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抗凝血杀鼠剂中度所致的继发性凝血功能障碍患儿临床特征,探讨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抗凝血杀鼠剂中毒致凝血功能障碍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患儿中65%无明确灭鼠药接触史,既往均无出血倾向。临床以鼻衄、牙龈出血、皮肤出血点、瘀斑等出血起病。凝血功能检查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延长,凝血因子筛查均有Ⅱ、Ⅶ、Ⅸ、X因子水平降低。29例患儿外周血中均检测出溴鼠灵或溴敌隆。治疗上使用维生素K1、血浆、凝血酶原复合物等治疗有效。结论不明原因儿童继发性凝血功能障碍需高度警惕抗凝血灭鼠药特别是溴鼠灵、溴敌隆中毒可能。治疗上早期使用维生素K,必要时输注血浆或凝血酶原复合物。维生素K疗程约1~8月,应随访检测凝血指标,停药过早可能会有反复出血。

  • 标签: 抗凝血杀鼠剂 凝血功能障碍 维生素K1
  • 简介:摘要复发性多软骨炎(RP)是一种侵犯软骨组织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发病机制暂不清楚;复发性多软骨炎累及气管、支气管,可形成气管—支气管软化症,软骨环被破坏、气道狭窄甚至塌陷,临床表现出咳嗽、气紧、呼吸困难等症状。复发性多软骨炎较为罕见,无特异的临床特征,容易漏诊;累及气道,与呼吸系统疾病混淆易引起误诊。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复发性多软骨炎致气管软化症的病例报道如下。

  • 标签: 复发性多软骨炎 气管软化症 治疗讨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眼外伤导致继发性青光眼发生的病理过程。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眼外伤导致继发性青光眼患者40例,其中40眼出现眼外伤。通过对病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对所有患者疾病发生的原因、表现及治疗措施等进行探究。结果眼外伤导致继发性青光眼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眼球穿通伤、晶状体脱位或损伤、眼内出血及房角挫伤,且分别为5眼(12.5%)、11眼(27.5%)、9眼(22.5%)、15眼(37.5%)。经过治疗后,眼压在6~1mmHg范围内的有28眼(70%),眼压低于21mmHg的有12眼(30%)。治疗后发生视网膜脱落的患者有4例4眼(10%),8例8眼(20%)出现视力下降的情况,28例28眼(70%)视力有所提高。结论眼外伤导致继发性青光眼发生的病理过程十分复杂,其复杂程度高于原发性青光眼,必须及时给予患者对症治疗,从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眼外伤 继发性青光眼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传统方配合艾灸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温中祛瘀汤(红人参,炒白术,干姜,炮附子,炙甘草)配合艾灸(关元、中脘、天枢、三阴交)治疗本病65例。结果总有效率98.46%。结论本方具有温经散寒,健睥化湿,补益元气的作用,而元气则具有祛除病邪的作用。

  • 标签: 痛经/中医药疗法 痛经/针灸疗法 温中祛瘀汤/治疗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行射频消融的最好的护理措施。方法对578例原发性肝癌的围手术的护理,总结的护理经验。

  • 标签: 肝癌 手术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的护理干预要点,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1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8例,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行以饮食干预、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和心理护理为要点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和焦虑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施行以饮食干预、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和心理护理为要点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控制患者血压,降低患者心理抑郁和焦虑水平,得到了患者的满意认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护理干预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压管理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在医院2015年7月到2016年11月期间诊治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中抽取96例作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抽签方法分组,对照组(n=48)应用传统血压管理,研究组(n=48)应用规范化血压管理,就两组患者的管理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变化、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管理前,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管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远低于对照组(P<0.01);②研究组患者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是8.33%,低于对照组的22.92%(P<0.05)。结论血压管理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预后有正性影响,可减少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并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值得借鉴。

  • 标签: 血压管理 自发性脑出血 预后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脂的变化。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7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25例正常人群为对照组,用酶法分别检测观察组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血脂四项,观察两组的血脂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脂蛋白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而且以胆固醇升高最为明显(P<0.001)。结论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伴高脂血症患者应用动态监测血脂,有利于正确选择降脂药物进行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血脂测定 动态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肥胖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肌肥厚的影响。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肥胖进行分组,其中实验组为肥胖者,对照组为正常体重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实验组体重指数、PWT水平、LVMI水平以及心肌肥厚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肥胖不仅会增加患者出现高血压的几率,且与患者的心肌肥厚有着密切的关系。

  • 标签: 肥胖 原发性高血压 心肌肥厚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2016年11月—2018年9月期间在本院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3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开展研究,依据为计算机表法分组,平均分为实施常规护理的参照组(n=16)与实施全面护理的研究组(n=16),以患者不良情绪评分、护理满意度作为评价标准。结果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后,研究组呈现结果更优,且最终检验结局P<0.05,具有探讨分析价值。结论对实施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增进护患关系。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通过综合性护理干预效果。方法研究来自我科在2015年1月至12月接诊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措施,而后分析两组患者在血压控制及治疗相关指标上的一些差异。结果在血压控制、治疗依从性和高血压患者生活习惯控制情况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升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效改善其生活习惯,达到更优质血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两种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两年间所接收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采取依那普利片治疗,对观察组患者采取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一个月、治疗两个月的血压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患者血压降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取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硝苯地平缓释片 依那普利片 原发性高血压 临床效果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血压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26.5±8.7)mmHg、(97.5±9.6)mmHg;对照组分别为(141.2±10.3)mmHg、(83.2±8.8)mmHg;P<0.05。观察组非常满意15例,占60%;满意9例,占36%;不满意1例,占4%;护理满意度为96%;对照组非常满意8例,占32%;满意12例,占48%;不满意5例,占20%;护理满意度为8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原发性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期对高血压病的治疗起到积极作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患者入院时,进行原发性高血压的认知程度和生活方式评估,在住院期间对患者、护工及家属进行各种类型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结果80%的患者对自己的患病状态和防治情况不是很了解,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通过健康教育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其血压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结论有效的健康教育能使患者接受并增进医患关系,帮助患者形成了良好的遵医行为,有效的缓解了心理忧虑,让其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健康教育 生活干预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IH)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情况。方法对我院14例SI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呈体位性头痛,脑脊液压力均低于60mmH2O;3例并发硬膜下积液,1例并发硬膜下血肿。所有患者经补液等治疗后效果较好。结论SIH患者主要表现为体位性头痛、脑脊液压力低于60mmH2O,积极治疗预后良好。

  • 标签: 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 体位性头痛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特征与护理方式。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小儿暴发性心肌炎9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特征进行观察,以采取常规护理方式的42例患儿为对照组,采取针对性护理的48例患儿为试验组,统计所有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小儿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特征表现出多样性与复杂性,其中主要表现为发烧、流涕、咳嗽、腹痛、恶心、惊厥和烦躁不安等症状,并且小儿暴发性心肌炎死亡率较高,心电图会有传导阻滞和室颤现象。试验组48例患儿中痊愈的有46例(95.83%),死亡的有2例(4.17%),对照组42例患儿中痊愈的有31例(73.81%),死亡的有11例(26.19%),对照组死亡率明显高于试验组,P<0.05。结论小儿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特征表现复杂多样,并且其死亡率较高,在治疗小儿暴发性心肌炎的过程中要予以患儿全面有效的护理,提高护理水平,从而减少患儿的死亡,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小儿爆发性心肌炎 临床特征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发性骨折采取急诊护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接诊的多发性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完整,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救与护理措施处理,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理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急救时间与患者对护理满意率,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P<0.05);研究组急救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发性骨折在常规急救与护理基础上重点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临床效果、患者满意率,并缩短急救时间,值得借鉴。

  • 标签: 多发性骨折 急诊护理 效果 满意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是主要以T淋巴细胞介导的多灶性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和轴突损害为特点的遗传易感个体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发生的自身免疫病。症状和体征的空间多发性与病程的时间多发性是MS的主要临床特点,病程呈现缓解与复发交替。发病年龄以20-40岁多见,女性多见,是少数几种难于治愈的疾病之一。许多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多数MS患者5-10年内病情进展为瘫痪或死亡。坐轮椅生活的患者,10年病死率高达70%1。MS治疗旨在防止急性期病情进展恶化和缓解期的复发,晚期采取对症及支持治疗疗法,有效得当的护理措施和神经康复治疗可减轻患者因神经功能障碍带来的痛苦,提高疗效和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多发性硬化 护理 神经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