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康德哲学是真正的批判哲学,康德哲学的批判品质也显著体现在他关于审美判断的论述之中。康德以三个"不是"——审美判断"不是"规定判断、审美判断"不是"认识判断、审美判断"不是"私人判断——展示了其审美判断理论的批判品质。其中,康德通过揭示审美判断"不是"规定判断,把审美活动引向了反思的立场。而强调审美判断"不是"认识判断,就是为了批判理性派美学,并引出人的情感的自由表达能力问题。强调审美判断"不是"私人判断,就是为了批判经验派美学,并引出人的情感的普遍传达能力问题。

  • 标签: 康德 审美判断 规定判断 认识判断 私人判断
  • 简介:<正>文化观念随着它们所反映的世界而改变。如果它们坚持认为,也如其一直所做的那样,需要进入到历史的语境中才能看清楚事物的话,那么这一原则也必须运用于他们自身。甚至那些最抽象的理论也在历史的现实里面有其根源。例如解释学这门科学或者是阐释的艺术。一般都认为解释学的奠基人是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施莱尔马赫。但施莱尔马赫对阐释艺术的兴趣是因为被邀请去翻译一本名为《新南威尔士英国殖民地报道》才引发出来的,这就不那么为人们广泛所知了。该书记载了作者与澳大利亚土著的相遇,但施莱尔马赫考虑的是,我们怎样才能理

  • 标签: 施莱尔马赫 弗里德里希 英国殖民地 解释学 政治解放 后结构主义
  • 简介:中国翻译史上的佛经翻译和圣经汉译,从投入、规模和影响上看,堪称两次翻译"运动"。两种翻译在组织体制上分别采取了"译场"和"译委会"的形式。本文采用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分析这两种机构性翻译的三个相同点和三个不同点。作者借助布迪厄社会学理论的"场域"视点,指出两种译经体制差异的根源是:佛教文化场域、基督教文化场域分别同中华儒家文化元场域之间的不同博弈关系。最后初步构建机构性翻译的社会学模型。

  • 标签: 机构性翻译 “场域”视点 博弈 社会学模型
  • 简介:在马克思文本的翻译过程中,本土化的政治议题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视域。从传入之初,马克思思想就作为一种陌生化的思维冲击着中国旧有的语言体系,与其他国外思潮共同构成了近代思想启蒙的基础。同时,翻译也是多种差异性共存的场域,其中既包括本土文化与陌生文化的相互冲撞,又包括多种话语方式的权力争夺。最后,面对马克思充满激情与卓越文采的原文,翻译不仅需要忠实原文的意图,更需要保持原文的风格,作为一种政治的修辞学,翻译其实是一种面对读者的再创作过程。

  • 标签: 翻译 政治性 本土文化 陌生文化 不确定性
  • 简介:<正>要把我国的教学改革深入开展下去,必须运用教育与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作指导。当前教改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如何把有关的教育科学理论普及到教师、家长和学生中去,使他们可以更加有效地理解和运用它。《3·3·3系列智能学具》就是一种把心理学理论“物化”的工具,即通过师生共同操作演示了“教与学”、“知识和能力”、“外因和内因”的辩证关系和促进全面发展的方法体系。本文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学具所“物化”的教育和发展心理学理论作些简析。

  • 标签: 教学改革 教育与发展 最近发展区域 关键问题 操作演示 教与学
  • 简介:伟人故里群贤毕至。2011年8月22日至23日,为了纪念邓小平诞辰107周年,学习和贯彻胡锦涛同志的"七一"讲话精神,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研部、中共广安市委、广安市人民政府、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等在广安市联合举办了"学习邓小平理论,努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理论研讨会"。这是迄今为止在广安举行的由广安市政府和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研部参与主办的规模空前盛大的一次学术讨论会。

  • 标签: 邓小平理论 科学化水平 党的建设 研讨会综述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学习
  • 简介:精神分析学由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始创,这场人类文明史上的革命对各个学科均产生了深远影响。任何理论都不会凭空而生,都有其产生的背景和理论来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并非建立在实验科学的基础之上,而是作为一种思想通过思辨产生的。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作为历史长河的一部分加以审视,从哲学理论中探寻其“无意识理论”、“本能论”和“人格论”的源头和流变,从而加深对弗洛伊德建立的早期精神分析学的认识并进一步理解哲学之于心理学思想的紧密联系。

  • 标签: 精神分析学 哲学源流 无意识 本能论 人格论
  • 简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新形势下提出的治国方略和执政理念,但却包含着几代共产党人艰辛探索的心血和智慧。邓小平理论中并没有明确讲到过“和谐社会”的概念,而且也没有讲到和谐。但是,这并不等于邓小平理论中没有和谐社会的思想。恰恰相反,邓小平理论与和谐社会思想存在着诸多契合之处,邓小平理论充满着和谐社会的意蕴。挖掘、整理邓小平理论中蕴涵着的和谐社会思想,对充实、完善和谐社会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邓小平理论 社会主义 和谐 中央领导集体 社会思想 执政理念
  • 简介:幻象是齐泽克哲学中的一个内涵丰富而复杂的核心概念,甚至可以说到目前为止,齐泽克的所有理论工作都离不开对"幻象"的阐释。齐泽克对拉康的"欲望图谱"中的幻象公式($◇a)作了解剖式的分析,并根据幻象与实在界的"中介"关系提出了"幻象结构现实、幻象结构欲望和幻象结构社会"的观点。他认为,幻象不是一种梦幻式的匮乏替代物,而是一种通过意象架构人类主体现实存在的基本方式。

  • 标签: 齐泽克 幻象 实在界 欲望
  • 简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是一个包含了多种角度、多个领域的问题,它主要包括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其中理论创新是最根本、最具有意义的创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方面的创新,

  • 标签: 理论创新 历史经验 中共 科技创新 民族进步 体制创新
  • 简介:社会融合的心理建构对促进社会融合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社会融合的心理建构通常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个体对群体或社会的认同,另一方面是群体或社会对个体的接纳。因此,社会融合的心理建构主要围绕认同和接纳展开。从这个意义上说,理想的社会融合应该是个体积极主动地认同群体或社会,而群体或社会以更具包容性的姿态接纳个体。

  • 标签: 自我认同 社会认同 社会接纳 和谐社会 社会融合
  • 简介:毛泽东的文化革命理论是一个充满歧见的论域。化解歧见,需要细致的知识性研究。毛泽东的文化革命理论包括三个基本的维度:文化革命与政治革命、经济革命,文化革命与伦理革命,文化革命与阶级革命。毛泽东对文化革命、政治革命、经济革命三者的关系坚持辩证论,摒弃了经济决定论,承认文化和文化革命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成为决定的因素;将伦理革命视为文化革命的重要主题,将立场转换视为文化革命的先导条件,突出文化革命与知识分子阶级立场转换的关系;认为文化革命是阶级革命的特殊组成部分,突出文化革命的特殊性。1949年前,毛泽东的文化革命理论在实践上取得了明显成果。但毛泽东文化革命理论本身的不完善性、潜藏的不确定性和特定情况下的偏向性,是使其产生理论和政策偏差、导向"文化大革命"的重要条件。

  • 标签: 毛泽东 文化革命 内在理路
  • 简介:双时间参数理论由贝尔纳普于2001年提出,该理论使用不同的语义解释参数构建以言行事行为的语境,以确定以言行事行为是否成功或者是否被满足。但是贝尔纳普在构建语境时忽略了地点这一重要的语境参数,这也导致了双时间参数理论对以言行事行为的成功以及满足条件的不完善刻画。由此我们尝试提出一个对双时间参数理论的改进方案。首先,我们在简要介绍双时间参数理论以及其中问题的基础上,给出修正方案的大体思路,即将双时间参数理论的基础由分支时间逻辑变为分支时空逻辑。其次,我们将介绍分支时空逻辑中的主要内容。再次,我们说明如何在分支时空逻辑上使用PSTIT算子刻画群体行动的问题。最后,我们将具体介绍对双时间参数理论的修正方案。

  • 标签: 时间参数 时间逻辑 行事行为 2001年 语义解释 群体行动
  • 简介: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同时又是第一代领导集体重要成员的邓小平同志,长期以来一直从事着军队和地方的思想政治工作,既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又能够从实际出发,在务实、创新、开拓的道路上推动意识形态工作。在他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基本形成,这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践相结合历史上的第二次重大的飞跃,为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好了思想上的保驾护航。

  • 标签: 邓小平同志 意识形态理论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二代领导集体 综述
  • 简介:尝试用新的视角——取向研究视角,对价值观进行整合研究,建构一种与社会情境结合更紧密、更具概括性的价值观取向理论。价值观取向理论的假设结构模型包括四种价值观取向维度:社会取向,个人取向,积极取向和消极取向。根据理论模型编制价值观取向量表,以974名被试为研究对象,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对该理论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证明了该理论结构的存在,理论结构中各维度的因素负荷和拟合指数良好,价值观取向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结构效度。

  • 标签: 价值观 取向理论 结构 实证
  • 简介:摘要:八卦的排序构成了易卦结构所体征的阴阳变化的基本图式。就卦象所体征的阴阳性状和变化来说,不同的卦序各有侧重,在图书中则通过数字的数性来体现。先天八卦配洛书卦一数模式昭示了静态“父母六子”关系,后天八卦与河图的卦一数配合模式则彰显了阴阳交感、消息的动态生生变易之道。

  • 标签: 河图 洛书 先天八卦 后天八卦 卦序 阴阳
  • 简介:本文对毛泽东关于“中国诗的出路”的理论作了系统的全面的分析:着重从民歌是诗歌形成、发展和创新的源头活水;继承、吸收古典诗词理论与创作经验是发展民族新体诗歌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诗歌应该源于生活、更要高于生活,反映时代的心声;民族新体诗歌为主是当今中国诗的现状和它发展的必然要求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以说明“中国诗的出路”理论的科学性、正确性和它的导向功能。

  • 标签: 毛泽东 中国诗 出路 新体诗歌
  • 简介:心智游移普遍存在于个体的意识体验中,主要指自发产生的、与当前外界环境无关的思维加工。目前,有关心智游移的理论在其与执行控制的关系上存在争议,主要有心智游移的执行控制理论、控制失败假说和全局可用性假说等。当前的研究主要基于口头报告,并辅以问卷和量表,一些客观指标和认知神经科学的方法也正尝试着对它进行探究。采用这些方法,心智游移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行为水平上,相关研究探讨了它的时间属性、与元意识的关系、不同因素对它的作用以及它对认知加工的影响等;在认知神经水平上,默认网络与心智游移的关系备受关注,对心智游移时脑电成分的研究也有助于对其机制的了解。未来的研究在心智游移的产生机制、功能和研究方法上可以有进一步的发展。

  • 标签: 心智游移 执行控制 口头报告
  • 简介:变态心理学的理论模式,是指对变态心理产生的原因、发展规律和诊断治疗原则进行解释的各种理论或假设。有关变态心理学的理论模式很多,本文将围绕目前影响最大的几种理论模式进行讨论,包括医学模式、心理动力模式、行为认知模式、社会文化模式等,同时对近年来兴起的生物一心理一社会模式给予介绍。

  • 标签: 变态心理学 社会模式 治疗原则 医学模式 动力模式 认知模式
  • 简介:异化劳动进入马克思的视野,标识了马克思面向现实生活世界的理论自律。从异化劳动中区分出劳动的对象化与异化,马克思澄清了私有财产与异化劳动相互作用的关系,并通过批判黑格尔辩证法而阐发"对象性的活动"原理,开创了哲学思考指向现实生活世界的存在论路向。

  • 标签: 异化劳动 私有财产 存在论 对象性的活动