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数字化断层融合技术(DTS)在肺结节检查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在2020年9月-2021年9月中选取到院进行治疗的肺结节患者共48例,分别使用DR、DTS、CT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实施胸部正位DR摄片显示肺内结节为65个,直径最长为5~30mm,在这之中最长直径在10mm以内的有6个,在10mm~20mm之间的有19个,超过20mm的结节有40个;胸部DTS出现肺内结节的有127个,其中结节的最长直径在2~30mm以内,最长直径在10mm以内的有51个,在10mm~20mm之间的有33个,超过20mm的结节有43个;CT为金标准计算DTS及DR的敏感度为91.67%(33/36)及27.78%(10/36),与DR相比,DTS的敏感度偏高,(p<0.05)。结论:CTS的空间分辨力高,能够降低使用剂量,胸部结节敏感度高,能够补充X线平片检查结果。

  • 标签: 数字化 断层融合技术 肺结节检查
  • 简介:【摘要】病案属于医院服务期间基于服务内容与过程的记录文件,其主要是以医教研工作提供相关服务。随着近些年科学技术的持续性发展,信息技术逐渐广泛应用在病案管理工作中,病案信息库处于不断的完善过程,病案信息管理的规范与科学化发展促使病案信息应用范围逐渐拓展。对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医院工作综合水平,本文简要分析数字化病案信息技术在医院工作中的作用,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 标签: 信息技术 病案利用率 提升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信息数字化的不断发展,信息数字化在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不断突出。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应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可以提高档案整理的速度,也可以提高查找档案的速度,将人事档案管理融合信息数字化显得极为重要。

  • 标签: 信息数字化 医院 人事档案管理
  • 简介: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提升与改进,信息技术也被广泛的应用在医学行业。病案作为医院治疗、教育、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重要的一手资料,对医院治疗、医学教育和医学研究等工作有着重大的意义。通过将现代信息化技术与病案技术相结合,将病按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后,建立相应的病案信息资源库,可以,有效地提高病案信息的使用率和使用效果,不仅让病案信息的应用范围更广,而且有效地挖掘了病案信息的潜在技术。本文就从病案信息技术在医院工作中的作用探讨进行了分析,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 标签: 数字化 病案信息技术 医院应用
  • 简介:摘要:医院作为重要公共服务机构,需要保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病案承载着病患数据信息,有助于推动医疗事业的稳步发展。文中以数字化病案信息技术为着手点,分析医院工作中应用数字化病案信息技术的作用,大幅度提升医院工作的实效性。

  • 标签: 医院工作 数字化病案信息 技术应用
  • 作者: 王文军 宋娟 王瑞芳 万以秋 魏泽 姚海兰 韩俊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07
  • 出处:《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21年第05期
  • 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06,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06 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淮南 23200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06 包头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014040,首都儿科研究所生化免疫研究室,北京 100020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检测疱疹病毒(human herpesvirus, HHV)-6A、B和核糖核酸酶P/MRP 30 kDa亚基(RPP30)的三重芯片式数字PCR(chip digital PCR,cdPCR)方法确定HHV-6A与HHV-6B感染的病毒载量,及高病毒载量的HHV-6是否由病毒整合到染色体导致。方法根据已建立的HHV-6A、HHV-6B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RT-qPCR)方法,建立HHV-6三重cdPCR方法。分别使用HHV-6A、HHV-6B病毒培养物进行敏感性检测,并与其他疱疹病毒进行特异性检测。随后,使用127份全血样本进行三重cdPCR方法验证。结果HHV-6 cdPCR与RT-qPCR方法检测结果的相关性良好(R2>0.97),且与其他疱疹病毒无交叉反应。对经RT-qPCR与cdPCR检测均为阳性的14份样本,经三重cdPCR方法检测,得到HHV-6A和HHV-6B的最低检测病毒载量分别为50拷贝/ml和105拷贝/ml。并且14份样本中HHV-6病毒载量与(RPP30拷贝数/2)的比值均小于1。结论建立的三重cdPCR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HHV-6三重cdPCR方法可以定量检测HHV-6A、HHV-6B的病毒载量以及RPP30的拷贝数。通过检测样本中HHV-6病毒载量与(RPP30拷贝数/2)的比值,可以确定高病毒载量的HHV-6是否存在染色体整合。

  • 标签: 人疱疹病毒6型 三重芯片式数字PCR 染色体整合HHV-6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化外科技术辅助腓骨肌皮瓣修复上颌骨前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南京市口腔医院收治的采用腓骨肌皮瓣修复的上颌骨前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先利用患者术前CT数据通过Mimics 23.0软件进行计算机虚拟手术,完成病灶截骨导板、腓骨塑形导板和腓骨复位导板等手术导板及手术方案的设计,并通过Accunavi-A导航系统设计导航配准点,然后3D打印出上述手术导板。术中在手术导板及导航技术辅助下切取腓骨肌皮瓣修复上颌骨前部病灶切除后的缺损。术后对面部外观及功能进行随访。结果共纳入12例患者,男9例,女3例,年龄33~56岁。其中5例上颌前部牙龈癌,4例上颌骨前部成釉细胞瘤,1例上颌软骨肉瘤,1例上颌前部高分化黏液表皮样癌,1例上颌骨前部牙源性黏液瘤。病灶切除后的缺损范围为5 cm×4 cm~6 cm×5 cm。12例患者病灶截骨导板与腓骨塑形导板设计准确,术中腓骨复位导板就位成功,导航精确、无移位,移植的腓骨位置与正常上颌骨位置相符,修复所用腓骨长度为8~10 cm,肌皮瓣大小为5 cm×4 cm~6 cm×5 cm,所有腓骨肌皮瓣均存活。术后随访1~72个月,平均24.5个月,患者发音清晰,进食时无口鼻腔反流现象,面部外形良好。12例患者随访期间肿瘤未复发。结论在数字化外科技术辅助下应用腓骨肌皮瓣修复上颌骨前部缺损是一种较为精确、可行的方法,口鼻腔封闭和语言功能均得到较好的维护,同时也获得了较为满意的面部外形。

  • 标签: 计算机辅助设计 成像,三维 打印,三维 外科,口腔 上颌骨 口腔肿瘤 腓骨 肌皮瓣
  • 简介:摘要借助数字化微笑设计、电子面弓、数字化力分析仪、肌肉电刺激仪等数字化工具,为1例牙列重度磨耗患者完成与口颌系统形态和功能协调的全口咬合重建。术后6个月复查,患者咬合、发音、关节等相关的口颌系统功能稳定,对治疗效果满意。

  • 标签:
  • 简介:摘要数字化技术广义上是指计算机技术、信息网络技术、精密设计制造技术、三维重建与可视化技术、手术模拟仿真、模型快速成型、手术实时导航、远程医疗、机器人辅助技术及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近年来在颅颌面整形外科领域的应用日益增多,如影像资料处理、三维信息采集与储存、术前规划与手术模拟、模型的精确制造、个性化手术导板及修复体的定制、手术导航、机器人辅助手术、医学大数据处理、远程医疗等,该文就上述方面进行了梳理和评价。

  • 标签: 成像,三维 打印,三维 人工智能 计算机模拟 外科手术,计算机辅助 机器人手术 颅颌面外科 数字化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信息行标共面模板(以下简称行标模板)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癌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5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肿瘤科58例应用模板粒子植入,其中30例应用行标模板,28例应用通用制式共面模板(以下简称通用模板)。比较手术前后90%靶体积的最小吸收剂量(D90)、匹配周边剂量(MPD)及100%、150%、200%处方剂量覆盖的靶区体积占靶区总体积的百分比(分别为V100、V150、V200),靶区外体积指数(EI)、适形指数(CI)和均匀性指数(HI),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的差异。结果行标组术前计划与术后验证D90、MPD、V100、V150、V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用组术前计划与术后验证D90、MPD、V100、V150、V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标组和通用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4.3±12.4)和(60.0±12.8)min(t=-3.03,P<0.05)。结论使用模板辅助粒子植入可以精确地达到术前规划,行标模板缩短了手术操作时间,提高了患者的耐受度。

  • 标签: 行标共面模板 通用模板 放射性粒子 治疗计划系统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诊断乳腺疾病的结果。方法 以2020年1月—2020年12月作为研究对象的选取时间,纳入对象为于我院接受乳腺疾病检查的2300例就检人员。所有患者均接受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查,统计分析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查情况。结果 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对乳腺疾病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乳腺增生、乳腺囊肿以及乳腺纤维瘤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 乳腺疾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三维数字化定位导板在牙齿种植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0例需牙齿种植的患者予以选取,选取患者时间段为2020年1月-2021年5月期间,按照种植方法展开分组,即对照组25例患者(应用常规种植技术)与观察组25例患者(应用三维数字化定位导板)。对两组治疗时间、咀嚼功能恢复情况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加以比较。结果:经对两组治疗用时、咀嚼功能恢复情况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用时较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咀嚼功能恢复情况优势于对照组,P

  • 标签: 三维数字化 牙齿种植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以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技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8月期间接收的疑似脑血管疾病患者70例,先后给予患者二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2D-DSA)和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技术检查,比较分析两组检查方式对脑血管疾病的检出率及准确性。结果:对疑似脑血管疾病的70例,经3D-DSA检测,检出动脉瘤35例,检出脑动脉狭窄或闭塞5例,动静脉畸形10例,烟雾病5例,脑肿瘤5例。结论:以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技术诊断疑似脑血管疾病的临床价值高,能够弥补二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2D-DSA)的不足,优势突出,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三维数字 减影血管造影技术 脑血管疾病 价值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在口腔临床诊疗过程中,将口腔放射影像数字化技术应用进来,观察其应用价值。方法:分析目标为我院接受口腔临床诊疗的40例病患为例,分析时间为2020年5月-2021年9月,分析方法为随机数法,并按检查方式不同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进行诊断,观察组采用口腔放射影像数字化技术进行诊断,分析并对比两组病患在采用不同技术后的诊断结果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经过对比发现,观察组采用口腔放射影像数字化技术诊断准确率为100.00%,而对照组采用常规诊疗方法的准确率仅75.00%,差异明显(P

  • 标签: 口腔放射影像数字化 口腔 临床诊疗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基于数字化切片的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与思维导图相结合的口腔黏膜病病理教学模式,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将修读口腔组织病理学的2017级口腔医学专业64名五年制本科生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人。课前两组学生都通过在线课程自学。试验组采用TBL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授课。通过对比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成绩评价教学效果;发放教学效果问卷,评估学生对TBL的满意度,采用Likert 5级评价方式打分。采用SPSS软件2016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BL试验组教学效果优于对照组,学生对TBL教学方法表示满意。结论采用TBL与思维导图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 思维导图 病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模块数字化影像解剖学课程实践教学和考核平台(以下简称平台)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试验对照方法。于2018年9月至2020年1月,选择天津医科大学2017级五年制医学影像学专业(以下简称影诊专业)和四年制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以下简称影技专业)共91名学生为试验组,2016级影诊专业和影技专业共90名学生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平台进行教学(包括数字化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外拓展云课堂、考核系统4个模块),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实践和平时成绩,并对两组学生进行课程满意度调查。结果试验组学生的理论、实践和平时成绩[影诊专业(80.36±8.43)分、(79.18±8.26)分、(83.77±5.38)分,影技专业(79.10±7.91)分、(80.31±8.32)分、(84.41±5.85)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影诊专业(77.19±7.55)分、(75.18±6.71)分、(81.75±5.57)分,影技专业(74.17±9.27)分、(74.03±6.81)分、(80.73±5.50)分],均P<0.05。2个专业试验组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也较高于照组学生,影诊专业试验组学生和对照组学生满意度总分为(82.11±4.09)分比(78.98±1.96)分,影技专业试验组学生和对照组学生满意度总分为(84.31±2.35)分比(79.17±3.16)分,均P<0.01。结论实践教学和考核平台的应用效果较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医学影像思维,提高学生的影像综合能力。

  • 标签: 数字化医学教育 影像解剖学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骨盆数字重建图像(digital reconstructed radiographs,DRRs)研究如何选择正确的髋臼外上缘参考点测量儿童髋臼指数(AI)并初步探究其解剖对应关系。方法回顾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骨科进行髋关节CT检查的研究对象共177例,收集满足条件患儿的髋关节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包括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技术(VRT)。校正骨盆模型至标准位置后在CT后处理工作站中生成DRRs影像,分别采取髋臼外上部高密度弧线影终点A和其下方低密度骨性覆盖影最外上方点B作为参照点,测量其相应的髋臼指数(AAI和BAI);选取通过股骨头最大直径的骨盆冠状位MPR图像,测量其CT髋臼指数(CTAI),计算其差异。按旋转轴将骨盆模型进行前后倾斜,每增加或减少3°生成一张DRR图像,观察连续角度变化中A、B两点的位置改变,记录两点重合时的骨盆倾斜角度。利用配对t检验验证CTAI、AAI、BAI之间差异的有效性;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各组AAI和BAI差值的比较;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Bland-Altman分析检验两种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结果纳入研究对象总共33例,年龄(2.90±1.32)岁;其中男8例,女25例,共52髋。CTAI与AAI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92,其差值为(-0.41±1.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AI与AAI具有良好的一致性;CTAI与BAI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81,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AI与BAI的差值为(3.06±3.06)°,该差值与骨盆X线片上髋臼显影形态有关。骨盆倾斜过程中,25髋在骨盆后倾时出现A、B点重叠,8髋在骨盆前倾时出现重叠,显示B点在不同髋关节中为髋臼前缘或者后缘的最外缘投影。结论选择不同的髋臼外上缘点测量儿童髋臼指数将会导致巨大的差异,通过髋臼外上部高密度弧线影终点A测量的髋臼指数更加接近于真实的髋臼指数,能够更好的反映髋臼对股骨头的骨性覆盖。

  • 标签: 髋臼指数 数字重建图像 髋关节发育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数字化个性矫治器设计在正畸临床的初步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到2021年5月我院接治的口腔正畸患者30例,行3D数字化个性矫治器设计干预,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探索其与传统矫治器、治疗方法相比之下的优势与不足。结果:治疗前患者SNA为(82.76±2.35)、SNB(77.58±3.05)、U6S-RL为(20.87±1.29)、U6ARL为(23.74±1.49),治疗后SNA(78.54±2.30),SNB(79.81±2.16)、U6S-RL为(25.39±1.43)、U6ARL为(25.69±1.28),30例患者显效18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治疗有效率96.67%。结论:借助3D数字化技术进行个性矫治器设计能够进一步满足正畸患者的个性化需求,根据不同患者的治疗需求给予个性化的矫治器设计,简化正畸流程,促进正畸治疗向生物力学改建,提升患者的最终治疗效果。

  • 标签: 3D数字化个性矫治器 设计 正畸 临床 初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