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对其满意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纳入78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均于2019年4月到2020年10月在本医院治疗,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人性化护理、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满意度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的满意度对比,实验组更高;两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实验组更低;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可起到积极作用,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机率,患者更为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并发症 人性化护理 满意度 泌尿系统结石
  • 简介:目的通过建立小鼠原位肝癌模型。检测荷瘤小鼠外周血髓抑制性细胞(MDSC)的比例和血清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水平,探讨其在肝癌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小鼠原位肝癌模型,分离荷瘤小鼠外周血的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荷瘤小鼠不同时间外周血MDSC的比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荷瘤小鼠血清TGF—β1水平。以同期正常小鼠作对照。结果荷瘤小鼠外周血MDSC比例明显升高:对照组、模型组7、14、21d外周血MDSC的比例分别为(3.5±2.2)%、(9.4±2.6)%、(16.4±5.6)%、(25.3±11.3)%,除模型组7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荷瘤小鼠血清TGF—β1水平明显升高:对照组、模型组7、14、21d血清TGF—β1水平分别为(4.9±1.4)、(14.1±6.0)、(24.0±3.3)、(9.2±1.2)ng/ml。除模型组21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MDSC的比例与血清TGF-β1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564,P〈0.05)。结论随着肿瘤的进展,外周血MDSC的比例明显升高,且与血清TGF—β1水平呈明显正相关,提示荷瘤小鼠外周血MDSC的比例与肿瘤的生长进展密切相关,MDSC通过分泌TGF—β1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可促进肿瘤的生长与转移。

  • 标签: 肝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B 髓系抑制性细胞 免疫抑制
  • 简介:股骨颈骨折好发于老年人,随着人的寿命延长,其发病率日渐增高,治疗上根据骨折分型选择给予牵引、手术等治疗,其临床治疗中存在着骨折不愈合(15%左右)和股骨头坏死(20—30%)两方面主要问题,我科于2008年6月收治1例30余年糖尿病病史,严重泌尿系统感染不慎摔倒致股骨颈骨折病人,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骨折愈合良好,泌尿感染基本得到控制,于2008年8月出院,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股骨颈骨折病人 重症糖尿病 泌尿系感染 护理 临床治疗 泌尿系统感染
  • 简介:目的:评价雌三醇软膏与诺氟沙星口服联用对绝经后妇女泌尿感染反复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8月期间医院收治的绝经后妇女泌尿感染反复发作患者100例资料,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数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诺氟沙星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雌三醇软膏外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阴道健康、复发性阴道炎症的评分值和雌二醇(E2)水平、阴道pH值的测得值,以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阴道健康评分值和E2水平测得值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复发性阴道炎症评分值和阴道pH值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采用雌三醇软膏外用与诺氟沙星口服联用治疗绝经后妇女泌尿感染反复发作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改善了其阴道炎症状、E_2水平和阴道pH值。

  • 标签: 雌三醇 泌尿系感染 反复发作 临床疗效
  • 简介: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常伴有持续性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高达36%-50%,如后期合并感染则病死率极高。早期积极有效的治疗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作者参与了1例SAP伴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和泌尿感染病人的药学服务,探讨药师如何在临床发挥作用,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急性重症胰腺炎 肺部感染 呼吸衰竭 泌尿系感染 药学服务
  • 简介:目的:探讨五水头孢唑林钠联合热淋清颗粒在治疗肾结石术后泌尿感染中的作用。方法:本次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8月—2016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肾结石术后泌尿感染患者,根据所有患者入院治疗时间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患者采用五水头孢唑林钠进行治疗,实验组39例,患者采取五水头孢唑林钠联合热淋清颗粒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另外,同时对肌酐(Creatinine,CR)、微量蛋白尿(Microalbuminuria,DMII)与尿素氮(Ureanitrogen,UN)等肾功能相关指标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治疗后发现,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76.92%)(P<0.05);此外,实验组的Cr、DMII以及UN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实验组的细菌清除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3%,对照组为25.6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水头孢唑林钠联合热淋清颗粒应用于肾结石术后泌尿感染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五水头孢唑林钠 热淋清颗粒 肾结石 泌尿系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膜剥离法切除术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恢复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2018年1月-2021年1月完成研究,观察对象为急性阑尾炎患者,纳入80名患者,借助计算机数字随机模型分组,共两组,其一研究组(n=40)予以腹腔镜膜剥离法切除术治疗,另一对照组(n=40)予以常规腹腔镜阑尾切除治疗,比较不同术式模式的临床效果。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与排气时间比较上,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生发生率比较,研究组(2.50%)低于对照组(22.50%),(p<0.05)。结论:腹腔镜膜剥离技术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术后恢复而言具有优势,并且能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系膜剥离法 切除术 急性阑尾炎 术后恢复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他克莫司(TAC)对人肾小球膜细胞细胞周期的作用及其抑制人肾小球膜细胞周期性增殖的机制。方法5μmol/L的TAC分别培养人肾小球膜细胞24、48、72h,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测细胞周期,流式细胞仪测细胞凋亡。进一步将人肾小球膜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CTL组)、转化生长因子-β1组(TGF-β1组)、TAC组、TGF-β1+TAC组,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Smad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5μmol/LTAC作用于人肾小球膜细胞48h,细胞在S期的比例明显下降了(P〈0.05),在G0/G1期的百分比增加(P〈0.05)。与CTL组相比,TGF-β1组Smad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与CTL组相比,TAC组Smad2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与TGF-β1组相比,TGF-β1+TAC组Smad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TAC可能通过影响TGF-β1/Smad2信号通路阻断人肾小球膜细胞由G1期进入S期而抑制其增值。

  • 标签: 肾小球系膜细胞 细胞增殖 他克莫司
  • 简介:目的:探讨非诺贝特及罗格列酮对高糖培养大鼠肾小球膜细胞(MC)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大鼠膜细胞分别培养在正常糖浓度(5.5mmol/L)、高糖浓度(25mmol/L)、25mmol/L葡萄糖+非诺贝特(FB)100μmol/L及25mmol/L葡萄糖+罗格列酮(RG)20μmol/L。ELISA法检测培养细胞上清液Ⅳ型胶原(Col-Ⅳ)、纤维连接蛋白(FN);Phospho—ELISA法检测胞浆及胞核内p38MAPK和磷酸化p38MAPK(p-p38MAPK)蛋白的表达:以及RT-PCR法检测p38MAPK的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组MC合成基质蛋白Col-Ⅳ、FN增多;胞浆及胞核内P—p38MAPK的表达增加。非诺贝特及罗格列酮干预能使高糖培养膜细胞合成Col-Ⅳ、FN显著减少,胞核内p-p38MAPK表达显著下调,但对胞浆内p-p38MAPK的表达则无显著影响。各组总p38MAPK蛋白水平及p38MAPK的mRNA表达则没有明显改变。结论:非诺贝特及罗格列酮能够显著下调高糖培养的Mc核内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的活化,进而减少胞外基质合成。

  • 标签: 非诺贝特 罗格列酮 肾小球系膜细胞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穴位按摩结合昂丹司琼治疗急性髓白血病化疗后胃肠道不良反应的疗效,为其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从而降低患者的不适,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强化患者坚持完成化疗的信心。方法:研究资料纳入时间2021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1日,共80例急性髓白血病患者,按入院编号分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于化疗前30分钟开始静脉注射昂丹司琼8mg每天,直至化疗结束。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化疗前1天开始使用穴位按摩,取患者中脘穴、双侧足三里穴、双侧内关穴行穴位按摩,观察穴位按摩结合昂丹司琼治疗急性髓白血病化疗后胃肠道不良反应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化疗后胃肠道不良反应疗效的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标签: 昂丹司琼 胃肠道不良反应 穴位按摩 穴 中脘 穴 足三里 穴 内关
  • 简介:目的:研究毫米波和ADM分别单独应用以及联合应用对K562细胞株培养体系中的氧化自由基及抗氧化酶的调控和影响,来探讨毫米波及ADM对白血病细胞的作用机制,为研究白血病细胞体外净化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毫米波和阿霉素分别单独以及联合作用于K562细胞株,测定细胞培养体系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测定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单用ADM或毫米波辐射均对K562细胞内MDA的含量有显著的增高(P<0.01);对K562细胞内SOD、GSH-Px两种重要的抗氧化酶的活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毫米波与ADM联合应用能产生协同作用(P<0.01).结论:毫米波和阿霉素联合作用于人白血病K562细胞能产生协同治疗效应,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毫米波 阿霉素 白血病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K562细胞
  • 简介: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的多元化时代,我们从争的约竽早业是一项飞速发展的崇高事业。置身于其中的我们面对纷繁的选择需要一种能够打动我们的力量,一种根植于人性深处的精神力量,一种抗拒平庸,立志进取的永不过时的力量来时时指引我们努力前行。众多药学前辈的人生经历无疑是这种力量的无尽源泉,本刊特设立“药学之星”栏目,每期介绍一位药学前辈,以他们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工作和生活态度为各位读者提供榜样的力量。本期介绍的是金少鸿教授。

  • 标签: 药品质量 用药安全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金少鸿 研究员 药学
  • 简介:目的对杜仲抗骨质疏松的药效成分进行初步筛选。方法采用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体外培养模型,通过MTT法测定细胞增殖,ELISA方法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观察杜仲中槲皮素、京尼平苷及桃叶珊瑚苷对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槲皮素促MC3T3-E1细胞增殖的有效浓度为10-6mmol/L,桃叶珊瑚苷则为10-5mmol/L;10-4μmol/L京尼平苷在干预后4d,才逐渐显现出促进MC3T3-E1增殖作用。槲皮素(10-5、10-3mmol/L)、京尼平苷(10-3mmol/L)和桃叶珊瑚苷(10-3mmol/L)可增加MC3T3-E1ALP活性。结论槲皮素、京尼平苷和桃叶珊瑚苷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且作用强度具有浓度相关性和时间相关性,可能为杜仲抗骨质疏松的药效物质基础。

  • 标签: 杜仲 成骨细胞 骨质疏松 槲皮素 京尼平苷 桃叶珊瑚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