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抗凝作用的关系,为氯吡格雷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的患者,采取血标本并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将提取后的总DNA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基因芯片杂交法确定基因型,根据不同的基因型对患者进行分组。176例入选病例共分为3组,A组:快代谢基因组(CYP2C19*1/*1);B组:中等代谢基因组(CYP2C19*1/*2、CYP2C19*1/*3);C组:慢代谢基因组(CYP2C19*2/*2、CYP2C19*2/*3或CYP2C19*3/*3),测定各组ADP抑制率。应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6例入选病例三组之间ADP抑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7例首次行PCI患者中C组与B组和A组相比,ADP抑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首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CYP2C19慢代谢基因型患者常规使用氯吡格雷疗效较差。

  • 标签: CYP2C19 基因多态性 氯吡格雷 ADP抑制率
  • 简介: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血中炎性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变化,探讨二者与糖尿病牙周病的关系.方法对58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牙周病的筛查,检测血CRP、TNF-α与健康体检配对人群进行相关指标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牙周病的患病率高达63.7%,对照组为21.6%.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CRP为(8.4±0.9)mg/L,糖尿病无牙周病患者为(5.9±0.8)mg/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NF-α在糖尿病合并牙周病组为(234±28)ng/L,明显较糖尿病无牙周病组的[(178±28)ng/L]增高(P<0.01).结论糖尿病与牙周病两者互相影响,相互促进,导致牙周病加重及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进展.

  • 标签: 糖尿病 血清 肿瘤坏死因子 C反应蛋白 牙周病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6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30例),2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40g/d,疗程为4周。两组均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测定血清CRP、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结果辛伐他汀组治疗4周后,CRP、TC、TG、LDL—C、PAI-1较治疗前下降(P<0.05或0.01)。常规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前AMI患者血清cRP与PAI-1活性呈正相关(r=0.393,P<0.05),与t.PA呈负相关(r=-0.359,P<0.01)。辛伐他汀组治疗后CRP、PAI-1、t—PA与TC、LDL-C水平变化无相关性。结论在AMI早期给予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可能有利于抑制炎症反应,稳定斑块,提高纤溶活性。

  • 标签: 辛伐他汀 急性心肌梗死 C-反应蛋白 纤溶活性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脂联素、同型半胱氨酸(Hcy)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ACI患者100例,按脑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别分为3个亚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脂联素和Hcy水平,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ACI组血清脂联素水平(6.4±1.5)mg/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的(12.5±2.3)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梗死组(28例)、中梗死组(42例)、大梗死组(30例)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8.8±1.9)、(5.6±1.3)、(2.7±0.8)mg/L]逐渐降低,轻型组(27例)、中型组(42例)、重型组(31例)患者[(8.5±1.7)、(5.4±1.1)、(2.5±0.7)mg/L]亦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CI组血清Hcy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小梗死组、中梗死组、大梗死组患者血清Hcy和hs-CRP水平逐渐升高,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患者亦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清脂联素、Hcy及hs-CRP参与了ACI的发病;并且它们的水平与脑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检测这3个指标有助于对ACI患者病情及预后做出正确的判断.

  • 标签: 脑梗塞 半胱氨酸 C反应蛋白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生素C联合磷酸肌酸钠对病毒性心肌炎儿童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11月到2021年11月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10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磷酸肌酸钠,观察组50例,予以维生素C+磷酸肌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医治疗效。结果:观察组(90.00%)的临床有效率较对照组(72.00%)更高, CK、CK-MB、HBDH、CTnI水平较对照组更低,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维生素C 磷酸肌酸钠 病毒性心肌炎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评价C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96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视网膜病变程度分为A组[35例,无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NDR)患者]、B组[31例,非增生性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C组[30例,增生性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C反应蛋白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分析各组差异。结果A、B、CC反应蛋白[(6.86±1.97)、(7.15±2.01)、(9.02±1.74)mg/L]及糖化血红蛋白[(7.35±2.09)%、(8.58±2.42)%、(9.67±2.17)%]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4.31±1.59)mg/L、(4.98±1.01)%(P〈0.05),且A、B、CC反应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依次升高(P〈0.05);通过线性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C反应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呈正相关(P〈0.05),C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与视网膜病变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C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可预示糖尿病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在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时可以从C反应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入手。

  • 标签: C反应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其病情、神经功能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辽宁省人民医院2014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9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入院时血清HbA1c水平分为HbA1c正常组50例和HbA1c升高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分析HbA1c水平与病情的关系。结果HbA1c升高组合并糖尿病比例高于HbA1c正常组(P〈0.01)。脑梗死体积越大HbA1c水平越高(P〈0.05)。HbA1c升高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和改良Rankin量表评分高于HbA1c正常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重于HbA1c正常组(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HbA1c水平越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预后较差。HbA1c水平对于急性脑梗死病情的评判及预后的评估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脑梗死 糖化血红蛋白 神经功能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性脑梗塞患者与糖尿病性脑梗塞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将142例脑梗塞(发病了天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进行测定并行头颅CT检查,分析非糖尿病性脑梗塞患者与糖尿病性脑梗塞患者的hs-CRP水平的关系。结果糖尿病性脑梗塞患者的hs-CRP高于非糖尿病性脑梗塞组(P〈0.05)。结论在脑梗塞的防治中控制糖尿病能降低血管损伤.

  • 标签: 脑梗塞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糖尿病
  • 简介:胃癌是中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对胃癌的发生机制逐步有所了解,肿瘤遗传学研究表明,胃癌的发生与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的改变有关,近期研究发现,细胞凋亡异常在胃癌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

  • 标签: P53蛋白表达 肠上皮化生 C-ERBB-2 BCL-2 淋巴结转移 阳性率
  • 简介:肾中上腺素受体介导内源性儿茶酚氨的作用并显示可以影响神经原的发育。微管相关蛋白-2是一种重要的细胞骨架蛋白,其磷酸化参与调节神经突起的生长和神经原的可塑性。本研究拟观察肾上腺素对分化的PC12细胞中MAP-2的磷酸化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理。实验中我们发现肾上腺素可以时间及剂量依赖性地促进分化的PC12细胞中MAP-2C丝氨酸136位的磷酸化水平。

  • 标签: 微管相关蛋白-2 PC12细胞 磷酸化水平 肾上腺素 诱导分化 细胞骨架蛋白
  • 简介:AIMProstaglandinA1(PGA1)isacyclopentenoneprostaglandin.Recently,wereportedthatPGA1caninhibitexcitotoxin-inducedapoptosisofstriatalneuronsinvivoandrotenone-inducedapoptosisofculturedSH-SY5Ycells,suggestingthatPGA1mayhaveneuroprotectiveefficacy,possiblymediatedbyinhibitionofNF-kBactivation.ThepresentstudyevaluatedtheneuroprotectivepotentialofPGA1anditseffectonIKK/I(B/NF-kB/c-mycsignalingpathwayinratmodelsofpermanentfocalcerebralischemia.METHODSPermanentmiddlecerebralarteryocclusion(pMCAO)modelwasconstructedbyintraluminalsuturecannulationthroughtheinternalcarotidarteryinWistarrats.

  • 标签: 神经原纤维 PGA1 前列腺素A1 IKK/IkB/NF-kB/c-myc 信号路径 老鼠
  • 简介:目的: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migrationinhibitoryfactor,MIF)对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过程中自噬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利用MIF特异性siRNA瞬时转染H9c2心肌细胞,建立H9c2心肌细胞H/R损伤模型,给予自噬经典抑制剂3-甲基嘌呤(3-MA),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检测MIF、LC3、Cleavedcaspase-3以及mTOR蛋白的表达。结果:干扰MIF后可抑制H/R诱导的心肌细胞自噬;自噬抑制剂3-MA抑制H/R诱导的心肌细胞自噬,减少细胞凋亡的发生;沉默MIF后可增加H/R过程中p-mTOR的表达。结论:MIF可通过抑制自噬减少H9c2心肌细胞H/R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mTOR有关。

  • 标签: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缺氧/复氧 H9C2心肌细胞 自噬 凋亡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个体化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20年1月-2022年3月开展研究,将本院收治的5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体化护理。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FPG、HbAlc水平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糖尿病 老年 个体化护理 血糖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断中应用肺炎支原体抗体、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32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试验组,另抽选32例行健康体检的小儿作为对照组,入院后均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超敏C反应蛋白,对比两组观察对象的检测结果。结果:试验组17例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比≥1:80,占53.12%(17/32),超敏C反应蛋白(21.32±6.78)mg/L,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阳性率、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阳性率高于对照组,肺炎支原体抗体与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单项检测阳性率(P<0.05)。结论:临床上诊断小儿支原体肺炎,应用肺炎支原体抗体、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更高,值得推荐。

  • 标签: 小儿支原体肺炎 肺炎支原体抗体 超敏C反应蛋白
  • 简介:目的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合并感染的应用疗效。方法对体检中心54例标本(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间)实施研究,将其作为对照组,同时对医院就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合并感染患者54例(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间)实施研究,将其作为观察组,两组均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对比两组在检验后的各项指标情况。结果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hs-CRP指标与正常体检人员无显著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感染患者hs-CRP指标显著高于未感染患者,感染控制后患者hs-CRP指标显著低于感染未得到控制阶段,(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合并感染的检查中使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具有高水平表达的特征,可以及时对疾病进行判断与治疗,并且作为一种感染指征,与白细胞计数、分类以及红细胞沉降率进行对比,更加的灵活便捷,医学检查中可以快速获取各项信息,适用范围较广。

  • 标签: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合并感染 应用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蒙古族人群代谢综合征(MS)发病的遗传机制和遗传易感性,为MS的早期预防及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采用等位基因序列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FOXC2-512C>T基因多态性,比较MS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同时通过比较不同基因型间BMI、腰臀比、血压、TG、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差异,分析FOXC2-512C>T基因多态性与MS的关系.结果MS组腹围、臀围、BMI、空腹血糖、TG、TC、SBP、DB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HDL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S组及对照组FOXC2-512C>T基因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x2=1.21,P=0.28;x2=1.51,P=0.20).MS组FOXC2-512C>T基因C/C、T/C、T/T频率分别为26.7%、58.3%、15.0%,对照组为13.9%、39.3%、46.7%;MS组C、T等位基因频率为55.8%、44.2%;对照组为33.6%、66.4%.2组间基因型分布比较及等位基因分布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包头地区蒙古族人群中,FOXC2-512C>T基因型、空腹血糖、TG、血压、BMI是MS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FOXC2-512C>T基因型对MS的发生有较高的危险性,其很有可能成为MS治疗的新靶点.但FOXC2-512C>T基因是否可作为中国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人群MS发病的分子遗传学标志,还有待进一步大样本的研究予以证实.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FOXC2-512C〉T基因 基因多态性
  • 简介:目的建立维C银翘片(WeiCYinqiaoPian,WCYQP)HPLC数字化定量指纹图谱,从整体角度监控中药化学物质含量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RP-HPLC法,以对乙酰氨基酚(PAL)和连翘苷(FST)为双参照物峰,确定30个共有指纹峰,建立WCYQP-HPLC数字化定量指纹图谱。应用46个数字化参数评价WCYQP-HPLC指纹图谱,用系统指纹定量法鉴别12批次WCYQP的质量。结果考察全成分时,1批质量极好,7批质量很好,2批质量好,1批质量良好,1批质量为中;删除最大(PAL)峰时,1批质量一般、1批质量为中,4批次品,6批劣品。结论所建立的WCYQP-HPLC数字化定量指纹图谱可清晰反映WCYQP的质量变异。

  • 标签: 维C银翘片 高效液相色谱 数字化定量指纹图谱 系统指纹定量法 色谱指纹图谱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生素C预冲透析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血液透析,观察组采取维生素C预冲透析,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a(TNF-a)及白介素-6(IL-6)。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s-CRP、TNF-a及IL-6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通过维生素C预冲透析器可有效缓解微炎症状态。

  • 标签: 维生素C预冲透析器 维持性血液透析 微炎症状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预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近期预后不良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的12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的120例老年健康体检组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以近期预后情况为依据,分为预后不良组(35例)、预后良好组(85例)。对比分析观察组、对照组以及预后不良组、预后良好组的血清胱抑素C(Cys C)水平,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以及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的Cys C水平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Cys C水平、合并呼吸衰竭、高APACHEⅡ评分是近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胱抑素C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近期预后预测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血清胱抑素C 老年患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中应用高敏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和血沉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43例作为本研究观察组,将同期在我院体检健康的43例受检者作为本研究对照组,2组均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以及血沉的检测,对比2组检测结果;将观察组的43例患者分为活动期和非活动期,其中23例为活动期,20例为非活动期,对比活动期与非活动期的高敏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和血沉水平。结果:观察组的高敏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以及血沉等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非活动期相比,活动期患者的上述指标显著较高,P<0.05。结论: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中,应用高敏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血沉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为疾病的活动性和合理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高敏C反应蛋白 类风湿关节炎 血沉 类风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