2项指标。结果结直肠癌组D-二体(DD)、癌胚抗原(CEA)水明显高于结直肠息肉组(P<0.01)。结直肠癌Ⅲ~IV期DD、CEA水平及阳性率水平明显高于结直肠癌I~Ⅱ期(P<0.05)。结论结直肠癌病程越晚,DD联合CEA检测的阳性率越高,联合DD与CEA检测可有助于疗效的判断和预后评估及预测肿瘤是否有转移等方面会更有帮助。

  • 标签: 肿瘤标记物 D-二聚体 癌胚抗原 结直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维酮碘联合甲硝唑冲洗切口对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患者161例,随机分为维酮碘联合甲硝唑组、生理盐水组及对照组,三组均以手术切除阑尾,维酮碘联合甲硝唑组54例,用维酮碘联合甲硝唑冲洗切口;生理盐水组52例,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对照组52例,术中仅拭净切口。结果维酮碘联合甲硝唑组的切口感染率低于生理盐水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盐水组与对照组切口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维酮碘联合甲硝唑冲洗切口可明显降低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率。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切口感染 冲洗切口 聚维酮碘联合甲硝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体在肺癌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集我院80例肺癌患者和8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液标本,并将肺癌患者分为有转移组和无转移组,利用SysmexCA-6000全自动血凝仪进行检测,分析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体的检测结果与肺癌的相关性。结果肺癌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体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二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肺癌患者中,有转移组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体明显高于无转移组,二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体可作为判断肺癌患者体内高凝和纤溶状态的指标,用于检测病情的变化。

  • 标签: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