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胫骨髁间隆突撕脱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1999年4月至2003年12月,共完成手术26例,采用在胫骨上准确钻一隧道至骨折处,用钢丝横穿交叉韧带基底并经骨床或骨块上的钻孔及骨隧道引出皮外打结、固定。结果:共23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月~18个月,平均11个月:术前Lysholm评分为37-48分,平均42.5分;术后85~100分,平均93分。所有患者术后2个月经X线检查均获骨性愈合。除1例外均为解剖复位。结论:对有移位骨折应及时手术,解剖复位,早期功能锻炼,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胫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膝关节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2015年-2016年南县麻疹监测结果。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对南县2015-2016年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结果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运转正常,系统疫警灵敏;南县2015年-2016年发热出疹性病例共59例,其中2015年38例,2016年21例,两年间每位麻疹监测病例第1份血清标本采集率、第2分血清标本采集率、标本3天内送达率和7天内报告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麻疹监测系统运转质量较好;两年本县无麻疹爆发疫情及麻疹死亡病例;分布人群以一岁及以下散居儿童为主,两年间对南县人民医院、南县妇幼保院和南县中医院每旬开展病例主动搜索1次,均未发现漏报病例。结论麻疹监测在了解麻疹发病原因上起到重要作用,提高适龄儿童的麻疹疫苗接种率能有效降低麻疹的发病率,若能同时加强对散居儿童的管理将会有效控制麻疹的传播。

  • 标签: 南县 麻疹检测 结果分析
  • 简介:随着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医院感染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它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延长住院时间,且给患者、医院和社会带来不应有的经济损失,为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带来隐患,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医院感染率平均为4%-8%,死亡率达60%,其中由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细菌而造成的医院感染约占30%。尽管手卫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最基础环节,对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在临床工作中执行起来却非常不易。为提高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相关知识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洗手行为的依从性,改善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状况,切断主要传播途径,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我们对临床医护人员进行了手卫生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收到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 标签: 手卫生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O监测技术在ICU重症休克病人中应用与护理效果。方法本文选取了本院ICU2014年7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95例重症休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对于PICCO监测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分析中特别是针对PICCO监测技术应用及护理效果分析。结果95例患者中研究对象PICCO监测技术的平均时间是3.5d,在ICU平均住院时间是9.68d,所有患者都没有出现护理并发症问题,其中有死亡患者6例,其余患者都转入了普通病房中。结论对于临床重症休克患者应用PICCO监测技术治疗过程中,能更加快捷、安全和很好掌握患者病情,同时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实际情况。

  • 标签: PICCO 监测技术 ICU 临床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早产新生儿使用温箱的效果进行监测来分析其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22年5月至2023年3月在我院出生的52名早产新生儿采用温箱稳定并进行临床监测,对早产新生儿的各个部位体温进行监测分析,在对早产新生儿进行培养时,将其放入温箱进行保暖和低流量氧气供氧,利用科研团队设计的光纤光栅监测系统对早产新生儿血样饱和度、心率以及呼吸频率等指标进行组网监测,分析温箱养护效果。结果:52名早产新生儿中有50名新生儿生理指标逐渐恢复正常,最后健康出院,有2名早产新生儿各项临床指标在长时间内没有得到改善,最终转院治疗,所有早产新生儿在温箱使用过程中没有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温箱的使用能够有效提高早产新生儿的治疗养护效率和水平,通过有效的临床监测能够保障早产新生儿各项生理数据指标精确可控,避免早产新生儿生理情况恶化,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空间应当对其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早产新生儿 温箱 临床检测 光纤光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是给患者提供静脉用药的场所,药品的不良反应与科室的配置过程也有关系,所以在进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研究。方法:本次选取主要为医院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试验起始于2022年1月内,终止于2022年12月内,于2022年1月-6月期间采取常规监测,于2022年6月-12月期间采取护理干预。分析采取护理干预后结果。结果:采取护理干预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护理干预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采取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规范临床用药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护理 药品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 : 目的 本文将研究在监测排卵过程中使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临床价值(以下都统称为经阴道彩超)。方法 运用经阴道彩超的功能,获取卵泡发育情况,如形状大小、发育周期是否正常以及卵泡周边是否存在异常;观察子宫动脉是否存在血流情况。结果 在经阴道彩超的作用下,排卵时间能够被明确检测出来。结论 在排卵监测中,发挥经阴道彩超的作用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 : 近红外线光谱技术( Near-Infrared Spectrum Instrument, NIRS), NIRS凭借其安全、便捷、无创、实时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肌氧和脑氧的运动实践研究中。研究发现,高强度运动会引发相应脑区的神经激活,发生能量供求不平衡,从而影响大脑血流变化和氧合状态;另外,运动疲劳会影响大脑认知功能,这些都可通过 NIRS技术监测脑氧饱和度来实时反映。因此,将 NIRS技术用于运动中实时监测运动性中枢疲劳,为训练人员提供有效的监测手段,保证运动员安全有效的训练。

  • 标签: 脑氧 中枢性疲劳 近红外线光谱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本实验主要探讨产前超声在胎儿肺部肿块中的诊断与监测效果。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的30例确诊为肺部肿块的胎儿,对比所有胎儿产前超声检查结果与产后CT或尸检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产前超声的特点。结果30例胎儿中,通过产前超声检查,共有16例胎儿表现为肺囊腺瘤,其中Ⅰ型共有3例,Ⅱ型共有6例,Ⅲ型共有7例。结论产前超声诊断可以表现不同类型的肺部肿瘤图像,对于早期胎儿诊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产前超声 胎儿肺部肿块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县级医院肺炎链球菌(SPN)的临床分布、标本来源和耐药特征,为基层临床医生经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临床分离的28株肺炎链球菌菌株,利用珠海迪尔公司DL-96strep板条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MIC法),同时采用迪尔鉴定系统本身提供的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8株肺炎链球菌中青霉素中介肺炎链球菌(PISP)检出率为7.1%,未检出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RSP).监测结果显示,SPN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等抗菌药物耐药率在75.0%-96.4%,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都有很好的敏感性,未检出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株.结论基层医院SPN的耐药谱有其自身特点,临床医生应根据本院自已的耐药性监测资料进行抗感染经验性治疗.关键词肺炎链球菌;抗菌药物;耐药性中图分类号R37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438-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红原县碘缺乏病通过阶段目标评估后的监测结果,探讨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工作机制。方法每年对居民户进行碘盐抽样监测,随机抽取9个乡镇,36个行政村,每村随机抽取8户居民盐样,在全县范围内按东西南北中每年抽取5所乡镇中心小学,对8~10岁在校学生进行甲状腺肿大率(触诊法或B超法)、尿碘水平监测。结果10年来红原县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平均为92.60%。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触诊法平均为4.43%,B超法平均为8.16%,尿碘算术均数为196.01ug/L,中位数为197.00ug/L,100—200ug/L的占42.45%,>200ug/L的占44.43%。结论红原县居民已为足量碘摄入,且处于安全碘摄入量范围。2010年红原县甲状腺肿大率、8-10岁学生尿碘和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等3项指标国家消除碘缺乏病中期目标。

  • 标签: 碘缺乏病 监测 尿碘 碘盐
  • 简介:摘要本文中主要介绍了在.NET的框架下通过Windows的服务和多线程的技术实现远程的心电监测,将多线程技术和.NET灵活结合,通过windows的串口扩展实现多端口对心电同时监测的远端传输请求等,同时实现对心电数据无失真的传输和接收,有效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及对远程的心电诊断性能的整体提升。

  • 标签: 多线程 串口通信 远程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B超监测羊水过多对围产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8例B超检查显示羊水过多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羊水B超显示资料及妊娠结局。结果128例B超检查显示羊水过多的孕妇给予随访至分娩,其中43例自然分娩、38例阴道破膜助产、47例剖宫产,分娩证实125例确实为羊水过多,产前B超诊断羊水过多准确率为97.66%。围产儿结局为胎儿畸形5例(3.91%)、脐带绕颈18例(14.06%)、妊高症12例(9.37%)、胎位不正16例(12.50%)、胎膜早破8例(6.25%)、脐带脱垂3例(2.34%)、早产7例(5.47%)、妊娠糖尿病5例(3.91%)。结论孕妇产前要定期进行B超监测羊水变化,医生及孕妇都要予以高度重视,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确保优生优育,降低围产儿残疾率及死亡率。

  • 标签: B 羊水过多 围产儿 影响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44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