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8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外高桥电厂职工活动馆屋面防水整修工程采用了 SBS防水卷材及彩钢板相结合消除此建筑渗漏的顽疾。从结构,构造,材料,工艺,保养等几方面阐明体育馆屋顶漏水修复的施工方法。

  • 标签: 屋面 防水材料 彩钢板 防水 施工
  • 简介:摘要: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数量与规模也在与日俱增,工程技术对造价工程活动影响的受重视程度也在与日俱增。所谓工程技术实际上指的就是工程施工建设中应用的手段,其对造价工程活动的成败及项目质量有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建筑单位在实际施工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到工程技术的重要作用,从工程技术角度入手,结合施工过程出现的实际问题,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造价管理方案,以此来为造价活动的顺利展开夯实根基,提高工程造价的实用性以及有效性,在保证施工效率及质量的同时,获得更多社会经济效益。鉴于这种情况,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工程技术与造价,然后详细分析了工程技术对造价工程活动的影响,最后深入探究了工程技术在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 标签: 工程技术 造价工程活动 影响
  • 简介: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氮排放是影响河流氮通量输出的关键,本研究基于人类活动净氮输入模型和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计算了山美水库流域2001—2010年人为氮排放强度,模拟估算了同期的河流氮通量,对山美水库河流氮输出与人类活动净氮输入(NANI)之间的响应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0年间,山美水库流域年均人类活动净氮输入强度为11023kgN·km^-2,其中氮肥施用量占NANI总量的60%,是NANI的主要来源;河流氮通量的年际变化特征深受河流年径流变化影响,与NANI并无显著相关;NANI、滞留氮库以及自然背景源对流域河流氮输出总量的贡献率分别达到52%、44%和4%,包括NANI和滞留氮库在内的人为氮输入是影响山美水库流域河流氮通量输出的关键因素。

  • 标签: 人类活动净氮输入 河流氮通量 氮肥施用 滞留氮库 响应关系
  • 简介:太行山山前断裂位于太行山脉与华北平原过渡地带,是华北及我国东部地区一条重要的构造带,有关该断裂带的活动性有以下观点:1)它属深大断裂带;2)它是活动断裂带和地震构造带;3)它不是地震构造带。为研究和评价该断裂的活动性,利用最近获得的地震资料和钻探联合剖面研究了太行山山前断裂的深部构造背景和第四系以来的活动特征。钻探验证以及研究结果与表明:太行山山前断裂不是岩石圈深大断裂,该断裂在第四系仅错断了中更新世QP2早期,中更新世QP2晚期和晚更新世地层没有发生错断。由此得出,太行山山前断裂不是活动断裂,也不是岩石圈深大断裂。该研究结果为跨越太行山山前断裂的城市进行规划和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对于首都圈地震危险性评价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太行山山前断裂 活动特征 地震勘探 钻探验证
  • 简介:近年来,在中国滨海地区,大规模围填海活动导致滨海湿地持续减损,湿地生物栖息地的丧失和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退化,严重削弱了滨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为了定量分析围填海活动对中国滨海湿地的影响,以辽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滨海湿地为例,利用湿地遥感分类数据,通过建立滨海湿地生态地理单元,比较了1990年和2008年两个时期四大三角洲滨海湿地的状况,定量评估了围填海活动对中国滨海湿地影响的区域和类型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与1990年时相比,至2008年,无论是中国滨海湿地整体还是四大三角洲局域尺度,围填海活动都是滨海湿地减损的重要驱动力,尤其体现在对北方滨海潮间滩涂和南方红树林等类型滨海湿地的大面积侵占,威胁到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最关键的生境类型和关键生态系统服务区域。在四大三角洲,围填海区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一致性和差异性,表现在4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所占面积比例排序具有一致性,即水产养殖用地面积所占比例最大,农田次之,其后是工业建筑、港口建筑;以及在四大三角洲中4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所占面积比例的差异性,即黄河三角洲的水产养殖用地面积相对最大,长江三角洲的其他3种土地利用类型所占面积相对最大。为了避免围填海活动对滨海湿地的进一步破坏,在确定保护和修复优先区域的基础上,应该着手强化滨海潮间滩涂和盐沼等关键生境类型的保护、修复和生态补偿模式的相关研究和实践工作。

  • 标签: 滨海湿地 围填海 湿地损失评估 湿地生态地理单元 中国
  • 简介:青海地区强震震例研究表明,地震活动图像演化过程对强震的孕育有较好的预示作用.研究了青海强震孕育不同阶段地震活动呈现出的几种清晰稳定的演化图像,对未来强震的时、空、强预测均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 标签: 地震活动图像 强震预测 青海地区
  • 简介:2015年上半年福建省雷闪活动频繁,雷闪日为128天,为近12年同期监测数据的最大值,大部分地市初雷闪日比往年偏早;雷闪总次数达19万多次,为有监测数据以来的同期第二大值,仅次于2014年。雷闪高发期在4—6月,其中6月份雷闪次数最多;雷闪高峰时段出现在17:00~18:00,08:00.11:00雷闪活动最弱。雷闪活动主要集中在福州东北部沿海、莆田中部和泉州中北部,但各月集中区又有所差异,呈现自西向东的扩展趋势,其中莆田、福州的雷闪密度最高。雷闪强度分布呈单峰特征,负闪集中在2—14kA之间,正闪集中在4—40kA之间。上半年共发生雷电灾害事件47起,导致5人死亡,5人受伤,造成252件家用设备和公共设备等不同程度损坏。

  • 标签: 雷闪El 雷闪次数 时空分布 雷闪强度 雷电灾害
  • 简介:结合历史地震及1970年以来的中小地震空间分布,讨论了海东区域地震的活动特征,该区域中强以上地震主要分布在一些大断裂附近,而中小地震呈随机分布状态。自1995年7月22日永登5.8级地震以来,需要关注未来强震趋势。

  • 标签: 青海海东 地震分布 活动特征
  • 简介:本文采用地球物理勘探和钻孔联合剖面探测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在林海三路和桃兰村展开探测,通过分析断层上断点埋深、断错地层序列和地层年龄,获得了马袅-铺前断裂的全新世活动特征。2排联合钻孔剖面均揭露出断面,断裂上断点埋深9.2—10.5m,从而准确厘定了马袅-铺前断裂中段的空间位置。钻探结果显示,马袅-铺前断裂分为近东西向平行分布的南、北2支,呈阶梯状发育,具正倾滑性质,倾向北,倾角约70°。其中,北支为第四纪早期次级断裂,南支为全新世活动性较强的主断裂。同时,钻孔揭示深度内该断裂段第四纪以来的垂直位移量约为4—6m,7965—7408aBP以来断裂有过活动,垂直位移量约1—2m,垂直位移速率约为0.26±0.1mm/a。

  • 标签: 钻孔联合剖面 马袅-铺前断裂 全新世活动
  • 简介:本文采用时间扫描方法,画出五种地震活动性参数曲线。进行地震活动性分段,并做地震活动性分析,得出三点初步结论。

  • 标签: 时间扫描 地震活动性
  • 简介:春节前夕,自然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陆昊和部领导库热西、凌月明、王广华、赵龙、罗志军、钟自然、王宏、张建龙、王春峰,总规划师庄少勤分别看望慰问了老领导姜大明、曹卫星、王世元、赵凤桐、严之尧,离退休老领导孙文盛、李青、夏国治、严宏谟、张文驹、蒋承耘、邹玉川、金祥文、董道华、陈洲其、负小苏、寿嘉华、张登义、徐德明、汪民、王寿祥、王曙光、陈邦柱、孟宪来、张少农、孙志辉、胡存智,在京中国科学院院士沈其韩、肖序常、李廷栋、任纪舜、杨经绥、侯增谦、巢纪平、袁道先、高锐、陈俊勇,在京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绵平、陈毓川、裴荣富、赵文津、蒋兴伟、毛景文,在京统战人士卜鼎顺、李超龄,全国劳模刘先林院士,原地质矿产部部长孙大光遗孀张刚,以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地质调查局有关老同志,向他们致以诚挚的节日问候,衷心祝愿他们新春愉快、幸福安康。

  • 标签: 自然资源部 慰问活动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地质调查局 地质矿产部
  • 简介:为了认真开展好海域使用管理示范活动,抚宁县国土资源局采取各项措施,全面加强海洋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3月底,全县浅海养殖用海审核登记已达6397.8公顷,征收海域使用金(含测绘费)794.69万元,完成了全县征收任务的87%,海域使用管理工作实现了法制化、规范化。

  • 标签: 海域使用管理 示范县 管理工作 国土资源局 浅海养殖 抚宁县
  • 简介:利用陕西省丰富翔实的历史地震资料及1970~2004年陕西区域测震台网的地震资料,应用贝努里概率模型,对陕西省中长期地震活动趋势做初步的探讨分析。

  • 标签: 陕西省 贝努里概率模型 地震活动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